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呼后应,浑然一体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tty_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国维说:“为文如造屋。”这句话就是在告诉我们,写作文就像造一座房子,而造好一幢房子首先就要有一个框架,也就是说先要解决谋篇布局的问题,结构问题解决了,再用相关材料去粉饰它,最后就好完工了。如果不先打好框架,即使文采再好,内容再新颖,也无非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能让阅卷人在快速审读中迅速把握其思维逻辑,自然只能得到较低分数。
  那么,小学高年级同学在作文写作中可能出现的结构问题是什么,又要如何加以解决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和大家谈谈这个问题。
  【问题呈现】
  写作中,我们发现有些同学在作文中先描写一段景物,描写一种人物活动的意境,可在文章中除了这样一处描写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的描写景物语句;有的同学除了在文章的结尾点题之外,文章中间再也找不到一处点题(哪怕是间接点题)的语句;有的同学文章中前面没有交代,可后面却能“冷锅里蹦出个热豆来”。凡此种种作文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这其实就是作文结构中的照应问题。本节作文就与同学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并教会同学们写作中照应的技巧。
  【支你几招】
  什么是照应呢?是指文章的前后内容的相互关照和呼应。简单地说:就是前面说的,在后面要回应一下;后面说的,在前面要先交待一下。照应,能使文章意脉相连,文气贯通,构成浑然一体。那么,在写作中如何做到照应呢?
  招式一:前呼后应,一脉相承
  这种照应方法在写作的运用,可用“前有伏笔,后有照应”来形容,运用这种方式可以让文中前后文字有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从层次上来看,这样可使结构严密,前后连贯,浑然一体。
  示例:一学生作文《生日快乐》在结构中就善于运用前后照应的方法,一步步把作文的情感推向高潮。开头写道:“我站在窗前,静静地望着天空,让疏疏散散的阳光落满肩头。视线转到洗得有些泛黄的窗帘上,上面似乎还残留着父亲的指纹。不觉记忆流转。”引入回忆;接着写道:“如今,细细回想,总是会发现有些什么在我的青春时节,被遗失在生活中。也许是我该改变的时候了——”转入现实,前后照应,层次分明。
  方法总结:伏笔在前照应后,内容精巧有看头。
  招式二:首尾照应,结构完整
  这是照应的方法,是同学们在写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简单地说就是指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遙相呼应的方法。前后照应它能使文章显得连贯、严谨、和谐、统一,能增强文章的聚合力。如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背影》就是这样一篇首尾照应的佳作。开头写“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结尾写道:“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首尾作了很好的呼应,既概括了全文,在结构上又给人以整体感。
  示例:一学生佳作《我们一起走过》便是这方面的范例,开头“我回过头去,看见你站在记忆中,对我微笑。我们曾经一起走过的青葱岁月,我都还记得”与结尾“我回过头去,看见你在我的记忆里撒下一路海棠,那是我们一起走过的美好时光”遥相响应,文章浑然一体。
  方法总结:首尾照应结构紧,浑然一体印象深。
  招式三:点题照应,主题鲜明
  为了突出题目这个中心,除了首尾之外,作文中还多次點题扣题,让行文思路更清晰,结构更完整,这种点题照应的方式可以使文章的主旨得到有力的表现,清楚明了地表达出文章的主题。
  示例:一学生佳作《画一扇窗给自己》文章中便处处运用这种点题技巧。开篇写道:“但我们却可以画一扇窗给自己,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点题,总领下文。文章中间用三个中心句“画一扇窗给自己,你会拥有快乐的源泉。”“画一扇窗给自己,你会拥有豁达的心境。”“画一扇窗给自己,你会拥有灿烂的明天。”既扣题,又让结构匀称。结尾点题,深化中心:“用乐观的笔画一扇窗给自己,在奋斗中静待着快乐、豁达以及未来胜利的到来吧!”
  方法总结:点题照应巧结构,开篇点题领全文,结尾点题深中心,明暗点题在中间。
  当然,照应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时间照应法、地点照应法、问句照应法、反复照应法等,只要我们用心领悟,一定可以写出一篇结构精巧的佳作来。
其他文献
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是追求师生心灵共鸣、生生思维碰撞的课堂。这就对课堂教学即时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能力和语言艺术发出了挑战。作为教师,我们也越来越感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但扫描我们的课堂,一些失败的评价还是频频出现,让人担忧。那么,怎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做到艺术的即时评价,发挥即时评价的作用呢?  策略一:用真诚“求”得“山花烂漫”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道:“教育是心心相印
【摘 要】 小学阶段开设科学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可以在探究课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考能力。小学科学课堂具有知识点杂多,学生掌握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在小学科学课的讲解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思维导图,将某一章节的知识按照知识的逻辑主题和逻辑思维进行串联,促进学生对宏观知识的把握,培养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思维导图;科学课堂;教学措施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宏观上把握章节
摘 要:防疫阶段,各学科的网课学习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学生的常规线下学习,成了大部分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体育学科因其独特性,隔空组织学生进行锻炼,操作性和评价方式较其他学科似乎难度更大。然而,引导学生在特殊时期坚持锻炼,又是从事体育学科教育者必须要克服的难题。  关键词:运动会;体育;锻炼  为保证锻炼的频次、时长、质量、评价不“打折扣”,笔者所在的体育学科教研团队在“深度学习”理论的指引下,群策群力
【摘 要】 在儿童的生活环境中,模式是无处不在。我们根据幼儿数学关于模式学习的核心经验,在一日生活、区域活动、集体活动设计了一系列游戏活动,通过游戏提升幼儿对模式的探索。  【关键词】 幼儿数学;核心概念;游戏活动  幼儿自出生起就自发的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各种模式。没有模式的认知,幼儿对所有事物的认知就是不完整、不连续和无关联的。寻找模式是所有学习的基础,它对加强我们的数学思维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摘要】“2和5的倍数的特征”,其重点不仅要让学生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更重要的是感受类推的数学方法,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方法;核心素养;教学案例  一、教学解读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是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认知了自然数,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今后学习公因数、公倍
【摘 要】 后进生的引导教育在学校工作中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对于稳定、平安校园环境,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有着重要意义。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复杂,绝大部分是由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家庭教育的不足、失误等造成,不管怎样的原因,我们都要对症下药,强化对他们的教育。  【关键词】 后进生;转化教育;策略;和谐校园  后进生的引导教育在学校工作中既是一个重点
【摘 要】 当前农村学校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期,广大中小学校长的责任与使命是迅速补齐“理念、文化与课程”三个主要方面的短板,推进农村教育的新腾飞,早日实现“六个一个样”要求,建成现代化学校。  【关键词】 现代化;特色;中小学;校长  伴随着“安徽省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安徽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安庆市义务教育现代化特色学校”评估验收等几大工程
摘 要:《海洋,生命的摇篮》教学设计中对远古海洋生物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了解了生命起源于海洋。激发学生对海洋的关注和兴趣。课堂上让孩子自主探究认识人类与海洋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  关键词:自主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热爱海洋;保护海洋  教学内容分析:青岛版海洋教育第四册第八课,《海洋,生命的摇篮》一课共有四个板块即认识远古海洋生物
【摘 要】 新时代下的教育,充满了新的理念和挑战。如何掌控课堂,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个永久性的话题。也曾看到过很多老师写的文章,如何让课堂变得有效,变得精彩。我们要时时为小朋友服务,只有及时关注到学生,才能有的放矢,让我们的课堂有成效!  【关键词】 走近;倾听;关注;赞美  走近学生的第一点是距离上的接近,老师可以尽可能多地走下讲台,离得学生近了才会和学生有更多的交流。我们离得学生近了,言谈举止,
【摘 要】 反思教学,我们教师创设的“框”真的太多了,这些“框”不仅框住了孩子的思维,也框住了我们的思想。为了孩子能力的提升,为了教育的持续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根除这些阻碍教育前行的“框”,让孩子们在没有“框”的空间里得到更多更广的发展。  【关键词】 思维;反思教学;课堂教学;新课程  教师重视学生的质疑是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