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的合理区间在哪里?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wq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现在的房市,还真像从6124点第一次回调到5500点的股市,有人看8000点,但绝对没人看到1600点。结果怎么样,还是等着瞧吧。
  
  2月21日,上海市市长韩正时表示,目前上海的房价确实偏高,政府不能刺激房价。2月23日,住房部长姜伟新直言,房价已经到了必须调整的时候,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催化了这个调整。事情总是那么怪,非要事态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去收拾摊子。有识之士大有人在,权威的经济学家向政府呼吁控制房价的呼声在房价最高时也不绝于耳,但都无济于事。
  希望这些表态会变成一项扎实的惠民工程。政府需要采取切实措施把房价降下来,简单说就是要增加住房供给。从政府层面开发更多成本透明的房子供应给市场,让“夹心层”能够买得起房。拉动内需最简单的方案就是盖老百姓住得起的房。这个市场的确是个刚性需求的市场,也是个能够重振经济的市场。现在花这么大的力气拉动汽车、家电的消费,从效果上看,都不如房地产。而我们的房地产市场不是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开发商间很容易达成价格同盟,老百姓永远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没法判断房价高低。
  而在如何估算房价是否合理上,有两种国际通行的方法可以借鉴。一种是P/R值(P6ce to Rent,房价比租金),一般在10到15之间属于合理范围。根据作者调研得到的上海市场数据,越贵的房子租金收益率越低。一套50万的老工房,年租金在2.2万左右,而一套270万的新房,年租金只有约6.5万。其P/R值范围在20~40倍之间。也就是说,低档房价格高估一倍,高档房价格高估约1.5倍。在成长的经济环境中,房租涨幅会超过CPI增幅。而房价在透支未来后,如果保持平稳或稳中有降,在若干年后P/R会渐趋合理。如果租金按每年5%的比率递增,而房价按每年5%下调的话,在5年以后,低档房的P/R会降到合理区间(大约是14倍左右),而高档房需要经过约10年才能将P/R值调整到15倍。换言之,上海的房价透支了未来5~10年。从P/R模型的估值方法上看,低价房下跌25%,高价房下跌40%完全有可能,但是不是在短时间内。房价可能迎来5~10年的漫长调整。
  另一种方法是当地的平均房价和当地居民的平均家庭年收入之比。一般在3到5之间属于合理,超过6就离谱儿了。2008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年收入达到26690元,比上年增长13%。按家庭双职工计算,一个家庭人均可支配年收入5.34万元。按上海平均房价大约为100万元一套估算,现在的房价收入比是18倍。如果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13%递增,同时房价按每年5%的降幅调整,8年后,房价收入比可以下降到5倍以内。如果房价维持现有水平,则在11年后,房价收入比下降到5倍以内。以上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似,即上海现在的房价透支了上海居民未来5~10年的收入增长。
  对一般购房者而言,还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即购买房价为自己家庭月收入的一半。大部分上海家庭的月收入在1万元以内,所以,5000元的房价是适合绝大多数人的房价。这样的房子,恐怕只有在不通地铁的偏远地区。买房和买股一样,要买割肉盘,买着割肉盘了,才是一个聪明的投资者。房价多少算合理?说不清,但是可以看跌。
  看跌房价原因之一是政府态度的转化和未来供求关系的改变。高层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调节态势非常清晰:一方面,要彻底扭转前期房产完全市场化的倾向,通过开发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住房,增加供应,平抑价格;另一方面,不希望市场大起大落,促进有序的降价,维持相对稳定的同时促进交易的活跃。两会期间建设部多次强调大量增加经适房和廉租房的建设不会“冲击楼市”,但是2009年却又以“增长近十倍”的投入扩建低价房。显然,虽然楼市的下跌对银行资产安全不会构成大的影响(深圳地区已经实际经历过),我们看到的是建设部在努力化解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冲击楼市”对开发商造成的心理压力和民众持币待购的心理预期。从这两点可以推断,房价必然要降,但可能是较长时间的缓降。
  对于房价影响因素的判读,仍然可以适用价值、供求、预期的三因素法则。在目前明显的价值高估、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唯一对市场有支撑作用的还是购房者的心理预期。《纽约时报》有一个精辟的论断:“当消费者不再相信住房的价格将上升时,价格就将下跌。”这和股票下跌是一样的道理。而如果支撑房价的最后一根心理预期的稻草消失,房价又何尝可能不跌呢?从近期实测开发商和中介的情况来看,态度和两年前不同了,卖方那股子牛气的确没有了。看现在的房市,还真像从6124点第一次回调到5500点的股市,有人看8000点,但绝对没人看到1600点。结果怎么样,还是等着瞧吧。
其他文献
为学习?为转变?为企业更大规模化?为企业走向国际化?  为书时立品牌高品质?为标榜学识?为与同行们更好的切磋“商技”?  所谓“高处不胜寒”,为与同居塔尖者共谋大业、报团取暖?为拓展高层人脉?为搭建社交新平台?如此不等需求,国内EMBA教育自诞生之日便注定了与国外商学院EMBA教育的不同。这里除了专业,更多了几分东方特色。    2009年5月,赵本山正式就读长江商学院第四期CEO班,并在香港完成
期刊
二月末,风景如画的巴哈马群岛迎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私人银行从业者,从私人银行家到家族办公室、会计师、技术方案提供商再到律师。与往年不同的是,这场在加勒比海召开的2009私人银行年会所探讨的话题过于沉重。一切处于危机之中,种种不确定性让拥有高净资产的个人以及家庭企业惴惴不安——他们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财富。同时,瑞士银行业也在经受最严酷的危机洗礼——金融危机令瑞士银行业成为欧洲损失最大的阵地,同时来自美
期刊
“里程碑”的周年庆典    即便拥有辉煌的10年,PowerShares QQQ在本轮衰退中也不能幸免。  3月10日是PowerShares QQQ的十周年庆典。QQQ是一个追踪Nasdaq100指数的交易所交易基金。现在QQQ股价仅有10年第一个交易日结束时的一半。  九年前的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收盘于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5048,62。而九年后的同一天,纳斯达克收于1268.64点,比2
期刊
这里有一些看起来无关投资的选择,请你不妨忘记本次调查的题目,静下心来看看下列情况是否存在于你身上:    本月调查结果  1 我们可以从第一幅图看到压力和情绪的相关性。压力存储越大,情绪高涨的值就越趋近于0;在低压情况下,情绪高涨指数的绝对值仍小于情绪低落的绝对值,可见现代社会压力的存在对情绪负面的影响之大。  2 我们在某银行的多个网点采取了抽样调查的结果,询问各项业务的接待人员是否能明显感知到
期刊
1979~2009,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正在步入而立之年。婴儿潮、x世代为美国经济带来了不可替代的人口红利,也为当代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财富积累机遇。而作为与改革开放一同成长的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正在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经历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未来他们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    成人礼:独一代的新世界旅程    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已经实行30年,期间,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得到有效地控制,全国育
期刊
“高送转”正在成为很多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但是人们应该意识到,“高转送”也是藏在年报中的双刃剑。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许多上市公司都推出了不分配方案,在这种情况下,“高送转”就更显珍贵了。上市公司“高送转”题材也就更加受到追捧,一些上市公司股票仅仅只是因为有着“高送转”的传闻,股价就遭到市场的爆炒。市场对上市公司“高送转”方案的欢迎是不容置疑的。不过,投资者也应该看到,“高送转”其实是一把双刃
期刊
十大振兴计划更多是旧模式的延伸,振兴之后需求在哪里?需求振兴的出路在于分配,而分配取决于既有的经济增长路径和模式。    总理坦言今年保八有很大的难度,比保增长更难的是保就业。  五年前,实现8%左右的增长速度,就基本上能稳住就业,而现在我们GDP增长掉到10%以下似乎就过不了日子了,好像就解决不了就业问题了,而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2%到3%的GDP增长就能保证充分就业和社会稳定。为什么?这意味着
期刊
“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在宁静中寄托一些平衡,也许就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品种和更有把握的介入时机。    股市的事还是要客观看待行情、看待自己,顺势而为更具实战性。  当前参与者关注的只是什么时候构成了参与决策的依据,什么时候应该退守观望。既然都是平均利润,那就不要太相信多头市场末期的利好消息和空头市场末期的坏消息。一名理性的交易员或投资者未必相信昨天的阳线就意味着启动。震荡行情总会反复,
期刊
金融风暴卷走了很多美国人的“信用”,他们不得不申请个人破产。但是告别了透支的富庶生活,破产的生活还要继续。    对中国人而言,在财务状况较好的时候都要拿出收入的一部分储蓄,以应对不时之需。这几乎是存在于我们血液里面的观念。相反,很多美国年轻人是拿信用卡当银行,无度地借款消费。很多美国人通过不断申请新的信用卡,几乎是没有成本的顺延付款时间来维持。但这种循环得以维持的前提是全国经济状况良好,工作容易
期刊
龙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易者——这是业内对他的评价。天生的交易者应该更为冷血、遵铁律而行,而他更偏好利用自己的分析判断市场,并不急于、也不限于当一个trader。龙飞是澳洲人,因此他所撰写的投资分析报告里,主要以澳元分析为主,可能也是“不熟不投”的经典表现吧。  他在交易记录中写道:“在一些市场上交易犹如玩俄罗斯轮盘。就是在左轮手枪上一颗子弹,每人轮流扣动扳机。在南美,人们会押注在这非法的游戏上。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