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确诊率及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探讨和研究早期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蛋白的必要性和意义。方法将来我院心内科就诊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归为观察组,根据双盲对照的原则随机抽取同时间段来我院心内科就诊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即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健康组,观察组患者均给予清淡饮食、抗血小板、调酯、扩冠等对症治疗,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前白蛋白含量(PA)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观察组患者体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而血清前白蛋白含量(PA)和观察组相比则显著降低,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怀疑有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早期检测hs-CRP及PA含量,有利于及时地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hs-CRP;PA;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诊断;意义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7)03-185-03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临床统计发现心内科门急诊上因急性心梗就诊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且很多患者同时伴有心脏功能减退,已成为心血管内科门急诊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急症之一,由于其病情重且进展迅速,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广泛重视。如何在发病初期及时迅速的开通梗死灶的供血血管实现再灌注成为心内科和介入科医师奋斗的目标,从而提高AMI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因此这就要求临床医师必须尽早发现患者的病情并采取有效措施,这样对减少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为了能够争取早期对急性心梗并心衰患者予以确诊并实施早期干预治疗,我院心内科对入组患者体内早期的hs-CRP及PA含量进行检测并实施统计学分析,取得了研究进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心內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并心力衰竭的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抽取80例同时间段来我院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入组患者中共有男患者85例、女患者75例;发病年龄40~80岁,平均(60.2±12.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梗死部位:梗死部位在前壁患者20例,在广泛前壁患者22例,在侧壁患者15例,在下壁和后壁的患者23例。所有患者既往都无hs-CRP升高病史(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严重外伤及重度感染、结缔组织疾病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清淡饮食、抗血小板、调酯、扩冠等对症治疗,均于入院当日晚12点后禁食禁水,两组均于第二日凌晨6点统一抽取安静状态下的空腹静脉血5mL,将获得的静脉血储存于2%的EDTA-Na2试管中,保存温度设为4℃,然后应用4000r/min的离心机进行离心,将获得的血浆保存于-20°C冰箱中,所有的标本制作完成后,统一应用由美国BECK-MAN公司提供的仪器按照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整个检测过程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且操作符合实验室质控标准。而前白蛋白则应用我院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实施,血清前白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含量检测,同样检测过程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
1.3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l9.0的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检验指标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hs-CRP、CK-MB、cTnI及PA检测对比经过数据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其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含量(cTnI)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而PA含量则显著降低,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患者检验指标间相关性统计
经过数据分析发现,急性心梗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患者体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含量(cTnI)含量呈正比,超敏C反应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呈正比,其r=0.55,P<0.05;超敏C反应蛋白和肌钙蛋白I含量呈正比,其r=0.50,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心内科急症较多见疾病之一,此类患者易同时伴有急性心力衰竭,早期开通梗死血管可以挽救缺血的心肌,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因此如何能够在短期内实施简单、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对降低死亡率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AMI后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以及正确的判断预后已经成为临床上的重要问题。
超敏C反应蛋白目前已经为医务工作者所熟知,其属于急性期的反应蛋白,其和白细胞介素-6联系密切,属于临床常见的炎症介质。超敏C反应蛋白其合成部位是肝脏,能够通过机体分泌进入血液。大量科研数据显示,hs-CRP不仅可以作为各种炎症或感染的评价指标,而且能够直接参与到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此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hs-CRP含量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升高,这说明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其hs-CRP在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随着我国科研条件的成熟及临床应用的普及,hs-CRP已经普遍地应用到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而且患者hs-CRP水平的高低将决定其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高低。健康人群其体内的hs-CRP含量往往处于低水平,因此可以将hs-CRP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筛查指标之一。现阶段对hs-CRP的检测手段已经十分成熟,因此在低于3mg/L hs-CRP即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密切相关已经得到临床医师的普遍认可。大量数据显示,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炎症反应占据重要位置,且其属于低度慢性的炎症反应,因此可以将CRP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的介导和检测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已成为检测低度慢性炎症反应比较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而且国外大量研究报道已经证实,伴有hs-CRP升高的患者其预后较差,hs-CRP的含量在心脑血管病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hs-CRP水平的高低对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威胁度已远远超过了血脂的影响,既往曾有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其hs CRP升高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和hs-CRP正常患者相比显著升高。hs-CRP的含量一般不会受药物及各种激素的干扰,稳定性好,作为一项敏感反应机体炎症状态的指标,其水平的高低与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以及预后密切相关。前白蛋白属于一种负急性时相蛋白,属于载体蛋白的一种,由肝脏合成,健康人机体中仅含有少量的前白蛋白,能够在机体实现快速的更新,且同时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好的优点而被用来检测肝脏功能。前白蛋白同时又是一种特异性不高的防御物质,能够很好抵抗机体中代谢毒物的损害,已经被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的病情监测。在炎症、应激等情况下,血清中含量明显降低,心力衰竭是一种慢性炎症的过程,在心衰加重时,肝功能受损,炎性因子的分泌明显增加,前白蛋白消耗明显增加,其合成显著减少,所以检测前白蛋白水平可以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进行预后判断。
总之,测定患者血清hs-CRP和前白蛋白水平,有利于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hs-CRP;PA;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诊断;意义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7)03-185-03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临床统计发现心内科门急诊上因急性心梗就诊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且很多患者同时伴有心脏功能减退,已成为心血管内科门急诊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急症之一,由于其病情重且进展迅速,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广泛重视。如何在发病初期及时迅速的开通梗死灶的供血血管实现再灌注成为心内科和介入科医师奋斗的目标,从而提高AMI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因此这就要求临床医师必须尽早发现患者的病情并采取有效措施,这样对减少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为了能够争取早期对急性心梗并心衰患者予以确诊并实施早期干预治疗,我院心内科对入组患者体内早期的hs-CRP及PA含量进行检测并实施统计学分析,取得了研究进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心內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并心力衰竭的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抽取80例同时间段来我院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入组患者中共有男患者85例、女患者75例;发病年龄40~80岁,平均(60.2±12.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梗死部位:梗死部位在前壁患者20例,在广泛前壁患者22例,在侧壁患者15例,在下壁和后壁的患者23例。所有患者既往都无hs-CRP升高病史(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严重外伤及重度感染、结缔组织疾病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清淡饮食、抗血小板、调酯、扩冠等对症治疗,均于入院当日晚12点后禁食禁水,两组均于第二日凌晨6点统一抽取安静状态下的空腹静脉血5mL,将获得的静脉血储存于2%的EDTA-Na2试管中,保存温度设为4℃,然后应用4000r/min的离心机进行离心,将获得的血浆保存于-20°C冰箱中,所有的标本制作完成后,统一应用由美国BECK-MAN公司提供的仪器按照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整个检测过程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且操作符合实验室质控标准。而前白蛋白则应用我院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实施,血清前白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含量检测,同样检测过程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
1.3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l9.0的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检验指标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hs-CRP、CK-MB、cTnI及PA检测对比经过数据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其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含量(cTnI)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而PA含量则显著降低,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患者检验指标间相关性统计
经过数据分析发现,急性心梗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患者体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含量(cTnI)含量呈正比,超敏C反应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呈正比,其r=0.55,P<0.05;超敏C反应蛋白和肌钙蛋白I含量呈正比,其r=0.50,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心内科急症较多见疾病之一,此类患者易同时伴有急性心力衰竭,早期开通梗死血管可以挽救缺血的心肌,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因此如何能够在短期内实施简单、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对降低死亡率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AMI后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以及正确的判断预后已经成为临床上的重要问题。
超敏C反应蛋白目前已经为医务工作者所熟知,其属于急性期的反应蛋白,其和白细胞介素-6联系密切,属于临床常见的炎症介质。超敏C反应蛋白其合成部位是肝脏,能够通过机体分泌进入血液。大量科研数据显示,hs-CRP不仅可以作为各种炎症或感染的评价指标,而且能够直接参与到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此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hs-CRP含量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升高,这说明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其hs-CRP在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随着我国科研条件的成熟及临床应用的普及,hs-CRP已经普遍地应用到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而且患者hs-CRP水平的高低将决定其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高低。健康人群其体内的hs-CRP含量往往处于低水平,因此可以将hs-CRP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筛查指标之一。现阶段对hs-CRP的检测手段已经十分成熟,因此在低于3mg/L hs-CRP即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密切相关已经得到临床医师的普遍认可。大量数据显示,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炎症反应占据重要位置,且其属于低度慢性的炎症反应,因此可以将CRP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的介导和检测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已成为检测低度慢性炎症反应比较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而且国外大量研究报道已经证实,伴有hs-CRP升高的患者其预后较差,hs-CRP的含量在心脑血管病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hs-CRP水平的高低对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威胁度已远远超过了血脂的影响,既往曾有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其hs CRP升高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和hs-CRP正常患者相比显著升高。hs-CRP的含量一般不会受药物及各种激素的干扰,稳定性好,作为一项敏感反应机体炎症状态的指标,其水平的高低与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以及预后密切相关。前白蛋白属于一种负急性时相蛋白,属于载体蛋白的一种,由肝脏合成,健康人机体中仅含有少量的前白蛋白,能够在机体实现快速的更新,且同时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好的优点而被用来检测肝脏功能。前白蛋白同时又是一种特异性不高的防御物质,能够很好抵抗机体中代谢毒物的损害,已经被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的病情监测。在炎症、应激等情况下,血清中含量明显降低,心力衰竭是一种慢性炎症的过程,在心衰加重时,肝功能受损,炎性因子的分泌明显增加,前白蛋白消耗明显增加,其合成显著减少,所以检测前白蛋白水平可以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进行预后判断。
总之,测定患者血清hs-CRP和前白蛋白水平,有利于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