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面这副对联,说的是两位人人钦佩、个个敬仰的英雄豪杰。用不着说出名和姓,只要一看内容,你就知道他们是谁了。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抱孤子,出重围,匹马单枪,长坂桥边,战数百千员上将,独我犹能保两全。
讲的是谁呢?
我知道,上联是诸葛亮,下联是赵云。
为什么?
这还用问吗?上联这“三顾”,是说刘备三顾茅庐,恭恭敬敬请诸葛亮走出家门,帮助他平战乱、打天下。“七擒”,是说诸葛亮为了平定南方,七擒孟获,捉住了放掉,再捉住再放掉,直到对手口服心服,老老实实投降。“排八阵”,是说诸葛亮摆下八阵图,把东吴大将陆逊困在里面出不来。“取二川”,是说诸葛亮辅佐刘备取得川东、川西。“六出”,是说诸葛亮不辞劳苦,从四川发兵,六出祁山,多次同魏军较量,看谁能统一大好河山。“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是说诸葛亮积劳成疾,最后一次出兵与魏军作战期间,病得快要不行了,不甘心“壮志未酬身先逝”,只好搞点儿迷信活动,在军队驻地五丈原点了四十九盏明灯,向老天借寿,没有成功。上联里说了这么多事情,每件都能对上号,除去诸葛亮,还能是谁?
那么下联呢?哪里说到赵云啦?
这要抓特征。下联里不是说到长坂桥吗?谁在长坂桥打仗显威风?那是赵云。赵云在曹操大军包围圈里杀来杀去,找到刘备的妻子糜夫人和儿子阿斗,糜夫人把阿斗托付给赵云,然后跳井自杀。赵云把阿斗抱护在怀里,单枪匹马,冲出重围,杀死曹营许多大将,自己和阿斗却都没有受伤,正像京剧里唱的,“长坂坡,救阿斗,杀得曹兵个个愁”。整个下联就是讲赵云百万军中救阿斗的故事。
这副对联用字不多,内容却很丰富、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是什么原因呢?
是因为作者下了功夫,在对联里嵌进许多数字,讲事情高度浓缩,读起来就朗朗上口。
你看,在上联里,数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全部出动,一个不少。在下联里为了避免重复,变着花样对上同样多的数词,例如孤子、匹马、单枪、独我都暗含数字“1”;“重围”中的“重”字是说许多层;“数百千”中的“数”字就是若干;“许多”和“若干”也是数词,只不过数目不确定,带有模糊色彩。现代人不是也很喜欢用数字吗?“十佳”呀,“百强”呀,一大套一大套的,说起来顺畅,听起来舒服,记起来容易。现在就连学生复习迎考,也会自己归纳出这里几条、那里几点的,办法管用得很。
说到这,就让我们按照现在数学里的习惯,改用阿拉伯数字,把上联中的一连串数目按照出场的先后顺序,依次写成一行:
2 8 6 7 5 49 1 3
能不能在这些数字之间添加适当的数学符号,组成一道等式呢?
这个嘛,试试看吧。这样就有了:
(2×8×6+7-5)÷49+1=3.
感觉怎么样?
太好了,太巧了。故事里面有数学,数学里面有故事,妙哉!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抱孤子,出重围,匹马单枪,长坂桥边,战数百千员上将,独我犹能保两全。
讲的是谁呢?
我知道,上联是诸葛亮,下联是赵云。
为什么?
这还用问吗?上联这“三顾”,是说刘备三顾茅庐,恭恭敬敬请诸葛亮走出家门,帮助他平战乱、打天下。“七擒”,是说诸葛亮为了平定南方,七擒孟获,捉住了放掉,再捉住再放掉,直到对手口服心服,老老实实投降。“排八阵”,是说诸葛亮摆下八阵图,把东吴大将陆逊困在里面出不来。“取二川”,是说诸葛亮辅佐刘备取得川东、川西。“六出”,是说诸葛亮不辞劳苦,从四川发兵,六出祁山,多次同魏军较量,看谁能统一大好河山。“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是说诸葛亮积劳成疾,最后一次出兵与魏军作战期间,病得快要不行了,不甘心“壮志未酬身先逝”,只好搞点儿迷信活动,在军队驻地五丈原点了四十九盏明灯,向老天借寿,没有成功。上联里说了这么多事情,每件都能对上号,除去诸葛亮,还能是谁?
那么下联呢?哪里说到赵云啦?
这要抓特征。下联里不是说到长坂桥吗?谁在长坂桥打仗显威风?那是赵云。赵云在曹操大军包围圈里杀来杀去,找到刘备的妻子糜夫人和儿子阿斗,糜夫人把阿斗托付给赵云,然后跳井自杀。赵云把阿斗抱护在怀里,单枪匹马,冲出重围,杀死曹营许多大将,自己和阿斗却都没有受伤,正像京剧里唱的,“长坂坡,救阿斗,杀得曹兵个个愁”。整个下联就是讲赵云百万军中救阿斗的故事。
这副对联用字不多,内容却很丰富、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是什么原因呢?
是因为作者下了功夫,在对联里嵌进许多数字,讲事情高度浓缩,读起来就朗朗上口。
你看,在上联里,数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全部出动,一个不少。在下联里为了避免重复,变着花样对上同样多的数词,例如孤子、匹马、单枪、独我都暗含数字“1”;“重围”中的“重”字是说许多层;“数百千”中的“数”字就是若干;“许多”和“若干”也是数词,只不过数目不确定,带有模糊色彩。现代人不是也很喜欢用数字吗?“十佳”呀,“百强”呀,一大套一大套的,说起来顺畅,听起来舒服,记起来容易。现在就连学生复习迎考,也会自己归纳出这里几条、那里几点的,办法管用得很。
说到这,就让我们按照现在数学里的习惯,改用阿拉伯数字,把上联中的一连串数目按照出场的先后顺序,依次写成一行:
2 8 6 7 5 49 1 3
能不能在这些数字之间添加适当的数学符号,组成一道等式呢?
这个嘛,试试看吧。这样就有了:
(2×8×6+7-5)÷49+1=3.
感觉怎么样?
太好了,太巧了。故事里面有数学,数学里面有故事,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