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有关三个小说的创作乱谈(创作谈)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3398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这是我第二次真正写创作谈。长久以来,我都对创作谈抱有怀疑,因此还以调侃的语气写过一篇《不创作谈》。我的怀疑在于,作者主动去阐释自己的作品是可疑的:如果你需要不厌其烦地去说自己写了什么,是否已经证明小说已然失败?如果小说把该表达的都表达出来,又何须再祥林嫂般唠唠叨叨?当然,就我所看到的很多创作谈而言,大都是写自己这篇小说灵感是怎么来的,自己又是如何写的,这似乎应该算是谈“创作”,这里的创作仅限于写作的过程。
  在我们的文学环境里,写创作谈又不可避免,似乎作者不出来说点什么,这个作品就不够完整。我觉得写创作谈比写小说要难多了。我个人在写完小说之后,总是失去了再去专门谈论它的欲望。我倾向于认为,创作谈是小说的一段阑尾,不能说无用,但也不能说它有多大用处,它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它存在本身。
  我还有其他疑问:是不是每写一次创作谈都是一次文学观念的表现?这样的话,把一个作者所有的创作谈放在一起,能否组成一个完整的文学观念?有意思的是,如果我是对自己发问的,那这些疑问都必须在我写过了创作谈之后,才可能去回答。
  既然如此,那就谈吧,乱谈的谈。
  2
  这次发的三个小说,写于不同的年份,《制服记》是2011年;《小镇简史》,初稿开始于2012年;《黑白》则是2015年的作品。如此对照起来看,我的小说应该发生了某种变化,我必须承认这种变化既是有意为之,又是顺其自然。2010年的时候,我开始写小说集《中国奇谭》系列的第一篇,叫《旅行记》,是一个有关中国大地上层出不穷的矿难的另类故事。这个小说写完后,我很兴奋,我明显感到自己彻底从之前的写作路子中脱身而出了,或者说,我借由这篇小说,获得了某种解放,叙述开始变得从容、轻盈。在此之前的三年左右的时间,我没有写过一篇中短篇小说。长久的生活磨砺,让我在而立之年之前就过了写小情小爱的阶段,我也不是很喜欢过于幽微甚至矫情的文字,我以为它们的纯度不够,像低度白酒,喝起来不挂口,喝多了会想吐,还可能引发头痛。当然,我并不是说小说必须要冷峭、坚硬,或者雄浑、阔大之类,我只是觉得至少有一部分小说应该这样。
  《制服记》是这次逃脱的后续产物,带着很鲜明的符号性,我完全可以去掉这种符号性,让人物的身份和由此发生的命运看起来更隐晦,只有批评家和有心的读者才能发现。但这种小聪明其实并无大意思,于是,我想倒不如更直接些,把所有的心思都显露给你,然后再去讲我的故事。所以,最大的问题并不在是否存在符号性,是否有主题先行色彩,而在于你的符号和主题能否有足够的空间,是否能成为一个空洞的能指——也就是那种无所不可容纳的能指;换句话说,它是否有足够的自我生长能力。写作在本质上,是一种有关选择的艺术,选择词语、句子、内容、形式,所有的选择叠加起来,构成了最终的文本。
  3
  在三个小说里,《黑白》算是最新的作品。写作的缘起是,某次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是说北京的夜班公交司机的。我就想,这太有意思了,我一定会为这个司机写一篇小说的,但始终想不好怎么写,直到有一天,我又在微信上看到了美国一个公交司机的故事。两个公交司机合二为一,然后各自而去。
  然而我最后写出来的是有关公交司机的故事吗?
  似乎不是,它还是一个有关我们日常生活的故事,这是我这两年写作的一个小线索,比如《午饭吃什么》,比如《老灵魂》,比如《黑白》,我特别想写那些普通人在最庸常的生活里遭遇的不普通的故事。但是我同样不希望自己只是复述那种琐碎和庸常,我不反对表达其中蕴藏的人生情绪,但小说家应该具备一种更神奇的能力,让自己的故事看起来似曾相识而又截然不同。
  在我的阅读视野里,“新写实”之后所引发的有关日常生活的书写潮流,已经蔓延到了泛滥的地步,而文学之为文学,或者说文学的自身所需求的可能性,绝不该只在一条路上走,哪怕这条路是坦途,适合成百上千的选手同时行进。所以,我总是试图在自己的故事里安插某种非日常的东西,一种巧合,一种超现实,一种反逻辑,等等,我希望它们能成为催化剂,让那些我们熟知的生活故事更富有弹性。
  但是,我又不希望它过度,过度的话小说会受到伤害,或者可以分开来说:我想让故事在生活层面是现实的,但在心理经验层面是超现实的,比如《黑白》里主人公的逃逸,既来自他偶然看到的新闻,也来自一种无意识的蓄谋已久;比如结尾让那个整容的女孩再次遭受毁容。
  在一定程度上,我以为小说这种文体在现代主义以来,寓言性已经成为它的根本策略,隐喻、象征是其骨架,或者更为明确一点说,自卡夫卡让格里高尔一夜之间变为甲虫,我们就必须借着甲虫(或其他象征物)来理解人类自身了。传统的现实主义让位于现代主义的现实主义,托尔斯泰式的写作不可能再现。因为人类在有了镜子之后,就只能通过镜子而不是冥想来认知自身了。
  4
  《小镇简史》是一个小长篇的第一章,单独来说它显得有些困难,因为它的存在意义要放在整个文本中才能确定和凸显,好在这个小长篇因为结构的特殊性,每一章也是基本自足的。
  它来源于我一次真实的回乡经历,在老家小镇的街头,确实和打工的堂妹偶遇。我借用了她的名字和一些故事,来写小镇历史中当下的某些片段。但事实上,堂妹的生活远非我能想象的,这并不是说日常生活就此高于叙述了,而是说当日常生活被截取后放入叙述中,它就必须服从小说的整体逻辑。
  在写这篇小说的时候,我心里充满着不确定性,我不知道自己最终要抵达的是哪儿,也不太清楚堂妹的人生会有哪些变化。我只能按照小说的整体逻辑写下去,我相信它们会互相生成,我的意思是说,在现实和虚构之间、在虚构和虚构之间、在现实和现实之间,它们会互相生成。
  5
  相较于自己怎么看自己的小说,我当然更在意读者包括批评家怎么看它们,因为在我看来,作者有时候对自己的作品并不具有优先的解释权,或者说,作者的话并不天然就是有关作品的正确解读。我们应该逐渐树立一种观念:在作品完成之后,作者和读者的地位是相同的。在很大程度上,作者有关作品的阐释是本位的和保守的,而好作品需要读者的参与和激活。事实上,作者和读者通过文字共享了一套复杂、浩瀚且充满了神秘的不确定性的密码,双方都没有密码本,小说的魅力就在于此。
  因此,与其过多地去自我阐释,不如像一个炒了几盘自己以为还能吃的菜的厨子一样,等待着食客们的评点。
其他文献
关于《实验诗刊》  《实验诗刊》是从上海青年宫诗歌辅导班的学员作品手册演变出来的。真正意义上的《实验诗刊》我认为是从34期开始,出到40期,一共出了6期,主要由王小龙利用工作之便,负责打印印刷。有一期小龙顶不住,我托游侠帮忙打印印刷。每期50册,诗刊散发对象是北京的诗友北岛、顾城、杨炼、江河,福建的崔晟,山东的梁青生等。  实验诗社是松散型的,成员是王小龙,白夜,蓝色,卓松盛,沈宏非,伢儿,我。那
期刊
五月的杭州城,天气微热,整条文一路都在修补之中,我踩着这条破碎的路去见一位老友。这个城市里的雨水大概都落在了西湖里,只是西湖远在目光所及之外。人在粗砺的石块砂砾的间隙行进着,明晃晃的太阳一照下来,万物都成了白骨。  白骨。我曾用这个词形容过安葬王小波的那座山陵。这些年,这座山陵一直横亘在眼前,却再也无法抵达。更确切地说,后来的我一直与它保持着观望的距离,没有再往那个方向走过。  2009年的四月,
期刊
按:   在《让创意更有黏性》里,斯坦福大学教授希思·奇普用“黏性”形容成功的创意,他认为一个“高黏度”的主意简单易懂、具体可信、跌宕起伏,能激发人的情感,让人念念不忘,并且在行动、观点、价值观等方面发生转变。“黏性”一词常见于工程力学,同固体的弹性一样,黏性是液体材料的首要性质。黏度(Viscosity)指的是黏性的程度,主要来自液体内部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比如水是稀薄的,具有较低的黏滞力,所以
期刊
一  冬天的场景。不是初冬,是严冬。天层压至岩头,背搁置龙舟小庙屋脊,乌云纹丝未动,凝固一般。造化的是田野上头长有植物,紫云英。清一色的紫云英给大地带来了一股灵动和一抹暖色调。山区地带,田地不甚宽广。一条溪流打山脚缘荡过。因冬日,水流量微乎其微,冒出凛冽寒气。靠田地这边砌了岩墙,上头穿过一条简易土道。土道一年当中有那么一两回车子经过。这是一条断头路,路尽头为二级水电站。  水电站有三级,一级电站位
期刊
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  ——韩东《有关大雁塔》  有关蔡东,我又能知道些什么?我们一南一北,相隔很远(北京和深圳直线距离2372公里)。我们相识四年,统共见面不过三回(或是百十人的大会,或是三四人的小聚)。她主业是教师,业余写小说;我主业是编辑,业余写评论(当然这也并非我的业余“主业”,而只是我能堂而皇之宣称的那一个)。我痴长三岁,我们都是水瓶座,而
期刊
前几年,我从几个诗人口中知道了“文西”这个名字。当时她的标签是“90后”女诗人,但大家似乎更愿意谈论她夸张的发型和服饰,并从中试图推断出“90后”这个新的写作群体的一些特征。好在我那时候完全不认识她,也对她的一些奇闻逸事不感兴趣。关于一个写作者,我更感兴趣的是她的作品。按照现代写作学的伦理,一个人只有在写作的时候才是一个作家(诗人),在其他的时候,他/她和普通人并无二致。后来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读
期刊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说:“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来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侨寓,即侨居、寄居之意;侨寓文学,即侨寓城市的作家们创作出来的关注乡村世界的作品。如今,“侨寓文学的作者”越来越向大城市集中,虽有着对城市及城市文明的肉身依附,但他们对乡土世界的关注与表现,从未因此而停止过,他们审视乡村的视角与情感愈
期刊
在我的视野里,生活在西湖边或西溪湿地的鲍贝算得上一个陌生的作家。这里的“陌生”并非指向作家本人,而是指向对她小说写作的陌生。  鲍贝为数有限的诸如《空花》、《观我生》、《去西藏,声声慢》等几部小说或散文作品,并没有如多数女作家那样去展示自我及身边芸芸众生的琐细生活,或书写私人狭小的情感世界和生命的恩恩怨怨,而是剑走偏锋地把“一个人在路上”当作了映照现实的镜子。行走和相遇让她的写作突入异端成为可能,
期刊
陆源住在城市的东南部。我时常记得这一点,因为对我来说,空间感十分重要。这种空间感一直伴随着我,与此对应的是,我即将在这座城市中第四次搬家。不过,在此我的时间感却有些迟钝。我就像是漂浮在这个时代、这座首都,假如身后还有退路的话。也许我处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在一片海水之间。我知道自己可能在做梦,但是这个梦仍然在延续下去。  我和陆源认识才不到两年。但我们俩都有错觉,觉得认识对方已经很久了。我们注定要成为
期刊
学车记  一   春天是这么一种鬼季节,能叫人心里老是慌慌的。  清晨之梦里王麓在飞翔,一边飞一边端详自己灵活的翅膀,翅膀上的长羽毛是灰色的……他不是无缘无故飞起来,本来他搭乘电梯上楼,电梯关了门之后就开始抖颤。他靠在电梯壁上,只觉得电梯像个美妇开始对着自己脱衣服。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嘭、嘭、嘭……他怀疑每架电梯都怀有变身运载火箭的理想,他乘坐的这一架喀喇喇一阵响,摆脱了电梯井最后的拉扯,刺向白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