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文境 感文情 知文律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nleytsang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义是让学生在教学中感悟语言,积累语感,从而掌握运用语言”。语文名家的这一断言,不仅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总结和肯定,也为当前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指明了一条基本路子。要踩实这条路子,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充分“感悟语言”是撬动的支点,只有找准这一支点夯实基础,“积累语感”“运用语言”才不会是无米之炊、空中楼阁。因此,感悟既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种基本方法。那么,如何“感悟”呢?笔者以为,感悟语言必须达到三个层次——入文境、感文情、知文律,而要实现这三个层次,也应从语文教学之本——“读”字上用功夫。
  
  一、自读——入文境
  
  所谓语境,就是语言文字符号所描绘的意境,所陈述的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包括对语言以及语言所承载的思想内容,语言材料组织的方式方法以及它所构设的情境,所蕴涵的情感、韵味等的感知和领悟。其中“感”是对语言的直接接触和感受。这里要强调一个“直接”,即学生自读。语言的整体性和形象性构成的具体的“文境”通过“感”便可获得。教学中感知文境这一层面的实现,一般放在对课文的初读阶段。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初触文本,文中所描述的内容、文间插入的图画会引起他们的学习注意与学习兴趣,他们会学得格外专心。因此,在这个阶段,应花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充分地读书,在对语言文字的接触中,进行感触、思维、想象等心智活动而渐入文境,把握课文的整体内容,初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在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材料有了大概的体验之后,才提出诸如“你了解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等问题,来检查学生在感性层面上掌握课文内涵的信息,并能使学生在答问讨论中互相启发、思维互动,还使下一步教学有的放矢、因疑施教、逐步深入。
  学生对文境的感知应该建立在亲自参与读书活动之后,没有学生对“文境”的心灵体验,就不会有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个性理解。教师在读前的大串问题、累赘说解非但影响了学生“潜心会文”,更削弱了学生学习读文的阅读期待。静心细想,桂林山水那如画的境地,学生不读而光靠教师的讲解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吗?作者所表现的狼牙山五壮士相继从顶峰绝壁上纵身跳下的那种宁死不屈的形象不正是学生吸纳了课文具体描述的语言而在心目中再构现出的吗?所以,要实现感知文境,必须留足时间给学生自读。
  
  二、精读——感文情
  
  学生通过自读及教师的相机点拨初步感知了文章的整体内容,隐约领略到文章的思想、情感、哲理,这些还仅处于对语言感悟粗浅的、感性的层面,“感文情”比这一层面要深一步,教师必须在学生入文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引领学生去“切己体察”“披文入情”。
  感文情须寻找训练点。小学语文教材中多可感性、生动性、形象性的文句。这样的文句具有鲜明的语言特色,它们就是学生“感文情”的感悟点,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精读细读。下面列举课例略作说明。
  例1.《鸟的天堂》:“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的热爱和赞美。为让学生感其情,教学时要让学生读读前文体现榕树茂盛和充满生机的句子,然后启发学生体会除了这儿的大榕树在给鸟儿创造良好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使这里成为鸟的天堂?让学生看语句“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学生肯定能体会出作者对大自然生命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赞美之情。最后用轻读内化、朗读表现来深化对文句表达的情感印象。
  例2.《开国大典》:“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通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传到……传到……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文章连用四个“传到”构成了一个气势磅礴的排比语句。教学此处,启问学生,如果改用一个“传到”,只用“传到全国各地”来写,读来感觉如何呢?对比读读思思,让学生领悟到文中的句子表达出中国人民从此当家做主的自豪感和毛主席这一宣告的庄严和雄伟,感悟到语言蕴含着的丰富情感。
  “入文境”学生大多能通过一读而成,而“感文情”则需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在对所读语言材料反复诵读、揣摩、咀嚼、比较、推敲的基础上激其思、感其言、知其义、动其情才得以实现,也就是说需要一个精读的过程。
  
  三、熟读——知文律
  
  本文所说的文律指的是语言文字运用规律。《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为践行这一理念,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语文教学让学生重感性的语文实践,走综合感知语言的路子,这一观念和做法已被语文教学专家所肯定和接受。怎样才算“重感性”“综合感知”?笔者以为,实质的问题是熟读和读熟的问题。“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所以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还是应从读中认识、读中体会、读中掌握。
  如《荷花》第二段:“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开了,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像要破裂似的。”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诵读,读通、读懂这一段两句话分别描写的对象,提问这两句话分别写什么;再启示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荷叶之茂盛、荷花之多姿,并用声音显示出这种美感;然后采用各种朗读形式(互相听读,教师提示关键词读,配动作表情读……)使学生对这段文字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在这一番熟读的工夫上,引导学生适当领悟这段话遣词造句的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知道比喻句的形象传神、排比句的铺陈效果,同时锻炼了学生语言的感受力,为学生的语言库添积新的语言材料。学生熟读吮吸的语言营养,如遣词用句、借鉴句式、模仿写法等,到运用时,所积累的语言自然会鲜活起来。文学大师巴金先生说:“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正是熟读而知“文律”的真知灼见、切己之谈。
  总之,学生对语言文字构筑的“境”,传达的“情”,运用的“律”,可以通过学生自读、精读、熟读来实现对它们的感知、领会、掌握。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廿里镇中心小学 324012)
其他文献
摘 要:体育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对体育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本文结合笔者17年教学经验,13年的教研员阅历,剖析了体育教师成长过程中参与体育课堂教学研究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广博观摩众家之课,初步形成赏课的能力;第二阶段要亲临课堂模拟上名师的课,力求神情合一;第三阶段要精心研磨课堂,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文章重点对这三个阶段的实践体验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指导性策略。  关键词:教师成长;体育教学;
人教版课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在每一个单元的开头,总有一段话能突出该单元的中心内容,使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该单元的专题、学习要点和学习方法等内容,这段话就是单元导语。这是一块重要的教学资源,作用之大显而易见,但在实际教学中,忽视单元导语的情况并不少见。“导语”还需“导”。必须充分挖掘单元导语的教学资源,使之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好材料、好向导、好老师、好平台。  为此,笔者将立足教学实际,浅谈小学语文教
《桂花雨》的作者琦君用清新的语言、优美的笔调描写了儿时在家乡摇落桂花的情景。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情,正如课文所描述的得“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从字里行间细细地品味才能感受到。教学时只有潜心会文,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文本,才能真正体会作者那份悠悠的童年乐、浓浓的思乡情。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①自学生字和新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③通过自读、自悟,和同学交流,体会作者
《中彩那天》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教材安排这篇课文就是要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深读领悟,受到心灵的震撼,懂得诚实守信比财富更重要,更珍贵。  那么怎样来组织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和达成这一目标呢?我仔细解析揣摩文章后,发现有一条主线可循,那就是父亲因汽车得而复失的情感变化:本该高兴—不高兴—高兴,且有一些看似矛盾之处,于是教学思路初成:紧扣主线,突出重点,巧设矛盾,引发讨论,以此激发学生熟读精
摘 要:为了提高微课教学设计的规范性,使微课便捷高效地服务于学习者,笔者运用五星教学设计原理为理论支撑,选取小学五年级一个自然班44名学生,进行“车轮跳绳”微课教学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五星教学围绕问题解决出发,激活原有知识,展示论证新知,尝试应用练习,融会贯通掌握,可以有效增进学习者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和灵活应用能力,并为优质微课的教学设计提供方向与引领。  关键词:五星教学;微课;教学设计;车轮跳
伴随着新课程研究的深入和教学思考的日趋理性,“教材至上”和“教材无用”两种极端的教材观正在逐渐消失,数学教师普遍树立了“教材是基本课程资源”的现代理念。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新教材的编写更显示出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内容依托情境呈现,材料伴随问题呈现,信息立足活动呈现。应该说,新教材的编写体例给数学教学理想空间的最终造就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行为支点。然而,教材编写无论多么完备、多么优秀,它依然只是
关键词:北京冬奥会;倒计时300天;模拟冬奥会;冰上展示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4-0004-01  为全面提升北京冬奥会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普及和推广冰雪运动项目,培养青少年冰雪运动兴趣,提高青少年冰雪运动技能,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烘托活动氛围,在北京冬奥会倒计时300天的重要历史时刻,由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冬奥组委、北京
任何事物如果缺失了“度”的把握,往往会走到与预期相反的一面。作为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词句细读,亦然。随着新课程的纵深推进,词句教学虽走上了细读层面,但也步八了一种值得商榷的境地——“失度”与“适度”。对此,本文试以常态课例作辩证式的阐释与探索。    一、词句内涵的挖掘要合理把握“深与浅”的关系    解读文本的首要任务在于对词句“意义”的开掘,既要“见其表”,又要“见其里”,由“知言”到“会
最近笔者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普罗米修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课,深为其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设计叫绝。  [案例]  (在学生自读课文后,出示文中几个神的名字:普罗米修斯 、太阳神阿波罗、众神之王宙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指导学生读好它们)  师:普罗米修斯和众神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投影出示人物关系示意图)   生:(比较流畅地)普罗米修斯从太阳神阿波罗那里拿取了火种,众神之王宙斯得知后,把他锁
日前,年级里两位平行班的教师上了《除法笔算》的第一课时,这是一节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起始课,要求学生学会42÷2和52÷2的计算及竖式书写。尽管课前两位教师做了充足的准备,学生反馈和课堂作业情况还是让她们大吃一惊:一些学生不知除的顺序,一些学生不知书写的格式,一些学生不会试商,还有一些学生无从下手,更有甚者把原来已经学过的16÷2的笔算也给忘了。看着一本本错误百出的作业本和两位同事愁苦的脸,我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