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师生对名著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已经由活动化走向课程化,本文拟以《骆驼祥子》为例,简单介绍农村初中语文尝试实践整本书阅读的过程。
关键词:《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语文活动;思维导图;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48-1
整本书的阅读近来受到很多语文人的重视,本文就以《骆驼祥子》为例,谈谈笔者是如何在农村初中实践整本书的阅读。
一、用语文活动推进名著初读
1.激发兴趣
(1)选择《骆驼祥子》不同版本的封面图片(利用软件去掉《骆驼祥子》的书名),让孩子们看着封面的图片,说一说这些封面的下面可能隐藏着什么故事。
(2)选择名著中几个点,让孩子们发挥想象,说一说跟着既定的前提,故事会如何向前发展
A.勤劳、健壮、不怕吃苦、聪明有头脑有想法的大小伙儿到城里找到了一个拉车的活儿……
B.小伙儿到杨家——一位先生、两位太太、一大堆孩子、一个对着随便什么人都敢破口就骂的张妈——拉车……
C.在茶馆里遇到老马和小马……
(3)觀看“在烈日和暴雨下挣命”的视频片段,说说后来会发生什么?
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孩子们讲故事,在热烈的讨论中我们推出名著《骆驼祥子》的阅读。
2.方法指导
(1)引导孩子们关注并学习“圈点勾画批注”的读书方法,用这种方法试读第1章到第2章;
(2)展示优秀的“圈点勾画批注”法范例,继续学习用这种读书方法阅读往后章节,每日阅读量逐步增加,直至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3)以小组为单位个人做阅读任务单、完成通关习题:阅读任务单包括阅读计划、阅读笔记、可以出给另外一个组做的通关习题;通关习题以小组为单位个人阅读任务单中拟题,组长整理修改增删形成,出题者、组长与老师共同研讨出的答案为参考,答题组成员每一道题如果有比参考答案更为完善的答案可以给小组每一个成员争取到一张快速通关卡片。
二、画思维导图推进名著再读
老话说得好,会读书的人通常是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大致是说我们读书一开始圈点勾画批注,用这样的方式读完一本21万字的小说,这本小说也许变成30万字也未必可知;但是我们再读这本书的时候,就会有选择挑重点地去读。怎样把一本书读薄呢?有的人会用概括故事情节的方式,有的人会用列图标的方式。我呢,是建议孩子们画一画思维导图。
我们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了思维导图,以下是两位同学做的:
这个小组合作完成的思维导图以“车”为中心,梳理了祥子人生的轨迹:失去了父母和土地的祥子来到了北平城,选中了“拉车”这个职业,靠着自己的努力与性格的优势打拼,挣得了一辆新车。然而好景不长,车和人都被抢走了。虽然带着3匹骆驼逃了回来,但是这次经历给祥子心理上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是祥子大抵还是能管得住自己的,他继续在实现理想的路上挣命:拉车、攒钱、买上自己的车。事与愿违,因为阮明的告发,曹先生举家逃往上海,只剩下一个祥子被那个原来是孙排长现在是孙侦探的人又抢了一次,抢走了闷罐子里存着的钱。钱没了,祥子买车的希望落空了,虎妞又来逼婚,只好结婚。婚后,用虎妞的钱买了辆二手车,却为办虎妞的葬礼又卖掉了。要强的祥子,于是几乎变了另一个人,但此时他还不过分坏,虽然染上了吃喝嫖赌的坏习惯。在他拉了刘四爷又把刘四爷赶下车之后,他几乎要振作了,可是小福子的死却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祥子,当初那个精神的祥子变成了堕落得只剩下躯壳的祥子。
三、借互联网 推进名著深读
1.借用互联网 听名家《骆驼祥子》鉴赏课,完成以下探究
探究点1:老舍在小说中塑造的是个像还是群像?为什么?
探究点2:小说的主题以及表现主题的艺术手法
探究点3:北京方言在小说中的运用
2.挑选经典节选,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1)在节选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中选择一个词概括整个节选部分内容,品味这部分节选从哪些角度表现“挣命”这个词的;
2)在节选的“车夫和老马”中选择对掌柜的描写,体会掌柜的言行背后蕴藏着的社会现象;
3)观看以上两篇节选的细读内容的名师讲课视频片段。
3.引导孩子们思考关于小说的结尾
关于《骆驼祥子》的结尾,一直以来争议声不断,引导孩子们关注结尾,谈谈自己的理解。
特别请大家看看英译本《骆驼祥子》部分:译者删去了描写祥子游荡告密等几段极重要的文字,写他重回曹家工作,从三等妓院救出了小福子。改头换面以后的结尾是:“夏夜清凉,他一面跑着,一面觉到怀抱里的身体轻轻动了一下,接着就慢慢地偎近他。他还活者,他们现在自由自在了。”然后请大家谈谈对“成也小福子,败也小福子”这一说法的看法。
4.引导孩子们结合文本思考祥子悲剧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初一的孩子辩证性思维还不成熟,但已初具。教师应让孩子们结合文本谈谈祥子悲剧的成因,利用微课平台、互联网视频让孩子们听到更多的声音,感受“兼听则明”。
四、基于《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基础上的延伸阅读和写作
1.阅读:短篇小说《故乡》(个)《多收了三五斗》(群),比较这两篇短篇与老舍的这篇长篇小说可以勾连的地方有哪些;
2.分层写作:《骆驼祥子》故事新编(后进生)、《 ——我读〈骆驼祥子〉》(中等生)、《骆驼祥子》研读小论文(优等生)
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当下,我们应当谨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一贯倡导“读整本的书”。在浩瀚的学海中,文学作品是一片绿洲。让我们手拿“整本书阅读活动”的长篙,撑一叶扁舟,带着孩子们好读书、会读书、能读整本的书,向绿洲上“青草”更青处溯,以提升师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语文活动;思维导图;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48-1
整本书的阅读近来受到很多语文人的重视,本文就以《骆驼祥子》为例,谈谈笔者是如何在农村初中实践整本书的阅读。
一、用语文活动推进名著初读
1.激发兴趣
(1)选择《骆驼祥子》不同版本的封面图片(利用软件去掉《骆驼祥子》的书名),让孩子们看着封面的图片,说一说这些封面的下面可能隐藏着什么故事。
(2)选择名著中几个点,让孩子们发挥想象,说一说跟着既定的前提,故事会如何向前发展
A.勤劳、健壮、不怕吃苦、聪明有头脑有想法的大小伙儿到城里找到了一个拉车的活儿……
B.小伙儿到杨家——一位先生、两位太太、一大堆孩子、一个对着随便什么人都敢破口就骂的张妈——拉车……
C.在茶馆里遇到老马和小马……
(3)觀看“在烈日和暴雨下挣命”的视频片段,说说后来会发生什么?
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孩子们讲故事,在热烈的讨论中我们推出名著《骆驼祥子》的阅读。
2.方法指导
(1)引导孩子们关注并学习“圈点勾画批注”的读书方法,用这种方法试读第1章到第2章;
(2)展示优秀的“圈点勾画批注”法范例,继续学习用这种读书方法阅读往后章节,每日阅读量逐步增加,直至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3)以小组为单位个人做阅读任务单、完成通关习题:阅读任务单包括阅读计划、阅读笔记、可以出给另外一个组做的通关习题;通关习题以小组为单位个人阅读任务单中拟题,组长整理修改增删形成,出题者、组长与老师共同研讨出的答案为参考,答题组成员每一道题如果有比参考答案更为完善的答案可以给小组每一个成员争取到一张快速通关卡片。
二、画思维导图推进名著再读
老话说得好,会读书的人通常是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大致是说我们读书一开始圈点勾画批注,用这样的方式读完一本21万字的小说,这本小说也许变成30万字也未必可知;但是我们再读这本书的时候,就会有选择挑重点地去读。怎样把一本书读薄呢?有的人会用概括故事情节的方式,有的人会用列图标的方式。我呢,是建议孩子们画一画思维导图。
我们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了思维导图,以下是两位同学做的:
这个小组合作完成的思维导图以“车”为中心,梳理了祥子人生的轨迹:失去了父母和土地的祥子来到了北平城,选中了“拉车”这个职业,靠着自己的努力与性格的优势打拼,挣得了一辆新车。然而好景不长,车和人都被抢走了。虽然带着3匹骆驼逃了回来,但是这次经历给祥子心理上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是祥子大抵还是能管得住自己的,他继续在实现理想的路上挣命:拉车、攒钱、买上自己的车。事与愿违,因为阮明的告发,曹先生举家逃往上海,只剩下一个祥子被那个原来是孙排长现在是孙侦探的人又抢了一次,抢走了闷罐子里存着的钱。钱没了,祥子买车的希望落空了,虎妞又来逼婚,只好结婚。婚后,用虎妞的钱买了辆二手车,却为办虎妞的葬礼又卖掉了。要强的祥子,于是几乎变了另一个人,但此时他还不过分坏,虽然染上了吃喝嫖赌的坏习惯。在他拉了刘四爷又把刘四爷赶下车之后,他几乎要振作了,可是小福子的死却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祥子,当初那个精神的祥子变成了堕落得只剩下躯壳的祥子。
三、借互联网 推进名著深读
1.借用互联网 听名家《骆驼祥子》鉴赏课,完成以下探究
探究点1:老舍在小说中塑造的是个像还是群像?为什么?
探究点2:小说的主题以及表现主题的艺术手法
探究点3:北京方言在小说中的运用
2.挑选经典节选,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1)在节选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中选择一个词概括整个节选部分内容,品味这部分节选从哪些角度表现“挣命”这个词的;
2)在节选的“车夫和老马”中选择对掌柜的描写,体会掌柜的言行背后蕴藏着的社会现象;
3)观看以上两篇节选的细读内容的名师讲课视频片段。
3.引导孩子们思考关于小说的结尾
关于《骆驼祥子》的结尾,一直以来争议声不断,引导孩子们关注结尾,谈谈自己的理解。
特别请大家看看英译本《骆驼祥子》部分:译者删去了描写祥子游荡告密等几段极重要的文字,写他重回曹家工作,从三等妓院救出了小福子。改头换面以后的结尾是:“夏夜清凉,他一面跑着,一面觉到怀抱里的身体轻轻动了一下,接着就慢慢地偎近他。他还活者,他们现在自由自在了。”然后请大家谈谈对“成也小福子,败也小福子”这一说法的看法。
4.引导孩子们结合文本思考祥子悲剧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初一的孩子辩证性思维还不成熟,但已初具。教师应让孩子们结合文本谈谈祥子悲剧的成因,利用微课平台、互联网视频让孩子们听到更多的声音,感受“兼听则明”。
四、基于《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基础上的延伸阅读和写作
1.阅读:短篇小说《故乡》(个)《多收了三五斗》(群),比较这两篇短篇与老舍的这篇长篇小说可以勾连的地方有哪些;
2.分层写作:《骆驼祥子》故事新编(后进生)、《 ——我读〈骆驼祥子〉》(中等生)、《骆驼祥子》研读小论文(优等生)
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当下,我们应当谨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一贯倡导“读整本的书”。在浩瀚的学海中,文学作品是一片绿洲。让我们手拿“整本书阅读活动”的长篙,撑一叶扁舟,带着孩子们好读书、会读书、能读整本的书,向绿洲上“青草”更青处溯,以提升师生的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