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利尼“在世肖邦”也有贝多芬式热情

来源 :北京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ss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中国钢琴王子李云迪夺得肖邦国际钢琴大赛首名,成为四十年来第二位以18岁的年纪问鼎金奖的选手。而保持这一纪录近半个世纪的,就是意大利钢琴家毛里奇奥.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
  1960年,少年波利尼在第六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上技惊四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获奖之后,波利尼没有急着巡演或录制唱片,而是重新拜入米开朗杰利门下。这位人称“乐坛鬼谷子”的钢琴大师,向弟子提出的要求也相当诡异:十年内不允许公开演出或灌录唱片,还要在综合性大学注册上学,以提高综合素养。谨遵老师要求,波利尼进入米兰大学学习,专业是物理学。
  1968年,因为琴艺精湛,波利尼被特许提前两年出山。当年,他以最为拿手的肖邦《24首前奏曲》重回乐坛,这场在伦敦伊丽莎白音乐厅的演出也成为英美老一辈乐评人永远难忘的回忆。
  也许是八年隐居养成的习惯,波利尼甚少接受采访。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仍有乐评人撰文抱怨:“这个意大利人会说英文,但你要想找到他的采访或者自传细节却是徒劳。”低调的作风,高超的演奏技巧,使波利尼笼罩着神秘的光环。青年钢琴家陈萨就曾公开表示,对她来说,波利尼像是一个生活在神话中的人物:“他灌录的肖邦全套练习曲,让年幼的我了解到什么是无懈可击的技术。波利尼的演奏就像在用音符去造房子,有着清晰的结构感。”
  2006年、2009年,这颗遥远的璀璨芒星曾两度与中国乐迷亲近。今年10月17日,70岁高龄的波利尼又将重返北京。虽然被乐迷尊称为“在世肖邦”,但波利尼并不满足于仅仅居住在肖邦的世界。“我因肖邦成名,我也知道大家喜欢听我的肖邦,但我并不只弹奏肖邦。”作为古典音乐厂牌DG旗下最富声望的音乐家之一,波利尼发行的唱片数量庞大,不仅包括肖邦,也广泛涉及贝多芬、勃拉姆斯、李斯特等名家。而韦伯恩、布列兹、斯托克豪森等现代作曲家的钢琴作品亦在波利尼演出之列。
  此次在大剧院舞台上,波利尼选择了四首奏鸣曲的全贝多芬曲目。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作为压轴的贝多芬的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这部贝多芬创作中期的巅峰之作,向来以雄浑与激情澎湃为人称道,更是检验钢琴家的试金石。波利尼的伯乐鲁宾斯坦,当年即选用此曲作为自己告别音乐会的曲目之一。在2003年4月发行的唱片中,波利尼就曾出人意料地收录了两个不同版本的“热情”奏鸣曲现场录音,他本人对这首作品的喜爱由此可见一斑。而此次“大神”亲临北京现场演奏,也终将为中国乐迷近十年的望眼欲穿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BQ=《北京青年》周刊
  MP=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
  BQ:我们都知道你5岁学琴、10岁登台、18岁那年就获得肖邦国际大赛金奖。你是否在很小就把钢琴视作毕生的事业?
  MP:我从5岁开始学琴,一边正式在学校学习,一边用业余时间学习钢琴。当然我是有天赋的,我父母也很早发现了我的天赋,他们虽然很高兴但并没有强迫我多练琴,或者多争取举办音乐会。他们只是告诉我,如果你喜欢,你就去做。我在18岁之前也举行过一些音乐会,但没有把全部的时间拿去练琴,今天看来这真是一种幸运。
  BQ:你现在还是被人们认为是最擅长演绎肖邦的钢琴家,你介意大家把你定义为一个专门演奏肖邦的演奏家吗?
  MP:如果大家觉得我把肖邦演绎得很好,我感到很荣幸。但我不认为我是诠释肖邦的专家,其实我喜欢很多作曲家,比如莫扎特,甚至是一些二十世纪的作曲家。我不想局限于演奏某个人,或者某个世纪的,不应该把自己限定得太小众。上次来北京我演奏了布列兹的作品,这次我将演奏几首贝多芬中期的奏鸣曲,我想这些都是与肖邦的作品截然不同的。
  BQ:你录制过勋伯格钢琴作品全集,也演奏过很多其他现代钢琴家的作品,为什么对现代作品有如此大的热情?
  MP:我想钢琴音乐的世界是广大的,我自己也一直在探索音乐世界。我从六十年代就开始弹勋伯格的作品。当时我与意大利作曲家诺诺是朋友,我请他写了两首曲子。后来我开始弹布列兹、斯托豪森的作品。现在我依然在委托作曲家创作现代作品。我觉得很多杰作本应有更广泛的听众,我也希望有机会为中国的乐迷们演奏一些现代音乐。
  BQ:除了钢琴,你还有其他的爱好吗?
  MP:我的父亲是建筑设计师,母亲是歌唱家也弹钢琴,可以说他们影响了我,使我形成了开放的人生态度。我的爱好很多,喜欢文学、绘画,因为我父亲的关系,对建筑也很感兴趣。我喜欢莎士比亚、巴尔扎克、莫泊桑,索福克勒斯的《安提哥尼》是我最喜欢的作品,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排在其次。我曾经是个国际象棋迷,不过现在已经玩得少了。我还喜欢结交新朋友,跟人聊天。现在没有演出的时候,我就去亲近大自然,最喜欢在海里游泳。
其他文献
BQ=《北京青年》周刊  X=许嵩  许嵩,独立音乐人、词曲作者、歌手。1986年出生于安徽合肥。2009年,医科大学毕业的他独立出版首张词曲全创作专辑《自定义》,2010年出版第二张词曲全创作专辑《寻雾启示》,两度掀起热潮,一跃成为内地互联网讨论度最高的独立音乐人。代表专辑还有《苏格拉没有底》、《梦游计》。  BQ:你是喜欢收集的“物质控”么?  X:不是。我喜欢录音设备,但我不会收集,如果我觉
期刊
艺术品来到酒店的大堂和客房里您即将就寝的床头柜上,这或许会是新奇的,给我们的睡前增添一些节目,或者打发我们办理入住时的无聊时间。对于酒店来说,这意味着美名和赞誉,对于艺术品来说这意味着生机,而对于那些有机会瞻仰它们的我们来说,这意味着一场灵魂的休憩,在一个家以外的别处,在一个匆忙的间隙,居在艺术之间,回味人生旅途。  “艺术使酒店不再只是客人旅行时不得不住的地方,而成为客人梦想去住的地方。”  —
期刊
卡尔·拉格斐对于巴黎大皇宫有着不一般的感情,前不久刚刚结束的第26届法国巴黎古董双年展在巴黎大皇宫举行,双年展的格局设计皆由卡尔亲自操刀设计。2012年11月10日至25日,继纽约、台北、香港等地之后,《THE LITTLE BLACK JACKET》摄影展也来到了巴黎大皇宫。  卡尔·拉格斐透过他镜头下的百余张精美照片,创新诠释时尚界最永恒不朽的设计单品——香奈儿经典外套那历久弥新的魅力,将于2
期刊
桑斯先生很骄傲于自己在艾美酒店创造的种种,他开创了“艾美百分百”艺术团体,集结了一大批优秀艺术家,这些有力量的人创造出更新更有趣的项目。他说艺术不能局限在某个收藏家家里的墙上,而是在每一个人能够看到和感受到的空间里,他把艺术家的作品循环于全世界的各个酒店,让更多的人知道,那些杰出独特的作品,拿他的话讲就是,生活更高于艺术!    艾美于 1972 年由当时在设计与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法国航空创立
期刊
胡德夫印象  周云蓬说胡德夫,“歌声如海水,琴声如巨钟”。确是如此,听他弹琴唱歌,仿佛太平洋的海水,一浪又一浪地撞击心灵。  而与他交谈,他变得不一样。笑起来啊,还像过去那个牛背上的顽童一样,甜蜜又天真。可是一个孤零零的原住民“台北客”,经历多少苦楚与沧桑,所以他哭起来时,只见泪水静静淌过脸上的沟壑。  采访中,他给我们唱起了原住民的咏叹调——“娜鲁湾娜鲁湾娜鲁湾嘿”,又唱起了美国的黑人灵歌——“
期刊
安晓彤1971 年出生于中国西安,曾在多间中国领先的教育机构担任艺术教授。现今,她在法国工作和生活。她不仅在巴黎、北京等地举办过个人作品展,还曾参与过许多国际展览。安晓彤的绘画作品以人物和城市景观为主题,采用水彩与装饰艺术为媒介,反映出数字时代的前卫与时尚。  艾美在亚洲地区的首次“艺术创意之旅”系列活动,已于2012年2月27日至3月3日在海南岛石梅湾艾美度假酒店隆重举行。而肩负这场“艺术创意之
期刊
陈屹 本刊驻纽约记者  七七级大学生, 1986年留美,学商从商。1999年《北京青年报》开办《陈屹视线》专栏,2007年《北京青年》周刊开办《陈屹 VS大使夫人》采访系列。先后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美国西点军校等美国、中国学府与省市受邀演讲。已出版《背洋书包的孩子》、《困惑与诱惑-美国教育参考》等书。2009年在网易“中国制造”系列中,被评为“60年中国影响力女性”  邮箱: chenyi2
期刊
“精神上的绝妙感受,带给你的是更高层次的享受,这才是真正的奢华。”——曾梵志    需要天坛见证的似乎总是一些重要的事件。诺金的重要到底在哪里呢?现在酒店收藏艺术品是如此风行,究竟这一切又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实质性的影响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得到了和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大师曾梵志对话的机会。在他的言谈中,我们了解到,诺金用自己对艺术的热诚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诚打动了曾梵志,而曾梵志将用他的艺术观
期刊
每年三月举行的墨尔本时装周,联结着澳大利亚的时尚趋势与时尚产业,并向本地及世界展示澳大利亚本土设计师的才华。同时也是一个以零售和消费为本的多层次时尚活动,在显著促动经济的同时,加强了澳州作为顶尖设计中心的盛誉。2012年9月 19日,澳大利亚欧莱雅墨尔本时装节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政府在北京香港马会会所共同举办了当代澳大利亚时尚设计展示。这是欧莱雅墨尔本时装节在中国的首次亮相,5位澳大利亚极具盛名的本
期刊
博傻游戏的巅峰,就是大牛市。这个估计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参与过兴奋过痛苦过。  固然,中国股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的状况,但还不能说股市就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因为中国证券市场有它的现实情况,它是为企业解困服务的,这个就不细说了。6000点的大牛市,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乐观的经济现实,更反映了博傻游戏进入疯狂的状态。比如,中石油开出48元的开盘价,而牛市退去,跌跌不休的指数,也可以解释为,博傻游戏的参与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