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加减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19871120w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标志着语文教学改革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新课程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和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语文课堂实践中采用了“加减法”。
  一、添加兴趣,删减约束
  亚里士多德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由此可以这样说,一旦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学习起来便会感到其乐无穷。只有当学生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他们才会急于去研究,创造力才能得以发挥。为了适应新教材提出的要求,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有创意地进行教学,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使每一节课都充满新意。
  1.课前造势,先声夺人。研究表明,学生注意事物的积极性呈波形分布,每节课开始的三五分钟注意力无法集中,因此,一节课上的成功与否往往要看教师能否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放松中吸引回来。如果教师只以简单的一句“本节课我们来学习xxx”作为开场白的话,一开始就错过了这个好机会,导致学生很长时间以后才能注意听讲,事倍功半。应先声夺人,利用开场白来好好造势:可以情动人开讲,让学生在与教师心灵的共鸣中一起步入文章。
  2.课中设疑,激发兴趣。教育家朱熹有一句话:“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可以这样理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是以疑问为起点的,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才能有所进步。因此,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设疑、释疑、解疑,定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疑,这样便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
  3.课后恰当留疑,留有余味。任何课文学完后都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学生也不可能没有任何问题。课后留疑就是要求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提出自己尚未理解或未完全理解的问题,并与同学讨论或向教师请教。在教学中,如果教师的地位还是“至高无上”的,学生就不敢多想,更不敢奢望幻想和想象,这样就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的创造潜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心理,把自己当作学生中的一员,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减少一些约束与强制,使学生充满自信,让他们把求知当做愉快的事,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创造的潜能,激发他们自主探求知识的积极性。
  二、增加引导,减少灌输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着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一个互动过程。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增加一些引导的内容。引导到位了,学生学到的就不仅仅是抽象的知识,而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难发现,填鸭式、满堂灌的应试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相应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意的是如何把知识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教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写在试卷上,就算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增加一些方法指导,减少一些知识灌输,引导学生跳出被动接受灌输的怪圈。
  三、多加质疑,减少结论
  “疑”能产生动力,“疑”能孕育发现。新课程的理念是: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把让学生触景生疑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在教学鲁迅的《祝福》一文时,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同学们研读课文,证明老师的这种看法。“祥林嫂——没有春天的女人”,这是一条多么富有吸引力的阅读线索,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研读课文,探讨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1.丽日之日,丈夫夭折——她是在春天失去丈夫的;2.孟春之日,被迫再嫁——她是在新年才过就被婆婆抓走的;3.暮春之日,痛失爱子——“春天快完了,村上倒反来了狼”;4.迎春之日,一命归天——消逝在祝福的鞭炮声中。学生理解到,冷酷的社会没有给祥林嫂以温暖的春天。小说怎样表现了祥林嫂是生命中“没有春天的女人”这个“问题”,就串起了《祝福》的整个阅读分析过程,串起了对小说中人物、情节、结构、语言等内容的探究与欣赏。
  少一些结论,并不是不要结论。实际上,学生的学习往往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这样一个认识过程,这个过程不能忽略、压缩或省略学生的思维活动,直接得出结论或答案的做法是舍本求末的,也是十分有害的。
  四、追加探究,精简问题
  探究是学习的有效途径,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进行感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训练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认知能力。语文教学中应多让学生探索,自行研究。例如,运用探究式教学法教《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时,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纬度会影响物候现象的来临?为什么纬度是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第一要素?为什么经度也会影响物候现象的来临?课文中说“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那么,在热带和寒带区域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这些问题,仅仅凭借课本中的说明,学生是不可能真正理解的,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具备这方面的知识,以便在师生平等的合作与讨论中作出解释。这样做,学生就会如临其境,参与到探索知识的实践中去,他们所得到的知识远远超出课本所包含的知识,而不仅仅是一个结论,久而久之,自行探究就会变成自觉探究。而对一些没有意义或意义不大的问题,则要进行精减,让学生探究的针对性、目的性更强。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这句话本身就包含了创新。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做好“加减法”,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法之一。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继续不断地实践、创新,探索出更好的方法。
其他文献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在《论语》中就有了对愉快教学的认识,揭示了学习过程本身应该充满乐趣而让学生从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学习者的兴趣和爱好,对学习效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乐学”是治学的最高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孜孜不倦。  然而,高中语文教学中诸多的积累,让教师陷入了困惑中:如何让学生愉快地背诵
期刊
新课标明确要求: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然而,实际上,语文总是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有很多,但归结起来,主要在于语文教学的单调刻板,盲目追求成绩,不注重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从而抑制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虽然素质教育已提倡
期刊
高三复习进入二轮阶段,学生的作文已经比较规范,可以做到中心明确,思路基本清晰,结构也比较完整,只是对于中心论点的论证总是让人感觉不够充分。一些学生在分析原因时谈到,不知道该怎样论证分论点,只会讲述事例,不知道该怎样进行论证分析。于是,在“如何写好议论文核心段”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下面,以学生的习作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  例1,成功需要脚踏实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便是这样。儿时的艰苦生活
期刊
读高中时,我是一个懒学生,很少自己主动去学习,有时连作业完成都成问题,高考成绩一塌糊涂。至今我一直在懊悔,为何当年没有勤快些。当了老师,走上讲台,我就不想让我的学生再走我的老路,留下太多遗憾,我总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我的故事,让他们引以为戒。可学生总感觉这事跟他们无关,只当作笑话过去了。算了,我还是勤快些,多督促督促他们吧。  我每天早早来到班里,很晚离开学校,主动询问学生有哪些问题需要我讲解,或者
期刊
伟大的雕塑家罗丹曾塑造了一尊雕像,名字叫喀戎(据说这是罗丹塑造的唯一一座非人物的雕像)。喀戎,是希腊和罗马神话中人面马身的怪物,罗丹雕塑的喀戎塑造的是——从那怪物马的躯体中,正在向外向上,挣扎出一个人的上半身来。这尊雕塑的寓意是明显的:它显示了人类在精神方面的进化。人类用了5500多年来完成他不再是半人半兽的怪物,而成为一个脱离了动物性的真正人的再生过程。问题是——人靠什么具有那一种持久的、伴随着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主要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而散文在各种文学样式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较,散文在概括生活深度和广度上更全面,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情感的表达方面更细腻,更真实,更丰富。现在教材中选取的散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美文,能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非常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散文的基础知识,还能激发他们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养成他们高效阅读和鉴赏散文的习惯与能力。散文的教学意义
期刊
心理学上的阳性强化法,本来是适用于出现行为障碍、希望改变行为的求助者的。在心理学中,操作过程分为五步:1.明确目标行为。2.监控目标行为。3.设计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4.实施强化。5.追踪评估。教师面对的是正常的高中学生,因此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将这五个步骤,根据语文学科的具体特点,结合学校学生的学情,加以本土化。现将实施过程介绍如下:  一、活动设想  (一)将进行试验的小组命名为“怒放的生
期刊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遵循着“审题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作文评讲”的套路。在评讲中,侧重于存在问题的罗列,这是一种“纠谬法”的教学模式。至于学生习作中的优点,仅仅作为点缀,一带而过。学生好不容易憋出一篇作文来,又让老师画了大堆的红杠子,批了些“偏题”“中心不突出”之类的评语。这一次是这样,下一次还是这样,学生总摸不到什么门道。这样下去,学生对作文哪能不怕。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做“难侍候的婆
期刊
“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侍”,这种观点在《三国演义》中广泛流行,成为一条不成文的择主标准,也为很多臣子改投他主提供了机会。张辽原是吕布手下,后归顺曹操,成就一世英名;赵云先属公孙瓒,后投刘备,出生入死,威镇华夏;至于关云长的“千里走单骑”,就更是被誉为“三国”佳话。  的确,一个富有才干的臣子,如果遇上一个贤明的君王,是这个臣子的幸运;反之,如果君主昏庸,臣子愈有才干就愈痛苦。贤臣明君的通力合作
期刊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次,可见君子之风在被后世尊称为圣人的孔子的心中的分量。能够主宰自己的言行,并使之符合道德的主体要求,具有完美的道德品质,孔子把这样的人称为君子。孔子在教育他的学生时,也常以小人和君子之分来明辨是非。  一、君子应是一个在自我修养中达到人格独立的人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同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与修养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