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现代学校教育的缩影。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教学理所当然应成为实施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加强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分辨是非的能力和优良的心理品质的需要。
关键词:德育 渗透 中学教学 地理
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成分是道德。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而同时它是人的一个个别的特殊的方面。”
地理是一门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学科,是一门丰富多彩、情感凸现的学科。在当前全球信息网络化、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地理学科在加强德育教育,培养栋梁人才方面更是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探索学校课程中的德育途径,充分发挥地理课程教学德育功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1.中学地理德育的目标
2001年和2003年,我国分别颁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初中、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取代了原来的教学大纲)。新课标中德育目标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提出了以下德育目标: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2.关心家乡的环境和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3.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4.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2.中学地理德育的特点
2.1依存性
依存性是指德育在地理教材中没有独立的体系,而是依存于地理知识之中。因而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要寓于地理知识的传授之中。
2.2协作性
协作性指德育有些内容的传授需要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联合协作完成,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明确自己承担的任务,发挥更大的作用。
2.3随机性
随机性要求地理教师注意从教材中挖掘出包含的德育因素,把握好教育的时机,引导学生把分散的,不系统的,不明显的思想教育因素集中起来,发挥其德育功能。
2.4渗透性
渗透性是由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比地理知识的接受难得多,不能急于求成,要以细雨润无声的精神,为学生心田播种,扶植他们奋发向上,成为欣欣向荣的长青之树。
3.中学地理德育渗透的途径
3.1注重知识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只注重结论,忽视了过程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教育价值,弊端非常明显。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过程与结果并重。当然,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有时结果更重要,有时过程更重要。在学生学习地球的形状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提供的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故事,然后根据故事内容提问:麦哲伦环球航行说明了什么?环球航行用了多长时间?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习哪些科学探索的品质?显然,教师把重点放在了如何证明地球是球体这个过程上,而没有放在地球是球体这个结论上。这样设计,既可以使学生受到科学史的教育,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
3.2适当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国情教育,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
比较法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在地理教学中利用事实材料进行对比,说服力较强,效果显著。例如,在介绍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时,可通过一组数字,对几种主要自然资源在我国的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占有量进行对比,得出我国的自然资源在总量丰富的同时,存在人均占有量不足的严峻问题,从而使学生在无意中受到了国情教育,增强了忧患意识。
3.3理论联系实际,多种的生动形象教育。
通过地理知识的传授,去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地艰苦工作。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枯燥乏味的说教是难以奏效的。必须讲究方法,把握时机,适时适量,有的放矢地开展国情教育。除了运用幻灯片、图片、电影、录像等教学工具外,根据需要还可以采用地理课外活动是开展国情教育的好形式,它具有机动灵活、选题丰富的特点。
比如,在地理教学中,一定要加强环保知识的渗透,使学生在学好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树立环保意识。根据地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巧妙地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趣味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恰当地加强德育及环保知识的渗透,是上好一堂地理课的有效方法。如在讲到空气的污染时,可以介绍“酸雨的形成”、“臭氧层空洞”等污染的来源及危害;讲到水污染时,可以介绍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而造成水质的污染。以行动去了解环保知识,从而加强对自身的环境教育,培养了自我热爱环境的热情,爱护环境的态度,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和社会。
3.4引进社会发展新信息,鲜活事例强化德育效果。
例如:中国汶川地震发生時,可以结合“地壳运动”一课中地壳变化这一内容,对这一自然现象进行科学解释,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物质的运动性和运动的规律性,世界上无限多样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运动和发展的结果。从而推驳了社会上一些有意把各种自然现象加以神化和妖化,把自然界的突变,都归之于妖魔鬼怪的兴风作浪,用以愚弄群众,达到破坏社会稳定的目的。所以,自然地理教学对破除迷信,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把德育寓于学科教学之中,实施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我们地理教师要与其他学科教师一道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从本学科的实际出发,以培养新时期的创新人才为目标,把德育贯串于学科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在强调道德选择的过程中,经过判断、选择,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正确的观念和道德准则,从而使德育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和学新。 教学策略的概念、结构及其运用[J]。教育研究,2000,(12)。
[3] 闫承利。课堂教学的策略、模式与艺术[J]。教育研究,2001,(04)。
关键词:德育 渗透 中学教学 地理
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成分是道德。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而同时它是人的一个个别的特殊的方面。”
地理是一门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学科,是一门丰富多彩、情感凸现的学科。在当前全球信息网络化、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地理学科在加强德育教育,培养栋梁人才方面更是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探索学校课程中的德育途径,充分发挥地理课程教学德育功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1.中学地理德育的目标
2001年和2003年,我国分别颁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初中、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取代了原来的教学大纲)。新课标中德育目标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提出了以下德育目标: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2.关心家乡的环境和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3.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4.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2.中学地理德育的特点
2.1依存性
依存性是指德育在地理教材中没有独立的体系,而是依存于地理知识之中。因而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要寓于地理知识的传授之中。
2.2协作性
协作性指德育有些内容的传授需要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联合协作完成,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明确自己承担的任务,发挥更大的作用。
2.3随机性
随机性要求地理教师注意从教材中挖掘出包含的德育因素,把握好教育的时机,引导学生把分散的,不系统的,不明显的思想教育因素集中起来,发挥其德育功能。
2.4渗透性
渗透性是由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比地理知识的接受难得多,不能急于求成,要以细雨润无声的精神,为学生心田播种,扶植他们奋发向上,成为欣欣向荣的长青之树。
3.中学地理德育渗透的途径
3.1注重知识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只注重结论,忽视了过程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教育价值,弊端非常明显。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过程与结果并重。当然,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有时结果更重要,有时过程更重要。在学生学习地球的形状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提供的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故事,然后根据故事内容提问:麦哲伦环球航行说明了什么?环球航行用了多长时间?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习哪些科学探索的品质?显然,教师把重点放在了如何证明地球是球体这个过程上,而没有放在地球是球体这个结论上。这样设计,既可以使学生受到科学史的教育,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
3.2适当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国情教育,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
比较法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在地理教学中利用事实材料进行对比,说服力较强,效果显著。例如,在介绍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时,可通过一组数字,对几种主要自然资源在我国的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占有量进行对比,得出我国的自然资源在总量丰富的同时,存在人均占有量不足的严峻问题,从而使学生在无意中受到了国情教育,增强了忧患意识。
3.3理论联系实际,多种的生动形象教育。
通过地理知识的传授,去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地艰苦工作。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枯燥乏味的说教是难以奏效的。必须讲究方法,把握时机,适时适量,有的放矢地开展国情教育。除了运用幻灯片、图片、电影、录像等教学工具外,根据需要还可以采用地理课外活动是开展国情教育的好形式,它具有机动灵活、选题丰富的特点。
比如,在地理教学中,一定要加强环保知识的渗透,使学生在学好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树立环保意识。根据地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巧妙地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趣味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恰当地加强德育及环保知识的渗透,是上好一堂地理课的有效方法。如在讲到空气的污染时,可以介绍“酸雨的形成”、“臭氧层空洞”等污染的来源及危害;讲到水污染时,可以介绍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而造成水质的污染。以行动去了解环保知识,从而加强对自身的环境教育,培养了自我热爱环境的热情,爱护环境的态度,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和社会。
3.4引进社会发展新信息,鲜活事例强化德育效果。
例如:中国汶川地震发生時,可以结合“地壳运动”一课中地壳变化这一内容,对这一自然现象进行科学解释,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物质的运动性和运动的规律性,世界上无限多样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运动和发展的结果。从而推驳了社会上一些有意把各种自然现象加以神化和妖化,把自然界的突变,都归之于妖魔鬼怪的兴风作浪,用以愚弄群众,达到破坏社会稳定的目的。所以,自然地理教学对破除迷信,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把德育寓于学科教学之中,实施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我们地理教师要与其他学科教师一道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从本学科的实际出发,以培养新时期的创新人才为目标,把德育贯串于学科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在强调道德选择的过程中,经过判断、选择,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正确的观念和道德准则,从而使德育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和学新。 教学策略的概念、结构及其运用[J]。教育研究,2000,(12)。
[3] 闫承利。课堂教学的策略、模式与艺术[J]。教育研究,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