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实践中,必须紧密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因课定教”,同时还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生定教”。本文提出积极推进因生制宜的教学路子,尊重个性差异推开“因材施教”的教学路子,积极综合班级群体特点推开“因班制宜”的教学路子。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以学定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民素质教育的提出与深入贯彻,新课程教学改革就是贯彻落实素质教学的有力举措,强势推进基础教育,提出素质教育,广大一线教师正在如火如荼地投入到火热的教学改革实践当中,朝着全面素质教育这一总目标阔步迈进。《2012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必须积极适应新的时代特点和社会形势,大胆改革传统那种效率不高的只专注于教师“教”的教学模式、方法与策略,切实牢牢把握学生这一课堂教学的主体,科学引导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关注学生合作学习、协作探究能力的培育,关注他们独立自主、独具创新的思维模式,高度重视和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断加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研究,紧密结合现有教学素材,因课定教、因生定教、以学定教。
一、积极推进因生制宜的教学路子
“以学定教”一词最早在1994年出现,1997年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概念得以正式提及,并界定为“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素质为基础,以提高学习能力为主线,以素质充分发展为目标,遵循科学教学原则,促使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显然,其中蕴含最为重要的思想就是“因生制宜的教学路子”,积极根据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个性特点、最近发展区、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结合班级群体特点等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师的教,关注学生的具体情况,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育,关注他们思维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有力增强他们综合素质,提升他们整体能力的目标。
例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认清学生自身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把握好小学阶段这一身心发展特殊而关键的时期,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和特点,控制好节奏与速度,切莫犯揠苗助长、急于求成的错误。比如,就三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是一群较为特殊的群体,这一学年阶段是由小学低年级转向中高年级的重要时段,是引领学生进入要求明显提高阶段的一个过渡缓冲期,该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较为巨大的挖掘潜力,但切莫过度“挖掘”,如果希冀一蹴而就地急于求成,则极有可能会适得其反。以小学语文习作为例,此时必须引领学生从关心留心身边较为亲近的事物开始,将他们喜于表现、乐于展现、乐于书面表达的良好个性加以积极引导,引导他们将日常生活中记忆最为深刻或者感觉非常新奇有趣的内容“吐露”在习作之中。
二、尊重个性差异推开“因材施教”的教学路子
小学生是一群充满朝气、充满活动力的少年儿童,他们具有少年儿童所共同的生理特征与心理特点。然而,由于受到家庭教育具体情况和所处的不同的社会实际环境的影响,每一个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存在个性化差异,他们的智商、情商发展速度各不相同,而随着小学年级不断提高,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显得越来越大,真可谓千差万别。对此,教师必须具有清醒的认识,充分尊重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积极加强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已经具有的认知能力以及所处的认知水平,从而积极引领他们发扬他们的独特长处,弥补他们面临的不足,积极推开“因材施教”的教学路子,确保教学质量与效果得到不断提升。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苏教版三年级《古诗两首》的教学实践中,首先引导他们对《山行》和《枫桥夜泊》这两首古诗进行细细品读,让他们在思想与内心深处对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产生较为完整的印记,然后,可以积极挑选某些喜欢并且擅长绘画的学生,让他们根据自身对古诗的理解构建自己的画面,继而引出经典画面,让他们既品读研讨文本内容,又品读古诗中的画面意境,将他们的抽象思维、直观视觉感受与不同意境的比对体验灵动起来,促使他们对作者所需表达的思想情感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与体验,从而促使课堂教学氛围得以有效激活,大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三、积极综合班级群体特点推开“因班制宜”的教学路子
当前,在我国中小学教学体系中,教学的组织结构都是以“班级”为单元展开的,即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而作为班级,虽然是由群体性个体组成,就学生个体来说,他们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与个性,但由于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大致相近,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基本一致,因而学生组合起来会呈现出一定的群体共性特征,而且每个班级都具有自己所特有的特点与风格。教学实践反复证明,在课堂教学中,紧密结合每个班级自身的特点和风格,积极推开“因班制宜”的教学路子,可以大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例如,对于班级特点和风格较为“内敛”的班级,可以采用积极鼓励的教学策略,投入更多激励的话语,比如“要敢于举手发言哦,这也是做一个有勇气学生的良好表现呀”“你就是很勇敢,从你的主性上看就是比不举手的同学要强得多”“回答得有一定道理哦,再仔细思考思考,离正确答案很近了”等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而对于比较活跃的班级,则必须略加正确性压力,让他们“三思之后再言”,这样既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也有助于全班同学整体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综上,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积极贯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语文教学理念,可以让课堂变成真正人文的、灵动的、焕发生命活力的舞台,让每一枚花朵绽放得更加美丽。
参考文献
[1]高婷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以学定教”策略研究[J].教学研究,2013(12).
[2]陆晓敏.试论“以学定教”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J].教学观察,2013(9).
[3]郑菲菲.对小学语文“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模式应用的探究[J].现代教师与教学,2012(11).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以学定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民素质教育的提出与深入贯彻,新课程教学改革就是贯彻落实素质教学的有力举措,强势推进基础教育,提出素质教育,广大一线教师正在如火如荼地投入到火热的教学改革实践当中,朝着全面素质教育这一总目标阔步迈进。《2012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必须积极适应新的时代特点和社会形势,大胆改革传统那种效率不高的只专注于教师“教”的教学模式、方法与策略,切实牢牢把握学生这一课堂教学的主体,科学引导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关注学生合作学习、协作探究能力的培育,关注他们独立自主、独具创新的思维模式,高度重视和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断加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研究,紧密结合现有教学素材,因课定教、因生定教、以学定教。
一、积极推进因生制宜的教学路子
“以学定教”一词最早在1994年出现,1997年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概念得以正式提及,并界定为“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素质为基础,以提高学习能力为主线,以素质充分发展为目标,遵循科学教学原则,促使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显然,其中蕴含最为重要的思想就是“因生制宜的教学路子”,积极根据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个性特点、最近发展区、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结合班级群体特点等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师的教,关注学生的具体情况,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育,关注他们思维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有力增强他们综合素质,提升他们整体能力的目标。
例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认清学生自身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把握好小学阶段这一身心发展特殊而关键的时期,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和特点,控制好节奏与速度,切莫犯揠苗助长、急于求成的错误。比如,就三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是一群较为特殊的群体,这一学年阶段是由小学低年级转向中高年级的重要时段,是引领学生进入要求明显提高阶段的一个过渡缓冲期,该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较为巨大的挖掘潜力,但切莫过度“挖掘”,如果希冀一蹴而就地急于求成,则极有可能会适得其反。以小学语文习作为例,此时必须引领学生从关心留心身边较为亲近的事物开始,将他们喜于表现、乐于展现、乐于书面表达的良好个性加以积极引导,引导他们将日常生活中记忆最为深刻或者感觉非常新奇有趣的内容“吐露”在习作之中。
二、尊重个性差异推开“因材施教”的教学路子
小学生是一群充满朝气、充满活动力的少年儿童,他们具有少年儿童所共同的生理特征与心理特点。然而,由于受到家庭教育具体情况和所处的不同的社会实际环境的影响,每一个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存在个性化差异,他们的智商、情商发展速度各不相同,而随着小学年级不断提高,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显得越来越大,真可谓千差万别。对此,教师必须具有清醒的认识,充分尊重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积极加强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已经具有的认知能力以及所处的认知水平,从而积极引领他们发扬他们的独特长处,弥补他们面临的不足,积极推开“因材施教”的教学路子,确保教学质量与效果得到不断提升。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苏教版三年级《古诗两首》的教学实践中,首先引导他们对《山行》和《枫桥夜泊》这两首古诗进行细细品读,让他们在思想与内心深处对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产生较为完整的印记,然后,可以积极挑选某些喜欢并且擅长绘画的学生,让他们根据自身对古诗的理解构建自己的画面,继而引出经典画面,让他们既品读研讨文本内容,又品读古诗中的画面意境,将他们的抽象思维、直观视觉感受与不同意境的比对体验灵动起来,促使他们对作者所需表达的思想情感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与体验,从而促使课堂教学氛围得以有效激活,大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三、积极综合班级群体特点推开“因班制宜”的教学路子
当前,在我国中小学教学体系中,教学的组织结构都是以“班级”为单元展开的,即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而作为班级,虽然是由群体性个体组成,就学生个体来说,他们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与个性,但由于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大致相近,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基本一致,因而学生组合起来会呈现出一定的群体共性特征,而且每个班级都具有自己所特有的特点与风格。教学实践反复证明,在课堂教学中,紧密结合每个班级自身的特点和风格,积极推开“因班制宜”的教学路子,可以大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例如,对于班级特点和风格较为“内敛”的班级,可以采用积极鼓励的教学策略,投入更多激励的话语,比如“要敢于举手发言哦,这也是做一个有勇气学生的良好表现呀”“你就是很勇敢,从你的主性上看就是比不举手的同学要强得多”“回答得有一定道理哦,再仔细思考思考,离正确答案很近了”等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而对于比较活跃的班级,则必须略加正确性压力,让他们“三思之后再言”,这样既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也有助于全班同学整体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综上,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积极贯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语文教学理念,可以让课堂变成真正人文的、灵动的、焕发生命活力的舞台,让每一枚花朵绽放得更加美丽。
参考文献
[1]高婷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以学定教”策略研究[J].教学研究,2013(12).
[2]陆晓敏.试论“以学定教”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J].教学观察,2013(9).
[3]郑菲菲.对小学语文“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模式应用的探究[J].现代教师与教学,2012(11).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