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治疗用药风险评估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艾滋病已经成为现在全世界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尤其是现在的科学医疗无法治愈艾滋病,虽然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层出不穷,但是只是作为抗HIV的作用无法彻底根除。而且目前临床上治疗艾滋病的药物缺陷还有很多,比如无法彻底根除病毒,副作用多等。而且抗病毒药物本身存在的风险也很多,现在不仅是西医治疗艾滋病,中医在艾滋病上的治疗上也有了新的进展,文章通过对艾滋病治疗的用药风险分析来评估临床用药的选择。
  【关键词】艾滋病;用药风险;评估分析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336-02
  一、艾滋病治疗
  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指的就是人体感染了一种病毒(HIV),人体感染了这种病毒之后就会获得免疫力缺陷,还有一些其他的说法关于艾滋病的理论[1-2].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血液,性行为,母婴传播。艾滋病病史虽然不长,但是目前还没有找出可以根治的方法,而且目前感染的人也越来越多,成为一大隐患。
  治疗艾滋病目前主要采用的方式有现代医学治疗方式和中医治疗方式两种[4],现代医学方式治疗艾滋病主要采用的是,抗HIV病毒治疗,预防机会感染,增加免疫体功能以及心理治疗等。治疗艾滋病目前主要比较知名的是“鸡尾酒”疗法,中医治疗艾滋病选择的是以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的治疗方式,除了药物治疗之外,治疗艾滋病中医的方式还有推拿,按摩以及药浴等。
  二、抗病毒药物的风险研究
  1.抗病毒药物优势
  目前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一共有29种,抗病毒药物需要通过FDA批准并且已经应用于临床,抗艾滋病的药物有: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蛋白酶抑制剂(FI),融合抑制剂(FI)等,我国现在使用的免费抗病毒的药物有7种。目前还没有找出可以根治艾滋病的方法,所以治疗艾滋病采用的还是综合治疗的方式,使用最频繁的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HAART治疗可以应用于HIV治疗的不同阶段,可以从各个阶段限制HIV在身体中的复制,并且帮助人体中的免疫功能获得重建。选择HAARI的优势在于这种药物治疗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的降低病毒载量,药物被接受的范围广,价格合理等。
  2.抗病毒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
  我国常见7种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下
  1.齐多夫定片(Zidovudine Tablets)
  本品为抗病毒药物,在体外对逆转病毒包括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具有高度活性,在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被细胞胸苷激酶磷酸化为三磷酸齐多夫定,后者能选择性抑制HIV逆转酶,导致HIV链合成终止从而阻止HIV复制。
  不良反应:骨髓抑制,肌病,乳酸中毒/严重肝脂变性肿大,以及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背痛,便秘,腹泻,关节痛,头晕,发热等。
  2.拉米夫定片(LAMIVUDINE TABLETS)
  拉米夫定是核苷类抗病毒药。对体外及实验性感染动物体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拉米夫定可在HBV感染细胞和正常细胞内代谢生成拉米夫定三磷酸盐,它是拉米夫定的活性形式,既是HBV聚合酶的抑制剂,亦是此聚合酶的底物。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上呼吸道感染样症状、头痛、恶心、身体不适、腹痛和腹泻,症状一般较轻并可自行缓解。
  3.司他夫定(Stavudine)
  HIV感染,可用于不能耐受齐多夫定或对齐多夫定反应不佳的患者,也可用于治疗3个月至12岁的儿童HIV感染患者。
  不良反应,外周神经炎,发生率与剂量相关。每日剂量为0.1mg/kg、0.5mg/kg及2.0mg/kg,发生率分别为6%、17%及31%,此不良反应限制了本品的应用。其次为ALT及AST轻度到中度上升,其它不良反应有头痛、寒战、发热、腹泻及皮疹。具有神经毒性不良反应的药物与本品联用,可能会增加神经毒性,须慎用。
  4.替诺福韦
  可抑制HIV反转录酶活性,是一种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体外研究显示其具有抗HIV和HBV活性,TDF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HBV-DNA聚合酶活性,对MT-2 T-淋巴细胞中的野生型病毒(HIV-1mb)抑制活性比较强,不良反应,全身无力,轻中度胃肠道不适,可能会引起乳酸中毒,神经系统头晕头痛。
  5.奈韦拉平/维乐命(nevirapine/Viramune)
  奈韦拉平是HIV-1的非核甘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NNRTI)。奈韦拉平与HIV-1的逆转录酶直接连接并且通过使此酶的催化端破裂来阻断RNA依赖和DNA依赖的DNA聚合酶活性。
  不良反应,上市后情況表明,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是Stevens-Johnson综合征,毒性表皮坏死溶解,重症肝炎/肝衰竭和过敏反应,其特征为皮疹,伴全身症状,如发热、关节痛、肌痛和淋巴结病变,以及内脏损害,如肝炎、嗜酸细胞增多、粒细胞缺乏症和肾功能损害。初始8周的治疗是很关键的阶段,需要进行严密监测。
  皮肤和皮下组织:奈韦拉平主要临床毒性是皮疹,在II/III期对照研究使用联合用药方案的患者中出现与奈韦拉平有关的皮疹的患者占16%。在这些临床试验中,服用奈韦拉平的患者35%出现皮疹,而对照组中服用叠氮胸甘(zidovudine) + 去羟肌甘(didanosine),或单用叠氮胸甘的患者有19%出现皮疹。奈韦拉平治疗组出现严重或危及生命的皮肤反应的发生率为6.6%,对照组为1.3%。总计有7%的患者因皮疹而停用奈韦拉平。   6.施多宁/依非韦仑(Stocrin)
  本药是一种I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I)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良反应,依非韦伦在临床试验中已用于2000名以上患者,一般耐受性良好。在与蛋白酶抑制剂和/或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联合用药的临床对照试验中,413名患者每天服用600 mg本药,最常报道的与治疗有关的,至少为中等程度的不良反应是皮疹(13.1%)、恶心(10.4%)、眩晕(9.2%)、腹泻(6.8%)、头痛(6.3%)、失眠(6.1%)、乏力(5.6%)和注意力降低(5.3%)。对照组中恶心的发生率更高,而腹泻的发生率大约与本药组相同。与本药有关的最值得注意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和神经系统症状。
  7.克力芝(LPV/r)
  适应症为HIV/AIDS感染治疗,可以和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用于成人的HIV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13.8%~23.8%)、恶心(2.2%~13.5%)、无力或疲劳(3.4%~7.1%)、头痛(1.6%~7.1%)、粪便异常(0~6.0%)、呕吐(1.6%~4.8%)、腹痛(1.1%~4.8%)、出疹(0.6%~3.6%)、失眠(1.1%~2.4%)和疼痛(0.7%~2.4%)。其它还有转氨酶活性增高(肝功能测试异常)、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增高、高血糖症和身体脂肪分布改变等报道。亦有致命性胰腺炎和增加血友病患者出血的报道。值得注意的是,临床研究中,约1/4病人有严重或致命的实验室检测异常。
  3.抗病毒药物相互作用
  当药物进行组合的时候会出现药物的拮抗或者不良反应,齐多夫定(AZT)与司他夫定(d4T)都在活化细胞内产生强抗病毒的作用,合用时相互拮抗,三氨唑核苷抑制AZT转化为三磷酸核苷,故不能同用:氨苯砜,氟胞嘧啶,等药物都会增强AZT的骨髓抑制作用,地丹诺辛(ddI)与乙胺丁醇结合或导致外周神经炎的危险性,与喷他结合会导致胰腺炎的危险性,氨基苷类,两性霉素,膦甲酸钠都会导致扎西他滨(ddC)的清除率,ddC不能与ddl,氨苯砜甲硝锉,司他夫定异烟肼以及其他咪同时使用,因为会导致外周神经炎的发生率。司他夫定(d4T)与具有神经毒性的药物合用时也会增加神经毒性。而且核苷类的药物也不能单独用于抗病毒的治疗,因为不能有效充分的抑制HIV的复制并有可能产生耐药性。
  4.抗病毒药物的价格也是目前用药的一个难点,虽然常见的抗病毒药物都是免费的,但是一些比较先进的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价格很高,而且药物使用必须是持续性的,长期的使用会有患者因为承担不起药物的费用从而放弃治疗。
  5.依从性
  艾滋病AIDS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依从性解释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在选择开始和维持一种一支联合药物治疗以控制病毒复制和提高免疫功能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长期坚持治疗才是正确的,而且要听从医嘱,对医生的知道?表现出高度的依从性。
  三、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风险评估
  1.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优势,因为艾滋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选用西药治疗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治疗起来副作用反应很大,所以很多中医科研究的医生开始研究使用中医进行疾病的治疗,中医治疗艾滋病已经成为我国治疗艾滋病的一个突破点[5]。
  疾病的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自身对疾病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很多人都是在疾病初期积极的服药,但是一旦时间一长或者不良反应出现之后就会有不按时服药或者停服的情况发生,这样就是患者的依从性差的表现。不良反应是导致患者依从性差的一个主要原因,中药治疗艾滋病受到欢迎的原因也是因为其不良反应要远远小于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艾滋病目前采用的药物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味药,单味药中现在已经被证实可以抗HIV活性的药物有上百种,比如甘草,天花粉,桑白皮,紫草,穿心莲,金银花,紫花地丁,黄芪,丹参,柴胡等[1]。之所以说这些中草药能够抗HIV 的原因是因为这些药物都有清热解毒,补脾益气的功效,长期服用可以让患者身体的免疫力得到调节,抑制HIV的复制功能。
  2.中医治疗艾滋病采用的也是辩证施治的方式,在中国使用中药治疗艾滋病有很多的优势,2.1中国有很久的中医发展史
  2.2对药效药理的研究有理有据
  2.3中国又是地大物博,中医药材也很丰富
  2.4中药在中国价格低廉易于一般家庭接受
  2.5中药副作用小减轻患者的症状提生存质量
  2.6中药对疾病的发展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3.中药治疗艾滋病的风险
  3.1中醫在治疗期间因为辨证方法比较多,缺乏较为统一的标准,开展治疗的时候会给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
  3.2诊断的时候应该从头到尾贯彻辩证施治的方针,治疗方案应该因人而异,提高治疗的疗效。
  3.3中医治疗缺乏治疗模式和评价体系,中医治疗需要一个统一的规范和优化。
  3.4机理不清,现在中医治疗艾滋病多采用的是单位药,复方研究步且多是作用于复制过程中的逆转录酶。
  3.5指标不明显,临床研究指标限于免疫指标,病毒学指标比较少。
  四、中西药联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也是目前一个比较重点的发展项目[6],不仅可以提高双方的药效,而且还能够减少西药的副作用,延长西药作用时间。扬长避短。
  【总结】
  艾滋病治疗发展的前景还有很大,现在采用的艾滋病治疗方式虽然已经出现但是还有很多不足,应该综合考虑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患者接受程度以及依从性的问题。中医治疗艾滋病是可行的并且有其独特的优势。所以在治疗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开展抗HIV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刘瑞,彭勃.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09,4(3):175-178
  [2]艾军,戴铭,从伏疫学说探讨艾滋病的病因病机[J].新中医2009,41(1):3-4.
  [3]周立华,彭银花,张军军等,艾滋病探讨[J].中医学报2009,24(6):11-13
  [4]张晓,马烨,张福杰,艾滋病治疗最新进展-第18届国际艾滋病大会报到[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0,16(5):536-537.
  [5]王文川,杨志云,毛羽等,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2):3258-3259.
  [6]邓鑫,苏齐鉴,韦斌,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促进AIDS病人免疫功能重建的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0,16(6):599-60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在冠心病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医补气活血法实施治疗,其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8月本院来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冠心病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30例,对比组病人采取西药实施诊治,研究组病人则采取中医补气活血法进行诊治,对两组病人治疗效果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病人在经过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后,其中有16例(53.34%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白蛋白尿与糖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体检检出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0例,根据患者病情将患者分为糖代谢正常、血糖代谢异常以及糖尿病3组,分别对患者的糖代谢水平、血脂、微量白蛋白平进行研究,最后分析不同糖代谢水平以上指标的差异性。结果:糖代谢正常、血糖代谢异常以及糖尿病患者的白蛋白尿异常率逐渐升高,差异明显(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绝经后女性的妇科B超筛查结果,学会利用医学资源让广大女性认识到妇科检查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绝经女性患者300例,比较不同年龄层次阶段的绝经后女性患者,使用彩色B超仪器通过阴道对住院绝经后女性患者进行筛查。结果:经过对比得出50-58岁年龄段女性体检患者疾病的总发病检测概率为80.1%,高于59-68岁年龄段的女性患者疾病的发病概率62.5
期刊
【摘要】本文目的是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72例,任意分成两组,两组患者都接受关节腔曲氨奈德、玻璃质酸钠注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离子导入和膝关节功能锻炼的三联疗法。经过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有效率是91、67%,对照组则是77、77%。最后得出结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的三联疗法明显优于常规疗法,值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物理康复治疗对产妇早期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观察组产妇进行物理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一般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产妇3个月后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盆底肌力≥3级的人数比例为81.25%,对照组为40%,观察组盆底肌力恢复正常的产妇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对母婴传播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市范围内乙肝病毒双阳性孕妇94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接种疫苗剂量分组。两组分别按照0-1-6方案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20μg重组(CHO细胞)乙型肝炎疫苗。1个月后采集静脉血,观察两组阻断效果。结果: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新生儿HBsAg阳性率为17.0%,抗-HBs阳性率为59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342-02  1.一般资料  患者,女,35岁,主诉牙齿松动伴出血2年。既往史:15、47因松动已拔出,母亲早年多颗牙脱落。查体:全口多数牙松动,牙龈红肿,结石Ⅰ°,牙周袋5-10mm。全景片显示16、26、36、46牙槽骨吸收达根尖1/3,其余牙槽骨吸收Ⅱ°--Ⅲ°。诊断:侵袭性牙周e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餐后2 小时血糖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社区自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1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餐后2 小时血糖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化血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的40例先天性耳前瘘管病患,其中感染期和非感染期者均为20例,通过切开排脓和瘘管摘除术治疗,总结其临床效果。结果:所有病患均得到治愈,其中复发率为5%,再次手术后得到治愈。满意度上达到92.5%。结论: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经过手术治疗干预可以达到较高的治愈率,对病患生活质量有显著提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353-01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一个集中救治和监护危重患者的特殊病区,依据我院ICU目标性监测资料显示:ICU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率要比普通病区患者高5倍之多,这主要与患者病情危重、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均低下、侵入性操作多、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等因素有关。在院内感染人群中以老年患者居多;感染部位最多的为下呼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