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析人性化护理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人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24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全部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在实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以及与对照组手术前的SAS评分相比都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让治疗效果得到了保障,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人性化护理心肌缺血SAS评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350【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214-0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也被称为冠心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发生了器质性病变或者是功能性病变致使患者冠状动脉的心肌需求与供血之间平衡被破坏进而导致的一种疾病[1],该种情况的发生会让患者的心肌受到较大损害。冠心病最容易出现的临床症状就是粥样硬化,出现几率在90%左右[2]。粥样硬化的出现会导致患者下游远端地区的灌注区域发生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很可能因为心肌缺血而出现心脏扩大、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因而患者的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基于此,相应的心理干预也逐渐应用到冠心病的临床护理和治疗中来,作为该病的辅助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24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有1340例,女性患者为1060例,年龄在43岁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7岁。以上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在治疗前,经过了常规体检、详细的病史检查以及实验室相关检查,排除了全身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情况。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20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性别方面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护理方法。对照组全部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在实行人性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照顾患者的情绪。患者身体不适一般都会引发情绪的波动,而自身病情的不了解以及对治疗效果的不确定也很容易让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产生恐惧、紧张以及焦虑情绪,甚至还可能过度悲观,丧失信心,这在临床上普遍存在[3]。基于这样的情况,护理人员应该尽量让患者保持好的心态,与患者积极沟通,以闲聊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为患者营造融洽与和谐的氛围。
1.2.2认真与细心地执行各项护理事宜。在为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充分照顾患者的感受,轻手轻脚,用专业的操作以及温暖的话语给患者增强信心,让患者体会到医院的人性化服务。比如,观察组患者中有一位存在心绞痛的情况,用力排便后,患者出现了大汗淋漓、面色苍白以及心率超过120次/分等情况,护理人员发现后立即给予给氧并让患者处于仰卧位为患者注射西地兰并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注射10毫克硝酸甘油,同时亲切询问患者的情况是否得到缓解,让护理的人性化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1.3判定标准。护理质量评分:使用我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评分表调查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100分为满分,最低为0分。将90到100分定义为非常满意,80到90分定义为比较满意,70到80分定义为基本满意,低于70分则为不满意。
焦虑评价:护理前后按照焦虑评价量表[4](SAS)对患者进行评价,该量表采用反向计分,因此如果总评分超过50分就顯示患者焦虑情况较为严重,低于50分说明不存在没有出现焦虑情况。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以及与对照组开展护理前的SAS评分相比都存在较大差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8.79±1.3,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1.4±1.4,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信息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SAS评分情况(X±S)
组别例数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前的SAS评分护理后的SAS评分观察组3698.79±1.3*63.5±5.221.1±5.5*△对照组3681.4±1.463.8±6.452.6±7.3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人性化护理让患者的人格尊严、生命价值以及个人隐私得到了充分尊重,同时还能营造出舒适、安全、和谐的氛围,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让患者感受到医务人员对他们的关心、护理工作的优质与人性化。进而消除患者的恐惧与焦虑情绪,确保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中,采用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不管是焦虑的缓解情况还是护理质量评分,都明显高于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充分说明人性化护理让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有效改善,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让手术效果得到了保障,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红霞,江桂连,龙贵珍.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09(12):21-22
[2]李英花,赖云萍.护理干预对62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3(28):159-160
[3]张晓波.心理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08):957-958
[4]毕艳玲,张金花.延续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9):313-314
关键词:冠心病人性化护理心肌缺血SAS评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350【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214-0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也被称为冠心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发生了器质性病变或者是功能性病变致使患者冠状动脉的心肌需求与供血之间平衡被破坏进而导致的一种疾病[1],该种情况的发生会让患者的心肌受到较大损害。冠心病最容易出现的临床症状就是粥样硬化,出现几率在90%左右[2]。粥样硬化的出现会导致患者下游远端地区的灌注区域发生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很可能因为心肌缺血而出现心脏扩大、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因而患者的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基于此,相应的心理干预也逐渐应用到冠心病的临床护理和治疗中来,作为该病的辅助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24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有1340例,女性患者为1060例,年龄在43岁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7岁。以上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在治疗前,经过了常规体检、详细的病史检查以及实验室相关检查,排除了全身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情况。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20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性别方面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护理方法。对照组全部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在实行人性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照顾患者的情绪。患者身体不适一般都会引发情绪的波动,而自身病情的不了解以及对治疗效果的不确定也很容易让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产生恐惧、紧张以及焦虑情绪,甚至还可能过度悲观,丧失信心,这在临床上普遍存在[3]。基于这样的情况,护理人员应该尽量让患者保持好的心态,与患者积极沟通,以闲聊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为患者营造融洽与和谐的氛围。
1.2.2认真与细心地执行各项护理事宜。在为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充分照顾患者的感受,轻手轻脚,用专业的操作以及温暖的话语给患者增强信心,让患者体会到医院的人性化服务。比如,观察组患者中有一位存在心绞痛的情况,用力排便后,患者出现了大汗淋漓、面色苍白以及心率超过120次/分等情况,护理人员发现后立即给予给氧并让患者处于仰卧位为患者注射西地兰并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注射10毫克硝酸甘油,同时亲切询问患者的情况是否得到缓解,让护理的人性化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1.3判定标准。护理质量评分:使用我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评分表调查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100分为满分,最低为0分。将90到100分定义为非常满意,80到90分定义为比较满意,70到80分定义为基本满意,低于70分则为不满意。
焦虑评价:护理前后按照焦虑评价量表[4](SAS)对患者进行评价,该量表采用反向计分,因此如果总评分超过50分就顯示患者焦虑情况较为严重,低于50分说明不存在没有出现焦虑情况。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以及与对照组开展护理前的SAS评分相比都存在较大差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8.79±1.3,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1.4±1.4,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信息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SAS评分情况(X±S)
组别例数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前的SAS评分护理后的SAS评分观察组3698.79±1.3*63.5±5.221.1±5.5*△对照组3681.4±1.463.8±6.452.6±7.3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人性化护理让患者的人格尊严、生命价值以及个人隐私得到了充分尊重,同时还能营造出舒适、安全、和谐的氛围,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让患者感受到医务人员对他们的关心、护理工作的优质与人性化。进而消除患者的恐惧与焦虑情绪,确保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中,采用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不管是焦虑的缓解情况还是护理质量评分,都明显高于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充分说明人性化护理让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有效改善,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让手术效果得到了保障,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红霞,江桂连,龙贵珍.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09(12):21-22
[2]李英花,赖云萍.护理干预对62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3(28):159-160
[3]张晓波.心理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08):957-958
[4]毕艳玲,张金花.延续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9):31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