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e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其中所谓合作学习在课堂上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分小组讨论,很多人都把课堂上是否有小组讨论作为评价一堂课是否体现合作学习理念,是否体现新课改精神的判断标准. 一时间,原本整齐划一的教室空间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堆堆的学生小群体,原本统一行动的课堂授课模式被打乱,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争论. 课堂气氛热烈,但是渐渐就有人提出,这种小组讨论式的学习中看不中用,是一种虚假的繁荣,是一种几乎无效的劳动. 于是小组讨论学习偃旗息鼓,学生桌凳各归原位. 为什么小组讨论教学模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匆匆走过场了呢?我认为,并不是小组讨论这种学习方式有错,更不是合作学习的理念有错,而是我们对这种学习模式的思想认识不够,技术掌握不到位. 如何正确看待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效率,把合作学习落到实处,笔者在这里主要是结合初中数学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纠正思想偏差,正确认识小组讨论学习的目的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不少老师存在着认识的问题,也没有作认真深入的思考,一些数学老师常常是为了讨论而讨论,平时教学时还是照以前的模式上课,有人来听课就临时分成几组,做做样子. 他们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同学之间互相通报一下答案,就是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差的学生,掩盖了许多问题,听课的人一走,教学内容还得返工. 事实上,很多数学老师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就是这种情况,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真正在里面积极思考的也就是几个成绩较好的学生. 其余的要么是跟着起哄,要么游离于小组活动之外,乘机偷懒.
  我们知道,新课程改革强调三个维度的学习目标,一是知识与技能,即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二是过程与方法,即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了解,对方法的掌握. 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即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情感倾向,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具体到数学学科,就是不但要学会一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还要培养数学学习的良好习惯与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与思维品质. 并为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组讨论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其目的当然也在于此. 所以,数学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学习就不能满足于对对答案,让好的学生讲一下解题思路与方法. 而应更进一步想方设法,让每名学生都动起来,通过不同学生之间的讨论激发组内每一名学生思考的热情,启发每一名学生的思路,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与思维习惯,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老师在组织讨论前就要确定好讨论的内容、过程与方法,要作适当的激发引导. 把过程与方法的讨论作为任务的重点. 在讨论后的小组展示成果的环节还要注意让组内不同的学生回答,不能让展示成为优等生的独角戏.
  (二)合理分组,让每一个活动小组的每一个人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如何让小组内的每名学生都能通过讨论积极活动起来,学有所得,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划分学习小组时,数学老师要特别注意合理组合,一是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性别比例,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做到每小组学生男女比例大致相当. 避免出现一个小组尽是女生或尽是男生的现象;二是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数学成绩优等生与差等生的搭配,一个组内的学生成绩都比较差则容易产生组内自卑心理,无形中就会极大地打击了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挫伤这个小组积极发言的热情. 整个课堂也就变成了那些优势小组的天下. 所以,在分配小组时,数学老师一定要注意优等生与差等生合理搭配,让每一个小组的平均水平相当,这样不同的小组之间就产生了竞争的动力. 每一个组内的学生,不论是哪个水平层次的都会积极参与到讨论学习中来. 三是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性格特征的差异. 将性格外向活泼的同学与性格较为内向文静的学生合理搭配,如果一个小组尽是些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那么在讨论时这个小组很可能就会成为一个死角. 相反,如果一个小组内成员之间性格存在差异,搭配合理,在外向型学生的带动下,那么那些平时不怎么愿意开口的学生也会受到感染,逐渐融入到这个学习小组的讨论中来.
  另外一个要注意的就是老师要指导每一个学习小组成员内部进行角色分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每一个成员都能感受到自己是这个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都能感受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 这样就能很好地保证在实际课堂讨论学习中活动能够顺利有序地进行.
  (三)在小组讨论学习之前作好充分的准备,确保小组讨论活动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小组讨论学习不能代替每名学生的自主学习. 数学课上尤其如此. 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进行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作了基本的思考,然后将这些问题疑惑拿到小组内来讨论,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提高讨论的针对性,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如果事先没有让学生作充分的独立自主的课前预习,那么课堂讨论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没有自主学习,就不会发现问题,那么在课堂上他们就没有了话语权,这样的课堂讨论只能是不了了之.
  有些数学老师可能觉得有了这样一个小组讨论学习模式后,自己可以轻松点了,备课可以马虎点了,如果有这种想法,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其实,有了小组讨论学习这个环节,老师不应该是变轻松了而是变得更辛苦了,备课要更充分. 小组活动时讨论什么,怎样讨论,这些问题,老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搞清楚. 可以通过课前自主测评的方式,或学情调查的形式及时了解学生们在学习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将这些问题汇总归类,分清哪些问题较为容易,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行解决,哪些问题有一定难度,必须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交给全班学生讨论,哪些问题必须要由老师本人亲自讲析,哪些问题先讨论,哪些问题后讨论,讨论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新的问题,要设置哪些题目来对学生讨论后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等等. 数学老师在课前对这些内容作通盘考虑,上课时无论整体教学还是小组讨论才能有的放矢,有条不紊,优质高效.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 只要我们每一个数学老师都能够认真思考,认真准备,认真组织,这种学习模式就一定能充分调动每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其他文献
最近,有幸听了教研组同事的一课一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所有的老师听后都“喷喷”赞叹,这节课受到了高度的好评。笔者心中的感触也颇多,沈老师的课给人一种非常清新的感觉,教者运筹帷幄,收放自如,注重生成,丝毫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一、情境创设自然    情境的创设对于一堂数学课来讲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如,沈老师是这样的设计情境导入
【摘要】新时期的高校数学教育改革,为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线性代数》的讲授为例,深入阐明了如何教学、重组知识结构的问题,为高校数学教师如何更好的发挥知识传递和科研启发的双重职责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教育改革;知识结构;教学    教育部明确指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发展全局,认真谋划教育的改革发展,紧紧围绕“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好学校”这一根本问题,找准并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学
【摘要】本文介绍了西方第一位女数学家希帕蒂娅的成长道路、主要贡献及思想品格,评述了她在数学领域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第一位;女数学家;希帕蒂娅  希帕蒂娅,古希腊人,约公元370年出生于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其祖辈大约在公元前334年迁到埃及,她父亲是当时著名的学者,精通数学、天文,曾注释过大量的古代数学和天文学经典,使古籍得以保存不致流失,对后来希腊数学传入欧洲及阿拉伯国家产生很大影响.希帕蒂
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要掌握好数学学习的方法. 教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特别是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为主,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法简单. 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加之一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时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
一个令我难忘的生活细节  我在家年龄最小,小孩子难免因顽皮而闯祸,父亲却从来没大声训斥过我,更没动手打过。“诚实本分、勤于学习、诚信待人,为人切忌张扬”,这是父亲的教诲。对我们几个子女的教育,父亲向来是抓大放小,牢牢把握大方向。他不干涉孩子的兴趣爱好,不以家长设定的目标来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在我的记忆里,他从来没问过我考试得了多少分,学习成绩在班级排名第几,连择业这种大事,父亲也尊重我的意见,所以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主要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用列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画图或列表的策略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通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体验,从而产生画图解决问题的需求,培养学生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自我意识,同时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深刻体会画线段图的作用.   案例 教师课件整体出示例题的文字和示意图(在此师注
【摘要】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在新课改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挖掘潜在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本文引用名言警句阐述了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学好数学。  【关键词】创设情境;科学探究;试验鼓励;人格魅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心理学理论认为:“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关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
[摘要]对于许多被排斥在心目中向往的大学校门之外的学生来说,高中的数学就是他们曲折路上的拦路虎,然而数学为什么对这些同学来说很难?当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资质差,而是首先他们没有在学习的路上摆正心态,树立起信心,学习数学不仅要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学习热情,而且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难;基础;抽象;能力培养    数学实践活动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活动,是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自
怎样让作业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从“压力”转化为“动力”?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正因为这种差异的存在,所以作为我国教育先哲的孔老夫子很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而分层作业理念的提出也正是基于学生这种差异的存在.   所谓的分层作业,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来完成. 这不仅关乎作业“量”的多少以及作业“质”的高
【摘要】文章结合本校实际,就学校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改善和改进的方法策略,旨在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高等数学;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转化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的迅猛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已经不满足于此教育,有的学生步入了高中,有的则直接升入了大专类院校,進行“3 2”学习.大多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