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藏俗录(一)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chor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衣饰录彩
  
  “辫子王国”赏辫饰
  凡到过玉树高原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这里的藏家男女不仅衣着装饰奇特而美丽,而且辫子最多。在青海其他藏族聚居区,除藏家妇女皆依其传统习惯梳有满头小辫外,牧民男子仅果洛草原常见梳辫者,余则多剃光头。而玉树的藏家男子,要不长发披肩,要不梳着各种辫子,而且梳辫者居多。因此地辫制盛行,故人们常戏日“辫子王国”。
  当地藏家妇女除少数梳两条长辫垂于脑后外,多将长发梳成数十根小辫。有的自前额辫起,有的自头顶辫起,有的自后脑勺辫起,有的则自头顶梳一条粗辫,然后再从后脑勺开始梳若干根小辫,仅起辫位置就有多种形式。辫子辫好后,辫梢束在一起,装入辫套中。藏家姑娘长到五六岁,阿妈即开始为其梳辫。以后每洗一次头,阿妈便帮助梳一次。按照当地藏俗,姑娘忌讳数自己的辫子。至于阿妈每次为自己梳多少根小辫,从来不能过问。据说,如果数了辫子,以后头发就不会再长了。故不少姑娘长到出嫁年龄,也不知身后究竟披了多少根小辫。
  在操康巴语的玉树、囊谦两县,尤其是两县与昌都交界一带,男子多将长发梳成一条粗辫,盘于头上。辫间夹续一缕红色或黑色丝穗,长出辫梢数厘米,垂于耳边。青年人为使自己的辫子更加漂亮,常在辫中夹续黑色牦牛尾,不仅把辫子辫得又粗又长,而且富有光泽,再配以丝穗,显得异常威武,如同古代的武士一样。这是康巴男子辫型的显著特征。而在其它地区,尤其是西部高原,牧民男子的辫型则五花八门,看去似乎是随心所欲的,既无动听的名字,也无一定的式样。即使在同一个草滩上,有时你也会看到多种不同的辫型。有的在头顶留一绺长发,孤零零地梳一条细辫,一直垂到脑后;有的在头两侧留发,两边各梳数条细辫,盘于头上,看起来既滑稽又可笑。天水学者周希武先生,在其1919年出版的《玉树调查记》中,曾有这样的记载:“男子许为僧者,幼即髡首;俗人多蓬首,亦有辫者。询之老人,云番故属蒙古时,皆蓬首,自清朝收抚后,始有辫者。”当地男子自清季开始留辫,这种传说也不是不可信的。而他们的’辫子所以如此奇特多样,可能是清代的辫型在江源藏地的异变吧。同时,从这些无拘无束的辫型中,也可以看出藏家牧人粗犷豪放的性格。
  在藏家男女的发式中,披长发的现象也经常可以看到。尤其在西部偏远地区,披长发的男女尤多。男性中、老年人的长发,大多齐耳或齐肩,与汉家妇女的短发相似。而青年人往往长发披肩,如不近看,还真的莫辨男女。按照当地藏俗,男子留长发是勇敢、顽强、好斗的象征,俗称“英雄发”。因此,不少男子自幼留发,不修不剪,任其长下去。一头乌黑的长发,的确使剽悍的藏家男子显得更加威武而神气。西部男子喜披长发,无疑是自古相沿的习俗。但若按周希武先生的记述,也可能是清代的辫制没有影响到这里的缘故。
  当地藏家男女不仅喜梳辫子,而且特别重视对辫子的装饰。在这个“辫子王国”里赏辫饰,真能使你大饱眼福。男子披长发者,一般不附以任何饰物。梳盘头长辫者,除夹续彩色丝穗外,多饰辫箍、琥珀球,或珊瑚、玛瑙、猫眼石、松耳石珠串等。辫箍,当地藏语称“巴苏”。多为象牙或乳黄色塑料制品。一般直径约三厘米,长三到五厘米,套于额前或头侧发辫中。琥珀球和珠串多饰于前顶处发辫上。有的还在鬓角别有发卡。这种发卡是厂家专为少数民族制作的。一般长约十厘米,上饰各种彩色图案,看起来十分漂亮。其它辫型的装饰,正如其辫型一样,看起来也是随心所欲的。如有的缀一枝珊瑚枝,有的缀一枚银元或数颗松耳石。头顶梳辫者,有的在辫首孤零零地缀一大型琥珀球等。但这些饰物大都是贵重之物,从质量上讲,他们也决不是随意往头上装饰的。
  当地藏家妇女的辫饰,主要反映在辫套上。藏家妇女最讲究的就是这个辫套。辫套有枣红、墨绿、深蓝、纯黑诸色,多用绸缎缝制而成,并镶有双层彩边。常见的辫套有长、中、短三种规格。长辫套自头顶直拖膝弯下,几乎与人身等齐。这种长辫套,主要是为了镶嵌装饰物。有的在头顶套口处缀一大型琥珀球,辫套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着方形、菱形、圆形、六角形等七八个不同色彩、不同形状的金属或绸料图案,每个图案上镶嵌一种金银、珠宝、珊瑚枝等名贵装饰物。图案与镶饰物色彩配备协调,看起来庄重典雅,朴素大方。中辫套多自肩部拖到膝弯下,长达一米。通常上部略宽,下部较窄,其图案和饰物与长辫套相似。有的尾部还并垂有数串红玛瑙珠,珠串下系彩色丝穗,装饰得异常华丽。小辫套多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其长度和宽度一般都不超过二十厘米。多用黑色布料或彩色绸缎缝制而成。正面有的用彩色丝线绣出花纹图案,有的用细小的红珊瑚和绿松石珠粒拼制吉祥图案。这种辫套多饰于辫尾部位,既起着装饰作用,也起着收拢小辫的作用,小巧玲珑,别具风彩。
  藏家妇女的辫套大多为单条凡同时披数条者,虽形似辫套,而实为附于发辫上的彩带。这些彩带亦大多自头顶垂于腰间或膝弯下,上嵌珊瑚、玛瑙、松耳石、琥珀球等。在青海其他许多藏族聚居区,这些彩带上多饰银盾。而在玉树境内,饰银盾者仅见于与西藏、果洛交界处的曲麻莱等地。银盾大的如龙碗,小的似酒盅,上镂各种花纹,自上而下整齐地排列于彩带上。可能因银盾太重,佩戴时行动不便,妇女通常作为节日饰物,平时并不常看到。妇女佩戴上银盾,背部银光闪闪,走路时可闻金属撞击声,大有贵妇人的气魄。但往往给人以负重感。妇女佩戴的这些彩带,纯粹是为了装饰。平时数条彩带联结在一起,用时套于头上即可,倒是十分方便。
  附于发辫上的饰物,以琥珀球最为常见。琥珀球,当地藏语叫“布希”。色蜡黄,且有透明感。大的如鹅卵,小的似枣子。因此物乃松脂之化石,故稀少而名贵,也是各种饰物中之珍品。但这种琥珀球价格昂贵,一般人家买不起。所以,人们常见的此类饰物,多为乳黄色,虽其状与琥珀球相似,而实为仿制品。有的则是米黄色的玉石制品。当地藏家男女所饰的琥珀球上,多在顶端另嵌一颗红色珊瑚珠或玛瑙珠,红黄相配,既醒目又大方。玉树各地妇女所饰琥珀球数量不等,其装饰习俗也不尽相同。如毗邻西藏昌都的囊谦县一带,妇女可饰一个,亦可饰三个或五个。而在通天河流域,妇女通常只饰一个或五个。各地凡未婚的姑娘,则大多只饰一个。但都讲究戴单不戴双。琥珀球的装饰方法也各有所异。凡饰一个者,多将其缀于头顶。凡饰五个者,通常头顶缀一大的,四周缀四个小的,形成众星捧月之状。在四个小琥珀球下面,有的还各系一条彩带,随发辫直披肩下。在玉树西部,不少有钱人家的妇女,头顶多缀五个大琥珀球。周围的四个大琥珀球下,各另系三个中型或小型琥珀球,满头共饰十七个琥珀球。再加上那些珊瑚珠和彩带,真是五颜六色,满头生辉。平时,这些琥珀球多按其装饰式样,用绳子固定在一起,用时套于发辫上,看起来十分复杂,装饰时倒很方便。
  辫饰是藏家男女周身装饰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妇女,几乎人人佩戴饰物。解放前,富裕人家的妇女,有的头饰重达二三十斤,以致难以支撑,行动时还要人搀扶,而那些家境贫寒的妇女,尽管衣食无着,也要千方百计地买些玻璃珠、金属片来装饰自己。从藏家妇女的头饰上,往往能反映出她们的家庭经济状况。近十多年来,随着牧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常花费大量钱财购买首饰,仅发辫上的饰物,有的即价值上万元。
  解放以来,玉树藏家男女的发饰由于受汉族的影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不少男子留背头或分头,一些妇女喜梳大辫等。尤其是城镇地区,这种变化更为明显。有的妇女梳一条长辫盘于头上,有的梳两条大辫垂于脑后。但她们始终忘不了那些祖祖辈辈佩戴惯了的装饰物。有的把琥珀球缀于两条大辫之间,有的把松耳石、珊瑚珠、玛瑙珠一颗一颗地附于长辫之上。汉家的发式,藏家的装饰,更具有独特的风韵。
  藏家男女喜爱的头上饰物,除有的是历史上形成的习惯外,大多与宗教信仰有关。如金银、宝珠、玛瑙、珊瑚、琥珀、玻璃,在佛教《法华经》、《般若经》等经典中,分别被列为“佛门七宝”。藏传佛教还把象牙、犀角等列为“七宝”之一。这些宝物都是吉祥幸福的象征。如珊瑚象征长寿,拥有象牙者多子多孙等。在当地民间,这些饰物还有其它各种不同的解释。如佩戴珊瑚象征勇敢顽强、佩戴松耳石象征吉祥胜利、佩戴玛瑙象征幸福长寿等。多少年来,藏胞渴望吉星高照,万事如意,生活幸福,他们不惜钱财佩戴这些饰物,其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耳饰·项饰·手饰
  玉树藏家牧人从不掩饰自己的富有,他们辛勤聚积的钱财,有很大一部分用于置办装饰品,从头到脚,披挂一身。且不说那五光十色的藏袍和发饰,仅耳饰、项饰、手饰三项,有的即价值一万多元。与发饰一样,此三项饰物的用料,大多是金银及名贵的玉、翠、珊瑚、琥珀、象牙、松耳石等。不但异常华丽,而且制作工艺精细,颇富民族特色。每一件饰物,都可以称得上精美的民间工艺品。
  耳饰,主要是耳环。玉树藏家男女皆有戴耳环的习俗。妇女戴双耳。男子戴左不戴右。耳环多为金、银、铜质,且大多镶嵌着翡翠、玛瑙、珊瑚、玉石和松耳石坠儿。男女皆喜戴大耳环。大的直径约五厘米,长达十厘米,一直垂到肩部。而且,有的外环上还另饰一花形、鸡心形等金属图案,上嵌各种宝珠。有的则在数个高高的金属基座上,嵌入珊瑚珠和松耳石,看起来异常漂亮。一只上等大耳环,价值三四千元。
  项饰,主要是指妇女佩戴的项链。这些项链皆用料珠或各种宝珠串连而成。料珠多用数种不同的色彩交叉串连。玉珠玛瑙珠多单独串连。珊瑚珠、琥珀球除单独串连外,还多与猫眼石配备串连;珊瑚珠还常与松耳石配备串连。在妇女的项饰中,另有一种叫“翁”的银饰品,形似算盘珠,上镂各种花纹,常与猫眼石、琥珀球和珊瑚珠配备串连。宝珠中平添一银色饰物,显得更加美观大方。猫眼石、琥珀球和珊瑚珠,被视为最华贵的三种饰物。藏家妇女能戴上这几种满串项链,那是无上荣耀的。藏家妇女的项链通常比较大,上套于脖项,下垂于胸前。有的则干脆套于袍襟外边,以充分发挥其装饰作用。妇女每次戴多少串项链,通常视家庭经济状况而定。富裕人家的妇女,有的戴十余串,重重叠叠,五光十色,雍容华贵,令人羡慕。解放前,部落头人及富裕人家的男子,也有饰项链者。亦多用琥珀球、猫眼石、珊瑚珠等名贵宝珠串连而成,佩戴方式与妇女相似。如今,即使再富有的男子,也很少佩戴满串项链。偶见佩戴项饰者,有的仅一颗琥珀球,有的或用三五颗宝石串连而成,比妇女的项饰逊色多了。
  当地藏家男女的手饰,以戒指为常见。无论男戒女戒,正面大多有个一至二厘米高的金属基座,上嵌松耳石或珊瑚珠。而且镶嵌物多为长圆形。男戒嵌物有的长达三厘米,看起来十分大方。妇女除戴戒指外,皆有戴手镯的习惯。她们所戴的老式金属手镯,镯口首端多饰龙头、凤头及其它神鸟头动物图案。显然,这与藏家崇拜龙神和这些神鸟有关。同时,这些金属手镯的外廓,大多通体镂刻各种花纹图案。有的并嵌有珊瑚珠、松耳石等名贵宝珠。其他诸如玉石、玛瑙、象牙手镯,尤其是象牙手镯,大多喜欢外圆内扁的造型。据说,戴这种手镯不仅是为了好看,在挤奶、捏酥油团等项劳作时,将手镯往手腕上部一抹,亦可防止奶水流入袖筒内。同其他某些饰物一样,她们选择手镯,也是与其宗教信仰和实用价值紧密结合的。
  藏家男女在选用珊瑚、琥珀、松耳石、猫眼石这些天然原料制作的饰物时,都有自己的审美和鉴别习惯。珊瑚珠喜欢色红、圆润而无瑕的;琥珀球喜欢个大、体圆、色红褐而透亮的;松耳石喜欢天蓝色而富有透明感的。猫眼石亦称“猫睛石”。一种呈蓝灰色,具有丝绢光泽和纤维状细纹;一种呈金绿色,具有幻光性,形似猫的眼睛。每颗猫眼石珠上的“猫眼”,少者一个,多者可达九个。“猫眼”愈多,愈受人们喜爱,价格也愈昂贵。象七眼、九眼猫眼石,不仅是猫眼石中罕见之珍品,一般人家也很难买得起,只有昔日的大活佛和大头人才有权享用。牧人平时所饰猫眼石,多为一眼或三眼而已。牧人检验猫眼石时,除看其颜色和光泽外,有时还将其握于手中,若两端出头,且“猫眼”多者为佳。这些饰物看起来并没有进行更多的人工雕琢,但藏家喜欢的就是这种自然美。在私人交易中,这些饰物的价格往往高得使人难以置信。一颗枣子大的珊瑚珠,售价二三百元。一个直径六七厘米大的琥珀球,售价七千至一万元。猫眼石则以“猫眼”论价,一个“猫眼”一千至两千元。尽管价格如此昂贵,但较大的琥珀球、珊瑚珠及多眼猫眼石,由于出售的极少,欲购者常常不能如愿。在玉树各地的市场上,这些饰物的仿制品也多有出售。有的甚至达到乱真的程度,而且售价也很便宜。但藏家牧人偏偏讲求货真价实。正像他们那忠厚朴实的性格一样,对任何事情都不愿有半点虚假。因此,仿制品虽多,其销路往往不如真品来得快。
  
  彩帽的世界
  玉树藏家无论男女老幼,冬天多戴狐皮帽和羔皮帽,夏天多戴“遮阳帽”。这些帽子皆为牧人的手工制品。形态各异,美观大方。在绚丽多彩的玉树藏家服饰中,帽子尤为引人注目,堪称一绝。
  当地藏族民歌中唱道:“狐皮帽子毛儿黄,轻风吹动像波浪。”在牧人的各种帽子中,狐皮帽是最漂亮的一种,也是他们冬春季节戴的最多的一种。常见的狐皮帽,帽筒分圆顶筒形和尖顶袋形两种。筒高约三十厘米,用软缎、织锦缎等缎料缝制而成。圆顶帽筒的圆顶,多用数片大小不等、色彩各异的绸缎叠压而成,看去象一朵绽放的鲜花,异常美观。狐皮帽沿高约二十厘米,围帽筒上卷一周,后有一开口,两边各缀一彩带。帽沿是狐皮帽的门面,多镶棕红、轻软、蓬松的藏狐皮。藏狐皮与赤狐皮一样,是一种十分珍贵的皮毛。一张上等藏狐皮,售价高达二百元。一张藏狐皮可制两顶狐皮帽。故连同帽面和帽里用料,缝制一顶狐皮帽,往往要花去一百多元,在帽类的价格中,也算够昂贵了。牧人戴上狐皮
  帽,蓬松的狐毛,前遮双眉,后接皮领,两边掩盖双耳,不但暖和,而且十分威武。平时,牧人常把高高的帽筒垂于脑后。若遇热天,则将帽沿卷高,多余的帽筒尽可戴在头上。如遇寒天,则把帽沿的耳后部分往下一拉,耳、颈、肩全都没于皮毛之中,甚至将大半个脸也遮盖起来,很适应高原牧区的特点。这种狐皮帽,与其说是保暖用物,倒不如说是一种装饰品更为合适。在冰天雪地中,狐皮帽格外耀眼夺目。远远看去,像一团燃烧的火球,又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当地民歌中曾有这样的颂词:“戴上狐皮帽子上山顶,轻风吹着好像一朵花儿红。”
  在玉树高原上,男女老少皆戴狐皮帽。尤其是那些小孩子,身着彩袍,头戴一顶蓬松宽大的狐皮帽,看去还真像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狐狸呢。一年春节,玉树州首府结古镇举行歌舞联欢,数千名藏胞聚集在广场上,几乎人人戴着一顶狐皮帽,红绒绒的一大片,微风吹拂,红浪翻动,蔚为壮观。
  羔皮帽沿皆镶白羔皮。其形状与狐皮帽相似,只是帽筒较低,帽沿稍窄,且帽筒用料也不十分讲究。羔皮帽的保暖性虽不如狐皮帽,但造价便宜,四季均可戴。在西部高寒地区,即使有狐皮帽的牧人,也大都备有这样一顶羔皮帽。因当地藏家尚红,过去牧人戴的狐皮帽和羔皮帽,其帽面多饰红色绸缎或布料,故汉人戏称“红帽国”。如今,红色帽面虽时有所见,但用其它各种彩色绸缎作面料者更多,“红帽国”变成了“彩帽国”。看来,随着时代的变化,牧人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他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已不满足用单一的颜色来装扮自己了。
  牧民夏季戴的“遮阳帽”,有男女两种不同式样。男帽藏语“衬夏”,系“毡帽”的藏语音译。这种“毡帽”,高筒、宽沿,帽体用自擀白毡制成,外罩一层白布,帽沿则以黑布压边。“衬夏”的独特之处,在于那个高高的帽筒。其筒高约二十厘米,愈往上愈细,看去就象一个倒扣着的长嘴喇叭。“衬夏”的设计是颇具匠心的。宽大的帽沿,既可遮阳,又能挡雨,即使冰雹打下来,也不用害怕。由于高原气候变化无常,“衬夏”又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气候条件。太阳出来时,外面的一层白布可以起到反光作用;若遇阴雨天气,里面的毛毡既可防雨,又能保暖。只是那个高而尖的帽筒不知何用,或许是一种装饰吧。
  妇女戴的“遮阳帽”,当地藏语“斯热”,“凉棚”之意。因其状如船,故汉人又称其“船形帽”。“斯热”的制作比较简单。通常先用数根竹条或树枝扎一船形框架,然后在上面绷一层纱布即可。“斯热”多为黑色。长三十至四十厘米。既象船形,又象一个倒扣着的长把葫芦瓢。这算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土产品。牧人通常于七月开始戴“遮阳帽”,至八月底换戴皮帽。他们亲自设计制作的这两种“遮阳帽”,对防止高原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的确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即使在太阳帽、折叠伞随处可买的今天,他们还是喜戴这种“遮阳帽”。
  礼帽也是藏家男女夏季常戴的一种帽子。平时除用于遮阳、防雨、御寒外,通常在节日或出门作客时戴。既作为装饰,也表示礼貌,与汉地戴礼帽的习俗相似。藏胞戴的礼帽,是厂家专为他们制作的藏式礼帽。与汉式礼帽的区别是,帽沿上有一按扣,可随时卷上扣住。藏式礼帽有米、驼、灰、草绿、藏蓝、绛紫等色。但喜欢装饰的牧民,这些色彩似乎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不少人还在帽筒上插上绢花或塑料花,绑上一条彩绸,将一顶礼帽装扮得花里胡哨。在节庆集会上,你会经常看到这种装饰。尤其是那些小伙子,身着彩袍,头戴插花礼帽,倒象个新郎官哩。
  西藏藏人常戴的长舌“金花帽”,当地藏语叫“才仁金嘎”。这种帽子,据说是当年文成公主进藏后,在布达拉宫日光殿的一次歌舞宴会上,看到西山飘绕的彩云,有所启发而连夜秉烛设计制作的,是地道的藏帽。上世纪60年代以前,这种帽子在玉树境内也颇为流行,但以后就逐渐减少了,如今已很少看到。其实,当时的“金花帽”售价十分昂贵,而藏狐皮却极便宜。如今,藏狐皮涨价了,而“金花帽”却相对便宜得多。但当地藏人戴狐皮帽而不戴“金花帽”,看来并非出于经济上的原因,而是衣着习惯的变化。
  
  绚丽多彩的藏袍
  藏族牧民一年四季都穿着一件宽大的藏袍。这种藏袍不仅绚丽多彩,而且特别适应高原气候多变的自然条件,以及他们“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特点。既体现着藏家的装饰艺术,也是他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经过摸索总结而设计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服装。
  玉树牧人的藏袍,男女皆开右襟,无扣,腰肥且长。男袍相当于身长。女袍比身子还要长。穿着时,男子将长袍下摆提到膝盖处,妇女将下摆与脚面提平。然后束上腰带,使多出的部分鼓于胸前,呈兜囊状。因藏袍无口袋,这个兜囊也就成了他们身上的大“口袋”了。小娃娃可以放在里面,小羊羔也可以放在里面,吃的用的都可以往里塞。有时可装数十斤重的东西,差不多顶个小麻袋。藏袍的袖子宽大且长出手面三四寸。冬天,长袖既可以保护双手不受冷冻,用长袖捂住鼻子,又能起到口罩的作用。每件成年男袍,需布十七尺左右。夹藏袍则需三十五六尺。过去实行布票制度时,牧民发的布票比汉民多一倍,但仍不够一件夹藏袍所需。取消布票制度后,的确给牧民大开了方便之门。需要什么布料,喜欢什么颜色,尽可以随意买,牧人心里自是高兴。
  当地牧民所穿的藏袍,最常见的是老羊皮藏袍。因这种藏袍多不饰面,故人们俗称“光板老羊皮藏袍”。一件成人老羊皮藏袍,约需七八张大羊皮。其原料来源虽比较容易,但从鞣皮子、剪裁,到缝制成衣,也十分不易。过去贫苦牧民做一件皮袍,往往要穿一二十年,甚至终生只穿一件皮袍。如今,牧民除身上穿的外,不少人还要多做一两件,存于帐房内,或替换着穿,或在冬季睡觉时加盖在身上。牧人缝制老羊皮藏袍时,十分重视对羊皮的选择。通常绵羊八月份剪毛后,于十月份宰杀取皮。此时的羊毛,不长不短,绒毛丰厚,正好使用。而且,他们所选取的绵羊,多是长得最肥、毛色富有光泽的。所以,老羊皮藏袍看起来笨重,但穿起来并不十分沉重,而且特别暖和。据说,昔日的富裕人家,非常鄙视这种老羊皮藏袍。他们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和富有,也为了与那些穷苦奴隶区别开来,即使严寒的冬天,也只穿羔皮藏袍。一件不行穿两件,两件不行穿三件,尽管把身子裹得圆鼓鼓的,有时仍然冻得直打哆嗦。用现在的话说,那是“只要风度,不要温度”了。
  在当地民间,还流行着一种传统的“獐皮罩袍”。因鞣制出来的獐皮轻薄、柔软而耐磨,牧人有的将其镶在老羊皮藏袍肩部及前后摆上,有的则缝制成与皮袍大小相同的外罩,罩于老羊皮袍外,边角部位以针线稍加固定即可,如同汉人穿的罩衣一样。这样,既可保暖,也能起到保护皮袍的作用。其皮袍的镶饰,皆镶于獐皮套上。一件成人“獐皮罩袍”,通常需二十来张獐子皮。“獐皮罩袍”虽并不华丽,但在当地民间,却一直被视为皮袍之上品。
  牧人的羔皮藏袍,多选用自然死亡的羊羔皮缝制而成。牧人以饲放牛羊为生,很少宰杀幼羔取皮制衣。他们缝制的羔皮藏袍,不但鞣得非常干净,而且毛色、毛状、长短也异常整齐。藏羊白色居多,牧人也喜欢选用白羔皮制衣。他们缝制出来的白羔皮藏袍,看去就象洁白的天鹅绒,异常漂亮。近些年来,当地民贸公司多有人造羊毛皮出售,毛白且长,足以乱真。用这种人造毛皮缝制藏袍,既轻便又省力,颇受牧民欢迎。他们成捆成捆地往回买,以代替羔皮制衣,常常供不应求。
  氆氇袍,当地藏语叫“丑”。有的仅以氆氇料制袍,有的则加以布面。常见的有纯黑、纯白、紫褐各色。男袍多穿紫褐色的,与寺院阿卡、尼姑穿的袈裟颜色相似。牧人大都制有这种氆氇袍,除夏秋季节穿用外,也是参加集会时的礼服。五十年代以前,当地牧人所用的氆氇,有许多购自拉萨。而在玉树境内,则以囊谦地区织的氆氇最佳,也颇受牧人欢迎。
  牧人十分重视对藏袍的装饰。即使光板老羊皮藏袍,也往往装饰得异常华丽。老羊皮藏胞除少数镶饰较窄的水獭皮边外,多用红、黑、绿三种彩布压边。男袍多在袍襟、袖口和下摆压一道红边,或以黑、红两种彩布压双边,且每道边大都在五寸左右。女袍的袍襟、袍袖和下摆,则多饰红、黑或红、绿搭配的双层彩边,边宽达十至三十厘米。女袍除镶边外,有的还镶有肩饰和腰饰。肩饰多于双肩及脊背处镶三块色彩相同方形、圆形或三角形彩布。有的则围肩镶一块半圆形彩布,看去颇似汉地挑夫的垫肩。腰饰多环腰镶一块二十多厘米宽的彩布,显示于腰带上下,看起来也很漂亮。在其它藏区,男女藏袍的大襟与前摆下沿交叉处多呈锐角,且前后摆长短不齐。而玉树牧人的藏袍,两处交叉点皆为直角,前后摆亦很平齐。所以,他们在镶饰中,又常常利用这个直角,斜镶数条彩缎,使前摆显得更加华丽。由于女袍的边饰大都较宽,加之宽大的肩饰和腰饰,镶饰的彩布几乎占去了大部分皮面。有的甚至喧宾夺主,白板羊皮似乎成了镶饰物。由于这些华丽的镶饰,使白板老羊皮藏袍已失去其本来面目,事实上成了一种别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即使与那些以绸缎作面的藏袍相比,也并不逊色。
  当地藏家还十分重视对袍面用料及颜色的选择。除氆氇袍和光板老羊皮藏袍多不饰面外,羔皮袍和夹藏袍则多以绸缎或布料饰面。50年代以前,妇女袍面以黑色为常见。而土黄色和军绿色则是男袍面的流行色。如今,无论男袍女袍,其面料色彩皆比过去丰富多了。藏人素喜深浓之色,他们对袍面颜色的选择,也与这一传统的欣赏习惯有关。同时,也可能是为了衬托边饰,尤其是衬托高雅的水獭皮边。在对缎料颜色的选择上,他们的这一欣赏习惯反映的也比较明显。一般来说,男袍喜深蓝、深紫、紫红、墨黑诸色,女袍多用深绿、墨绿、果绿、湖蓝、枣红各色。这种藏袍的边饰,除少数男袍用金钱豹皮镶边外,男女普遍喜用水獭皮镶边。正如当地民歌中唱的:“滚龙缎子做衣裳,没有水獭皮镶边也就不成样。”一件藏袍,从袍襟、袖口到下摆,通常镶五寸左右皮边。比较豪华的女袍,有的镶一尺多宽的水獭皮边。并在下摆皮边上,利用水獭皮背部和腹部深淡两种不同的毛色,拼凑出“万”字纹、“寿”字纹,以及十字花、吉祥结等各种图案,看起来既美观又大方。做一件象样的女式藏袍,光购买水獭皮,就要花去一千多元。再加上缎料、羔皮或里子,一件藏袍须两千元以上,这比汉民做一件皮大衣要花费得多。牧民男子穿上这样的藏袍,如同汉地古装戏里的大官和员外一样;而身着这种藏袍的妇女,则象戏里的小姐和贵妇人了。
  每年春节、庙会和赛马会,既是藏胞的欢乐聚会,也是他们的服装大赛。绚丽多彩的藏袍,再加上五光十色的装饰物,简直使你眼花缭乱。有的妇女是一身地地道道的藏式打扮。有的则头梳大辫,脚穿高跟皮鞋,肩挎玲珑的皮包,但却身着一件华丽的藏袍,将汉家的打扮与藏家的装束巧妙地结合起来,看起来落落大方,别有风采。奇怪的是,那些担任公职和居住在镇子上的女青年,平时很少穿藏袍,而遇到节日或集会,她们常常把藏袍作为礼服穿。这些女青年穿的藏袍,大多是经过改革了的藏袍。腰不肥,袖不长,胸前也无兜囊,胖瘦、长短非常合身。苗条的身材,穿上合体的藏袍,如同汉地女青年穿的旗袍一样,漂亮极了!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牧人亲手设计和制作的这种藏袍,很适合高原的气候特点和他们的生活特点。尤其是光板老羊皮藏袍,板质坚韧,绒毛丰厚,遮风挡雨,保暖防潮,四季皆宜。每件皮袍重达十五六斤,可顶得上两床厚棉被。牧人白天当衣穿,夜里当被盖。每当睡觉时,只须宽舒一下腰带,头和脚往里一缩,铺的盖的全有了。一件简单的皮袍,是牧人随身携带的全部“行李卷儿”,无论走到哪里,都不用担心挨冻受寒。玉树高原上有句顺口溜:“白天穿,夜里盖,光板皮子露在外,不怕风吹日头晒。”说的正是这种老羊皮藏袍。在玉树西部,由于地势高寒,全年几乎没有夏天。即使盛夏季节,也离不开冬装。而在一天之内,又常常经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同时,由于高原太阳辐射强烈,日照丰富,即使在严寒的冬季,只要太阳一出来,气温就会很快上升,使人热不可耐。牧人穿着这种老羊皮藏袍,无论气候如何变化,他们都能随机应变。早晚天气冷,他们把藏袍紧紧地裹在身上;到了中午,天热起来后,他们则脱掉一只袖子,将一只胳膊露在外面。当地汉民有句歇后语:“藏胞穿衣服——露一手。”说的正是这种现象。其实,藏胞何止“露一手”。有时,他们干脆将两只袍袖全部脱掉,挽于腰间,让半个身子痛痛快快地晒太阳。由此可以看出,老羊皮藏袍虽有些臃肿,但它却是江源藏家牧人一时也离不开的。
  
  五光十色的腰饰
  来到玉树高原,当欣赏藏胞华丽的服饰时,人们常常会把目光集中到他们那美观别致的腰饰上。玉树藏胞的腰饰,除一条漂亮的彩带外,腰前和腰侧通常还系有一排生活所用的小物件及其装饰物。这些系物形姿各异,五光十色,与华丽的腰带相映交辉,的确给他们的服饰增添了不少光彩。
  当地藏家男女的腰带,通常分绸带、皮带、铜带三种。绸带男女通用。皮带和铜带则属妇女专用的高级腰饰品。绸带,当地藏语叫“勾勒格热”。其用料有真丝提花绸、印花绸、腰带绸、广庄绉等。男用绸带宽二十至三十厘米,长约两米,多用朱红、湖蓝、金黄、明黄诸色。过去,黄色被认为是高雅的象征,只有活佛和官人才有权享用。而现在的平民百姓,不但用其作腰带,还常用它作袍料。女用绸带宽三十至四十厘米,长三米左右。多用深绿、果绿、梅红、桃红各色,且两端多带有丝穗或辫成各种图案的辫穗。男女束腰皆自前而后,束两圈后,扎于腰侧。因各地习俗不同,有的将带头吊出二十至三十厘米,有的则不留带头。在玉树与西藏交界的小苏莽地区,妇女后腰两侧,分别吊出五六十厘米长的带头,有的几乎与长袍下摆平齐。下吊的两段带头,带面平整,丝穗有条不紊。这是当地妇女独特的装饰形式。不仅平时看起来美观大方,若骑马疾驰或遇风吹拂,两条彩带翩翩舞动,如两只彩蝶在身后追飞,煞是好看。
  皮带,当地藏语叫“卡玛”。系用自鞣的牛皮制成。常见的“卡玛”,外形明显地分为三部分。前后两段各长约三十厘米,窄而呈尖刀状;中部长约七十厘米,宽约十厘米。“卡玛”正面多以大红颜料或大红织锦缎饰底,以绿牛皮镶嵌图案。除前后两段中部各镶饰一与带体相同的图案外,中部带面多分段镶饰云纹、花纹、“寿”字纹、吉祥结等图案。图案设计大方,疏朗有致。整个带面虽只有红、绿两种颜色,但看起来色彩协调,庄重典雅,且镶饰物立体感极强,颇富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玉树县新寨乡民间艺人制作的“卡玛”最负盛誉,颇受当地藏家妇女欢迎。
  铜带,藏语叫“卡扎”。常见的“卡扎”,分各自独立的三节,节间以铜鼻和铜质云纹图案相连。每节皆为皮底、缎面。其带面镶饰与“卡玛”大同小异。但各种镶饰物皆为铜质。而且,大多镶嵌有珊瑚珠、玛瑙珠、松耳石等。“卡扎”与“卡玛”等长,但面宽仅六七厘米。“卡扎”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新颖大方,是腰带中之上品。好的“卡扎”,每条售价三百余元。玉树以安冲乡民间工匠制作的“卡扎”最有名。在西部高原上,尤其是黄河源头的曲麻莱等地,妇女们的“卡扎”则更为别致。通常带宽十五至二十厘米,带面上整齐地镶嵌着数排金色和银色泡钉,中部另嵌三颗珊瑚珠或松耳石,闪闪发光,耀眼夺目。即使在月光下,也能看得出来,仿佛腰缠一串夜明珠。
  藏家妇女的绸带,除有的束腰与装饰兼用外,一般只用于束腰。而在绸带外面,多另扎一条皮袋或铜袋。此时,这两种腰带则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装饰品了。
  因藏袍无口袋,胸前的兜囊虽常做口袋用,但多装大物件,小件日常生活用品装进去后,极易丢失。因此,无论男女,凡随时要用的小物件,大都系于腰带上,少者三五件,多的达十余件。在妇女腰间,还系有专用装饰物。这些日常用品及装饰物,依次排列于腰间,形色各异,十分漂亮。
  妇女腰带上的系物,常见的有如下数种:
  腰刀。既是食肉用具,又是自卫武器,同时也是装饰物。多系于前腰中间部位。
  针线包。分皮质和金属制品两种。皮质针线包长约十厘米,扁圆形,下端为尖角形,内用牛皮作套,外镶绸缎或黑色布料,有的还用彩色丝线绣有各种花纹图案,与旧时汉家妇女的针线包相似。金属针线包,分银质、铜质、铝质数种。有的长达十五至二十厘米。通常上端呈斧牙形,下端具三个圆角。除通体镂刻花纹图案,并镶嵌各种名贵珠宝外,下端的三个圆角上,以三条金属丝链连续系两层金属吉祥结图案,或一层吉祥结,一层流线型圆坠。如此层层下垂,有的长达三十厘米,一直垂到膝盖处,不仅异常美观,走起路来可闻“哗啦哗啦”的响声。如果说皮质针线包半是实用半是装饰的话,这种金属针线包则完全成了一种装饰物。
  火镰。内为皮质,外以金属镶面,其外形与旧日汉地的火镰相似。但这种藏式火镰,通常比普通的汉地火镰大一倍。尤其是那个扇形盖子,不仅特别宽大,而且镶有各种金属花纹图案。有的还嵌有珊瑚珠、松耳石等。装饰得异常华丽,远看像一只绕身飞舞的彩蝶。当地藏家的火镰内,常装有从一种叫“苞”的植物上采集下来的状似蒲绒的引燃物,以代替火纸使用。解放后,因牧人普遍用火柴引火,这种火镰除边远地区的游牧民有时作为备用引火工具外,已事实上成了一种装饰物。做工精细的火镰,每个售价百元以上。
  袍扣。系一种圆形铜片,中凸且有光泽,大小如银元。因妇女长袍齐脚,劳动及走长途极不方便。故多在前摆右下角缀一鼻扣,到时将前摆右角撩起,鼻圈套于袍扣上。平时亦作为一种装饰物。
  奶桶勾。有银质、铜质、铝质数种,长三十厘米左右。下端有的为单勾,有的为双勾。且通体镂刻花纹图案,有的还镶嵌有珊瑚珠、松耳石等。挤牛奶时,用于挂奶桶。平时亦作为装饰。
  “珞珑”。系妇女腰饰品,分皮质和纯金属两种。常见的皮质“珞珑”,上半部呈带状,下半部为椭圆形。正面饰大红织锦缎。下半部的缎面上,另嵌一桃形金属图案。“珞珑”下方,有的系一云肩纹金属图案,有的系一方形布质袋状饰物。方袋上除多绣吉祥图案外,有的则用细小的珊瑚、玛瑙、翡翠、松耳石珠粒,拼凑出各种图案,五颜六色,异常漂亮。金属“珞珑”有的与皮质“珞珑”相似,有的上下各由一个三角形图案对角组成,中间横排三个花纹图案。这种“珞珑”不仅通体镂刻花纹图案,而且大多以珊瑚珠、玛瑙珠和松耳石交叉镶饰。“珞珑”大小不一,大的长达五十厘米,小的仅有十多厘米。按照当地藏俗,妇女佩戴“珞珑"成双不成单,通常前腰两侧各佩戴一个。
  “珞热”。铜质、圆形,大小似银元。正面阴刻十二属相图。系一种吉祥饰物。
  当地藏家妇女腰间的饰物,除袍扣、奶桶勾和“珞珑”外,其他备件在男子的腰饰中均可看到。此外,男子另有四件特殊的腰饰物:
  印章。圆柱形,高约七厘米,直径二厘米。有金、银、铜质数种。以银质为多见。其印钮多为一狮头。通体镂刻花纹图案。章面上所刻的内容,有的是过去的官人或富人的名字,有的只是一种吉祥图案,或用古藏文所刻的吉祥文字,大多并非佩戴者日常所用的印章。有的章面上的文字,甚至连佩戴者自己也不认识。这种印章,事实上也是一种装饰物。
  镊子。供随时拔胡子和拔鼻毛用。
  解针。系半截黄羊角。牧人取其角尖部位,用于解绳结。在游牧民的腰饰中,经常可以看到。
  玉树藏家男女腰带上的系物,除部分纯属装饰品外,大多是生活及生产用物。过去,在牧人几乎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这些小物件的确是他们生活中经常离不开的。随着时代的变化,某些用物虽然已经过时了,但他们仍然系于腰间,作为装饰品。这些经他们精心装饰的小物件,事实上都是精美的工艺品。装饰性与实用性有机地结合,不仅体现了当地藏家装饰艺术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的聪明与智慧。
  
  老幼喜穿“牛鼻靴”
  藏胞普遍喜欢穿藏靴,但各地藏胞穿靴的习惯各有所异。生活在玉树高原上的藏族牧民,无论男女老少,皆爱穿头带尖角的藏靴。这个尖角,高约二厘米,略向内弯,因形似牦牛鼻子,故汉人习惯地称其“牛鼻子藏靴”。别看这个小小的“牛鼻子”,它不仅是江源藏胞与其他许多藏族聚居区的藏胞在穿靴习俗上的“分水岭”,而且起着保护靴头和靴脸夹缝的作用,同时也给藏靴增添了威风。它会使你联想到深山老道的高鼻梁道靴,更会使你联想到古代武士的战靴。
  “牛鼻子藏靴”,除了那个高高的“牛鼻子”外,在靴筒用料及装饰上,也有许多独特之处。如西藏昌都藏胞喜用灯芯绒作靴筒面料,青海东部藏胞多用各色普通彩布饰面等。在色彩装饰上,则用红色与黑色,或红色与白色、深红与淡红色分成彩饰。而人们常见的“牛鼻子藏靴”,靴筒则多以自织的羊毛褐子和大红呢子饰面。而且用深红、淡红、黑色三种面料交叉彩饰,并拼凑出各种几何形图案。再加上靴头和靴脸的彩饰,一双靴子往往装饰得异常华丽,看起来十分漂亮。
  藏靴,当地藏语叫“算巴”。其实,“算巴”只是牧人对藏靴的概称。在当地的“算巴”中,凡以羊毛褐子饰面者,则称为“楚郎”,意即“用羊毛褐子饰面的靴子”。而用大红呢子饰面的靴子,又称“果子巷”。50年代以前,凡比较讲究的藏靴,靴筒自踝子骨以上,至小腿下半部,以及靴脸部位,多用印度进口的大红呢子镶饰。据说,这种呢子质量特别好,用其缝制的衣服直放于地上而不歪倒。当地藏家称这种呢子为“果子”,用其饰面的藏靴则称“果子巷”。后来,这种呢子买不到了,就多选用国产红呢饰面。而凡用红呢饰面的藏靴,他们仍习惯地称曰“果子巷”。“果子巷”也因而成了高档藏靴的代名词。
  “楚郎”是当地牧人平时穿的最多的一种藏靴。其制作工艺也比较简单。通常选两块较厚的牛皮,用楦头将其压制成船形。为了使其成型,楦头压制后,有的还往里面填沙子或羊毛。待“船形”制成后,再将周围翻卷上去的部分,经加工修饰,与羊毛褐子靴筒缝制在一起,一双“楚郎”就算制成了。“楚郎”虽其貌不扬,但原料来源容易,造价便宜,而且穿起来也十分轻便。同时,靴底磨烂后,可另换新底。一双靴筒有的可换两三次靴底,倒是省事多了。
  “果子巷”的制作工艺则比较复杂。靴底薄的三至四层,厚的五至七层,皆用自鞣牛皮制成。靴底以上至踝子骨以下部位,多选用黑油牛皮镶饰。靴头翘勾至靴脸部位,通常用上等黑油牛皮或结实耐磨的驴股子皮夹三道夹缝,缝隙深0.5厘米,并以彩缎镶饰,端端正正的三道梁股子,及其华丽的彩缎镶饰,无疑成了“果子巷”的门面。一双做工精细的“果子巷”,往往需要数十道工序。这种精美的“果子巷”,江源各地时有出售,每双售价高达60元以上。
  “牛鼻子藏靴”一般不分左右脚。而且靴筒较高,一直套到膝盖处,即使不穿裤子,也能起半条裤子的作用。若将裤腿套于靴筒内,不但防潮保暖,也可免受蚊虫叮咬之苦。同时,每只靴筒后面,都有一道二十厘米长短的开口,不但穿起来方便,天热时亦可将靴筒挽下。玉树藏靴有单靴和棉靴之分。单靴多加一层布里。棉靴则多用羊毛毡做里,穿起来既暖和又舒适。玉树牧民大多会缝制“牛鼻子藏靴”,但做工的粗细相差甚远,不过多为自做自穿,好坏自不嫌弃。当地民间也有专门缝制藏靴的靴匠,其选料考究,做工精细,且颇多装饰。这种“牛鼻子藏靴”,除当地牧人自制外,四川雅安也有生产,商店里时有出售,颇受牧民欢迎。
  牧民穿长筒“牛鼻子藏靴”,每人都备有两条绑靴筒的彩带。每条宽约五厘米,长一米左右。靴带有缎带、绸带、毛线带之分。除缎带和绸带多购自商店外,毛线带皆出自当地藏家男女之手。他们将羊毛和牛绒捻成线后,再进行编织、染色。有的则直接用牛绒线和羊毛线两种不同的色线进行编织。不但均匀整齐,而且还编有各种图案。如莲花、牡丹、“万”字纹、吉祥结等,不失为一种精美的民间工艺品。按照当地藏俗,黄色和白色属活佛、阿卡靴带的专用色,除此以外,俗民百姓则无任何忌讳。尽管靴带终年隐没于长袍之内,但对于酷爱装饰的藏家牧人来说,仍然将其作为一件不可忽视的装饰品。由此可见,他们对自己的衣着装饰,的确是一丝不苟的。
  当地牧民男子除普遍穿用“牛鼻子藏靴”外,还特别喜穿马靴。富裕一些的人家,男子大都有一双马靴。他们所穿的马靴,有不少是从商店里购买的黑油牛皮马靴,筒长及膝,美观大方。内蒙古产的马靴尤其受欢迎,无论价格多贵,凡是有条件的,都要千方百计地买一双。另有当地靴匠缝制的马靴,靴料均用自鞣的牛皮,虽染为黑色,但缺乏光泽。而这种马靴售价低,易购买,且不易干裂,不用上油。牧人吃完手抓肉,双手往靴面上一抹,又可起到润滑皮子的作用,穿起来十分方便,故牧人也很欢迎。
  
  食俗杂志
  
  牧人的三餐面食
  藏家牧人的主食,除少量白面外,主要是青稞炒面。由于他们吃肉较多,粮食反而吃的很少。尤其是入冬以后,家家户户都储存了许多牛羊肉,肉食喧宾夺主,粮食反倒成了“副食”。通常情况下,一个牧民每月有20多斤粮食就够了。由于生活条件所限,他们平时吃饭,既无固定时间,也无固定顿数。少者四顿,多者五六顿。有时以肉食为主,有时以面食为主,基本是随饿随吃。但每天的“早点”、午饭和晚饭,大都以面食为主。而且,在食用方法上也不相同。江源藏族聚居区流行着一个顺口溜:“早上舔,中午拌,晚上吃顿糊糊面。”形象地总结了牧人一日三餐面食的规律。
  “早上舔”,即舔“者合”。牧人每天早晨起床后,通常先烧一壶奶茶。然后在小碗里放上半碗炒面和曲拉,用手拌匀后,再以四个手指将其紧压到碗的半边,接着在空余的另半边碗里放上一块酥油,倒满奶茶。这种半碗炒面、半碗酥油茶的“早点”,青海其他不少藏族聚居区称“加卡”,而玉树西部藏人称“者麻”,东部藏人则叫“者合”。藏人舔“者合”颇有意思。他们将盛满酥油茶的半边碗对准嘴边,想喝时喝一口茶,想吃时伸长脖子和舌头,在另半边碗里的炒面上舔一下。茶水喝完后,继续往里添,直到将半碗炒面舔完为止。藏胞早上的一顿饭,一般只舔一碗“者合”。出牧前,如想吃饭,或拌糌粑,或吃手抓肉,那就根据自己的食欲了。“者合”既能饮,又能吃,既保持了酥油茶独特的香味,又解决了干炒面难以下咽的困难。“者合”不但能解渴充饥,食用起来也很方便。无论走到哪里,只须备一壶一碗和一些酥油、炒面、茶叶即可,不用案板,不用锅灶,也不用任何佐料,在各类早点的制作中,这恐怕是最简单的方法了。这种炒面和茶水结合的食物,在一些牧人中,通常午饭和晚饭前还要各舔一次。不过这两次不叫“者合”,前者称“垫加”,意即“午饭前的加餐”;后者称“公加”,意即“晚饭前的加餐”。这样,他们每天就要舔三次了。
  “中午拌”,即拌糌粑。“糌粑”系酥油炒面的藏语音译。是炒面、酥油、曲拉用奶茶拌合而成的一种食品。人们一提到藏族牧民,往往会联想到“糌粑”。这是因为糌粑是他们每天必食的主食。牧人拌糌粑的动作十分熟练。拌前通常先喝奶茶,奶茶喝够了,留上少半碗,先把酥油、曲拉和糖放在里面,然后一勺一勺地添炒面,往往添得像小山一样,直到不能再添为止。此时左手托碗,右手食指先把炒面向茶水里轻轻地戳几下,以增加碗内空间,接着自左至右、自上而下鸡啄米似的依次将炒面压入茶水内,且边压边拌,将碗内几种食物与茶水粗合在一起。然后用拇指紧扣碗边,另四指和掌心扣压碗里的炒面,使小碗在左手掌上不停地旋转,边转边拌,一碗炒面很快就拌均匀了。藏家妇女拌糌粑的动作更为灵巧。她们将炒面与茶水粗合后,用大拇指和小拇指护住碗边,以防炒面洒落,然后用另三个手指扣压炒面,轻轻地转动几圈,即可把一碗炒面拌好。拌好的炒面用手捏成疙瘩,即为“糌粑”。藏人吃糌粑与汉人吃红薯一样,不用碗筷,而是握在手里,一口一口地咬着吃。一碗炒面能拌三两左右的一团糌粑。一个牧民一顿的主食,大多是这么一点儿。平时,牧人的帐房里大都备有一个精致的炒面盒。盒高约十五厘米,长四十厘米左右,外饰红漆,并绘有各种吉祥图案。炒面盒通常分拉盖和揭盖两种。玉树境内的炒面盒多为揭盖。盒内一般分两格。宽的一格盛炒面,窄的一格盛酥油或曲拉。讲究一些的人家,家里大多另备一专门盛放酥油的圆木盒,有的供平日所用,有的专门用来招待客人。
  牧人外出放牧时,拌糌粑的方法更为简单。他们往往连壶和碗都不带,随身只背一个炒面褡裢。这种炒面褡裢,当地藏语叫“藏科”。有的用两个小羊羔皮袋制成,有的用细羊毛线编织而成。两个袋子中间以两根生牛皮绳相连。内装炒面、曲拉、酥油和糖。出牧时搭于肩上,食用时两手抓住袋子揉搓一阵儿,使酥油和糖溶化于炒面、曲拉之中,然后用手抓着吃。讲究一些的牧人,多另带一个小獐子皮袋。饿时从褡裢里取出酥油、炒面和曲拉,放入獐皮袋内揉搓几下,即可食用。因獐子皮袋柔韧且无异味,加工出来的糌粑格外好吃。牧人夏季外出放牧,多采用这种办法加工糌粑。饿时从褡裢里抓几把糌粑吃,渴时喝几口山泉水。一不用烧水,二不用碗拌,倒是省事多了。因糌粑是由脂肪、糖和富含蛋白质的炒面、曲拉拌合而成,不但吃起来酥软香甜,而且营养丰富,耐饥御寒。同时,由于糌粑加工简单,很适应藏族牧民特殊的生活条件。
  藏人自小吃糌粑,天天拌糌粑,人人都是拌糌粑的能手。汉人初次拌糌粑时,看到那一碗堆得尖尖的、好像随时都会洒落下来的炒面,常常感到无从下手,甚至弄得茶水四溢,炒面粉洒落一地。而放到牧人手里,却像玩泥巴一样,谈笑之间,一团糌粑就捏到手里了。而且不漏一滴水,不洒一点儿面,其功夫真算到家了。有的牧人还总结了拌糌粑的“六字口诀”:一戳、二转、三捏。虽然给初拌糌粑者从理论上提供了经验,但不经过若干次实践,仍然是不可能拌好的。
  按照地方政府的供粮标准,一个牧民每月除供应少量白面外,仅供青稞十八斤。他们将这些青稞买回炒熟后,除部分有条件的地方用电磨或水磨加工炒面外,不少牧人依然使用着世代沿用的小手磨进行加工。藏式小手磨上扇较小,下扇周围有五厘米左右的高边,且一侧有一缺口。使用时,上扇套于下扇中,手持摇把转动上扇,炒面即可从缺口流出。小手磨摇动起来十分轻便,老少皆可操作。在牧人的帐房里,你会经常看到藏家妇女盘坐在地上,一手转动小磨,一手不停地往磨眼里添青稞,嘴里还哼着曲儿,半是劳动,半是消遣,悠然自得,别有情趣。
  牧人的晚饭习惯与汉地农家相似,大都爱吃稀的。除偶尔吃顿大米稀饭或挂面外,大多吃揪面片或炒面糊糊。“揪面片”是把和好的面粉切成条状,然后拉长、捏薄,一片一片地往锅里揪,与甘、青一带农家揪面片的方法相似,只是工序简单一些罢了。牧人做炒面糊糊的方法也比较简单。他们通常直接把炒面撒入开水锅里,稍煮片刻即食用。藏胞无论做何种稀饭,里面大都要放肉块,有时还要放些粉条和羊油。汉人初食这种稀饭,总觉得不习惯。而藏胞却感到很合胃口。他们无论吃什么东西,如无牛羊肉或牛羊油,总觉得没味道,这也是他们长期形成的饮食习惯。牧人吃过这顿晚饭后,到睡觉前,如感到肚子饿时,有时还要拌团糌粑或吃些牛羊肉。藏家不善做面食,不仅是因其生活条件所限,也与他们不常吃面食有关,正如南方人不善做面食一样。
  杀牛宰羊不用刀
  藏族牧民宰杀牛羊的方法十分奇特。他们不用刀杀,而用“绳杀”。其办法是用一根牛毛绳子将牛羊的嘴、鼻牢牢缠住,使其活活憋死,然后再剥皮卸肉。对牛羊来说,这种“绳杀法”,远比汉人一刀断其动脉要难受得多。但牧人自有其道理。他们说,内地人杀牛宰羊要见血,太残忍。这样用绳子把牛羊憋死,它们会减少许多痛苦。同时,憋死的牛羊血不外流,肉嫩、色红、味鲜,不但颜色好看,吃起来也特别可口。千百年来,他们一直沿用着这种别具一格的宰杀方法。
  在江源藏族聚居区,笔者曾多次目睹牧人宰杀牛羊,尤以杀牛的场面最使人惊心动魄。牧人预先选好被宰杀的牦牛后,拿着一根十多米长的牛毛绳子,若无其事地来到牦牛跟前,先用绳子的一端将其两前腿死死捆住,接着把绳子拉向牦牛的后腿,轻轻地缠上一圈,然后猛然拉紧绳子,将两条后腿捆在一起,使其失去平衡,跌倒在地。这时,牧人再用剩余的半截绳子,把牦牛的前后腿捆在一起,骑到牛脖子上,抓住一只犄角,用力一扭,把牛头扭向一边,然后用一根较细的毛绳,将牦牛的嘴、鼻一圈一圈地缠住,使其慢慢憋死。这是对那些性情温驯、比较老实的牦牛所采取的办法。在牧人进行绳捆索绑过程中,这些牦牛很少有反抗动作。当初,当主人拿着绳子捆其前腿时,它们可能还以为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主人同自己开玩笑呢,而当主人将其摔倒在地后,这才恍然大悟,拼死挣扎起来,但为时已晚矣!
  对于那些性情暴烈、桀骜不驯的牦牛,牧人平时心里有数。为防止这些牦牛伤人,他们在捕杀过程中,尽量避免与其接近。有的事先在草滩上竖一碗口粗的木桩,然后用一根挽好套圈的绳子,趁牦牛不备,将套圈抛到它的一只犄角上,接着用力把活套拉紧。当牦牛发觉自己的犄角被套后,即拼命抵抗。甚至支起两只尖利的犄角,向主人追去。这时,牧人趁机将牦牛拉向木桩,把牛角死死地绑到木桩上,然后用绳子将其嘴、鼻缠紧。这些牦牛憋死后,往往头吊在木桩上,前肢呈站立状,而后半截身子则瘫卧在地上,如同上吊自尽一般。
  一些有经验的牧民,在捕杀这种烈性牦牛时,往往不依赖于木桩,只须一根长绳即可。捕杀时,他们站在距牦牛两三米远的地方,将挽好活套的绳子轻轻一抛,即能准确地套到牛角上。然后一边拉紧牛角,一边将手中的绳子折成套圈,依次向牛嘴抛去,套上一圈,勒紧一圈。直到把牦牛的嘴、鼻全部缠紧为止。这样,牧人在不接近牦牛的情况下,即可将其置于死地。牧人捕杀牦牛,动作迅速,干脆利索。尤其是在远距离内用绳子套牛角和牛嘴的技巧,更是汉家屠夫望尘莫及的。
  尽管牧人认为这种“绳杀法”能使牦牛减少痛苦,但依然使人惨不忍睹。当牦牛的腿和嘴、鼻被绳捆索绑后,它们往往憋满牛劲儿,拼死挣扎。两眼憋得像铜铃一般,泪珠儿滚滚而下,身下的牧草被蹭得光溜溜的,连身上的长毛也被蹭掉许多。尤其是在即将断气的一刹那,其状更惨。每当此时,藏家妇女往往不忍心目睹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伴被杀的惨景,有的躲到帐房里偷偷掉泪。有的为同伴诵经祈祷,祈愿它们来世脱生个好人,不再受这牛马之罪。
  牧人宰羊的方法与杀牛大致相同。羊只体小力弱,性情温驯,无多大反抗力。捕杀时,牧人首先抓住羊角或羊耳,将其摔倒在地,死死压在它的身上,然后用绳子将嘴、鼻缠紧,让其慢慢憋死。一般情况下,一个牧民每天可宰杀二十至三十只羊,而宰杀牦牛最多也不过十来头。
  牧人将足够一天剥皮卸肉的牛羊“绳杀”后,即拔出锋利的藏刀,开始剥皮开膛。剥皮之前,他们通常要观察一下牛羊的眼睛。如眼球已由灰黄色变成青紫色,即证明已经死去。有时他们还要伸出手指,在牛羊的眼前晃动几下,若有反应,即证明它们仍然活着。直到这些牛羊完全死去,牧人才开始操刀。
  牧人剥皮卸肉的方法也很别致。剥牛时,首先从牛脖子上开刀,一直开到胸部。然后将皮拉开,割断动脉血管,把血放入盆内,或让血全部流到胸腔里,再用勺子往外舀。待血放完后,将皮全部剥下,接着开膛破肚,取出内脏,割掉牛头,砍去四蹄,只剩下一个血淋淋的牛身子,躺在摊开的牛皮上。这个牛身子,牧人通常将其卸为八块:前腿两块,后腿两块,肋巴两块,胸骨一块,臀部一块,真是名副其实的“大卸八块”了。羊在放血、剥皮、砍头、去蹄后,竖着从脊梁骨砍开,分作两半,然后再把两条后腿分别取下,共分四件。因前腿肉少,故每条前腿带一扇肋巴,也算是公平合理了。
  每年进入十月,牧人便开始杀牛宰羊,名日“冬宰”。他们选择这个时间宰杀牲畜,有两个原因:一是夏、秋两季水草丰盛,牛羊经过这几个月的饲放,膘肥体壮,肉多油厚;二是进入十月以后,玉树高原气候逐渐变冷,宰杀出来的牛羊肉易于保存。通常情况下,雄性牛羊五岁左右即大部入宰杀之列。因五岁以后,它们就要逐渐走向老化。母牛和母羊凡失去繁殖能力的也要宰杀。牧民宰杀的牛羊肉,除少量出售外,大部分自食。就象汉民储备冬菜一样,他们储备的牛羊肉,必须够一冬一春食用。因为一旦到了冬春季节,牧草枯黄,牛羊变瘦,宰杀后也无多少肉可供食用,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
  “大冷库”中的“小肉库”
  人们常把江源藏区的冬季称为“天然大冷库”。在这个“大冷库”中储存肉食,自然是很方便了。然而,在这个“大冷库”中,当地牧人大多还建有自己的“小肉库”。他们每年冬宰出来的大量牛羊肉,正是在这些“小肉库”中储存的,而且一直储存到来年开春以后。
  在西部高原的冬季牧场上,许多牧人家都垒有两米多高、直径一米多宽的“小肉库”。这种“小肉库”,当地藏语叫“夏公”。多用石块或草坯砌成。外观呈圆形或方形,看起来酷似碉堡,故也有人称其“碉堡仓”。“夏公”每家至少垒一个,人口多者有的垒砌两三个。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冬季牧场,“夏公”一个连一个,远看就像森严的碉堡群。每个“夏公”底层皆铺有青石板,而且四壁垒砌得又比较严实,故不但不易风干,亦可保持肉食的清洁。大的“夏公”可储肉千余斤。加之“夏公”皆建在帐房附近,随吃随取,十分方便。这种“夏公”在治多草原上最为常见,也是当地牧人传统的储肉方法。
  在澜沧江源流地区的杂多草原上,当地牧人喜欢用牛皮储存肉食。每当冬宰时,他们把牛羊肉切成小块,然后就地包入血淋淋的湿牛皮中,再以毛绳固定起来,经一夜冷冻后,即冻结成一个“大肉包”。居帐牧人即就地存放在草滩上,定居牧人则大多储放于室内。这种储存方法虽然干净卫生,但由于牛皮与肉食冻结在一起,不易随时取食,故大多作为一种长期储存办法,待来年开春后才开始食用。至于随食随取的肉食,则另行储放。一张大牦牛皮,可包裹五六百斤牛羊肉。一个四五口人的家庭,有两个“牛皮仓”也就够了。这些肉储至来年解冻时,吃起来虽有点腌肉味,但色鲜质嫩,且无任何污染,看起来如同新宰的鲜肉一样。
  在一些地方的牧人中,还喜欢用羊壳郎储存羊肉。他们选取一些较大的羊只,掏出内脏,只留下一个空壳郎。然后将宰杀的其他羊肉切成小块,装入羊壳郎内,冷冻后储以备食。在一只羊壳郎内,可装一只同样大小的羊的肉。这样,一只羊的体积不仅可以同时储存两只羊的肉,少占许多地方,而且也能保持肉食的清洁卫生。此外,有的牧人还常在冬季牧场住地附近挖一深坑,坑内或铺以石板,或垫以牛皮,将牛羊肉切成块状储放进去,然后选取洁净的黄土封埋。至来年开春后,当地表解冻时,坑内依然处于冷冻状态,所储肉食不仅不易污染,而且可以储放更长的时间。这种“土埋储肉法”,比牛皮包裹的方法更适用,而且也具有科学性。
  玉树西部由于地势高寒,每年秋末冬初,在未完全入冻之前,有的牧人为了防止牛羊掉膘,或意外的风雪之灾给牧畜带来损失,常提前宰杀冬肉。此时,他们大多把冬肉临时堆放在牧场的青石板上,然后用湿牛皮盖起来,至结冻后再装入“肉库”内。因地面铺有青石板,不但防潮,腐草味也不易污染肉食。加之当地又无蚊蝇叮咬,这样一直可以储放半个来月。此种储肉方法,在西部夏季牧场上也经常可以看到。牧人宰下肉食后,堆于牧地石板上,食时割下几块即可,存放十天八天亦不变质。即使西部的夏天,亦如同天然冷库一样。
  手抓肉·风干肉
  在藏家牧人的饮食生活中,吃牛羊肉是家常便饭。牧人常年食肉,总结出了许多与其生活条件相适应的食肉方法。在玉树高原上,最常见的是手抓肉和风干肉。这些世代相沿的食肉方法,一直延续至今,并一直是他们生活中的美味佳馔。
  手抓肉,是牧人最爱吃的一种肉食,也是江源藏族聚居区有名的风味食品。所谓“手抓”,顾名思义是用手抓而食之。牧人吃饭不用筷子,吃肉则用刀削。他们一手拿着肉块,一手拿着藏刀,削下一块,递到嘴里吃一块,很少看到直接用嘴啃食,故也有人称藏刀为“匕首筷”。正是靠这把“匕首筷”,他们能把一根筋筋巴巴的骨头,一段颈椎骨节节相连的羊脖子剔挖得一丝不剩。牧人加工手抓肉时,通常连骨头一块放到锅里煮,待血水消失,有时肉还未变色,即捞出来食用。但他们对火候掌握得特别好。煮出来的肉既不太烂,吃起来又不发柴,且不失新鲜味。这种半生不熟的肉特别耐咀嚼,越嚼越有味道。牧人煮肉不加任何佐料。有时只放一把盐,有时全用淡水煮。吃时撒点盐面,或在盐里蘸着吃。夏日天热,肉类不易久储,牧人大多随吃随宰。一只六七十斤重的大羯羊,四五口人的家庭,几天时间就吃完了。冬天,他们往往将牛肉或羊肉煮上一大锅,捞出来放在皮袋里或盆子里,如同汉人吃馒头一样,随吃随拿。手抓肉也是藏家招待客人的上等食品。每遇客人进帐,主人首先将炒面盒子和手抓肉摆到客人面前。手抓肉上通常插着一把藏刀。那意思是说:请随便吃吧,吃多吃少都可以。江源藏家有句谚语:“牛吃肋巴,羊吃胸叉。”牛肋巴肉细且香,羊胸叉肥而不腻且发脆,皆是手抓肉中之上品。所以,热情好客的藏家牧人,常把牛肋巴和羊胸叉存放起来,以备招待客人。如遇贵客,他们会双手将这些美味肉食递到客人面前,以示自己的敬意。汉民初吃手抓肉者,往往感到不太习惯。总认为这种吃法太原始,而且把肉当饭吃,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但是,你一旦吃上几次,就会品尝出它的味道,而且越吃越想吃。居住在江源藏族聚居区的其他族同胞,大都吃手抓肉吃上了瘾。他们虽不像牧人那样天天吃,但却常用手抓肉改善生活。尤其是每年入冬后,每家少则买一只冻羊和一条牛腿,多者买两三条牛腿,平均每人买一只冻羊。正如储备冬菜一样,他们大多要储备许多肉食。这又可能是入乡随俗,受藏家食肉习俗的影响。每隔几天,当肉瘾上来后,全家煮上一大锅,挽起袖子,每人拿一大块,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如同藏人一样,有时吃一半个馒头,有时干脆当饭吃。虽然弄得嘴油手滑,但吃得痛快,吃得过瘾。一个壮年汉子,每顿少说也要吃掉两三斤肉。饱餐一顿手抓肉,即使一天不吃东西,也没有饥饿之感。
  风干肉,既是藏家牧人储存冬肉的一种方法,也是他们冬春季节的传统肉食。因羊只肉少,风干后不但无多少肉可食,而且一掰即碎,故风干肉的传统原料主要是牛肉。在定居藏人中,凡讲究一些的人家,多将牛肉切成条状,装入柳篓里。这种“柳篓肉仓”,皆用当地常见的红柳枝编成。口小、底小、肚大,看起来像巨大的酒坛。较大的柳篓,可装四五百斤牛肉。这样既便于风干,又可减少污染。但这种篓子由于体积过大,拉运不便,故使用者并不普遍。尤其是游牧民中,更很少使用。而大多数牧人则把牛肉条整齐地挂于屋檐下、仓房里、门庐里,或帐前的绳子上。冬春季节,如果你到江源藏族聚居区旅行,便会看到家家都挂着一排排干肉条,就像汉地农家晒南瓜干一样。凡想吃风干羊肉者,多将整只羊挂起来。有的一家能挂数只羊。牧人加工风干肉,并不像加工市面上出售的牛肉干那样,需要多种佐料和工序。他们既不用水煮,也不用盐腌,更不加任何佐料,用的仅是鲜生肉。一般来说,冻肉只能吃到来年解冻时。因天气变暖后,即会腐烂变质。而风干肉则一直能吃到来年夏天。在牛羊复壮前,不易宰杀时,它可以帮助牧人度过青黄不接的食肉季节。牧人加工的风干肉,看起来像木柴,敲起来“梆梆”响,但由于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冷冻,却变得非常酥。牧人食用时,常用手掰下一块,一点一点地撕着吃。刚放进嘴里时,略感腥膻味,但咀嚼几下后,是牛肉是羊肉,其原味也就自然出来了。而且越嚼肉味越浓,越嚼越香,正如同吃市面上出售的牛肉干一样。风干肉比手抓肉更耐人咀嚼,其味也更为独特,堪称江源藏族聚居区的一种风味食品。风干肉虽酥而味美,但毕竟是干肉,若无好的牙齿和胃口,也是无法享受的。在这一点上,你还是要佩服藏胞的。
  牧人常年吃牛羊肉,对其有种特殊感情。正像南方人离不开大米,北方人离不开面粉一样,他们每天不吃点牛羊肉,就好像没有吃饭一样。藏胞到外地出差、开会或做客,即使你摆上一桌山珍海味,他们也不会感到新鲜,常会要求你再加一盘手抓肉。同时,他们若因事离开家乡,总不忘带些手抓肉或风干肉,若吃不到牛羊肉,常在饭后拿出来撕巴着吃,以此解馋。
  牧人虽然爱吃牛羊肉,但真正放开肚子吃,还是近十多年的事。在吃大锅饭的年代,牧业生产较好的地方,牧人所分冬肉仅够食用。而不少地方的牧人,常常出现“断肉”现象。自牲畜作价归牧户所有后,他们在畜牧业上各显神通,牛群、羊群不断增大,奶子喝不完,肉也可以随便吃。牛羊的生杀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想吃就宰,想吃多少宰多少。要说过肉瘾,这些年算是过足了。
  风味各异的杂碎小吃
  牛羊杂碎,这种既好吃而处理工序又很复杂的肉食,江源藏家牧人在长期的食肉生涯中,也摸索出了许多食用方法。他们制作各种杂碎的方法不仅十分奇特,而且吃起来风味各异。如果你能到当地帐房里品尝一次这样的杂碎,也算是大饱口福了。
  血肠:汉人食肠,往往把肠子翻过来翻过去,反复洗、泡、揉、刮。到后来,肠内的异味洗掉了,而其营养物也差不多洗光了,从食肉科学方法上讲,这些方法并不足取。牧人食肠时,通常去其粪便后,一人用手捏紧肠口以下十余厘米处,另一人撑开肠口,往这段肠内灌满清水,然后由握肠者轻轻捋出肠尾。这样逐段往肠内灌满清水,逐次捋出肠外,直到肠尾流出的水无异味为止。按照牧人的说法,冲洗肠子时,如用手捋得过重,容易把肠内的油质物捋出。若洗泡时间过长,揉搓次数过多,吃起来也就没有新鲜肠味了。这话或许是有道理的。牧人将牛肠洗净后,多用来制作“灌肠”。其他藏族聚居区牧人制作的灌肠,有肉肠、面肠、血肠、肝肠之分。而玉树大部分地区的牧人制作的“灌肠”,既有肉,又有油,而又以血为主。这种“肉肠”、“油肠”与“血肠”相结合的“灌肠”,当地牧人概称“血肠”,也是藏族聚居区质量最好的“血肠”。制作时,通常将牛肉、牛油或羊油切碎后,放入牛血或羊血盆内,加青盐和少量清水搅拌。有条件的再拌以葱花、姜、花椒粉之类的佐料,以加色添味。然后,一人撑开肠口,一人用手指往里填。待灌到七、八成,用细羊肠扎紧肠口即可。牧人食肠与食肉一样,多半煮到六七成,即捞出来食用。有的甚至只煮到三四成即开始食用。切开后,肠内的鲜血往往尚未完全凝固,但他们却吃得津津有味。据说,这种血淋淋的“血肠”,具有很大的滋补作用。老人、产妇及病后体弱者,用血肠调养身体最好。初到江源藏族聚居区的异族朋友,看到牧人制作的血肠,总觉得难以下咽。但是,一旦吃上一口,即会感到余味无穷,吃完一节,还想再吃一节。久居江源藏族聚居区的汉、回同胞,下帐遇牧人宰杀牛羊,常请求主人做血肠吃,他们大多是吃上瘾了。
  兜卷:牧人食用牛兜或羊兜,通常将兜内粪便去掉后,用清水反复冲洗,直到无大的异味为止。牧人这样处理兜子,既不伤其肉,也不损其油,而且也很省事。他们将兜子洗净后,除做兜丝粉汤外,每遇节庆或贵客临门,还常用来制作“兜卷”。这种“兜卷”,当地藏语叫“卓曾”。其原料主要是羊兜。制作时,通常先把兜内的一层网状油质物取出,兜子洗净后,与网状油质物分别切成大小相同的数片,然后把兜片和网状油质物片分层铺好,各层间撒以盐面和葱花,卷好后,用细羊肠缠紧,即可下锅煮食。这样煮出来的“兜卷”,既有兜香味,又有油香、肠香及葱香味,其味鲜美,可谓杂碎小吃中之上品。这种小吃,在玉树西部治多草原一带最为常见。
  灌肺:取刚宰杀的囫囵羊肺,用清水稍加清洗,再用嘴对着气管口往里吹气,排去肺气孔内之杂物,然后在溶化好的酥油汁里拌上青盐,顺气管口灌入肺内,使其渗入肺气孔里,最后扎好气管口,即可下锅煮食。因肺气孔里灌满了酥油,煮熟后的羊肺,往往比鲜羊肺膨胀一倍以上。切开后,如同面包似的,切面上布满气孔眼,而且吃起来香脆可口。“灌肺”小吃以玉树西部高原较为普遍,也是当地藏人待客之上品。
  夹心肝片:当地藏语叫“穷乃”,意即“食用肝的边沿部分”。制作时,通常从新鲜羊肝周围切下数片,然后再从每片中部竖切一道深口,将拌好调料的油质物夹于其中,最后用细羊肠缠紧即可。因每片羊肝中部夹有油质物,故也俗称“夹心肝片”。羊肝边缘部位本极鲜嫩,再加上油质物、调料及羊肠,煮熟后吃起来则更鲜美。
  食头:牧人食用最多的是牦牛头。牦牛头大的可达十五公斤以上,远比黄牛头大得多。汉人食用牛头时,为了把牛头上坑坑洼洼里的毛弄干净,常用开水烫、喷灯喷、沥青粘、刀子刮、镊子拔,工序十分复杂。一个主妇忙上大半天,能把一个牛头收拾干净,也就不错了。而且往往累得腰疼腿酸,大有“得不偿失”之感。牧人由于没有这些条件,通常把牛头直接放到火里烧,然后再洗洗刮刮,虽然没有汉人收拾得那样干净,但也基本把头毛处理光了。当这些工序完成后,在分卸头骨和头肉时却十分讲究,而且颇有科学道理。煮食前,牧人通常将牛头分卸成十四块。去其双角、双耳后,首先横着从牛嘴砍开,将牛头一分为二。然后将上半扇竖着从中砍开,分作两半,每半按耳、眼、腮、鼻四个部位,另分卸成四块。下半扇因无五官,竖着从中砍开后,每半平均分作三块,这样,连同牛舌头,一个牛头通常卸成大小十五块。上半扇牛头,主要食用耳肉(耳朵下方的一块肉)、眼肉(眼睛周围的肉)、腮肉和鼻肉。牛耳因毛多肉少,牧人一般不食。牧人对牛头的结构了如指掌。他们在分卸牛头时,都是按其骨骼结构进行的,所以不用重斧砍,只须一把藏刀即可。同时对牛头上哪个部位肉多,哪个部位肉少,味道有何不同,他们都一清二楚。牧人食用羊头时,多将囫囵羊头放到锅里煮,然后去其毛,顺着羊嘴砍成两半,即开始食用。因羊头肉少,而且头毛难以弄净。故牧人弃者甚多。
  食蹄:羊蹄因筋肉太少,牧人一般不食。而经常食用的主要是牛蹄。有的直接放到锅里煮,煮后拔毛,食其筋肉。有的把牛蹄埋到羊粪堆里,经过一段时间蒸腐后,再去毛煮食。因羊粪性热,蒸腐后的牛蹄,蹄毛即大部脱落,未脱落的也极易拔掉。而且筋肉发软,煮食起来也极方便。牧人一般将牛蹄埋在比较固定的冬季牧场,想吃时即到羊粪堆里去取,通常作为牛羊肉的辅助肉食食用,也是当地藏家逢年过节、招待客人的上等美味。
  受宠的康砖和松潘茶
  江源藏人与其他各地的藏人一样,素有饮茶之习。早晨起床后,先饮两碗茶;晚上睡觉前,也要把茶喝足。平时,牧人帐房内的“塔夸”上,从早到晚都熬着一壶浓茶。吃糌粑和手抓肉时以茶代汤,无事闲坐时饮茶自娱。如外出放牧或上山狩猎,他们都要带上茶叶和茶壶,渴时用三块石头支起茶壶,就地捡些牛粪,便烧起茶来。一个牧民每月需茶叶二到三斤,每年把许多钱都用到了喝茶上。牧人常说:“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这话是毫不夸张的。
  藏人饮用的茶,主要是形似砖块的“砖茶”。砖茶不仅成本低,价格便宜,而且体积小,不易霉烂,便于运输和储存,很适合游牧民的生活特点。砖茶通常分茯砖、黑砖、米砖、康砖等数种。历史以来,各地藏人因饮茶习惯的不同而各有所爱。玉树藏人除喜饮四川产的康砖和茯砖外,还特别宠爱该地产的“松潘大茶”。
  康砖和茯砖饮用时皆直接放入壶里煮。玉树东部半农半牧区的藏人,多加入适量青盐。而西部游牧民除加青盐外,通常还要放进一些土碱。牧人常说:“茶无盐,水一般。”这样熬制出来的茶水,色深褐而味苦咸,看起来如同中药汤一样。初饮这种酽茶的人,常觉味苦而难以下肚。但牧人却认为,只有这样的茶才过瘾。据当地牧人讲,川产康砖和茯砖,较之其他地方产的砖茶,具有色泽油润、味道醇厚、经熬耐煮的特点,即使不放土碱,熬制的茶水饮起来也很可口。这也许是他们在长期的饮茶生活中所得出的正确结论。但同时也可以看出,因玉树与四川毗邻,历史以来,当地藏人主要饮用的是川茶,故对川茶就格外适应,进而也就有所偏爱了。
  “松潘大茶”因旧产川西松潘地区而得名。这种茶用竹篾编成的长圆形或四方形笼子作包装。方形包装每包六十斤。长圆形包装长约一米,粗似海碗口,每包十二块,每块重约二斤,外观呈椭圆形,看起来很象一个大元宝。松潘大茶是当地藏人的传统饮料。较之康砖和茯砖,甚至更受欢迎。藏人常成包成包地买回家中,以供四季之需。每当国营商店脱销时,常会看到来自川西北的茶叶小贩,用毛绳绑于茶包两端,像背行李一样斜背于肩上,游串于各地出售。藏人买回大茶后,通常将其掰碎,先放到碱水锅里煮,待碱水熬干,茶叶变成深褐色,碱分大部浸入茶叶后,再取出晾干,储存起来慢慢熬着喝。这种加工大茶的方法,在东部半农半牧区尤为常见。在藏家的院子里,你会经常看到他们在晾晒这种深褐色的茶叶,就像过去汉地农家晾晒煮熟的红薯叶一样。据说,用这种加工好的茶叶熬制茶水,水开茶即熬成,不但省事,而且也节省时间。同时,其茶色虽与康砖和茯砖相似,但其味清淡,如同汉人饮的青茶一样,与苦咸的砖茶汤截然不同。故当地藏家常将大茶与砖茶轮换饮用,以改换口味。
  在茶水中掺入适量奶汁,熬成的茶叫“奶茶”。奶茶也是牧人常饮的一种茶。奶茶中放的茶叶较少,熬出来的奶茶呈黄褐色,既有奶子的油香,又有茯茶的浓香,味道醇厚,沁人肺腑。玉树民歌中唱道:“大清早最爱喝砖茶汤,放上些牛奶味更香。”每年进入挤奶季节,牧人天天饮用奶茶。不少居住在江源藏族聚居区的异族同胞,对奶茶也倍有好感,常买些奶子配以茯茶熬煮,把奶茶作为风味饮料享用。
  酥油茶,是牧人所饮茶中之上品,也是牧人最讲究饮用的一种茶。饮茶时,通常先在碗内放一块酥油,然后再冲进滚烫的奶茶,待酥油溶化后开始饮用。在牧人的帐房里,你会经常看到他们饮酥油茶的情景:当滚开的奶茶倒进碗里后,那块乳黄色的酥油在茶水中翻动几下,溶化后浮在水面上,喷香的奶茶酥油味接着扑鼻而来。每当这时,他们轻轻吹开浮在茶水上的酥油,美美地饮一大口,然后长长地出一口气,那神情真如同三伏天喝了一口冰镇汽水一样。看到此情此景,即使你不渴,也想饮它两碗。不习惯酥油味的人,往往觉得酥油茶不如奶茶好喝。其实,酥油茶比奶茶更香、更鲜、更富有营养。牧人不仅自己爱喝酥油茶,还常用酥油茶招待贵客。你若有机会到江源藏家帐房里做客,是会得到这种享受的。
  每逢过年过节或遇贵客临门,不少牧人还有“打茶”之习。所用茶桶皆为木质,粗似海碗口。大的长约一米,小的五十厘米左右。筒身大多箍有数道金属箍环。上端至下端系一条供提携的彩带。牧人打茶时,通常将煮好的茶水,经过滤倒入茶桶内,再放入适量的鲜奶、酥油和盐巴;讲究一些的人家,还要另放一些碎核桃仁。然后用一特制的木棍上下捣动,将桶内的各种成分捣匀后,倒入壶内慢慢喝。牧人打茶时,通常一边上下抽打,一边数数。据说,每桶茶至少打一百下,才能打出味儿来。打的次数越多,打出的茶味越香。因打茶不需要长时间的熬煮,故各种营养成分亦不致遭到破坏,比煮茶更富有科学性。但据当地牧人讲,打出来的茶水,饮后胃易发酸,故平时打茶者并不多见。
  我国历代“本草”医著中,都提到了茶叶的功效。近代医学科学证明,茶叶中的芳香油类化合物,能使人清脑提神,生津止渴,滋润咽喉;茶碱能帮助溶解脂肪,消食解腻;酚类物质能凝固细菌蛋白质,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茶多酚还有缓解酒精和生物碱中毒的效能。牧人常年生活在空气稀薄、气候干燥的高寒地区,四季食肉饮奶,而且大多嗜好烟酒。加之生活条件所限,又常食不洁之物。故常饮茶是极为有益的。据说,牧人饮用的奶茶,对身体好处更多。由于他们常食牛肉、羊肉、糌粑这些酸性食物,容易使血液偏酸性,造成胃酸过多。而常年吃不到蔬菜、水果之类的食物,又容易使体内缺乏碱性。常喝奶茶即可使体内维持酸碱平衡。由此可见,牧人所以饮茶成习,是与他们所处的环境及其独特的生活方式有直接关系的。
  打酥油和酿酸奶的诀窍
  奶子是藏家牧人的主要饮料。每年天暖以后到入冬前的挤奶季节,牧人的奶桶里经常是满满的。他们除每日饮用奶子和熬制奶茶外,还把新鲜奶汁加工成各种奶制品,最常见的是打酥油和酿酸奶。
  打酥油是藏家妇女入夏后的一项主要活路。奶子多的牧户,几乎天天都要打一次酥油。牧人家里大都备有一个专供打酥油的酥油桶。桶高一米左右。桶口有一圆盖。盖中心的圆孔内插着一根三尺来长的木柄,木柄下端安装一十字木架。打酥油时,藏家妇女将奶汁稍加热后,再加进一碗酸奶,搅匀后倒入酥油桶内,然后双脚呈立正姿势,站在酥油桶前,双手紧握木柄,慢慢地抽上来,紧接着再轻轻地打下去,使木柄下端的装置物在奶汁中来回撞击,促使油水分离。这样来回捣动三个小时左右,一桶酥油就算打好了。这时,揭开桶盖,即会看到一层黄澄澄的酥油浮在奶水上面。她们双手捧起酥油,先是用手搓,继而往一块儿捏,挤掉水分,将酥油团成球状,放入凉水桶里泡上大半天,然后捞出来,装入羊皮袋或羊兜里储以备食。
  在玉树西部高原上,笔者还看到过另一种古老的打酥油方法。牧人将加温后的奶汁倒入一个大山羊皮袋里,用嘴把皮袋吹胀,绑紧袋口,然后在草滩上来回晃动。这样不停地晃动大半天,再倒入木桶里,将浮在上面的酥油捞出来。这种打酥油的方法颇为吃力。初干这种活路的人,常常累得腰疼腿酸,汗流浃背。
  60年代,厂家制作了一种专供打酥油的“牛奶分离器”,给牧人带来了很大方便。这种分离器的主要部件,是由一个很多分离盘片叠成的滚筒。流入滚筒中的牛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比重较大的蛋白质、乳糖等远离滚筒中心,并沿壁上升,通过滚筒上孔排出,即为脱脂乳;比重较小的乳脂肪,被挤向滚筒中央,上升后通过另一小孔排出,即为奶油。奶油再用开水消毒,发酵成熟,经揽拌或手揉,除去夹杂的脱脂乳,即为酥油。使用牛奶分离器不但省时省力,分离出来的酥油质量也比较好。牧人使用的多是手摇牛奶分离器。这种分离器体积小,便于携带,很适合游牧民迁移不定的生活特点。
  藏家妇女手工打酥油,不但动作熟练,而且有着丰富的经验。热天奶子温度高,影响出油量。天冷奶子温度低,油水又不易分离。为了掌握适当的温度,她们往往边打、边听、边看。若发现响声大,水泡多,那就是温度太高,需要往里面加凉水;如声音和水泡太小,即说明温度太低,需要添加热水。她们不用温度计,单凭自己的实践经验,即能把奶子的温度掌握得恰到好处。
  手工打酥油看起来十分简单,但却是一项极其繁重的劳动。据牧人讲,打好一桶酥油,起码要上下捣动两千次。而那些打酥油的藏家妇女,似乎都习惯了这项活路。她们边打边唱,甜润的歌声和舞动的双臂配合得十分协调,好象一点儿也不觉得累似的。歌声中,一桶酥油也就不知不觉地打好了。
  酥油捞出后剩下的奶水,富含蛋白质,牧人通常还要进一步加工提炼。他们在奶水里加进少许酸奶,倒进锅里熬煮,然后用纱布过滤,过滤出来的浓缩稠糊状物质,晒干后呈白色颗粒状,俗称“奶渣”,牧人则叫“曲拉”。过去,牧人由于没有过滤工具,加工曲拉时,多宰杀一只羊。然后去其内脏,把羊壳郎倒吊起来,在羊脖子上掏一大孔,绑上褐子或纱布,将奶水从上部倒入,慢慢进行过滤。这一古老的加工方法,在一些边远牧场上至今仍可看到。曲拉可食。牧人除用于拌炒面外,还常与大米掺合在一起煮稀饭,与酥油蕨麻等制作藏式糕点。同时,牧人在供佛、祭祀和补饲牲畜中,都离不开曲拉。解放后,牧人还常用奶水熬制工业用干酪素。其方法与熬制曲拉相似。所不同的是,熬制曲拉用酸奶做引子,熬制干酪素则滴入适量稀盐酸溶液。每斤干酪素的售价比曲拉高出数十倍,这也是牧人赚钱的一个门路。尽管牧人对牛奶中营养物的提炼还达不到精细的程度,但在过去生产条件那样落后的情况下,他们能如此层层加工提炼,已确属不易了。
  酥油是牧人生活中的美味佳品。他们不仅用酥油冲酥油茶、拌炒面,还常用溶化的酥油炸面食。用酥油炸的酥油饼,色鲜、味香、酥脆,是油炸食品中之上品,牧人常用其招待贵客。藏家牧人不大习惯提炼和食用动物油脂,宰杀出来的牛羊油脂多随肉一块儿煮食。所以,酥油就成了他们生活中常用的固体油了。除食用外,牧人还常用酥油擦脸、擦头、软化皮革等。在佛事活动中,点灯、煨桑、制作酥油花等,都离不开酥油。酥油性凉而平,具有养生补身、祛风清热、宁身镇静、生肌敛疮之功效。根据藏医的经验,各种不同品种的牛所产的奶汁提炼出来的酥油,具有不同的功效。新酥油与陈酥油、牛乳酥油与羊乳酥油,其医疗功效也不一样。据说,犏牛乳与山羊乳酥油能除风热,牦牛乳及绵羊乳酥油能驱风温胃,陈酥油能治癫痫与昏厥,黄牛乳酥油则效力更大,能统治一切疾病。在藏族医学中,有数十种成方制剂都离不开酥油。用溶化的酥油与数十味中药熬制加工的“酥油丸”,就是颇受欢迎的一种。在玉树藏族民间,至今仍有不少牧民自己用酥油配方制药,凡小病小疾,不求医即可康复。询其药方何来,皆曰世代相传也。
  在江源藏族聚居区,酸奶是与酥油齐名的一种奶制品,也是一种富有帐房风味的小吃。牧人酿制酸奶时,通常先把鲜奶煮熟,晾至微温,加入酸奶引子,然后盛到特制的酸奶桶里,盖上桶盖,用皮袍或棉被包好,使奶子保持恒温,放上五六个小时即可食用。酿制酸奶看起来十分简单,但要酿制好却颇不容易。鲜奶煮熟后,放酸奶引子的时机必须掌握得恰到好处。若放得过早(奶子较热),酿制的酸奶即发酸;若放得过晚(奶子过凉),酿出的酸奶即为稀汤状。酿得好的酸奶洁白如脂,象鲜嫩的豆腐脑儿,吃起来清凉、微酸,且略带酒香。若加拌白糖,则酸中带甜,更为适口。牧人家大都备有专门酿制酸奶的酸奶桶。大的酸奶桶可盛十余斤酸奶。四五口人的家庭,每次酿制一桶酸奶,也就够吃一天了。酸奶宜随做随吃。放的时间越长越酸。牧人一般于头天晚上开始加工酸奶,第二天即可食用。每天打酥油时,他们大都要留些奶子加工酸奶。酸奶不仅可以消热、解渴、充饥,据说还有催眠作用,吃多了即有微醉之感,轻松爽快之中昏昏欲睡,很快便会进入梦乡。酸奶与酥油一样,也是一种医疗食品。酸奶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具有活血、舒筋、补肾、消食、健胃等效用。病后体弱及神经衰弱者,常食酸奶对恢复精力与体力机能有很好的作用。可见食用酸奶不仅是一种享受,亦可延年益寿。你若夏日到大江源头旅行,尽可享用这独具风味的帐房小吃。
  木碗·龙碗·八宝碗
  藏人不但具有独特的饮食习惯,他们所用的灶具和餐具也与其他民族有许多不同之处。如深腰平底饭锅,小口大肚水瓢,肚大、底小、脖细、口粗的藏奶壶,被称为“匕首筷”的藏刀,以及水桶、奶桶、炒面盒、酥油盒等。他们使用的小碗,除传统的木碗外,常见的尚有“龙碗”和“八宝碗”。这两种碗,因碗壁上画有吉祥徽,故也被称为“吉祥碗”。藏人所以喜欢这三种小碗,不仅因其小巧玲珑,正如他们所偏爱的其他许多生活用品一样,大都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特点和宗教信仰进行选择的。
  木碗是藏家牧人沿用时间最久的一种小碗。据说很早以前,牧人使用的都是泥碗。后来,一牧人到森林里砍伐木料,不小心把泥碗打碎了,就用随身携带的工具制作了一个木勺,后来的木碗就是从这个简易木勺演变而成的。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藏族聚居区交通闭塞,贫穷落后,生活用品极其缺乏,牧人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木碗,如同他们捡牛粪作燃料一样,的确给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同时,木碗不但具有不烫手、不烫嘴、不走味等优点,而且也不怕磕碰,不易打碎,轻便易带,很适合牧人游牧生活的特点。即使在今天搪瓷、陶瓷碗随处可买的情况下,他们仍然很喜欢用木碗作食具。玉树境内虽不产木碗,但结古历史以来就是西宁、康定、拉萨三地之间的贸易集散地,常有各地贩来的木碗出售。其中以西藏产的木碗最为常见。有被誉为“木碗之乡”的措那县制作的各种规格的木碗,有加楂县产的桦木、桃木碗,偶尔还能看到山西五台山的桦木根碗。50年代以前,在结古市面上还出售有褐红色的檀香木碗和黑褐色的沉香木碗,而且以金银镶边,每只碗价值数十只绵羊,堪称木碗中之珍品。当然,这种碗只有大活佛和部落头人才有权享用,平民百姓是望尘莫及的。在玉树藏人家里,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木碗。定居藏人用木碗的虽然少了,但他们常购木碗存于家中,一则出于对这种碗具的偏爱,同时也供出门之需。在游牧区的帐房人家,至今使用木碗的仍很普遍。若出门远行,他们必带一木碗揣于怀中。据说,制作一个木碗,大凡要经过选料、风干、制坯、车制、上色数道工序。其中选料尤为重要。通常要选用桦木、桃木、桑木、柳木等硬杂木的节、干、枝作原料。尤其是用树节疙瘩制作的木碗,不但结实耐用,不易裂口,上面的纹路也非常好看。不少牧人出高价购买这种木碗,常在茶余饭后欣赏几眼,倒是给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龙碗”,因碗壁上画有两条活灵活现的长龙而得名。分搪瓷制品和陶瓷制品两种。皆为大口、细腰、高底。由于搪瓷“龙碗”不但具有木碗那种轻便易带、不易摔烂的优点,而且美观大方,价格便宜,牧人也常买这种碗代替木碗使用。陶瓷“龙碗”不但售价较高,而且容易破碎,与木碗和搪瓷碗相比,也显得有些过重。通常定居藏人使用者较多,游牧民使用的相对少些。但他们的帐房里大多也备有这种“龙碗”,除少数自用外,多作为招待客人的专用碗。藏胞笃信佛教,他们偏爱“龙碗”,可能与佛教崇拜龙王有关。
  “八宝碗”,因碗壁上画有“八宝”图案而得名。专门销往藏区的“八宝碗”,多画藏传佛教“八宝”。依次为金轮、右旋海螺、宝伞、胜利幢、妙莲、宝瓶、金鱼、吉祥结。这八种东西均为藏传佛教信物,也是吉祥如意的象征。玉树境内销售的“八宝碗”,以陶瓷制品为常见。其大小形状与“龙碗”相似。八个图案分别为圆形,均匀地排列在碗壁上。图案清晰,色彩鲜艳。再加上碗口和碗底镶饰的金边,看起来十分漂亮。玉树藏家有这样一首民歌,是专门赞颂这种洁白如玉的“八宝碗”的:
  内地的白格生生的玉碗,
  没有半点破绽,
  我慢慢找上一个给你看!
  平时,牧民每人都有一个专用小碗,一年四季固定不变。除夫妻可以共用外,其他人不能随意乱用。即使出门远行,他们也要把自己的碗揣于怀中。走到哪里,用到哪里,从不轻易使用别人的碗。这已成为当地藏家传统的卫生习惯。
  牛粪燃料与“船形灶”
  初到江源藏族聚居区,当你看到牧人居住的地方,到处都堆着黑乎乎的牛粪时,一定会为之瞠目。但是,当你真正了解到牛粪在牧人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时,也就不以为怪了。在这里,牛粪不再被视为污秽之物,也不再被人当作肥料抛撒在田野里,而成了牧人赖以生存的燃料。
  牧人烧茶、做饭、取暖,都离不开牛粪。作为燃料,牛粪有许多煤和木柴比不上的优点。牛粪易捡。草原上俯拾皆是。半天时间捡上两三麻袋,也就够一星期的燃料了。牛粪易燃。一不用抽风灶,二不用鼓风机,随便找一把干草,很快就能点燃起来。牛粪虽不像煤那样具有持久的燃烧力,但火力比煤不相上下,二十分钟即可烧开一壶水,半个小时也足能保证你吃上热饭热菜。对于游牧民来说,牛粪更是必不可少的燃料。他们世代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一年四季迁徙不定。在茫茫无际的草原上,除了草就是草,很难找到可供烧水做饭的燃料。即使有煤有柴,他们也不可能专用一些牦牛来驮运这些东西。而牛粪一不用驮运,二不用加工。无论走到哪里,牦牛这个“能源加工车间”随时都可以生产出足够使用的燃料。用时随手捡来,走时随之弃去,很适合游牧民的生活特点。藏人祖先发现的这一能源,的确给后代子孙造福不浅。
  牧人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烧牛粪的经验。牛粪火易燃易熄。为使其持续不断地燃烧,他们世代沿用着一种其状如船的“船形灶”。这种“船形灶”,当地藏语“塔夸”。灶呈长方形,高约六十厘米,长约一米。后面有一专供放案板的平台,前面中部有一灶膛,灶膛前后各有一储放牛粪的深仓。牛粪仓与灶膛连接处,各有一斜坡状缺口,用时可自动往灶膛里拨牛粪。在“塔夸”前面,另有一灰池,专供储放牛粪灰,并可利用其余热烤火取暖。不知何时何地何人发明了这一特殊锅灶,为牧人提供了极大方便。同时,从中也可以看出藏家牧人的聪明和才智。如今,玉树境内出售的一种专供烧牛粪的铁皮炉子,就是仿照这种“船形灶”制作的。不过游牧民很少购买这种炉子,主要是因其搬动不太方便。他们还是喜欢自己设计和垒砌“船形灶”。每当迁移到一个新的牧地,就地捡些石块,和点泥巴,不到两个小时即可把“船形灶”垒砌起来,走时原地留下。在草原上,你会经常看到那些牧人居住过的地方,孤零零地站着一个“船形灶”,它似乎成了牧人居住地的“纪念碑”。牧人为了使牛粪火不致熄灭,使帐内保持一定温度,还常趁牛粪火燃烧得正旺时,在上面厚厚的压一层碎牛粪。这样,上面冒烟,下面一层一层地燃烧,不断地散发热量。待碎牛粪燃烧到一定程度时,下面的热量冲破厚压,“轰”地一声响,灶膛里便“呼呼”地冒起火焰。如此反复地封上几次,夜里也就不致挨冻了。若出门远行遇上阴雨天气,一时找不到干牛粪,须烧湿牛粪时,他们大都带着火皮袋。这种火皮袋,是在一张完整的山羊皮筒上固定一截三十厘米长短的钢管。用时煽动皮袋,通过钢管把风吹入灶膛内,其原理与鼓风机相似。牧人煽动火皮袋时,常盘腿而坐,双臂一张一合,如同和面一样。此时可闻“呼呼”的风声,即使再湿的牛粪,也能很快地燃烧起来。此外,牧人为了储存牛粪,还常用拍制的湿牛粪饼垒砌“牛粪墙”,有的垒至半人高,有的甚至垒砌近两米。这种“牛粪墙”,在冬季牧场最为常见。它既储存了牛粪,同时又是牛羊的圈墙。“牛粪墙”烧不完时,即留于牧地,待来年重返这个牧地,或后来人迁徙到这里时,也就不愁无干牛粪可烧了。
  藏家牧人天天与牛粪打交道,对牛粪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远比汉人对煤和木柴的感情要深得多,也是汉人根本无法理解的。笔者曾听一老牧民说,一年冬天,他一家被大雪围困了七天七夜。由于牛粪全部烧完,最后连牛鞍和帐房杆子都烧掉了。后来,在全家断绝燃料、危及生命的关键时刻,他冒雪跋涉数里,终于找到了一堆牛粪。正是这堆牛粪,救了他一家人的性命。所以,对于牧人来说,牛粪成了温暖的象征,生命的使者。也只有他们,才真正懂得牛粪的重要,懂得牛粪的真正价值。笔者在玉树高原旅行时,常看到那些刻满经文和佛像的嘛呢堆上摆放有牛粪。在牧人眼里,牛粪不再是脏臭的粪便,而是圣洁和吉祥之物。
  在江源藏族聚居区,牛粪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有的县城里特设有“牛粪公司”,专营牛粪生意。在结古镇上,也经常可以看到出售牛粪的牧民。他们肩扛车拉牛驮,将一袋袋牛粪投放于市,两元到三元一麻袋,价钱便宜,销售也快,可谓生意兴隆。由于州、县府所在地的机关、工厂、居民一年四季对牛粪的需求量很大,加之牛粪销路又好,居住在附近牧场上的牧民,不少人把捡牛粪和卖牛粪作为一项主要副业来搞,一年居然能赚数千元。50年代以前,结古附近的草原上,有许多赤贫牧户,专以卖牛粪维持生计。如今,不少人重操旧业,靠经营牛粪生意而发了家。笔者曾遇一年近六旬的老牧民,他自购了一辆胶皮轮马车,专门到各家帐房里收购牛粪,然后拉到结古镇出售,一年能赚两三千元。当我问起生意情况时,老人指着草滩上那一群群牦牛,说:“有它们给我供货,这生意做不完啊。发财的日子长着哩!”
  佳节酿藏酒
  江源藏胞不仅善饮,而且很早以前就掌握了酿酒工艺。他们酿酒的传统原料主要是青稞。酿制出来的酒称曰:“藏酒”。这种酒所以有别于一般青稞酒,主要是因其酒色褐黄,味道甘醇,饮起来口感清淡,但略带苦味,而且后劲儿很大。无论从酒色或口感上,倒有点像人们常饮的“竹叶青”。藏酒是当地藏人传统的佳酿。如今,各种白酒虽然到处可买,但每逢过年过节,或遇婚嫁喜事,他们依然整坛地酿制,常常喝得酩酊大醉。
  当地藏人酿制藏酒的方法十分奇特。他们将青稞洗净后,煮到半生半熟,然后捞出来晾至微温,拌上酒曲,盛进大藏锅内,加入五分之三凉开水。凉开水上面,另放一小型平底盆。最后在藏锅口上再放一大盆,大盆与锅口接缝处用布条或毛巾密封起来。这样,当锅内的青稞和水通过灶膛里的火加热后,水蒸气由于受到锅口大盆所阻,即流入中间的平底盆内,这便是酿制出来的藏酒。为了使水蒸气尽快冷却,冬季多在锅口大盆内放入冰块,夏季则盛满凉水。通常隔一小时左右,从锅内小盆中取一次酒。较大的藏锅每次可盛十余斤青稞。一般情况下,每十斤青稞可酿制三斤上等藏酒,五至七斤普通藏酒。煮的时间越长,酒味也就越淡。至取出“四曲”、“五曲”,也就无多大酒味了。因玉树东部半农半牧区主产青稞,故东部酿制藏酒比较普遍。其中又以囊谦县府香达镇一带酿制的藏酒质量最佳,当地藏人称之“香达藏酒”。当地藏人还经常酿制一种叫“琼”的饮料。有人亦称这种饮料为“藏酒”。其实它只能算是醪糟一类的饮料。酿制时,通常将煮至半生半熟的青稞拌以酒曲,盛进瓷坛内,然扣封好坛口,用毛毯包裹起来,以保持适当温度。三天后,耳贴坛口,若闻坛内发出“呼呼”声,并有酒味自坛口溢出,即说明坛内的青稞已发酵好。此时再加入适量凉开水,依旧封好坛口,一天后即可盛出来饮用。待坛内的水分饮完后,可继续添加凉开水。一坛发酵好的青稞,通常断断续续地添加四至五次凉开水。头两次饮起来酒味尚浓,其后就逐渐变淡了。“琼”饮起来有点像醪糟,但更像青海东部农家用青稞酿制的“甜醅”。虽有酒香,而不醉人。可称得上江源藏区夏季的上等饮料。
  酿制藏酒和“琼”剩下的青稞,有的用来与炒面一起拌糌粑吃。略带酒香的糌粑,自然是别具风味了。但大多数藏人通常用其给马子补饲。据牧人讲,马子吃了这种青稞,不仅易长膘,而且走雪路蹄下不粘雪,不结冰,走得既快且稳,更不用担心失前蹄。可见,即使这种青稞,其热量还是很大的。马子吃后,即如同饮了藏酒一样。(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移民社区掠影  美国是以移民为主建成的国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种族大熔炉。移民大体有自己相对的聚居地点,因而形成了各自的社区,也称为××城。在这些移民中,华侨人口比率最大,布局也最为广阔,遍及美国各地。据1991年美国人口局分布的数字,在当时美国两亿四千多万人口中,华侨就达160多万人。另外,有资料显示,后来的时间中,每年数万以上中国公民移居美国。就移民状况而言,洛杉矶可以说是美国的一个缩影。这里原
期刊
青海省循化县荣获全国七十二绿色名县荣誉称号,为青海省唯一一县。骆驼泉就位于青海省循化县国家级孟达天池自然保护区旁,泉水叮咚,微波细浪,人杰地灵,各业兴旺,传说美丽,令人神往。  一  七百年前风雨狂  土库曼斯坦古地方  先民牵匹白骆驼  古兰经抄本驼背上  带着家乡水土样  举族东迁戍边防  一年半载兼程往  到此白驼就走亡  四处寻找才发现  骆驼化石卧泉上  泉水得名骆驼泉  从此美名天下扬
期刊
大卫·林奇是当代美国非主流电影的代表人物,他执着于一种梦幻般的电影语言探索,以离奇的故事、神秘的人物、梦魇的场景和隐晦的对话,营造出影像奇特诡异、风格独树一帜的电影世界。从《蓝丝绒》的诡谲难测到《我心狂野》的血腥暴力,从《妖夜荒踪》的错综混乱到《穆赫兰道》的荒诞离奇,他的作品常常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超现实效果,处处散发出独特的个性魅力,往往令人产生心灵的震撼。因为这种独特,人们甚至为他专门发明了“林
期刊
斯托夫人对蓄奴制肆意虐待和买卖黑奴的行为一向深恶痛绝。1850年,美国联邦议会通过了《逃奴法案》,规定任何人不得收留逃奴,自由州的居民如协助逃奴,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一法律的通过无异于在美国全境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黑奴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而当时相当一批北方的政界与宗教界的领袖竟然为这一法案辩护,认为为了维护联邦统一,这个法案是十分必要的。这使得斯陀夫人更为愤怒。她认为只有不了解蓄奴制的真相及其残酷性
期刊
“未喝阿婆茶,不算到周庄。”喝茶要到天下第一水乡周庄去喝,品味的就不仅仅是一种茶艺,而是一种跨越千年的文化了,还有那种源于江南水乡的浓浓的风情。  阿婆茶和其他功夫茶一样,也讲究使用精美的茶具,但古意是特别强调的:镶嵌着古蓝色的青花瓷器盖碗、玲珑精巧的茶盅、古朴典雅的茶壶以及釉色光亮的茶盘,全都要古色古香,散发着悠远流长的年代气息的,才算是正宗。吃阿婆茶是十分讲究的,水一定要用河里提起来的水,称为
期刊
博大精深而又独具特色的三江源文化,是各民族在雪域高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宝贵财富,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从远古时代一直到今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文化伴随着各民族的繁衍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丰富,在以人类文化所特有的整合力与推动力渗透到各民族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同时,影响着各民族的价值观、方式等诸多方面。作为三江源民间艺术的基本形态,雕塑、建筑、绘画、刺绣等集中反映了各民族在不同生存背景下形
期刊
2009年的歌坛上,热议着两种属于另类的歌声。一种是在湖南台举办的“快乐女声”比赛中出现的“绵羊音”,以曾轶可的《最天使》为代表的歌声;另一种是在中央台举办的“星光大道”比赛中出现的“海豚音”,以王墨的《歌剧2》为代表的歌声。所谓“绵羊音”就是那种细柔、颤动,有些不够稳定的声音,好似绵羊的叫声。所谓“海豚音”,就是那种超高频率的声波,泛指一些难以企及的极高音区,好似海豚的叫声。  歌声就是运用气息
期刊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与国际交往日趋增多,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已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因而对于公务员来说,在日常的公务交往中具备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与国际接轨,提高公务员的英语应用能力,以适应对外交往的需要,很多省、市已提出要求,对公务员进行在职英语培训。各地也为此组织编写了一些培训教材或材料,这些材料的内容虽不尽相同,但都旨
期刊
艺术创作起源于反抗精神。作家将内心现实的灵动、激情、幻想与悲观乃至绝望,通过创作诗意地表达出来。创作的原动力便是作家平衡外在生活缺失和内心生活真实的窗口。  现代小说是没有制度、年代、阶层等限制的,是作家通过笔将各自的情感内心倾诉出来的一种表达情感、展现内心,并且沟通现实生活与内心的媒介。小说创作起源于反抗精神,作家们通过创作来表现对某些现实的反抗。  优秀的现代小说通过小说这一文学形式表达内心的
期刊
孟子认为,一代帝王兴起,上天会赋予他五百年的国运,五百年后将为人取代,即所谓的“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然而,人生有限,时空无涯,势有不至,运有穷通,所以历史上不乏才德超群而终生怀才不遇的高士,如孔子厄于陈、蔡,发出“吾道非耶?吾为何于此?”的浩叹;陈抟高卧华山,只赢得一个“睡仙”的雅名。但其道愈高,其德愈远,其行愈清,其英名也愈为后世所重。所以,只要道德高尚,无论穷与通,都会千古流芳,彪柄史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