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智慧学习的语文课堂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mk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教辅用书是教师的内部资料,一般书店是很难见到的。但看看现在,教辅用书随处可见,无论谁都可以轻而易举地买到。孩子在课前可以通过教辅用书、网络等涉及到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及被教师视为“专利”的知识。知识的神秘面纱被揭开,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被动摇,传统观念中“教师作为知识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的观念已经受到冲击。因此,我们的课堂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灌输式教学也必将被新的教学理念所代替。“传统教育的核心是知识,未来教育的视野是智慧。”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理应让我们的课堂超越知识,走向智慧。
  什么叫做智慧学习?我无法界定,但是,我知道它肯定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尽可能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感悟再现,体验创造,让他们的心灵在课堂上得到多彩的绽放,让他们能力在课堂上能够得到更大的增长,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智慧学习。智慧学习需要一个课堂,因此,我们要努力为智慧学习创设一个语文课堂。
  
  一、教师蹲下来
  
  教师蹲下来就是教师应该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孩子的中间,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完全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使学生在接纳的、宽容的,支持的课堂氛围中,在自由放松的状态下,从而激发灵感,引发学生创造力的萌动,产生智慧。蹲下来是一种理念,蹲下来是一种境界。在课堂上教师要蹲下来,站在孩子的高度,去和他们一起观察我们的世界,和孩子一样的高度走进我们的文本,走进我们的课堂。然后,我们又可以站起来望一望,引领着他们走更远。
  我经常有这样的体会:精心地设计了一堂课,想着肯定能上得非常精彩。但实际操作起来,往往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反倒是有时粗粗理了一个框架进课堂,却时有意外的惊喜。反思一下这种现象,我想前者是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而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觉得应该这样上这堂课的缘故。让学生跟着自己走,要知道学生跟着多吃力啊!当他们身心疲惫的时候,又谈何兴趣?而后者却抛弃了过去那种“环环相扣,严密有序”的教案方式,代之以开放灵活、宽泛厚重的“软性”备课-----教师积累与教材有关的大量信息,预设课堂中可能发生的种种状况,准备有助于释疑的多种资料。课堂实施时,通过在平等氛围中师生思维的碰撞生成新的知识,产生智慧。所以,教师应该蹲下来,走进我们的课堂,引领学生在课堂上走得更好。
  
  二、学生动起来
  
  这里说的“动”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活动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所追求的“动”是有价值的动,是真动而不是假动,是内动而不是外动。真动就是课堂上真正需要的动,而不是花俏的动,我经常这么想:“教师为什么组织学生搞这个活动?这样的活动组织了以后,对课堂有利呢,还是有害呢?让学生玩得忘乎所以了,课还怎么上?学生还能学得进去吗?”所以要真动,不要形式上的假动。要内动,也就是真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跳一跳,尝到摘到果子以后的喜悦,激发他更爱学习,是这一种内动。让学生动,需要有时间和空间,试想如果一堂课,教师把整堂课时间安排得满满的,都是教师的份,那学生到哪儿去了?他只是退开了,不能成为课堂的一员,成陪听了。那怎么样给学生的“动”提供时间和空间呢?记得有一次,我校请金明东老师来上课。课前,我们收到他的关于《一只小鸟》一课的预案,只有这样五个问题:
  1、请在课题后面的括号填上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找出命运变化的一句话,一个字,然后我们就抓住这个“捉”来学懂课文。
  3、为什么要捉这只小鸟?
  4、捉了以后故事发生了哪些变化?
  5、学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小鸟,对老鸟,对孩子,对自己说些什么?
  在课堂操作中,教师的话很少,其他的时间都是由学生来填充的。教师基本上是一会儿跟学生走,一会儿又领着学生走,有时师生手牵手一起走,走完了这节课。课堂中教师的时间少了,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就大了,学生真正动了起来,因此课堂上学生精彩不断。
  
  三、文本活起来
  
  文本就是课本,我们经常在讲,不能死读书,要活读书,要读活书,怎么样让文本活起来呢?文本活起来要做到两个字:一是“入”,一是“出”。先让学生读到文本里边去,然后又能走出来。
  怎么样让学生走进文本去呢?一是齐步走,就是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帮助,“一二一”整齐走进文本。二是推着走,就是学生在前面,教师在后面,当学生困难,适当地推一把。三是领着走,就是教师引领学生到达某一境地。这三种“走”各有优劣,在运用的时候不能孤立,需要综合地运用。还是以金明东老师上的《一只小鸟》一课为例。课上教师更多的是让学生走在前面,教师在后面推。当然,教师也领着走。如:讨论难题“为什么把小鸟放进笼子?”一个学生说:“因为天天喜欢来看,太麻烦了,想捉到家里,放在笼子里,那就天天可以看了。”接着第二、第三个学生有了一种思维定向,都是差不多的答案。当好多学生都纠缠一点的时候,教师就领着学生,索性说:“来!你跟在我后面,我领着你们走!这里除了小鸟歌声动听之外,有没有其他的呢?”有个学生就出来了:“小鸟很可爱,羽毛很美丽!”紧接着,学生就有了各式各样的答案。这是教师引领的结果。这样,学生就知道《一只小鸟》写了小鸟的歌声很动听,小鸟的样子很可爱,这是学生自己把文本读活的。怎么“出”呢?教师预设的最后一个问题:“我想对老鸟、小鸟、小孩子、自己说些什么?”这就是引导学生怎么走出文本,让学生对文本有一种多元的感悟。有的孩子说:“要珍惜生命!”有的孩子说:“不能太自私,要共享美好!”有了孩子说:“要保护大自然。”有的孩子说:“小鸟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员。”这远比我们教参中只说到一点要好得多啊!这才是一种智慧的学习,否则那只是机械的操练。
  
  四、课堂大起来
  
   “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多组织各种活动,给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我们除了提供阅读作品外,还有更多的延伸方式:如让学生去了解校内外新近或从前发生的事;给学生播放切合教学实际的电视、电影;让他们欣赏各种名曲、名画,了解艺术名人;让他们就某一触发点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让他们对某一现象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慨,发表自己见解;让他们放开手脚对课本或课外名著进行表演;还可以让他们走向大自然等去体验生活……一句话,只要是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较大帮助的形式我们都可以选择。这样不仅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体验到语文真正是一个施展才华和体验人生的大舞台。
  智慧的教师培植智慧的课堂,智慧的课堂孕育智慧的学生,智慧的学生与教师在智慧的课堂中共同成长。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智慧学习的语文课堂。
其他文献
儿童需要阅读。阅读是儿童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阅读对儿童成长的作用毋庸置疑。儿童时期是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发展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如何在小学阶段,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有效开展阅读活动,这对儿童的成长显得尤其重要。  儿童需要儿童文学阅读。“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主体,关注儿童心灵世界并着眼于儿童精神成长的文学。”儿童文学的阅读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最有效的方式。同时,儿童文学的阅读,还能让儿童沉浸在儿
期刊
新课程理念引导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活动,因为它关注人、解放人、发展人,张扬人的个性,挖掘人的潜能。语文教学活动就是人的生命运动,充满生命特征的课堂应该成为师生张扬生命活力、抒写生命灵性的乐土。我们追求这样的阅读教学,使之彰显新课改的多彩魅力,演绎新课程的崭新理念。我们应着力构建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文化——在教学中聆听生命成长的声音,抒写自由的灵性,捕捉生命中最绚烂的礼花的绽放,体验和探
期刊
崔峦老师说:“课改呼唤返璞归真的教学。”那日听了特级老师洪志明执教的《矛和盾的集合》一课,这种感受在心里便呼之欲出了。课上老师“真实、朴实”的教学风格,学生学得“扎实”的教学效果,使我看到了一个返璞归真的课堂,尽情地欣赏并真切地悟到了语文教学的真谛,使课堂因此而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一、情感体验真实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语文课程
期刊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无疑是强调一个“乐”字,而“乐”建立在“趣”的基础上,有“趣”才会“乐”才会“灵”。然而,有不少小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甚至有厌恶和恐惧的心理。针对这些现象我采取李白坚老师的快乐作文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年段过关,不拔苗助长,快乐作文的基点  各年级有各年级的作文要求,作文训各练有侧重,落实各年级的重点要求,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年段过关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体现着听、说、读、思、写诸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有着很强的表达欲望,学生们在一起往往有说有笑,滔滔不绝。但与之矛盾的是,作文课上他们却常常口叼笔杆,眉头紧锁,冥思苦想,下笔艰难,最后不得不涂沫几笔,敷衍了事。其实,学生并非缺乏生活素材,也不是不会遣词造句,而是由于我们训练方法的陈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评价的几点建议引起了我的深思: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评价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评价策略,着眼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把以教师为中心的作文评改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多元开放。    一、培养自改意识,养成自改习惯。    所有的文章都是在不断地修改中形成的,难怪古人把修改文章看成攻玉,可见,文章不厌百回改,越改越精美。所以,作文评价要提倡学生自改作
期刊
曾在一份教育杂志上看到一老师慨叹:现在许多小学生的作文是新“八股文”。你瞧,记事总是“三段式”(起因、经过、结果),状物惯用“总—分—总”,写人总是“先貌,再事,后赞歌”,“开门”先“见山”,中间须“过渡”,结尾必“点题”。风吹花儿,必定“点头微笑”,人一着急肯定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写高兴就得“一蹦三尺高”,一难为情则非“钻到地洞里去”不可……另据一份调查显示:在对农村小学习作抽样调查中发现,同
期刊
作文是最具个性化的创造活动。一个人的写作过程,往往集中了个人的生活体验、情感投入、独特构思、语言表达等个性综合因素。在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指导程式化,学生习作格式化,“作文难”是长期笼罩学生心头的阴云。因此,加速写作个性化的进程,实施个性化的策略,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得到发展,写作的能力也会迅速提高。    一、建构个性化的作文教学目标    作文教学个性化首先是教学目标个性化。作文教学个
期刊
儿童诗以其清纯的情感,丰富的想象,明快的节律颂扬了生活之美,自然之美,童心之美,特别是儿童诗自身拥有的独特之美,因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周基亭曾这样说过,聪明的孩子爱读诗,写诗的孩子更聪明。如何让孩子们在爱读诗的同时,敢于拿起笔用诗这种方式写下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我们作了一些探索,采撷几枝,与大家探讨。    在赏读活动中体悟诗韵     袁枚曾云:“诗者,人之性情也,近取诸身
期刊
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认识、品味、感悟、鉴赏中开发联想思维、发散思维、直观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那么,语文教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体会,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优化师生关系,营造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    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