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有效性看小组讨论的价值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aoe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课程改革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口号后,课堂小组讨论无疑成了新宠。的确,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对激发兴趣、发展思维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可一旦泛滥,或是讨论的问题大部分学生独立思考就能解决;或是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马上进入讨论;或是只有一两个学生在讲,其余盲从;或是问题指向不明,学生无从着手,只能瞎聊……“伪讨论”“伪巡视”现象使教学有效性大打折扣。我们想问的是,小组讨论是否必需?怎样的讨论才是有效的?
   就我听到的一节《江南的冬景》的公开课而言,设置了两次学生小组活动。第一次是在教学中途,问题是“本文写了江南冬天哪些景色”,第二次是在课堂结尾部分,问题是“根据郁达夫描写的景来说说他的情”。
   学生很自然就分前后桌四人小组讨论,都发了言,其中以生1和生4为主,乍看很热闹,仔细一听就有问题了。
   展开第一个话题讨论时,生1在组内发言期间都在看一本参考书,根据书上的分析发言,生2的态度不是很配合,他惟一的一次发言是“说一个景色好了,说两个太多了”。生4对文本较熟,她没有借助参考书,是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比如她找出了“微雨”“寒村”两词,而生1明显对文本不熟,一味依靠参考书,而且没有真正进入讨论状态,只是照参考书宣科,所以当生4说到“微雨寒村”时他就问“在哪儿,我说的是冬郊植被图”。生4是很有自己思考的,她提问“第9段没说景物,应是第10段吧,人也是景吧”但没有人回答,没有形成讨论氛围。
   根据他们的组内发言可以发现热闹的景象可能只是“假象”,学生没有形成解决一个问题的讨论,而只是各说各话,没有去聆听和思考组内成员发言的习惯。
   再根据讨论结束后学生的回答只是找出了“植物”“冬雨”“冬雪”“旱冬”几个词可以断言,这次讨论是没有价值的。
   而第二个话题的讨论,教师可能怕时间不够,只给了1分多钟,学生的意见又很统一,所以几乎没有展开讨论。
   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并没有从这两次讨论中提高景物描写的鉴赏力,也没有感受到深受传统文化浸染的文人气质十足的郁达夫笔下的景物之美。第一个问题学生只要熟悉文本就能筛选出信息了。若从交流的角度出发可以将问题改成“新月诗人邵洵美认为郁达夫‘既有天才,亦有审美情趣’,请你从这点来说说最喜欢作者笔下哪幅图”,才有讨论的价值。
   而第二个问题就更没必要讨论了,在学生分析郁达夫写景的手法和景物的特点时已读懂了他的情感。一堂有效的课应该是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思,而不是就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作重复练习。
   可知,并不是每节课都要设置小组讨论的!教师要根据文本的需要,根据学情的需要来定夺。《江南的冬景》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关于意境的感受和语言的体会都需要调动学生的个体经验和性情,不是非讨论不可的。
   小组讨论也并不都是预设的,可以随课堂生成。教师要考虑的是讨论的时机,应该在学生若有所思但又面露难色时。
   如《江南的冬景》的另一节公开课,任课教师没有预设小组讨论。但当他提问“读完文章后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自己能学到点什么”的时候,因为问题设置得太大,学生一下子没了头绪,不知从哪个角度回答,所以出现了冷场的局面。据课后观察学生课堂学习活动和情绪活动的教师反馈,提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的反应是想说又说不好,脸上一片纠结之色,这是学生在本堂课过程中的“兴奋点”,是让学生小组讨论的最佳时机。当然教师必须将问题分解处理,给出几个可以思考的方向,如“郁达夫笔下的江南冬景带给了你怎样的整体感受,出现了几幅画面”那学生的讨论就能开展起来,学生也是很愿意回答此类问题的。
   当任课老师让学生自选一幅图景说说为什么喜欢时,学生又一次陷入了僵局,也是因为问题太大无从下手,教师可以指导几个分析景物的角度,如“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写,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就有了入手点。甚至可以在寒村微雨图中问“你愿作酒客吗,你们聊什么,你作旁观者,你脸上会是什么表情”,让学生进入情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波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就要求课堂能够贴近学生经验,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但教学目标是要学生踮起脚去够的。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发现,凡是涉及文本信息查找、筛选、归纳的问题,学生大都能顺畅地回答出来,这些是不需要讨论的。但凡涉及方法概括、理论提炼的抽象性问题,学生就显得有些踌躇了,可以在这些点上设置讨论。
   《新课标》认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缺乏任何一种身份,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
   说到底,小组讨论只是一种形式。重要的要看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是否有所收获。不妨借鉴文喆院长的建议——关于合作讨论,这个题目需要吗?有没有团体的氛围让其讨论起来?学生有没有能力进行讨论?你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吗?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个人。”讨论应以每个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前提,有针对性的讨论,有目的性的讨论,才能达到自主学习的要求。课堂摆脱“作秀”,摆脱程式,变成学堂才是有效的,而教师为学生上课才是成熟的,才能实现自身价值,促进自身发展!
其他文献
一、题目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你会发现它不过是灰色而已。   ——里希特《长庚星》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二、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提供的材料是里希特的一句富含哲理的话,他告诉人们:苦难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成功的语文课堂结尾形式,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从而取得“课有尽而趣无穷”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经过不断实践与探索,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常用的课堂结尾形式。   一、归纳总结式   这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结尾形式之一。课尾时,教师将当堂所讲的内容简明扼要地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其中的重难点,这样既可以帮助
期刊
课改都已十年了,但还有很多语文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的目标和新的教学要求理解不透,在课堂教学实施中,感到困惑,或是一脸的无奈,或是穿新鞋走老路。这种现状令人担忧,更令人深思。怎样才能走出困惑,让语文教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语文教学走向“素质教育”,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他不仅“能”教,而且
期刊
散文的意境是指文中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对于散文来说,意境是它的生命,有了意境的散文才具有生机和活力。下面我们就从找文眼、明线索、抓细节、品语言等几方面来举例分析,领会散文的意境美。   一、找文眼   文眼,即文章的点睛之笔。它经常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有的就是标题,也有嵌于文中的,它可以是包含激情的只言片语,也可以是表达深刻感受的句子。大凡好的散文往
期刊
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这说明写好作文标题是十分重要的。作文标题是评卷人的第一眼,这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它会直接影响作分的得分。那么,什么样的作文标题算是好标题?如何给你的作文标题化妆使之成为亮丽的标题呢?   首先看好标准的判断标准:   1.体态美观   形态美是最直观的美,一个在形式上标新立异的题目,是惹人注目的首要条件,即在拟题时注重题目的形态美,像一个漂亮的大姑娘亭亭玉立在大
期刊
在学习与工作中,我们经常强调“专心致志”“一心一意”“一心不可二用”,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快的达到自己的目标。但是,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我们应该“慢慢走,一路欣赏”,即使路边的野花也要采一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将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不断提高语文水平。至于怎样“采”,采什么样的“花”,让我给你娓娓道来。   其一,从主题角度延伸   李煜的《虞美人》中有这么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
期刊
高考“文言文翻译”综合性强,难度大,从高考评卷和平时测试的情况来看,考生失分比较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考生只注意翻译文句大意,而忽略试题的“采分点”(阅卷的得分点)。而试题的“采分点”又是阅卷老师特别看重和注意的地方,这样,文言翻译的得分自然而然就低了。知道了症结所在,我们就要想办法去落实和突破“采分点”   下面,我结合近几年湖南高考试题,结合实例与同学们谈谈突破“采分点”的方法:   一、
期刊
诗歌鉴赏的分值在高考中为8分,这个题型对于学生来讲却相当具有难度。其实,要想稳拿六、七分,还是有一定的方法与技巧的。结合学生的实际和高三教学的经验我总结了下面的两种方法:    一、借助诗歌法    1.关注题目    我们在赏析诗歌之时,要留心诗歌标题,要学会分析题目所传达的点滴信息,要学会把握题目与诗歌内容间的关系。   如陆游的《书愤》,从标题上就可推知作者抒发的是感慨与忧愤之情。再
期刊
提问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所运用的最主要的教学技能。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提问是以一种居高临下评判者的身份,很少讲究策略与艺术,极易抹杀学生的个性。或者是把提问作为公开课的一种装饰,提出的问题没有质量、没有深度,表面看课堂轰轰烈烈,实际上学生是在随大流,提问的积极作用也就转化成了消极作用。提问是一门艺术,不讲场合、不讲梯度、不管对象而随意提问,肯定达不到它应有的效果,甚至会事与愿违。下面根据本人多年
期刊
庄子:且夫水之积而不厚,则其负大翼而无力。   阿巴斯·阿卡德:阅读而不是别的,可以给我比一个人生命更多的生命。   如何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一种宝贵的人生体验,通过自己十几年来的教学,我有如下做法和体会,拿出来与大家探讨。   一、提高教师的阅读鉴赏水平   推荐读物,让学生有书可读,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深刻解读。对于学生来说,读什么样的书非常重要,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