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成为一个“知道分子”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y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之所以有这种自警之心,是因为毕业后这几年,我越来越意识到很多事情不需要知道。
  周其仁老师说,他当年在东北时发现他的师父什么都会,会做肥皂、种菜、打猎,但生活一直很清贫。课堂上他感慨了一句:“懂得越多的人越穷。”
  那时我们哄堂大笑,笑他的这位师父不懂得社会分工、不懂市场逻辑、不懂商品交换。可没有人意识到,之后的自己未必有这位老师父的能耐。
  我遇到过一位神人,他在酒桌上侃侃而谈:“A股4000多家上市公司的底细我无所不知,比我孩子上几年级还清楚!”
  我们那天的聚餐,有人聊互联网,他就说BAT如何;有人说生物科技,他便对几大“山头”如数家珍;有人说区块链,他也谈了一番对区块链的见解;最后一位不服输,聊新能源造车,他微微一笑,把聚餐改为蔚来、理想和小鹏几家公司的宣讲会。
  结账时,他醉了,我们付了钱出来,一位引荐他来的朋友道歉说,他炒股赔了好多钱。
  毕业5年了,周老师的那句话还是熠熠生辉。反观自身,我也没有在保持无知上做到足够好,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滑向廉价的好奇心、没有边界的求知欲和空泛的获得感。
  学生时倚仗年轻,锐气满满,精力充沛,无知也无畏,总觉得知道就是懂了,懂了就是会了,会了就可以干了。
  到了真正干事情的时候,才意识到,知道只是知道,距离懂了还很遥远;懂了也只是懂了,距离上手更为遥远。
  我去一个拍摄场地盯一个项目。进门,看到整整半面墙的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我一条条读下来,非常佩服,本想拍下來再研究一番,但老板说了句话,我就停手了。
  他说:“这些就是我们这四五年摸索出来的教训,很多也都是碰到具体的问题后才能想明白要怎么避免。”
  这是一个专业制作团队对自己该有的要求。如果我是他的同行,就有对其深入研究的渴望,但我不是。我是一个“内容包工头”,我要学的,是这种把经验、教训归纳总结的好习惯。


  回家的路上,我开始琢磨一个问题: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在哪些无须知道的事情上浪费了太多时间呢?
  第一就是阅读。这些年,我无所不读—历史、学术、小说、科普、经管……读得多了,就有了一种幻觉,以为自己积累了知识,其实只是积累了一些名词。
  读书是个好习惯,少年时读书如背个麻袋进山,要颗粒归仓;但到了开始自觉确定主业的年龄,就应该学会取舍和分辨。冯唐说得好:“你有你的好处,我有我的好处,对于我的好处,我有信心,不拿我的好处换你的好处,我羡慕,但是内心不煎熬。”
  后来我再买书,就会多问自己几个问题—为什么非要买这本书,是跟风还是慕其虚名?这本书我要如何读,是随手翻翻还是一页页地读?时间够吗?它补充的是哪方面的知识欠缺,还是只是一种自由但无用的知识漫游?
  如此,很多看上去很好的书就只是被我留在了清单里,我不再着急把它们买回来了。
  第二就是业务注意力上的游移。一家公司从创立之时起就会一直被问一个问题:你的主营业务是什么?好像不说出三五项业务,都不好意思办公司。
  去年年底,我看到俞铁成的一篇文章,标题叫《2019,中国多元化企业集团崩盘启示录》,讲述、分析了从2019年年初到年末,一大批著名的民营企业集团接连爆发资金链断裂、陷入濒临破产重组困境的事件。
  他在这篇文章里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老板们这么喜欢多元化扩张?
  在他看来,这些老板多元化扩张的理论依据经常有以下几个:不要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企业经营都是相通的,“我”可以在其他行业复制之前的成功经验;全世界企业界曾经疯狂追捧的通用电气就是标准的依靠多元化扩张而成功的典范;只要“我”做好“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经营”,在每个行业找到最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并加上股权激励,就可以克服新行业水土不服的风险;中国各种新兴行业层出不穷,不多元化就永远跟不上时代潮流……
  俞教授在文章结尾引用了曾国藩的一句话:“用功譬如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见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今年的我,越来越明白了这种专注带来的价值。
  我不再拍脑袋下决策,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而后与团队商量—要不要做,如果做,要带着何等的预期和投入力度去做,做不成又该如何?
  如今的我,对那些突然爆发的生意模式持谨慎怀疑的态度,对打着“斜杠标签”的人物也留意颇多,对毫无专业积累却大放厥词的“键盘侠”一概绕行,对口若悬河的表演者充满疑惑,对不假思索的答案毫无兴趣,对诸多流行的话题保持冷静且不做评论。
  不做“知道分子”,不对一切信口开河。
  关键是,不再有既要、又要、还要的幻觉,也不再有这个我也能干、那个我也能干的自信,保持无知,沉潜下来,保持对想做之事的饥渴和警觉,屏蔽那些噪音,不要像赵本山老师的小品《心病》里的那句经典台词一样—我这知识啊,都学杂了!
其他文献
谁也没想到,一粒粒小小的来自非洲的神秘果实,竟然会一路漂洋过海,风靡西方,不仅成为人们居家旅行必备之良品,更是飘香千余年,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并由此衍生出丰盛的文化。  咖啡,缘何拥有如此巨大的魔力?  如果把咖啡放在世界版图上来看,答案似乎变得明朗起来。一种食物如果想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必须要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可塑性,就像比萨里的配料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随心添减,寿司里的食材可以依据时令大胆创新
期刊
一  广袤的湿地公园里有一座拱形桥,栏杆漆成了红色。  今天是我爸的生日,他已走了两年多了,想他的时候,我就会到桥上走走,找些回忆。爸活着的时候,常在这座桥上看着这片园子。桥下的水直通海里,浩渺大水,一望无垠,与天相连。  那时,我爸刚过75岁,瘦瘦的,身体尚好,没有大病。有一天傍晚,他突然给我打电话,用孱弱的声音对我说他得心脏病了。晴天霹雳,我急忙打车回家。我爸说,他心跳慢,每分钟只有三四十次,
期刊
设想一下,现在是星期一早上9点55分,每周员工例会将在5分钟后开始。你对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已经胸有成竹,还是感到惶恐,甚至想临时取消会议?如果你的答案是后两者之一,那么是时候调整你的心态了。  汤姆·福勒是美国众多公司的会议顾问,以下是他讲述的如何使一个会议获得成功的秘诀。  1.规划会议  在会议前一天,把议程发送到每个与会人员的手里。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应该做什么准备。“直
期刊
90%的人都是索取思维  “价值交换”是一个我在大一时就听过的词。  那时网上常常有励志鸡汤说,不要把太多精力放在人际关系上,因为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价值交换,所以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自我提升上。  这句话我听进去了,也一直在践行。但是我最近才发现,如果只把它当作一句鸡汤来用,那么我们对这个思维模式的理解实在是太过于肤浅了。  之所以会有这个感悟,源于我陆陆续续收到了很多读者的留言。有的留言看了非常想给
期刊
一  那段时间,我注意力涣散得厉害,没法儿读书,没法儿写作,没法儿看电影,甚至没有办法睡觉。我和丈夫麦师傅说:“要不然我去找工作吧。”麦师傅说:“你去咖啡馆打工吧,体力劳动有助于大脑休息。”我说:“算了,我还是找一份用电脑办公的工作,这样趁着上班间隙还可以写小说。”  然后我整理了一份简历,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看招聘信息。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我只投了不足5份简历,自然没有什么反馈。而网上那些关于就业困
期刊
那是一个初秋,月亮升起来了,爸爸当晚的心情很好,说要领着我去赶海。  前天下了一场透雨,爸说等落潮了,趁着晚上月色好的时候,咱们就去赶海。  我家门前就是大海,一望无际,天天都是涛声,催眠曲一样。雨后的海滩是潮湿的,滩上长着一种草,支棱着,那些蟹子借着草的掩护,从巢里爬出来,淡月照着它们。蟹子刚出来时,探头探脑,用它们那独有的红小豆一样的复眼满世界瞅着。蟹子们爬起来横横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横着膀子
期刊
以前村子里很少有人种花儿,就算种,也大多是一些“草花儿”:六月菊、草茉莉、喇叭花……凤仙花有些例外,种的不少,记得春末还有人卖它的秧苗。  凤仙花是官名,村里人都叫它“染指甲花”,或者只叫“指甲花”。这花儿好种,破瓦罐、废弃的猪食槽子,装上土,它們都能长得很好。人们一般不把它们种在地上,那时猪羊鸡鸭之类的都是散养,稍不注意,花儿就成为它们的饲料了。因此,常看到街坊四邻的指甲花艳艳地开在土墙头的破盆
期刊
一  大多数时候,瓦缸会躲在一扇门的背后,里边储满了井水,用来清洗一家人的脸面、身体,用来做饭、饮用,也喂养狗和鸡,浇灭院子里的扬尘。那静止在瓦缸里的水让一家人的生命流转起来。酷夏,水里会养上两根黄瓜,等到父亲从地里回来,母亲便赶紧递上去。父亲肩上总是搭着一块白毛巾,吸收他脑门上不断溢出的汗珠。井水养过的黄瓜,清脆、可口,能一下子赶走父亲身体里的暑气。黄瓜最嫩的部分,父亲转身便分给我们。  瓦缸里
期刊
今年入夏以后,我就很少点外卖了。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搬了新家,固定光顾的几家店实在太远。  离单位也远了。每日上班往返没有顺路公交,我只能满街寻找共享单车或电单车,跟随一个个外卖小哥穿梭在早高峰、晚高峰的车流之中。  我很早就开始关注外卖小哥们的着装:T恤从最开始黑衣黄袖、蓝衣黑袖,到之后鲜亮的通体明黄色和湖蓝色。再后来,他们在头盔上做起了文章,镶上兔耳朵、竹蜻蜓、大鸡腿、小尖角……这一切都成了外卖
期刊
一  和我合租的男生敲门,问我能不能借汤锅给他。  “我想熬个鸡汤,电锅火不太行。”  我把汤锅递给他,看他熟练地把半熟的鸡汤倒进去,再重新加入姜片和香菇。  正巧这个时候,他女朋友开门进来,立刻兴高采烈扑到厨房,和我打了声招呼后,问男友:“今天晚上有鸡汤?”  “嗯,得等等,咱的锅不行,我刚借了锅重新煮。”  “好饭不怕晚!今晚过大年!”  我真的已经很久没见过会为一顿晚餐歡呼雀跃的人了。这和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