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结尾之“发问拓展”

来源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fzj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一期,给大家介绍了记叙文结尾“引用佳句”的方法。这一期介绍记叙文结尾的“发问拓展”法。
  “发问拓展”法就是在文章结尾时,以发问(反问或设问)的形式提出问题,通过这种巧妙的发问,将文章的主题加以拓展,对文章的意蕴加以深化,从而引发读者思考,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体现出作者思考的深刻性与独特性。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语文课本上《一夜的工作》一文,就是这样结尾的——
  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这篇课文的结尾有两个好处:一是较好地抒发了作者对周总理的赞颂和尊重,对读者起到一种启发和感染的作用;二是通过“一夜的工作”,让读者联想到共和国总理无数个夜晚的工作,达到了强调和肯定的作用,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自信。
  结尾以发问的形式提出问题,除了能启发读者思考,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外,还能起到强调和肯定的作用。比如有一个同学写《我的语文老师》,在结尾时写道:
  难道我的语文老师不是一个称职的好老师吗?你见过这样的老师吗?
  这个结尾就起到了强调和肯定的作用。这个学生虽然没有用更多的词语去描写他的老师,但是,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在结尾时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就充分地肯定了他的老师是一位称职的好老师。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这种结尾方法完全适合于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以反问或设问的形式结尾除了具有启发、感染、强调和肯定的作用外,还能更好地抒发真情实感。所以这种结尾法,还适合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
  例如《哈哈镜中的我》一文的结尾,运用的就是这种方式。
  不同的话有不同的影响,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视野,不同的哈哈镜有不同的成像,不同的心情会有不同的行动,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花香和样子,不同的评价会造就孩子不同的命运。何必让自己狭小的视角不公地评价一个人,伤害一个人?何必要熄灭风中的烛光?何必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无个性的模型?
  这段结尾先用一组排比句,形象地说明了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老师不必磨灭学生个性,最后再以问句结束,启示人们进行思考。作者以设问的形式收尾,不仅能引人深思,还进一步拓展了文章的内涵。
  除了写记叙文之外,在写抒情散文时,也可以在文章的结尾以发问的形式提出问题,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例如人教版五年级课本上《难忘的一课》,就是这样结尾的: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这样的结尾,除了充满自信和肯定之外,还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
  除了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和抒情散文可以用这种方式结束,有时,写景的散文也会运用这种方式。在文章的结尾运用这种方式进行发问,既可以总结前文,也可以归纳出一种事理,给人们一种哲理的思考,这同样是拓展了文章的内涵。
  有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是这样结尾的——
  自然的色,自然的香,自然的味,自然的美,一切都源于自然。自然是伟大的,是神奇的,它与生活是那么近,那么紧,品味自然不就如品味生活了吗?
  这段文字,既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又是通过设问,归纳出一种生活事理,从而拓展了文章的内涵。在写抒情散文的时候,很多人会运用这种方式结尾,对文章的内容和内涵进行拓展。
  还有《海上日出》一文的结尾,“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同样充分体现了这种作用,用坚定的语调肯定了这就是一种奇观,是一种不可否定、不可怀疑的奇观。
  在文章运用发问的方法,除了有以上的作用之外,还有设悬置疑的作用,使文章留有余地,给读者广阔的思考空间,从而更有回味无穷之感。
  例如《羚羊木雕》这篇课文,最后一句写道:“可是,这能全怪我吗?”用心理描写揭示了大人的狭隘、重财轻义对孩子心理的严重伤害,留下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又如学生习作《我丢失了什么》,文中的“我”趁售货员不注意,将玩具枪藏在衣服里带回了家,结尾作者写道:
  我终于得到了盼望已久的玩具枪,可我不敢玩。每当看到那把没有花钱的枪,我心里总是空空的,好像丢失了什么似的。我到底丢失了什么呢?什么时候才能找回来呢?
  这样的结尾,实在是发人深省,令人回味无穷。
  不过,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在作文结尾时,如果是运用设问或者反问来抒发真情实感,那么所要表达的情感,一定是在前文的基础上激发出来的,一定不要牵强附会,无病呻吟;否则,这种发问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会苍白空洞。
  总之,一篇好的文章要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对读者要具有哲理的启发性,就得在结尾上多下工夫。让读者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像是在欣赏一支优美的乐曲一样,到最后乐曲虽然弹奏完了,但那种韵味还余音缭绕,让人回味无穷。
  “发问拓展”这种结尾方法,如果应用得好,也许能收到这种余音缭绕的效果。
  (花果山讲坛)
其他文献
苏州是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自古以来被人们誉为“园林之城”,其盛名享誉海内外。  苏州园林是充满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身居闹市的人们一进入园林,便可享受到大自然的山水林泉之乐。在这个浓缩的“自然界”里,四季晨昏变化和春秋草木枯荣以及山水花木的季相变化,使人们可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  苏州园林又是“文人写意山水园”。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
我扶起了一棵小树──  它横长在草地,  像掉队的战士,  和树林失去了联系。  它从来没有和天上的星星交谈,  也不曾欣賞夜莺歌喉的美丽。  它匍匐着,  匍匐在日夜倾慕的林中,  这树林的枝梢伸向蔚蓝的高空;  它匍匐着──  因为它受到风儿的凌辱,  被风儿刮倒,  狠狠地抛在草丛。  万物在欢乐中早已将它忘记,  大家都呼吸着春日清新的空气……  我扶起了这棵小树──  像扶一位友人,  
去年,比这晚些的时候,我和韩静霆老师一块过来。这个作家班,有的是从黑龙江来的,有的是从广东来的,还有的是从福建来的,还有山东来的,虽然人数不多,但来自全国各地,很高兴与大家见面交流。我是刚刚从外地回来,先是去了南京工业大学做个讲座,然后到淮南煤矿,他们邀请我谈谈《黑白男女》的写作过程。《黑白男女》是在国际读书日的时候,刚刚被中国编辑评论协会评为“2015中国好书”,“2015中国好书”一共评的文学
“快起来,要去竹洞天了!”周末,妈妈如往常一样,毫不留情地把我摇醒。我使劲睁开眼睛。咦,今天天气真好!阳光偷偷地跑进我屋里,像在嘲笑我这个大懒虫。我一骨碌爬起来。  来到竹洞天,放眼望去,眼前一片高大挺拔的竹子。这欢迎我们的阵势也太大啦,哈哈!走进竹林,抬头看,密密麻麻的竹叶和蓝天白云交汇在一起,编织出了一张碧绿色的网,像是为天空戴上了一个眼罩。竹子的枝干部分是墨綠色的,一节一节的,像是用尺子量出
《青蛙卖泥塘》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此前的《大象的耳朵》要求“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蜘蛛开店》要求“根据示意图讲一讲这个故事”,而《青蛙卖泥塘》的核心教学目标是“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其后的《小毛虫》则要求“借助提示讲讲这个故事”。不难发现,单元中的四篇课文在“讲故事”这一目标上一脉相承,且前者为后者的教学基础。一般而言,《青蛙卖泥塘》第一课时以青蛙与老牛的故事情节
“深度学习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基于理解进行知识建构,基于真实情境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那么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学为中心”,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呢?笔者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为例,从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过程的展开、学习评价的实施三个方面谈谈教学实践。  一、学习目标:从“内容立场” 转向“要素立场”  “学为中心”首先要体现在学习目标的制定上。《圆明园的毁灭
常常是这样  前面立着语文书  而后面呢  翻着小人书  老师问:什么叫  暗度陳仓  我摇摇头  老师问:什么叫  挂羊头卖狗肉  我说不知道  老师就笑了,说  就是你这样  (选自《当代小学生》2016年第12期)
我表弟调皮,我表哥也调皮,可是跟我那两岁半的弟弟比起来,他们都是小巫见大巫。弟弟调皮到什么程度呢?这个“调皮大王”,简直能让我崩溃!可是妈妈却说,他这种调皮是聪明,是动手能力强。我不服气,各位看官,你们来评评理吧!  我家有很多乒乓球,有二三十个,都装在一个篮子里。一天,妈妈正在看手机,爸爸不在家,爷爷奶奶睡午觉,我正津津有味地看电视。弟弟呢?他偷偷摸摸地把装乒乓球的篮子偷走了,蹑手蹑脚地爬到楼梯
2020年2月6日 星期四 晴  “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我被朋友们的祝福声和精美的礼物淹没了。餐桌上放着一个巨大的生日蛋糕,上面插着十二根彩色蜡烛;周围放满了各种菜肴,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墙上挂满了彩色的气球……  自从妈妈答应我今年给我办一个盛大的生日派对后,这样的场景就无数次出现在我的脑海中。然而,一个叫“新型冠状病毒”的家伙,让我的生日派对变成了泡影。这个可恶的家伙,借着野生动物的身体
像许多人家一样,三清山脚下汪兴泉的两个儿子早已各立门户了,铜色的大门泛着温暖的光。但是就在汪华荣、汪方荣连着的门楼里,却开着一扇门。  原来,老大汪华荣西边房间里开了一扇门,这扇门也是老二家的门,这扇门的房间就住着95岁的汪兴泉老人。汪兴泉老人是个石匠,与老伴相濡以沫在大山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75岁时,眼睛得了白内障,但是由于家庭困难,耽误了治愈的最佳时间,眼睛失明了。4年前,老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