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两节《勾股定理》教学观摩课的比较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iqiang7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以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勾股定理”的第一课时的两节教学观摩课为例,从创设问题情境、探究活动、教学媒体的使用、例题习题的处理、作业的布置五方面,谈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生主体地位问题情境探究活动教学媒体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越高,参与的积极性越大,效果越好……”那么,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笔者以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勾股定理”的第
  一课时的两节教学观摩课为例进行比较分析。
  
  1.从创设问题情境比较
  
  王老师从学生熟悉的邮票引入,通过观察图案中小方格的个数,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引发学生思考:这一发现是否对任意的直角三角形都适合呢?这一情境引入取自生活中的素材,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自觉投入到新的数学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来。
  李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师问:三角形中知道两边长分别是6和8,第三边长能确定吗?生答:不能。师问:那加一个条件:这两边的夹角为90°能确定吗?生答:可以,此时三角形形状已确定。师问:看来直角三角形三边一定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系,本节课师生共同研究,这一情境从数学问题出发,揭示这节课产生的根源,将学生的原有认知作为新知的生长点,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探索目标。
  在这两节课中,教师都为学生创设了适应其认知水平的情境引入,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思考、自己体验,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进一步探究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从探究活动中比较
  
  两位教师都比较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但却采取了不同的组织形式。
  王老师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每提出一个问题后,给学生留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独自思考,教师在此期间巡视学生探究的成果,最后点评几个典型的例子。王老师基本上很少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基本上都是由他本人包办,即使是展示学生作品,也是他一个人独白。
  李老师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使学生得到交流展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愉快地掌握了知识,发展了个性。
  根据皮亚杰社会建构的观点,学生的数学认知是在思考、交谈、讨论中获得的,是在社会交流中建构的。他认为,不存在孤立的个体,个体总是和社会相互关联。学生在思考、讨论交流中学习,建构数学的意义。显然,王老师只注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忽视了学生作为独立的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教师没有给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交流平台,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当然,没有独立思考的合作探究也是不深入的探究。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交流,才能使其形成批判思维,从而不人云亦云,培养创新精神。
  
  3.从教学媒体的使用上比较
  
  本节课重点研究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王老师从纪念邮票—格点图形—几何画板软件演示—得出结论。学生经历了由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过程,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李老师由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图形的拼接—学生用实物展台展示—得出结论。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得出这一结论,也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这里,两位教师都使用了教学媒体。使用多媒体教学有时会限制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如在王老师的课上,当学生说出一种解决办法之后,教师总是用几何画板加以演示,费时费力。反之,李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上前台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锻炼了学生“说”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
  
  4.从例题习题的处理上比较
  
  王老师在例题的处理上注意了计算的方法,书写格式,以及每一步的依据,很好地起到了示范作用。对于让习题王老师学生上黑板板书,暴露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强调书写格式。
  李老师在例题习题的处理上都只是主观地对了一下答案,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5.从作业的布置上比较
  
  两位教师都注意的分层布置作业,以利于因材施教,充分体现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实践中让全体学生都参与作业或练习活动,满足不同学生对作业或练习不同的要求,从而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实现不同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时刻把学生放在首位,教学设计要结合学生学会思考,勇于实践,勇于创新,要让数学课堂真正的成为知识主人,让每一个学生能熟悉和探索数学世界。教师要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和力量,使其主动去学习数学,产生“我要学数学”的想法,这样才能使学生将数学学好、用好。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探讨了当前英语口语课存在的问题,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即言语计划和工作记忆两个方面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实现学生口语的流利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心理语言学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英语的教学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英语口语教学成为英语教师积极探索的课题。大学英语也开始把口语作为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而列入教学大纲。但是,事实上的口语教学由于
期刊
一、背景    《有多少人为了我》是《品德与社会》(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课,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他们的劳动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尊重他们的人格,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中国的传统思想教育也存在偏差,把劳动者的地位分成了三六九等,并且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反映在现代社会中,不同的工作岗位,不但是劳动报酬差距过于明显,而且
期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说明了教育的长效性。初中的现状是实行大循环,这就给我们提出了要求,而且这也是教育本身的要求,即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眼前的工作。众所周知,德育是其它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顾及阶段性,而忘记长期性。  回首三年的教育,许多在初三遗留的问题,其实都是由初一时候工作不到位造成的,比如集体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环境意识、竞争与合作意识、班级舆论,等等,一个
期刊
摘要: 在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向课堂要效益成为教师的共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语言作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师生心灵联系的纽带,必须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教师要追求语言的精练,提高语言数量与质量的“效率比”,这才是提高课堂效益,实现减负增效的最切实可行的办法。  关键词: 语言精练危害原因注意事项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减负增效”,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面对
期刊
经常看见学生在课间抱着一本日本卡通,打闹时模仿的是奥特曼、柯南,我的心里总觉得堵得慌。作为一个初中美术教师,我常在想,除了在课堂上教学生一些美术理论和美术技法外,还能更多地教会学生什么?中国几千年丰富的文化,如何能用更形象、更生动的方式,让同学们接受呢?当我欣赏到蔡志忠的漫画《庄子说·自然的箫声》时受到很大启发,他用工整而不写实的笔调画出的光头的小老头庄周,给你大谈哲学,可一点不觉得枯燥、难懂,反
期刊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介绍了数学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机会,让学生体会”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 数学高中学生思维空间合作机会
期刊
摘要: 李贺擅用异于常人的意象、色彩和时空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诗风诡异奇谲。这种风格来源于他不得志的人生经历和强烈的生命意识,诗中体现着悲凉凄惨的情调,宣泄无可诉说的满腔悲愤。这种特殊的艺术效果深深地吸引着千百年来的读者。  关键词: 李贺意象色彩时空    李贺,字长吉,有着皇室后裔的远亲血统,但早已没落,其父晋肃,早殁,为避讳父名而无法参加进士考试,贫病交加,二十七岁郁郁而终。  与进士无缘并
期刊
著名的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说:“孩子们入学时像一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一个句号。”这句话形象地指出了教育的弊端,同时也启示我们:教育要使学生的思维流动起来。作为重要的育人者,班主任要用博爱之心去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并使思维活跃流动。教育家陶行知曾提醒教师:“在教师心灵的天平上,应给每个学生同样重的砝码。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对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
期刊
石对头完小地处招远市张星镇石对头村。这里是远近闻名的“书画之乡”,从八十高龄的美术院校的老教授,到咿呀学语的孩童;从学校的教师,到读书的孩子;从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到肩扛犁耙的农民,他们都能倾情地挥毫作画。艺术巨匠孙其峰、孙墨龙、孙鲁一等老一辈艺术家皆从这里走出。  国家一级画师王学义,是孙其峰老先生的入室弟子,是石对头书画艺术的主要传承者。上世纪90年代王老师从工厂退休后,主动来到学校,申请做学
期刊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班级是学校的细胞。高质量的班级管理是当今社会对我们班主任工作的要求。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本单位。班主任通过组织和领导班集体,通过协调任课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实现对全班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班级日常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工作做好了,对全班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极大促进作用。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有以下心得。    一、人人参与,实现管理的活泼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