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练习,有效复习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donal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练习是数学复习课的重要活动,优化练习是有效复习的重要途径。根据复习内容,在复习过程中设计针对练习、分层练习、实践练习、对比练习,进行有效复习。
  关键词: 数学复习课 练习 复习
  练习是数学复习课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并使知识系统化,达到“查漏、系统、加深、提高”的目的,因此,优化数学复习课的练习设计是有效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方法。
  一、典型错题,针对练习
  在平时课堂练习、课外作业及考试中,学生错误率较高的数学题,被称为典型错题。在复习前教师注意收集学生的典型错题,通过学生访谈、教师反思等形式分析错误原因,根据典型错题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内容、技巧、技能、思想、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精心编制一些针对性练习,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以《圆》复习课为例,本单元中有这么一题典型错题:
  在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半径2厘米的圆,最多剪( )个。(正确答案:4个,典型错误答案:5个。)
  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处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旧知识的干扰,直接用大图形的面积(10×8)除以小图形的面积(4×4),没有考虑能否剪成完整个数的实际情况。根据错误原因,设计如下针对性练习。
  1.画一画:在长10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中能画几个最大的正方形?能画几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
  2.在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列图形,最多能剪( )个。
  (1)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
  (2)底和高都是4厘米的直角三角形。
  (3)半径1厘米的圆。
  3.拓展练习:有20个棱长4厘米的正方体茶叶盒,把它装入长25厘米,宽1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箱内,能否全部装完?
  4.想一想:这类题目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大面积(体积)直接除以小面积(体积)?
  第1题,通过画一画,学生能直接感受大图形里画几个完整小图形的步骤和方法,树立画图帮助解决问题的意识,养成画图的习惯。
  第2题,通过题组练习使学生认识到:不论是剪圆形、正方形还是三角形,最后都归结为剪正方形这一类型,按照“(1)沿着长边剪,可以剪几个?(也就是一排可以剪几个)(2)沿着宽边剪,可以剪这样的几排?(3)一共可以剪几个?”这样的步骤解决。
  第3题,从平面图形拓展的立体图形,实现解题方法的正迁移,达到“解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目的。
  第4题,通过追问,加强学生做题反思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思维更严谨,避免思维定势。
  “查缺补漏”是复习课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复习时设计针对性练习,让典型错题成为有用的教学资源,在“查漏补缺”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练习,成为学生完善知识的生长点。学生在析错、辨错、纠错、悟错过程中弥补了知识缺漏,巩固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复习效率。
  二、关注差异,分层练习
  新课标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复习课教学中经常存在这样的现象:不同层次学生经历着同样的学习,同样的评价。这样的练习无法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复习过程中关注差异,从难度和数量方面设置不同层次的要求,分层评价学生,让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中等生强化技能,优等生优化知识结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和提高。
  (一)相同内容,分层要求
  相同的内容,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可以从数量上进行分层要求,如:同10题计算题,在同一时间内,优等生要求全部完成,中等生可以完成8题,学困生允许完成6题。相同的练习,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要求也应有所区别,如:计算、解决问题等要求用多种方法解答,学困生能用一种方法解答即可。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有差异的成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教师交给他们的学习任务,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不同内容,分层练习
  不同的练习进行分层设置,对于学困生,教师可以设置坡度小的基础题;对于中等生,除设置一些基础题外,还应考虑少量的变式题;对于优等生,可以另外设计一些坡度大、富有挑战性的综合题。
  以《比》的复习课为例:
  李师傅制作一个蛋糕,主要材料如下:鸡蛋500克,面粉300克,糖200克。
  (1)请写出制作蛋糕主要材料的最简比。
  (2)李明要制作一个2500克的蛋糕,需要鸡蛋、面粉、糖各多少克?
  (3)王芳学做蛋糕,家有鸡蛋、面粉、糖各450克,如果面粉正好用完,请问哪种材料不够,缺多少?
  (4)现有鸡蛋、面粉、糖各400克,按李师傅做蛋糕的材料比,你怎么做,请写出每种材料的重量。
  这组练习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和弹性,(1)(2)题是《比》这一单元的基础和前提,(3)(4)题是本单元知识的变式和发展。学困生要求做(1)(2)题基本题,选做第(3)题变式题;中等生要求做前三题,选做第(4)题综合题;优等生要求四题都做,第四题综合题还可以多种方法解答。這样的练习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机会。
  三、联系生活,实践练习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生数学能力的高低,不是掌握多少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否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解决生活问题。
  实践性练习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活动。教学中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解题问题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阶段可以进行实践练习的知识点很多,如《认识人民币》,可以组织学生模拟购物情景,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人民币的面值,掌握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又如学习《克和千克》,组织学生通过估一估、掂一掂、找一找、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亲身体验1克和1千克有多重,生活中重1克和1千克的物体有哪些,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生形成克和千克的正确表象。
  在复习课中根据复习内容,设计实践性练习,以数学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内化知识,提升知识。这样的实践练习比枯燥的文字练习更受学生欢迎。
  以《归一问题》复习课为例,设计实践练习:
  提供一袋绿豆(小于500克),一架天平,小组合作,请设计估算黄豆个数的方案。
  面对生活问题,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动手尝试实践,激活已有知识储备,提取已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将解决归一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迁移到生活情景中,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1)先数出100个绿豆,称一称重量,算出每个绿豆的重量,再称出这袋绿豆的总重量,算出这袋绿豆大约多少个。
  (2)先称出100克绿豆,数出个数,算出1克绿豆有多少个,再称出这袋绿豆的总重量,算出这袋绿豆大约多少个。
  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主动获取知识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体验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四、推陈出新,对比练习
  复习的目的不仅是要使知识系统化,更要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学习能力得到拓展和提升。“炒冷饭”式的大量机械重复训练,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教师在选择练习题的过程中可将原有练习题进行改变和创编,挖掘练习中蕴含的思维点、开放点和创新点,以不同的载体呈现旧知识,能使旧知识鲜活起来,产生新鲜感,让学生获得新的认知和感悟,达到温故知新促生成的目的。
  如: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练习题:一个包装盒,如果从里面量长28厘米,宽20厘米,体积11.76立方分米。爸爸想用它包装长25厘米,宽16厘米,高18厘米的玻璃器皿,是否可以装得下?
  在这道题练习题中,玻璃器皿的体积小于包装盒的容积,玻璃器皿的长宽高分别小于包装盒的长宽高。学生能运用长方体体积公式,有的从体积大小进行比较,有的从两个长方体的长宽高进行比较,得出可以装得下的结论。
  复习课的练习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熟练运用长方体体积公式,挖掘题目隐藏的知识点,在原题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如下。
  (1)一个包装盒,长25厘米,宽15厘米,高12厘米,王老师买了件工艺品,长14厘米,宽11厘米,体积4004立方厘米,是否可以装得下?
  学生仍用原有方法进行计算,或分别求出长方体体积(包装盒的容积为4500立方厘米),或分别比较长方体的长宽高(工艺品高26厘米)。
  用体积进行比较的同学认为装得下,因为工艺品的体积小于包装盒,比较两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大小的同学认为装不下,因为工艺品的高大于包装盒。
  教师相机引导:比较原题和改编题(1)有什么异同点?两道题工艺品的体积同样小于包装盒的体积,为什么原题装得下,改编题(1)装不下?通过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明确体积大的物体不一定能装得下体积小的物体,在工艺品体积小于包装盒的前提下,还需要比较两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才能准确判断。
  在学生掌握方法后,将题目再次改编:
  (2)王老師买的另一件工艺品体积3696立方厘米,长14厘米,宽11厘米,是否可以装得下?
  学生计算出工艺品的高为24厘米,学生意见再次分歧,有的认为装不下(工艺品的高大于包装盒的高),有的认为装得下(改变工艺品的摆放位置就能装得下)。
  教师再次组织学生讨论,比较改编(1)和改编(2),两道题工艺品的高同样大于包装盒的高,为什么改编题(1)装不下,改编(2)装得下?通过讨论比较,明确长方体的长宽高是相对而言的,工艺品三条不同的棱长分别小于包装盒的三条棱长就能装得下。
  练习围绕知识的思维点和创新点进行对比练习,引导学生抓联系,辩差异,促反思,让学生在变与不变把握知识的本质,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完善知识体系,使旧知识焕发出新的活力。这样的练习具有灵活性和发展性,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优化练习,让学生在复习中完善认知结构,达到温故知新,发展能力,提高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正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6.
  [2]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叶艳梅.对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练习设计的思考.基础教育,2012.11.
其他文献
一、注重诵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典诗词教学最基础、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就是注意诵读,这是许多教师常用的方法,但是如何更好地诵读,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有的教师只一味地要求学生一遍一遍地读,缺乏层次,高耗低效;有的教师不停地让学生读,每读一次都要花相当长的时间评,要求许多学生不断评,评来评去评的兴趣全无;有的教师生怕学生不会读,一遍一遍地领读,丝毫没有留给学生悟读的机会,要求学生勉强为之,这都是不
摘 要: 数学教学具有重大的教学意义与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行课程改革,然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和仔细分析提出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无论是从现实升学角度考虑,还是从培养学生逻辑能力角度考虑,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限制高中数学教
摘 要: 五年制高职的数学课堂因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薄弱,课堂解题的错误率高,教师如何及时捕捉这些错误资源并利用起来,让学生在修正错误的过程中,开启智慧、体验成功。作者在高職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从以下两个方面尝试利用错误资源进行有效教学:一是从错误中辨析——培养学生发现错误的眼睛;二是从错误中领悟——培养学生探寻错误根源的意识,从而让学生在判断错误、辨析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并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语言,是描述科学的语言。语言的学习少不了阅读,数学语言的学习也需要阅读,并且要求是理解性的阅读。但在平时教学中我们时常只关注定义、公式、定理
摘 要: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学生的潜能发展,主动构建知识是学生提高自身数学能力的关键。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拥有学习主动权是构建学习的基础。  关键词: 数学课堂 知识 构建策略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应是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建构自己的理解,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拥有学习主动权是构建学习的基础。教师的教是为学
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领悟能力,是学生逐步走向作者心灵的桥梁。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的感觉。”培养良好的语感应从朗读入手,朗读有助于学生积累词句,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净化心灵。  一、示范朗读,培养语感  教师范读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语感的一种重要方法。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借助儿童的这一优点,在指导朗读的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研究、注意学生的学习欲望,应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引起他们的学习乐趣,调动他们积极的情感,点燃学生对数学“爱”的火焰,这是数学教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激发兴趣 巩固兴趣 发展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亦是如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对数学的“爱”的
摘 要: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存在不足,体现在问题过于单一、提问过程匆忙等方面。为转变这种情况,今后应该采取有效的提问方法,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注重问题与日常生活联系,围绕要点并突出重点难点,准确把握提问时机,及时追问并发散学生思维,从而更好地进行课堂提问,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有效提问 问题情境 提问时机  1.引言  数学是一门围绕问题展开的学科
摘 要: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真正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做中感悟、做中理解、做中解决,从而把枯燥的讲授过程变为动态的主动获取过程,使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经历、感受、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思维的过程,让数学课堂成为学习活动的天地,展示自我的殿堂。  关键词: 做数学 发现 感悟 理解 解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是
摘 要: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的良好发展与否。数学语言是数学教学中用特定含义的词语、符号、式子、图形进行表达的一种特殊的语言,是学生学好数学,师生间进行数学知识及情感交流的工具。因此,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这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关键词: 数学语言 培养 使用  语言是人和人之间交流的主要途径,又是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