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7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理解新时代的社会主流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德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开拓创新,充分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实践,积极开展德育课程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职德育课;渗透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86-1
  德育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其立足点应当是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养成和发展进行引导促进,让学生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人生发展观,从而更好地參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个人价值。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尽管中华民族拥有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在德育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往往没有能够充分运用这些资源,未能充分发挥这些资源对于德育教学的提升作用。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分为以下两点:
  1.学校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由于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上,因此,学校就更为注重学生的实操能力以及相关技术知识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基本道德素养的培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灌输式教学,没有很好地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内核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学。同时,部分职业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进而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片面重视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2.社会发展过程中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处于信息和文化浪潮的冲击当中,对于现代化的信息传播以及多元文化的选择上陷入两难境地。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文化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冲击更大,很多学生整日沉溺于网络无法自拔,在通过网络和手机获取信息的过程当中,逐渐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由于学校对网络文化的监管不力,其中渗透着很多负面的价值观念。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个人主义等等。这些信息都严重压缩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不利于传统文化思想观念以及价值观的传播,从而限制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课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二、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德育课中的教学实践
  作为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当前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德育课教学的现状,将优秀传统文化和中职德育教学课程实践相结合,利用传统文化更好地开展中职德育课教学,丰富德育教学的内容和载体。
  1.调整德育教学课程设置,丰富传统文化教学资源
  中华传统文化中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德育教学资源,但是由于当前教育的局限性以及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导致这些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了进一步优化和加强中职德育课教学,应该重视中华传统德育教学资源的筛选和积累,注重传统文化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当前德育教育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兴趣以及认知能力水平,进行综合的分析,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喜欢的、感兴趣的传统文化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比如“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准则;“仁者爱人,和为贵”的处世哲学;“义以上为,先义后利”的做人原则等等。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构建更为全面、丰富的价值体系,从而完善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利用现代科学教育手段,增强传统文化实践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丰富教学的载体,对于教学效果的测评也有着传统方式难以比拟的优势,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一方面是要实现现代德育教育的现代化;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加强德育教育的感染力,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可接受程度,让传统文化能够更容易影响和感染学生,进一步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 进行传统文化资源的收集。包括图片,影视作品、朗诵、名人讲坛、名著欣赏、历史人物典范等等作为德育教育资源;利用多媒体以及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展教学,将传统的教学课堂进行扩展和延伸,将传统的德育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化。比如利用视频的方式将一段典型的历史文化进行展现,让这段视频所传播的价值观,更具直观性、新颖性、感染性,给学生以更多的直观感受。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优化德育教育效果。
  3.提升教师自身职业素养,利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德育课的任课教师本身就应该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人格魅力,能够利用自身的言行影响到学生,这就是所谓的“身以及身,先行其言。”只有教师用最好的状态去感化别人,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汲取文化知识,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魅力,更加信赖教师,促使教师所教的传统文化知识有效地实现德育渗透。
  总的来说,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职业学校德育课堂中的渗透,既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诉求,更是传承中华历史文化的要求。我们作为教学工作者只有在思想上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行动上积极进行教学实践,满足新时期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教学要求,推动学生德育教育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平.中国传统文化中德育思想在“思修”课教学中的扬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12).
  [2]郭海秀.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J].卫生职业教育,2015(21).
  [3]毛卫清.学习践行《弟子规》培养中职学生良好品德[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03).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学习阶段,作为理科生必考科目之一,物理学科电路知识非常重要,是必考内容。相关调查表明,物理学科电路知识学习中,学生能否准确掌握学习方法与解题思路,对其自身高考成绩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高中物理学习中,电路知识学习方法与解题思路相关知识,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电路知识;学习方法;解题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
摘 要:从固定的教材和教法出发制定学习的目标往往会陷入强行灌输知识的陷阱中,最好的教学方法是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维。我们要通过确定预期的学习效果,找到教学问题所在,以此为焦点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活动,集中突破问题,构建课程活动,避免知识灌输。  关键词:逆向教学;预期学习结果;学习体验;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8-086-0
摘要:一篇优秀的记叙文除了要有完整的结构、优美的语言,更需要有高远的立意、精当的选材,而立意、选材必须兼顾有意义与有意思,这样才能吸引读者尤其是阅卷老师的眼球,获得更高的回报。  关键词:记叙文;立意;选材;有意义;有意思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18-2  要写好作文,必须高度重视文章的立意、选材工作,在动笔前就要确立准确、深刻
摘 要: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难点,本文以生本教育思想为核心,阐述如何利用国粹资源,开发以培养现代德慧少年为核心的学校特色课程,进而努力建设一支课程意识强、教育理念新、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以期培养出一批阳光、智慧的美德少年。  关键词:生本;国粹课程资源;德慧少年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25-1  近年来,园区教育以先进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生活化是一个基本的理念,而对于初中生来说,为了培养全方位的人才,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基本的道德教育课程。本文主要分析了教学生活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83-01  一、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进行生活化的课前准备  首先,目前,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
摘 要:在我国1994年颁布的《教师法》中“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一点获得了大陆认同,并已成为国际共识。教师作为专业教学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同时也是教师行业赋予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新课程体系下出现了信息技术学科这门新兴学科,日渐凸现出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要性,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怎样实现专业成长成为新时期信息技术教师所面临的挑
摘 要:读雷夫的这本《第56号 教室的奇迹》,是一个轻松愉悦的阅读过程,因为书里处处都有智慧的火花和动人的故事。读完这本书,雷夫成了笔者的偶像,但他又不像我们平时所崇拜的偶像,高不可及。他就是一名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和千千万万的教师没有太多区别,正如尹建莉为这本书所作的序中提到的:“一直以为,中美两国的教育差异巨大,以为我 们在教育中的种种现实问题人家不存在,甚至以为人家的教育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我们
摘 要:核心素养是目前教育改革的核心,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结合学校学生的具体特点,寻找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载体。本文以学生会建设和活动开展为例,深入探究核心素养中自我发展、社会责任和担当的养成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生会;队伍建设;活动开展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8-1  笔者多年负责学校的学生会工
摘 要: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初中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致力于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样式,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是初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本地化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动态性、多样化、循序性、生活化等方面进行阐述,力求从源头上规范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同时又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
摘 要:当前情势下,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来源,一方面是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化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则是我们教师的问题,没有及时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一味地奉行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改革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在此情况下,笔者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对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究,简要谈一下如何推进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