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风波”

来源 :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83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我们来学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康熙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是康乾盛世的┉┉”我的“开创者”三个字还未出口,就听到教室后排发出滋滋的声音,我立刻判断出是手机的短信声音。好呀,上课不认真听课却在发短信玩,我强压怒火,“谁的?交上来!”教室里静默了一会儿。我想让这件事速战速决,让了一步“交上来就算了,不然的话,这件事没完”我发出了最后通牒,教室里更静了,可手机的影子我还是没看到。没有人回应。这个班是个艺术班,因为专业课的需要而每周少排一节历史课,学生的学习基础又差造成教学进度与其他班差距较大。为了让他们既听懂又要跟上其他班的进度,我牺牲了不少休息时间。有空课就上,甚至有时早读也占用。终于进度赶得差不多了,可在课堂上又出了这种事。更可气的是竟然无人承认错误,回想起我的辛苦,我拿出了杀手锏“没人承认是吧?那好,这历史课我不上了,直至有人承认为止。好了,大家自学吧!”其实,说完这话我就后悔了。一是课时这么紧,耽误一节课我怎么补上呢?二是如果有同学承认还好,如果还是没人承认,我该怎样收场呢?(岂不尴尬?)可是话已出口,为了我的师道尊严我怎好收回出口的话呢?就这样我熬完了这节课。
  下课后,我暗想如果在明天上课前还没同学来找我,我该怎么处理这件事呢?反思一下课堂上我处理问题的方法是否也有欠妥之处呢?如果我把这件事“冷”处理一下,给学生一个反思的时间,效果是不是更好呢?答案是肯定的,可是┉┉
  我心情沉重地度过了一天,第二天一早,有一名我不认识的同学来找我,交给我一封信和一部手机,是L同学的。“她不敢来见您,让我把这封信和手机交给您。”我打开了信“辛老师,我是一个懦弱的人,我开始还存在侥幸心理,不站出来。可随着同学们和您态度的变化,我更不敢站出来了┉┉”。看完信后,我约小L同学谈心。开始时,她连头也不敢抬,不停地抹眼泪。我知道她是个怯懦的人,她缺乏的不仅仅是知识,她还缺乏与人沟通交流和相处的能力。我柔声说“你是真心向我道歉的么?”,“是”。“那你就应该用眼睛看着我以表示你的真诚呀?”。她慢慢头,看着我“老师,真对不起,那天那么多同学,我不敢。”看着这个手足无措的女孩子,我说:“昨天的事,我也過于急躁了。可是课堂上发短信多影响学习呀!我这么希望你们的文化课成绩有进步,希望将来你们能顺利进入自己喜爱的大学,学习喜欢的专业,你的做法不是辜负了老师和家长么?况且课堂上发生这种事,不仅仅影响了你,还影响到了其他同学的学习,咱们是个集体,因为你的错误耽误了大家,多不应该呀!昨天的事就过去了,希望你今后在学习上更用心,课堂上更专心。”下午我走进五班的教室,小L正眼巴巴地望着我,我与她对视了一下,她的眼神慌忙躲开了,我平静地开始了新课。
  反思一下整件事情的经过,怎样更好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呢?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呢?
  “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学生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是正常的,教师应克服“唯我独尊”的传统观念,在处理偶发事件中,要注意策略、要宽容。宽容不是软弱无能,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更不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默认和纵容与包庇。宽容要使学生能在心灵深处反省,宽容要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仁厚和良苦用心。如果教师只因感觉到自己的尊严受到挑战,感情和威信受到损害而采取居高临下、以牙还牙的方式处理问题,会使突发事件更加恶化。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心和理解,促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收效才会更好。苏霍姆林斯基说“责罚是一种特别刺人和不无危险的教育方法”。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主导作用,益在于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为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教师应用更多的鼓励、激励和爱来教育学生,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这才是成功的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成为你自己”。这是从培养年轻一代所应有的素质而言的。这决定了新课程下,教师只是在学生求知、做人中的引领者,学生才是教育中的主体。那么,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呢?对语、数、外、政、史、地等知识的学习么?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目标,这些只是教育的低层次目标——“学会认识”而已。而培养一个拥有健全人格和积极进取精神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教育的真正目标。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目标是使学生“成人成君子”。他在谈到“好学”时这样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已。”他在说到最欣赏的学生颜回时,称赞颜回“好学”的理由是“不迁怒,不贰过”;称赞颜回“贤”的理由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可见两千多年前的圣人先贤也并不把对知识的学习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而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令人深思,我们太过关注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他们作为“人”的成长需要。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培养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能够创造幸福生活和服务社会的人。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长之外,更应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不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称号!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媒体发展,网络时代的更新,新词特别是网络新词更是层出不穷。新词成为反映社会变动方面最为活跃,最为敏感的要素。隐喻俗称为使用一个词或短语表示一种思想或物体来取代另一个词或短语,它暗示了两者之间的相似性。隐喻被广泛应用于构造新词。本文以Fauconni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为指导,以中英新词为载体,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试图将新词分为三类,并对每一类新词构造过程中的隐喻现象进行解释,以便对概念整
期刊
新课改提倡以人为本的高效课堂,对于生物科目来说,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习的动力源泉,加强对课堂的设计,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对教师的课堂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本人结合多年来的课堂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谈几点认识:  一、树立正确的高效课堂观念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如果教师不能对高效课堂有一个正确
期刊
《一个都不能少》是张艺谋1998年拍摄的反映中国乡村教育现状的影片。这部电影纯朴,自然,简单,情节感人,在播出后广受好评,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好评,获得了一系列大奖。  故事主演讲述高老师因为有事要暂时离开水泉小学,这个学校原先有三、四十个学生,每年都有学生流失,现在只剩二十八个了。高老师临走时再三叮嘱只有十三岁的魏敏芝,一定要把学生看住,一个都不能少。魏敏芝整天让学生抄课文,每天清点人数,谁要把学生
期刊
科学课是以观察和实践为基础的学科,一节好的科学课,应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活动。科学课本身具有真实、生动,探索性强等特点,以实验促教学,可以让学生从实验中了解自然科学的奥秘,对自然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作记忆率比语言文字记忆效率要高好几倍。“百闻不如一见,白看不如一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科学课成绩优秀
期刊
摘 要:在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普遍实施的今天,我们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主体;教学;发挥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采取了传统“一元化”的模式,强调了知识的灌输与接受,忽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体验和作用,从而漠视了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逐步实施,我们意识到;大多
期刊
摘 要:教师实践性知识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界定,本文试图从动态的视角分析教师实践性知识,并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划分为两个层面: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信奉的实践性知识和教师的情境性知识——教师使用的实践性知识,这两层次的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促进和转化的。  关键词: 教师实践性知识 教师的教育信念 教师的情境性知识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者们就认识到教师自身拥有一种模糊的、不确切的专业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高中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从学好数学前提,学好数学的保障及学好数学的手段三个方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给出自己的论点。  关键词:学好数学的前提 保障 手段  一、良好的心理素养、痴迷的学习兴趣——学好数学的前提  喜爱也就是做一件事的理由和把事情坚持下去的最强动力。良好的心理素养、近乎痴迷的兴趣是高效率学习数学的前提,也是在最后的考试中取胜的必要条件。大多数同学都
期刊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存和发展的关键,努力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当下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至关重要。教师是教育教学得以发展的根本保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在教育,教育发展在教师”。一所学校的地位、影响,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水平。因此,当今学校作为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主战场,只有建设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
期刊
英语教学应当创造和谐的气氛,使学生快乐,高效地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在和谐气氛中实施英语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体验成功放 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尽量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加强学习策略指导,教給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采用新颖活泼的形式,复习巩固所学的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稓华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  一、在和谐气氛中实施英语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纠正学生的保守态度和嫉妒心理,向学
期刊
摘要:高效课堂既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超常发现、超常收获、超常提高。  关键词:超常发现、超常收获、超常提高  从“打造高效课堂”的提出到今天,已经几年的时间,一路走来,摸索、研究、学习、实践,真切感受到了其中的各种滋味。失败,研究,再失败,再总结。每一次的成功,都让我们的欣喜若狂,从而更激发了我们在课改路上走下去的勇气。而学校“先学后教、精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