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友声的变奏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0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源住在城市的东南部。我时常记得这一点,因为对我来说,空间感十分重要。这种空间感一直伴随着我,与此对应的是,我即将在这座城市中第四次搬家。不过,在此我的时间感却有些迟钝。我就像是漂浮在这个时代、这座首都,假如身后还有退路的话。也许我处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在一片海水之间。我知道自己可能在做梦,但是这个梦仍然在延续下去。
  我和陆源认识才不到两年。但我们俩都有错觉,觉得认识对方已经很久了。我们注定要成为朋友吗?也许,这种错觉来自我自己的个人精神史。在今天,要谈论我的好友陆源,这篇文章也许写得有些早。但是,作为熟稔叙事技巧的小说家,对于陆源来说,时间的先和后,是可以在文本中被重新设置的。
  那么我还是先提及自己在认识陆源之前的生活吧。“从凶险和泥泞的沼泽中/我悄悄长大,像芦苇般沙沙有声”。我已经在很多文章中提到自己的成长历程,在此也许不用再重复,只引用曼德尔施塔姆的这句诗。但我此时却回忆一个细节,那时我已经二十五岁,在上海的某个平静的中午,读到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我赞赏赫尔岑的文笔,更倾慕他所叙述的自己与奥加辽夫的友谊。因为,我自幼是一个热爱友谊的人;但是在文学世界里,除了当时的女友之外,我还从没有一个可以交谈的人。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后来,在经过了一段独行道路后,我来到了此时此地。在此之前,我也曾辨识过很多人,但那些人没有成为我的朋友。而我和后来的朋友们,在认识之前,就已经生活在同一个空间之内;在认识之前,大家已经各自拥有或长或短的个人史。
  现在我回想起来,自己第一次到北京工作是在2010年春天,那正是陆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祖先的爱情》出版的时候。当然,那时的我对此一无所知。我所知道的是,在一场沙尘暴或者一场雨后,天气开始转暖,我独自前去地坛买书。在那儿我买到两大捆书,基本上都是外国文学作品,然后带回东五环的住处,那就是我最初的北京生活。
  仿佛那个北京,已经不是七年后的这个北京。对于这一点,也许每个人都能够说点什么。那时我在豆瓣上关注过一位写小说的年轻人,他曾写过一篇日志,说自己有次从地坛买书,因为买波德莱尔和魏尔伦的传记,顺手也买了奈瓦尔的。回到家后,他读普鲁斯特,发现普鲁斯特也提到这位奈瓦尔。他意识到,这是一种令人愉悦的巧合。
  不知为何,今天回想起这件旧事,我也会联系到陆源。我始终没有与那位朋友在生活中相识,但却有意无意地把那位陌生朋友的形象,和陆源重叠了。我也说不清楚这是为什么。也许是因为,那位阅读奈瓦尔的朋友,对长篇小说的构建技巧非常有心得;可能是这一点让我想到现在的陆源。再或者说,那时地坛的拥挤人群中,可能就有比现在年轻七岁的陆源。
  我第二次来北京工作之后,2013年春天,陆源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范湖湖的奇幻夏天》出版了,尽管那时我仍然一无所知。但我已经开始认真对待自己作为图书编辑的工作,也正因如此,我才得以首先知道作为出版人的陆源。同一年的秋天,漓江出版社开始推出一个叫作“拾珍铺子”的丛书,收集了一批小众外国文学作品,这和我自己的趣味完全一样。于是我在微博上关注了这套书的策划编辑陆源。——此时,我已经知道了他,但他还并不知道我。
  2014年底,我去楚尘文化工作,有幸在那儿编辑国内外诗集。出版人楚尘对当代诗歌爱好者的重要性,已经无需多说。但是对我来说,另一个重要的收获是,我在这里认识了小说家朱岳,他不仅是我的同事,也成为我最重要的朋友之一。2015年上半年,我写了一系列书评,其中有两篇是为“拾珍铺子”中的小说而写的,小说分别是塞拉的《为亡灵弹奏玛祖卡》和穆齐尔的《两个故事》,想必这是陆源第一次意识到我的存在。缘于共同的好友朱岳,我和陆源互相寄赠了各自编辑的新书。
  夏末的时候,有天下午我在办公室里待着,忽然朱岳告诉我,陆源已经读到我刚刚印出来的诗集《寒冷的时刻》。那本书才刚刚从印刷厂被送出来,堆在他们出版社的走廊里。那是一个认出的时刻:陆源粗略地翻看了那本诗集之后,认出了那个作为写作者的我。一个小时之后,他就从自己单位出发,直接带着第一本詩集前来找我。他的单位在大望路,我的单位在工人体育场北路,相隔并不算太远。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我也立刻明白,自己遇到了一位前述的赫尔岑式的朋友。
  在那以后,时日依然漫长。不知何时起,朱岳、陆源和我三人建了一个微信群,名字叫“岳麓厅”,听起来像某个湘菜馆的包间。我们定期聚餐,在一起无所不谈。也是在这之后,我才后知后觉地去认识《祖先的爱情》和《范湖湖的奇幻夏天》,认识作为一位小说家和诗人的陆源。
  要理解这个朋友,也许我需要带着他的书,在夜间出门。《范湖湖的奇幻夏天》的封面像一个万花筒,或者时空的旋涡。也许这里面,也有我幼时对于世界的模糊印象。虽然事实上,在那本书里陆源对时间的处理非常简洁。有时候,他高强度的叙述节奏,会让我想起同样热衷于历史和虚构的帕维奇;但是很明显地,陆源走向了另一条道路,我私下以为,他更喜欢的作家会是托尔斯泰。
  《祖先的爱情》中的南国气度,是我不曾有过的陌生经验。但到了《范湖湖的奇幻夏天》里,住在街巷之间的青年学者和他定期前去的文津阁,已经是我视野范围中曾有过的人与事。对我来说,如果不是来到北京,我几乎不可能认识陆源。
  依然可称年轻的陆源,头上已经有了一些白发。他的勤奋,大家有目共睹。朱岳曾经向我提到,他和朋友们想劝陆源不要总在深夜工作,使自己过于劳碌。但我们也觉得,陆源可能就是一位丰沛的工作狂。一部长篇小说是一种时空的模型,也是写作者的一次终极认识。在经过陆源的劳作之后,它将以强健的形象降临于世。
  陆源的性格十分直率,他不会掩饰自己的爱憎。我非常明白,自己成为他的朋友,不仅仅是由于我写过一些诗句,更是因为,我们都不是能够左右逢源的人。我的朋友,首先是那个孤独和愤怒的陆源,然后才是那个已经拥有名气的作家和编辑。和我一样,陆源也有着他自己的个人精神历程,它真的难以言说。作为朋友,我知道,孤愤不仅属于他的过去,也还将在未来伴随他。
  我们都懂得珍惜自己的孤独和愤怒。但时至今日,我仍不知道,自己是在以何种方式理解北京。我似乎忘了这座城市高额的房价、拥挤的交通,但不会忘记眼见过的很多面孔,他们都是我二十五岁之后的朋友。有次我在工作中,读到中国作家引用叶赛宁的句子:“金黄的落叶堆满我心间,我已经不再是青春少年。”幸运的是,我和陆源还能够以少年的方式建立友谊。
  去年秋天,在兄弟钟放过世之后,我感到十分孤独。我特意约朱岳和陆源吃饭,在静安庄的一家火锅店。寒冷的雨夜里,我们喝了几杯白酒,然后各自回去。朱岳打车回广安门的家中,我和陆源继续打伞走一段路,走到三元桥地铁站。从这里出发,我去北五环外的天通苑,他去东南五环的亦庄。即使同在北京城,但我们各自前往的,绝对是完全不同的地方,相距三十五公里。我仍然时常记得这一点。
其他文献
一直对挥洒力比多的情性写作抱有偏见,因为这类叙事的真诚度太可疑了。稍有不慎,它就陷入媚俗状态,可以弃之不吝;即使作者小心翼翼地将它严肃化,在这个商业时代,它的结局也注定是性质模糊的,终要以反讽来阐释。力比多写作,永远都逃不开眼球效应、消费欲望的市场逻辑。然而,这题材再怎么危险,也阻挡不了人的冒险,甚至有年轻作家,愿意花几十万字,来专心写它。这些人里面,就有着一个“85后”的欧阳德彬。  深圳青年作
期刊
肖然正在卫生间淋冷水浴,满头泡沫,不料水停了,一两声敲门声流进耳朵。他扯下衣架上的毛巾,把眼睛擦干,敲门声还在继续,指关节缓慢地落在同一个位置,想必门外的人很有耐心,且固执得很,好像确信肖然一定会开门。  他腰间围了条浴巾,走过去开门,看到站在门口的女人时,他没有感到惊讶,只是觉得像在梦游。是女人在梦游。她的样子很熟悉,他努力回忆,才想起昨天夜里的事。  “怎么是你?”  “你说你住这儿。”她边说
期刊
关于《实验诗刊》  《实验诗刊》是从上海青年宫诗歌辅导班的学员作品手册演变出来的。真正意义上的《实验诗刊》我认为是从34期开始,出到40期,一共出了6期,主要由王小龙利用工作之便,负责打印印刷。有一期小龙顶不住,我托游侠帮忙打印印刷。每期50册,诗刊散发对象是北京的诗友北岛、顾城、杨炼、江河,福建的崔晟,山东的梁青生等。  实验诗社是松散型的,成员是王小龙,白夜,蓝色,卓松盛,沈宏非,伢儿,我。那
期刊
五月的杭州城,天气微热,整条文一路都在修补之中,我踩着这条破碎的路去见一位老友。这个城市里的雨水大概都落在了西湖里,只是西湖远在目光所及之外。人在粗砺的石块砂砾的间隙行进着,明晃晃的太阳一照下来,万物都成了白骨。  白骨。我曾用这个词形容过安葬王小波的那座山陵。这些年,这座山陵一直横亘在眼前,却再也无法抵达。更确切地说,后来的我一直与它保持着观望的距离,没有再往那个方向走过。  2009年的四月,
期刊
按:   在《让创意更有黏性》里,斯坦福大学教授希思·奇普用“黏性”形容成功的创意,他认为一个“高黏度”的主意简单易懂、具体可信、跌宕起伏,能激发人的情感,让人念念不忘,并且在行动、观点、价值观等方面发生转变。“黏性”一词常见于工程力学,同固体的弹性一样,黏性是液体材料的首要性质。黏度(Viscosity)指的是黏性的程度,主要来自液体内部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比如水是稀薄的,具有较低的黏滞力,所以
期刊
一  冬天的场景。不是初冬,是严冬。天层压至岩头,背搁置龙舟小庙屋脊,乌云纹丝未动,凝固一般。造化的是田野上头长有植物,紫云英。清一色的紫云英给大地带来了一股灵动和一抹暖色调。山区地带,田地不甚宽广。一条溪流打山脚缘荡过。因冬日,水流量微乎其微,冒出凛冽寒气。靠田地这边砌了岩墙,上头穿过一条简易土道。土道一年当中有那么一两回车子经过。这是一条断头路,路尽头为二级水电站。  水电站有三级,一级电站位
期刊
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  ——韩东《有关大雁塔》  有关蔡东,我又能知道些什么?我们一南一北,相隔很远(北京和深圳直线距离2372公里)。我们相识四年,统共见面不过三回(或是百十人的大会,或是三四人的小聚)。她主业是教师,业余写小说;我主业是编辑,业余写评论(当然这也并非我的业余“主业”,而只是我能堂而皇之宣称的那一个)。我痴长三岁,我们都是水瓶座,而
期刊
前几年,我从几个诗人口中知道了“文西”这个名字。当时她的标签是“90后”女诗人,但大家似乎更愿意谈论她夸张的发型和服饰,并从中试图推断出“90后”这个新的写作群体的一些特征。好在我那时候完全不认识她,也对她的一些奇闻逸事不感兴趣。关于一个写作者,我更感兴趣的是她的作品。按照现代写作学的伦理,一个人只有在写作的时候才是一个作家(诗人),在其他的时候,他/她和普通人并无二致。后来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读
期刊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说:“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来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侨寓,即侨居、寄居之意;侨寓文学,即侨寓城市的作家们创作出来的关注乡村世界的作品。如今,“侨寓文学的作者”越来越向大城市集中,虽有着对城市及城市文明的肉身依附,但他们对乡土世界的关注与表现,从未因此而停止过,他们审视乡村的视角与情感愈
期刊
在我的视野里,生活在西湖边或西溪湿地的鲍贝算得上一个陌生的作家。这里的“陌生”并非指向作家本人,而是指向对她小说写作的陌生。  鲍贝为数有限的诸如《空花》、《观我生》、《去西藏,声声慢》等几部小说或散文作品,并没有如多数女作家那样去展示自我及身边芸芸众生的琐细生活,或书写私人狭小的情感世界和生命的恩恩怨怨,而是剑走偏锋地把“一个人在路上”当作了映照现实的镜子。行走和相遇让她的写作突入异端成为可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