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灶神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nd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多数人都知道土地神,可对土灶神也许很陌生。关于土地神,我是小时候看《西游记》才知道的,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凡到某地不知道地名时,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必唤土地神来问。
  我们桂西北壮家人把土地神叫社王。晚上,小伙子们到别的村“撩拐”,来到村头就唱“人到村头问村主,鬼到村头问社王”之类的探路歌,姑娘们听到后便出来唱歌应答,然后邀请小伙子们到家中做客。
  除夕夜吃年夜饭之前,必拿一挂肉到社庙里敬社王,烧几张纸钱,放响一挂鞭炮,然后回家在八仙桌上敬祖宗。我们村子只有十多户人家,没有像模像样的庙堂,所谓的“社庙”只安在一块小小的岩石下,在村道一侧山脚下的石板路边。逢年过节,不光在香炉上烧香敬祖宗,母亲还点几炷香插在灶上。到了懂事的年岁,我忍不住问母亲:“你怎么把香插到土灶,上去了?”母亲轻轻拍了一下我的头,说:“敬土灶神啊。”
  原来母亲心中有土灶神,难怪她煮的饭和炒的菜香喷喷的,让我百吃不腻。
  起土灶的时候,先用木板围成四方形,然后在里面舂土,舂好后就拿开四周木板,再挖眼挖孔,就成了灶。土灶分大土灶和小土灶,我家的大土灶和小土灶是连在一起的,大土灶连着墙壁,一只特大号的铁锅架在大土灶上,是煮猪潲用的,当然母亲有时也在大土灶上酿酒。小土灶虽然和大土灶连在一起,但小土灶比大土灶稍矮,灶孔也稍小一些。小土灶开有前后两个口,里面的孔连通,前面的口可以架锅煮饭,后面的口可以同时架锅炒菜。由于土灶连着墙壁,炊烟把那面墙壁熏得黑黑的。
  每当烧火煮饭的时候,炊烟从灶孔穿过屋顶,袅袅的炊烟在每家每户的房屋上缓缓飘升,像淡淡的云雾弥漫在山村的上空。傍晚,看到炊烟升起时,在田地里忙活的农人便收起农具,把农具敲打在地头的石头上,当当的声音震掉了农具上的泥土,农人便把农具扛在肩上,带着一天劳动喜悦的心情走回炊烟袅裊的村庄。此时,年轻的小伙姑娘们嘴中便吐出一两句山歌:
  夜了天,
  夜了屋顶浮炊烟。
  夜了归家把饭煮,
  吃完晚饭出来连。
  在飘荡着山歌声的暮色中,鸟儿正在飞越村庄和山岭,口衔着食物归巢。
  炊烟融入渐暗的夜色,但家里的土灶里,火一直旺旺地燃烧。土灶里燃烧着的柴火都是我们在山上或者峁上砍来的,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都堆着一大堆干柴。
  非常感谢母亲,小时候,她在土灶上煮熟可口的饭菜,我从学校背着书包读书归来,第一件事就是揭开饭锅吃饭。父亲去世得早,我已记不清他的模样,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几姐弟拉扯大。
  每逢下雨天下不了地,母亲就架起那副青石小磨,青石小磨是父亲留给我们的遗产,是专门磨豆浆或者磨糯米浆用的。母亲搬来一把小板凳,坐在小磨邊,一只羸弱的小手慢慢地转动着木柄,另一只手用勺子舀着泡好了的黄豆粒往磨上的小孔里灌,白白的豆浆被挤出磨的边缘,滴答滴答地滴进木槽里,然后流进套在木槽口的白布袋,白布袋盛在水桶或者木盆里。磨完豆浆,母亲又烧水把石膏煨熟,碾粉制作豆腐。豆腐制好后,母亲就在土灶上架起锅准备煎豆腐圆。豆腐圆是我们桂西北宜州的一道农家菜,把豆腐碾碎,在里面包馅,馅由肥猪肉、花生米、糯米饭、黑木耳、葱花等配料剁碎而成,包成小孩子拳头一般大小,然后放在锅里煎,煎熟后就成了香喷喷的豆腐圆。
  母亲一般都是在小土灶上煎豆腐圆,当然也有例外的,就是我们家叫人帮忙干活的时候,一般有一两桌人,就得动用大土灶。但要把大土灶上的大铁锅刮干净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母亲得用一些碎陶瓷片来来回回地刮,那些刺耳的声音往往要刺破我的耳膜,我忍不住尖叫,因而经常被哥哥和姐姐骂。煎豆腐圆一般不用柴火,怕柴火把豆腐圆煎焦,母亲都是用草或者黄豆秆,先烧几把草,把锅里的豆腐圆翻个面,再烧几把草,豆腐圆就煎熟了。
  母亲不光在土灶上煎豆腐圆,清明节还在土灶上蒸艾糍粑,四月初八在土灶上蒸五色糯米饭,端午节在土灶上蒸粽子,鬼节在土灶上蒸狗舌馍……那些我喜欢的美食滋润着我舌尖上的童年。
  山里人喜欢饮酒,有人到家里做客,酒不用到外面买,都是我母亲在自家的土灶上酿造的。母亲也经常把酒拿到集上卖,由于她的手艺好,酒味香浓,很快便会脱销。酒糟拿来喂猪,食了酒糟的猪长得令人欢喜,一身健康的肉色。
  母亲对土灶有感情,见灶里的火旺旺地笑着,她就说:“火一笑,客人到。”这不难理解她为什么经常敬士灶神了。
  时代在进步,烧柴煮饭已经成为历史,土灶也成为历史,土灶神还在吗?虽然我的母亲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她永远在我心中,超过了对神灵的敬意。
其他文献
党的光辉照南疆,  文代群英聚一堂。  盛会空前气象美,  各族代表志昂扬。  文艺创作为人民,  会议中心主题明。  正确方向多坚定,  深化改革锤定音。  不忘重托情满腔,  历史使命勇担当。  為了广西大发展,  谱写文艺新篇章。  邕江之水波连波,  我们唱新时代歌。  三大生态营造好,  两个建成不能拖。  政治生态谱华章,  风清气正国运昌。  社会生态得优化,  团结和谐能富强。  
期刊
朋友们常常给我发手机消息,第一句话就是:“在哪里?”我的回答常是:“在路上,去宝坛。几年来,去宝坛成了我的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件事。  宝坛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一个乡,成立于1984年,从原黄金乡划分出来的,距离县城60多公里,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最偏僻的一个乡,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兴镇、融水苗族自治县三防镇毗邻。九万山保护区就横跨于这几个乡镇。此地原始植被丰茂,山奇水秀,珍稀物种丰富。据村民介绍,
期刊
腊月初八:一碗腊八粥开启了年味  一大早打开微信  满是腊八粥的浓香  年就这么来了  过了腊八节  就把年来办  “过几天杀猪,你来不来呀”  乐业天坑边上的刷把村杨支书  也发来了年的信号  三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在那扶贫  亲历和见证了高山汉族群众的  杀年猪  喝活血  吃刨汤  尽管凤翔路还是天日深掩灰蒙一片  我还是把一碗红糖玉米粥  演绎成了一碗腊八粥  温暖岁末的湿冷  和初年的喜悦 
期刊
广西南宁市中心往西一百多里,有一个神奇的地方,那就是隆安县境内的龙虎山。龙虎山有几千只野生的猕猴相结成群,是中国旅游风景区的三大著名猴群之一。这猕猴通人性,平时能和人类友好相处,无论大人小孩,或男或女,都能在逗猴中得到乐趣。龙虎山能有此精灵,当然是得益于天地之造化了。龙虎山下是渌水江,渌水江多产金砂,四乡村民在江上打鱼摸虾,有时竟能淘到金砂呢。龙虎山山清水秀,有猴有金砂,还有甜香板栗和神奇的传说。
期刊
“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在民间,各地风俗各异。我从小生活在凌云县农村,对“过年”习俗记忆犹新。  大年三十,大人们从早上就开始准备年夜饭。在吃年夜饭前,每家都要先点上香烛把灶君、五谷神等外神接回堂屋归位,和列祖列宗一起祭拜。祭神是要讲究先后顺序的:先是外面的祖坟,再到社神、土地神,然后才到屋里的灶神及香火牌位,表示迎接诸神进屋供奉。而在正月十五(元宵节)祭祀时顺序则刚好相反,表示送诸神出门。
期刊
1955年,植物学家在龙胜三门花坪原始森林首次发现“植物活化石”——银杉,引起世界的瞩目。几十年来,无数来到花坪的观光者都禁不住对这里战胜冰川期漫长严酷浩劫、奇迹般存活下来的英雄树献上一份敬佩和礼赞。我到过著名的华南植物园和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而作为一个龙胜人却偏偏错过了一次又一次造访花坪银杉的机会。有一次,我已经来到保护区边缘的花坪度假山庄,因为一场大雨淋湿了我的日程安排,只好心灰意冷地怅然离去
期刊
人生有很多回忆的闸门,过年就是其中一个。每逢年终岁末,这道闸门就会自动打开,小时候过年的情景便哗啦啦地流出来。大年三十,与几位亦师亦友的同学吃年夜饭,问老大一个问题:您过的年最难忘是哪一回?他脱口就说了出来,并告诉我一个道理:人们印象最深的年一定是那个最不好过的。  想想自己,真的没有印象很深刻的“年”,大概每次过年都如平地骑行,哧溜一下就过去了。从小大人谆谆教诲的是过年一定要高兴,欢天喜地过大年
期刊
运江古镇位于象州县北部,距离县城20多公里,处在一座江心孤岛,上,面积约1平方公里,四周环水,位置极佳,仿佛世外桃源。运江古镇始建于汉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说它是古镇,一点都不为过,而且它在中国古镇史上有着很厚重的一笔。  运江古镇虽为孤岛,处于汪洋之中,却千年不沉。据说它是块乌龟地,下面有个大乌龟背负着,水涨则升,水落则降。也有人说它是块葫芦地,会随水涨落。传闻终究无法考证,但古镇仍在,就
期刊
村民祭祖见铜鼓  2016年9月15日,武宣县东乡镇新樟村村民韦新化、韦茂龄、韦汉斌三人到平岭村的山上祭祖时无意中发现地下埋藏有器物。  武宣东乡镇近年来大力发展种植油茶,平岭村在山上开展排水沟作业,深度大约半米。几位村民发现的器物正处于开挖水沟的边缘,埋藏的土层较浅。于是三人合力挖出器物,发现是一面铜鼓。  笔者听闻武宣县东乡镇新樟村群众挖得一面铜鼓,当即告知文物部门。于9月27日运至县博物馆收
期刊
村子里的人渐渐多了,零零星星的鞭炮声惊醒了沉寂多时的村野。年,渐渐地近了。  置办年货是家家户户过年的重头戏。在这个商品琳琅满目的时代,随随便便到超市一挑,便可以过一个丰衣足食的年了。可藤县藤北的人们却喜欢用自己的一双巧手亲自制作美味的年货。  王家嫂子是藤北的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米饼和糖环是她家必备的年货,而制作米饼和糖环又是她的拿手绝活。早在一个多月前,她就开始做准备了。吃过冬至的粽子后,王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