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设计类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探索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l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实践是当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实践创新精神。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古镇开发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在模式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古镇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高校设计类学生古镇研学工作的开展,对于解决古镇建设千篇一律等问题有一定积极作用,对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也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分析高校设计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古镇研学为例,研究构建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设计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模式,试图搭建高校与古镇相互沟通、协同进步、互利互惠的桥梁,为提高高校学生团队合作与实践创新能力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设计类学生;社会实践;古镇研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5-0-02
  0 前言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和美丽乡村建设,古镇保护与开发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过程中,仍有大量古镇正在遭受各种各样的破坏,亟待新鲜血液加入并为其提供解决方案[1]。
  高校设计类学生具有丰富的相关背景及理论知识,在实践创新过程中能迸发出许多独特新奇的想法,这类创新型人才是推动古镇保护与发展潜在的新鲜血液。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而随着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成为高校迫切需要明确的问题[2]。
  针对目前高校设计类学生传统社会实践活动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古镇面临的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本文提出高校设计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模式的探索性构想。要通过对社会实践与古镇研学结合的基础与优势进行分析,找到社会实践与古镇研学模式的契合点,提出社会实践活动结合高校专业特色、发挥双向资源优势、构建师生实践队伍等策略,旨在打破传统模式,创立镇校合作的古镇研学实践新模式[3]。
  1 高校设计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及问题分析
  德育工作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作,与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相辅相成。随着高校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社会实践的开展也逐渐呈现出良好态势,对于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感情,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独立自主和实践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重要作用。同时,新模式在发展过程还暴露出一些缺陷和不足,如与专业相关性较差、活动内容系统性不足、师生参与度较低等,不利于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进一步开展[4]。
  1.1 社会实践与专业相关性较差
  目前大多数高校社会实践与相关专业关联度较低,没有较好地发挥专业优势,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没有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学校可支配的社会资源不足,实践基地建设不规范,很多学生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浮于表面,并未在个人或团队选取的实践范围内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与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高校设计类专业的学生缺乏相关专业的实践活动,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力度不足,设计方案被限制在图纸平面上,同时,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大多数社会实践活动并没有针对这种情况作出改善。面对这一问题,学校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色因材施教,在计划之初就应根据本专业的特色和学生所需进行综合考虑和系统组织,将实践活动与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方案进行整合及深化,确保社会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5]。
  1.2 社会实践的内容系统性不足
  开展社会实践的目的是弥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尤为重要,要通过合适的形式和系统的内容使学生可以将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不少高校往往会开展义务劳动、参观学习、科普宣传、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社会实践,却忽略了活动内容文化性内涵的重要性,学生的体验参与感较差。
  同时,部分社会实践还呈现出碎片化、缺乏系统性等问题。一些高校在开展活动时,往往是将活动内容以文件形式层层下达到活动实施者,弱化了兴趣在社会实践中的驱动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3 社会实践的师生参与积极性较低
  学生实践意识较弱、参与积极性普遍较低等问题,与学生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都有关系。在自身因素上,学生存在服务意识淡薄、集体观念差的问题。另外,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普遍较优越,他们渴望舒适安逸的工作学习环境,缺乏奋斗实干意识。
  在外部环境因素上,社会实践往往局限于学校学院组织,学生通常是自主组队,无法得到社会与学校等外部人员的支持。部分学生虽然有实践意识但没有合作团队,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实际带队指导,涉及项目的关键内容和关键步骤时,没有人为学生提供指导,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受到了严重阻碍,活动意愿减弱。
  2 社会实践与古镇研学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古镇研学,指在古镇及相关文化地域内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模式,是让学生在实地考察古镇、学习研究古镇文化、探索古镇发展的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主动解决和实践的学习过程。古镇研学与传统社会实践方式不同,它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向文化传播的中心,加深了古镇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古镇拥有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社会实践与古镇研学结合起来,是学校与古镇建立的一种师生团体在古镇实践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通过镇校合作平台的搭建,有效整合了各类资源,可以做到双向资源共享,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1 古镇研学的基础与优势
  2.1.1 古镇资源丰富
  古镇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拥有鲜明独特的自然风光、优秀建筑艺术、传统建筑风貌、原始街巷空间、传统民俗民风、非遗等文化底蕴。古镇的“古”是时间空间领域的历史流传,更是文化精神领域的核心表现。留存了千百年文化的古鎮,其民俗环境的优美与历史文化的厚重都是古镇值得继续流传下去的重要因素,也是吸引高校设计类师生前来学习参观和研究的重要原因。   2.1.2 古镇问题突出
  中国古镇的开发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各种问题。建筑风格“千镇一面”、过度商业化、村落空巢化等问题逐渐淡化古镇的历史文化,侵蚀了古镇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现代化的推进不可避免地与传统文化保护形成了矛盾,古镇未来的走向亟待思考。如何让游客把脚步慢下来,把人才留下来,如何在开发古镇资源的同时保留古镇原有风貌体系和固有文化对古镇而言是一道极具现实意义的考题,也是实践带队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解决的问题。
  2.2 古镇研学可行性分析
  在社会实践中引入古镇研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学习古老的建筑构造技艺、传统手工技艺,领略古镇自然风光、民风民情,研究平衡古镇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策略。在古镇推出这种模式,能够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吸引古镇原有年轻人再次回到故乡,为古镇建设添砖加瓦。
  古鎮的发展缺乏创新意识,高校设计类专业可为其提供人才、师资和专业团队,为古镇的发展带去新鲜血液;而高校学生缺乏实践教育,古镇则可提供深厚的自然文化资源以及最具本真的第二教育课堂。将社会实践工作建立在古镇研学的基础上有利于双方实现各自的价值:一方面,古镇可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延续,吸引和带动青壮年回归,增强古镇的核心内生力,结合林草科技创新,改善古镇自然生态,发挥古镇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努力将生态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富民优势;另一方面,以社会实践为中心,吸引广大高校团员自由组队,在老师的带队下进行实地探索,学生也拥有了发挥专业特长的机会[6]。
  3 基于古镇研学的设计类学生实践模式探索
  高校社会实践要充分践行“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积极探索校镇双赢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高校与古镇的双方优势,引入能为古镇发展创造新想法的人,形成“高校+古镇”的产学研一体模式,对资源重新进行整合,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新型应用型人才[7]。
  3.1 学——丰富实践内容形式,延续古镇文化传承
  充分利用古镇文化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高校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增加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国古镇文化极具表现力,拥有各种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如竹编工艺、纺织工艺、酿制工艺等,各种民俗风情如春节活动、成人礼等,以及多样的美食文化和古建筑工艺,这些都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内涵。将古镇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与社会实践有机融合可以使之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应让学生在主动学习古镇文化的同时向大众普及古镇保护意识,取得更好的实效。
  高校设计类专业学生在古镇中学习和传承文化的同时,也要探索古镇保护与发展的策略。可以通过对文化内涵和资源的深入挖掘,动态地保护和利用人文空间,回归设计原本的价值;可以提取典型人文景观元素,运用现代景观语汇进行概括提炼,收集并整合保护价值较高却被破坏遗忘的文化碎片和记忆碎片,形成古镇独一无二的印象,延续古镇文化传承。
  3.2 研——搭建实践师生队伍,加强林草科技研究
  要培育一支眼界开阔且拥有深厚的古镇文化底蕴和过硬技术的实践师生团队,尤其是教师团队。我国大多高校还没有整合带领社会实践的教师,形成专业团队体系,要将古镇文化融入高校社会实践中,首先要组建一支了解并热爱古镇文化的实践教师队伍,要将文化与实践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利用专业优势,发挥专业特长,展开对古镇发展的深入研究[8]。
  提升林草资源质量,努力推进林草产业转型升级,让古镇的文化和绿色资源成为发展的资本;进行土地适应性评价,打造生态智慧型古镇;运用生态智慧理论进行适度的人为干预,达到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目的等问题是目前古镇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因此,组建一支专业队伍有利于古镇文化深度融入实践工作,可以为高质量开展高校社会实践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9]。
  3.3 产——加强实践交流合作,推广非遗文创产品
  高校开展社会实践的目的之一是为学生了解社会、认知社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因此需加强与古镇非遗单位及社会相关文创机构等组织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学术交流、现场教学等方式,邀请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高校社会实践的文化融入进行指导。
  社会实践能为学生在社会中打开更多的窗口,让他们在对古镇文化的体验和认知中更好地感悟古镇的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让学生的思想尽快成熟,眼界逐渐打开。同时,通过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展示,古镇的文化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可以在调整古镇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推动古镇经济发展。
  4 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崭新的发展局面,高质量人才培养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本文重点关注高校设计类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解析其本质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有效举措。基于对社会实践与古镇研学结合的可行性分析,提出两者相结合的创新社会实践模式,分别从丰富实践内容形式、搭建实践师生队伍和加强实践交流合作3个方面进行探索,以期有效促进高校设计类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刘鸿儒,葛文佳,陈前,等.乡村振兴背景下田园综合体特色植物景观设计方法研究——以南京溪田田园综合体为例[J].大众文艺,2019(02):129-130.
  [2] 马平.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课外活动实践探究[J].江苏高教,2020(12):104-107.
  [3] 刘海春.全面品质管理视角下高校团学活动的研究——以粤西Q高校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0):124-126.
  [4] 钱可敦.以德育为导向,推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健康发展——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J].戏剧之家,2019(09):188-189.
  [5] 罗向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S2):50-54.
  [6] 钱可敦.实施“分类资助”模式,推动高校精准资助工作——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J].大众文艺,2019(02):226-227.
  [7] 温凤媛,白雪飞.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2(10):88-91.
  [8] 王立亚,钱可敦.关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艺术科技,2019,32(02):22-23.
  [9] 刘鸿儒,钱可敦.生态城市理念应用与研究概述[J].艺术科技,2019,32(05):102.
  作者简介:麻婷婷(1982—),女,浙江东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严欢(1997—),女,重庆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提升自身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女汉子”“大龄剩女”“白富美”等女性群体进入公众视野,尽管公众对女性的认知不断改变,但社会仍然会以刻板印象评判她们,在原生家庭中受到的影响会持续到社会生活中,继而使女性受到更多的伤害,因此社会工作要从多角度出发,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本文从刻板印象理论出发,运用妇女社会工作的方法,对五位主角
期刊
摘要: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如今媒介技术迅猛发展,全媒体传播平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径,同时,各行各业都意识到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引起消费共鸣,还能体现产品特点、丰富品牌内涵、提高文化价值。本文以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故宫为例,从故宫文化及其价值、故宫文化与毛戈平美妆产品的跨界融合入手,分析其在文化传播过
期刊
摘要:从当前的研究来看,互联网使用对居民社区参与有不同的影响。但是,这些研究多是对居民社区参与的综合性探究,没有意识到居民参与的社区活动有不同的类型,需要针对不同的社区参与类型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通过运用CGSS2015调查数据,建立逻辑回归模型,对互联网使用频率如何影响居民社区体制化参与进行研究,并提出一对竞争性假设。从最终的研究结果来看,居民使用互联网越频繁,社区体制化参与的可能性越小。  
期刊
摘要:网络舆论是网络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网络舆论对网络文化环境具有决定性的塑造作用,网络舆论的主要生成来源与传播方式是广大的网络用户,即网民。对于网络舆论而言,网民既可以是产生者,也可以是传播者。基于这个认识,网民的整体组成结构对于网络舆论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国内网民组成结构,探究网络舆论的产生和传播环境中人的因素,从而了解网络文化环境對政策制定产生影响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网
期刊
摘要:文章从汪立三先生的生平经历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入手,运用文献研究法并结合自身演奏体会,以二人转曲牌为研究基础,分析东北地方戏曲元素在作品中的运用。和声曲式、演奏法不在本文的重点研究之列。  关键词:汪立三;二人转;钢琴曲《幻想奏鸣曲“黑土”——二人转的回忆》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5-0-02  钢琴自创造以来已有百年历史,体裁多样,
期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得到重视,国家制定了许多措施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皮影艺术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活态化创新与数字化发展备受关注。本文以抗疫系列皮影动画《孙悟空大战病毒妖》为例,诠释古老精美的皮影艺术与新媒体艺术的结合。该系列皮影动画是新媒体时代民间艺术活态传承的典范,起到了鼓舞人心、共战疫情的作用。  关键词:皮影艺术;新媒体环境;非遗文化;活态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住区更新是存量更新视角下重要的研究方向,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城镇老旧住区改造和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之一。为了解住区更新的研究进展、研究热点和未来研究趋势,笔者结合Citespace软件对1995—2020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住区更新核心期刊和学术论文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住区更新经历了3个阶段的发展过程,研究内容和对象从城市传统住区转向城镇老旧住区
期刊
摘要:民族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通过人的肢体来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摆手舞是土家族人文化呈现和情感表达的载体,突显了土家族传统文化和原始生活的具体形态,展现了土家族的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摆手舞作为一种民族舞蹈艺术,其文化内涵和功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摆手舞;民族舞蹈;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5-0-02  少数
期刊
摘要:在近现代,美术类画报获得了全新发展与释放,美术与生活不断对话。这时期美术类画报体现出日渐强烈的大众亲民性,其中《美术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亲民艺术传播平台作用。本文对《美术生活》艺术传播的胎生环境、亲民方式进行艺术诠释,细化评价其艺术传播的历史,研判与萃取近现代艺术历史,进行全面的评述,为今天的文艺传播与服务提供具体的给养与参佐。同时结合笔者的漆画实践,艺术亲民性对具体漆画创作有直接影响,通过作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不断的发展和扩张,以往处于城市近郊的独立工矿区已经进入城市规划范围,成为城市用地的一部分。资源型城市工矿区的废弃地占有大量土地,对这些废弃地进行重新利用可以解决城市可利用土地不足的问题,对废弃地利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白水县南井头矿的煤炭型独立工矿区对废弃地进行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建的工作为例,分析工矿区怎样以生态修复为前提,利用生物修复技术降解污染物,改良贫瘠土地的土壤,怎样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