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a1b1b1ccdd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总会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在运算中出现错误,其中有知识方面的原因,也有技能方面的原因。由此,我们教师也必须从情感与技能两方面同时下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
  小学生在做计算时出错率高、准确率低已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和不争的事实。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过程中,要正确对待这种现象,不要一味地埋怨学生粗心大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学生生理方面的原因外,与学生的训练程度和学习兴趣等都有关系。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呢?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现在算得是否准确、迅速和灵活。在多年的教学中我认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计算要过关
  学生必须熟练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灵活应用乘法口诀,这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如果基础都不熟练,计算起来肯定错误百出,速度也会很慢。
  二、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运算法则
  运算法则就是加、减、乘、除极其混合运算的规则。其内容在小学课是用语言文字表述的,不少小学生对运算法则背的滚瓜烂熟,而一旦做起题来却错误百出。究其原因,还是没有真正地掌握运算法则,只满足了机械的记忆,没有领会其精神实质。作为数学教师,要针对运算法则出一些针对性的题目,使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逐步掌握,只有让学生掌握住了这些法则,老师才算授之以“渔”,减少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原则性的错误。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坚定性。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发兴趣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抑制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和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由此可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首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很多,可采用情境激趣、语言激发、谜语故事激发等。最主要的是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具有的探索潜能和欲望有所指向。
  数学知识由于抽象而显得枯燥,客观上就更需要形象生动的例子作为润滑剂,以迎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唤起他们的有意注意,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教学简便算法前给学生讲数学家高斯幼年时创造性解答:“1+2+3+…+99+100”这一百个自然数相加的故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越学越有趣味。
  四、重视口算能力,提高计算速度
  口算训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坚持口算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而且对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也很友好处。
  第一,口算训练,节奏快,活动面大,最容易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第二,口算训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解题意、分析算法、计算得分等一系列的思考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精细观察,迅速将有关数分解、交换、结合,如64+28+72+36经过仔细观察,发现64和36、28和72是得数为100的两组数,这样组合就会提高运算速度。
  第三,口算训练能充分发挥少年儿童记忆力强的优势增强记忆力。口算的特点是快,记忆的要求明显高于其他数学训练,只有记在脑子里才会快速计算,天长日久,记忆力必然会增强,做题速度就会加快。
  第四,口算训练由于带有很强的竞争性,所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口算练习,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从而提高学生口算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四则运算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小学生计算时常出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粗心大意,这也是老师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作为学生的表率,治学一定要严谨,给学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模仿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的品性、习惯最初都源于对家长和老师的模仿,同样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也是从模仿开始的,并直接源于老师的示范。如老师的书写、运算方法,解答和检验的方法,及常用分析、推理方法,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老师示范质量的高低和示范模式的好坏,都直接影响学生的模仿效果。因此教师应切实加强自己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严”教下形成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做运算题时不是一做完就了之,而是从运算法则、运算符号、计算的准确率等多角度来检查每一道题中的每一个环节。这样,从刚开始学计算就先保证了正确率,端正了学习态度,也培养了学生“严、细、实”的习惯。
  六、鼓励学生灵活选择算法
  要想计算得又对又快,必须在“巧”字上下功夫。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题前要仔细观察能否用简便算法,能简单的一定要简单,不管题中是否要求,对于优秀的学生应当众表扬,鼓励学生在算法上创新,不一定按书本上的算法。这样也使学生成了细观察、勤动脑、灵活运用了算法的好习惯。
  七、加强对比训练,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学生做练习不是完成任务,也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对基本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并认真指导,抓住学生运算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通过有目的的训练,使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自动纠正。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2]孔企平等.《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3]杨庆余等.《小学数学课程与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其他文献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各种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  1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数学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增进
内地高科技企业欲赴香港创业板上市,本刊续发“实务手册”的同时,另请专家指点和正在申办的企业现身说“招”。 High-tech enterprises in the Mainland want to go to Hong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成与败,取决于多种因素。笔者认为,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独特、有效,是成就高效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前提。本文中,笔者就如何设置教学设计形式,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来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教学设计;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我们在实践中可以看到,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建设要求的提出,不仅是对当前新课标要求的有效落实与执行,而且也是对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所提出的新要求。基于此,初中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才能有效提高其阅读和写作水平,培养小学生热爱汉字,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小学生识字的兴趣主要分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摘 要:在学本式卓越课堂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小组展示”。即课堂教学中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笔者认为,教师在学生小组展示时决不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一个和事佬的角色,一个模糊自己观点的角色。相反,应该是一个倾听、引导、激发、决断者的角色。  关键词:小组展示;角色扮演  在学本式卓越课堂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小组展示”。即教学中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学生与学生之间、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内容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的有效策略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理论支撑。因此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索教学的有效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那教学的有效策略有哪些呢?结合我的学习和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有趣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在市委、市政府和公安局的领导下,全市公安干警、武警和解放军官兵密切协作.全警动员,全力以赴,连续作战,无私奉献,圆满地完成了国家反恐教学性演习、奥运火炬接力传递安保、
摘 要:为了不断提高中学生对相关物理概念的认识水平、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及对物理规律的把握能力,必须要不断加强初中物理课程教学。虽然说,当前的中学物理教学为了能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仍然偏低,影响到物理教学有效性提高的诸多不利因素仍然存在。本文首先对于影响到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因素进
伟大的哲学家萨格雷说:“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人生。”一种行为造就一种习惯;一种习惯造就一种性格;一种性格造就一种人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英语能力的提高会起到直接的作用。但是,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才会形成。尤其是我们农村中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家长都没有受过较高的教育,同时有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因而
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以“环环相扣”、“滴水不漏”等标准来形容一堂好课。其实这样的课只是教师按部就班地将教案完整演示出来,课堂上教师同时承担着“编剧”、“导演”、“演员”的角色,而学生没有自由和选择的权利。这样的预设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一方面是“预设”:就是指课堂教学前的一个预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