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储存童年的精神食粮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ato20099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年的经历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童年将奠定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础。储存童年精神食粮的方法有很多,如参观大自然,参加各种社区活动,与同伴玩游戏等,除此之外,最好的途径就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一、课外阅读:重在激趣,让孩子爱上阅读
  
  1.创设一个好的环境很重要
  首先,要布置一个具有浓厚书香气息的教室。教室是孩子最初的阅览室,后黑板可改造成阅读交流的园地,建立图书交流站,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读书格言和感受。下方设置一个图书角,放一些图文并茂、精美的童书在孩子们够得着的书柜里。这些书可从学校图书馆里借,也可让孩子将自己喜爱的书带来,互相借阅。教室的墙上可张贴读书排行榜,还可张贴一些读书名言,以此来激励学生。
  其次,学校通过举行“书香学生、书香班级、书香年段”的评选活动来激发学生看书的热情。看书多的同学还能获得“读书小博士”的荣誉称号。同时,还可以开展读书摘抄比赛、演讲比赛、写读书心得征文比赛等来促进学生读书热情的不断高涨。
  2.想方设法引导孩子爱上故事
  对刚刚起步阅读的孩子来说,激发他们读书的欲望比什么都重要。爱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有经验的老师会利用读书活动课时间,把一段两段的故事,用抖“包袱”、卖“关子”等方法“抛”给孩子:或猜猜下面将要发生的故事,或帮主人公解决难题,借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对阅读的期待。如推荐《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这本书时,可将开头抛给孩子:一只穿着背带牛仔裤、背着绿色小书包的小老鼠,走近一个坐在院子里吃饼干、看图画书的小男孩。这时如果他给了小老鼠一块饼干,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这样,孩子会畅所欲言,玩故事接龙的游戏。然后再让他们看看原著是怎么写的,孩子们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从爱上故事到爱上阅读,孩子体会到了书中的乐趣,他们就会千方百计地挤出时间来读书。
  
  二、课外阅读:贵在坚持,让好书与我为伴
  
  1.亲子共读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所有那些有教养、好求知、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家庭。”儿童的大量阅读,需要家庭的大力支持。因此,作为老师,首先要跟家长积极沟通,让家长明白家庭阅读的重要性。只有家长意识到这一点,并能积极主动地配合,阅读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其次,可通过举行交流会的方式让家长互相交流亲子共读的经验。几次会下来,家长的兴致大增,除了交流经验,还会互相推荐优秀读物。
  2.同伴共读
  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来自同伴的影响很大。两名同学一起阅读,可以互相讨论疑难问题,可以互相交流感受,读到有趣的地方,可以一起享受快乐。同伴共读,可以同龄共读,也可在不同的年龄段间进行。同龄共读,由于孩子的阅读水平相当,许多感受是相通的,交流起来很轻松,可以畅所欲言,大大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跨年龄段阅读则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低年级的孩子受到高年级孩子的指导,阅读水平明显提高;而高年级孩子则成了名副其实的“小老师”,他们尝到了成功的乐趣,有利于自信心的培养。
  3.师生共读
  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个爱读书的老师肯定能给孩子以积极的榜样。老师和学生共读一本书,其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读书交流会上,老师可以用“故意设疑”的方式,激发孩子参与讨论的热情。老师还应及时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贴到后黑板的图书交流站。孩子看到老师的帖子,就会大量跟进。
  
  三、课外阅读:好在选书,让好书广为流传
  
  孩子想读书了,能坚持独立阅读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解决,那就是“读什么”。走进书城,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书让人眼花缭乱,我们该为孩子选择怎样的书呢?过去一般强调让孩子读有教育意义的书,但法国著名文学家保罗·亚哲尔的观点或许更能代表“现代儿童阅读”的方向:忠实于艺术的书;可以解放儿童的心,使他们喜悦的书;能把人类高贵的感情吹进儿童心灵的书;承认游戏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活动的书;帮助孩子认识人性——人类心情的书;含有高尚道德的书。
  “现代儿童阅读”提出“快乐阅读”本位——只要是孩子们喜欢阅读的健康读物,都应该进入他们的视野。低年级孩子的阅读,可以从绘本开始。绘本有趣的图画和精炼的文字非常符合低年级孩子的阅读需求。如《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幽默诙谐的图画书,孩子们将在萝丝和狐狸的一举一动中度过一次愉快的“阅读旅程”。
  中高年级的可推荐整本的书,如《窗边的小豆豆》。一个淘气的、一年级就被原学校退学的小豆豆来到巴学园,逐渐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夏洛的网》讲述一只蜘蛛和小猪的故事,渺小的蜘蛛夏洛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救下了小猪威尔伯,而自己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受到了一次高尚的精神洗礼。
  书香童年,温润孩子的一生!我们一定要带领孩子走进经典的童书世界,唯有这样,才能为孩子储存童年的精神食粮,为他以后的茁壮成长提供足够的养料!
其他文献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读书与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问,有问才有得。因而质疑是发现新知的钥匙。实践证明,质疑更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以下不足:1,质疑的目的不明。2,质疑的心情太急。3,质疑的范围太小。4,释疑的方法太拙。 针对以上出现的不足。我觉得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促进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为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达成“三维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一、认识理解    (一)“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知识与技能”既是目标,又是一个重要的载体,所以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仍然
“数学课标”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将学生熟悉的蕴涵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从而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一、了解学生生活背景,搭起数学生活桥梁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各种数学现象、数学问题,这些数学知识虽然
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于儿童的学习过程影响是深远的。在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基础上,根据现行新课标教材和学生特点(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以及课堂教学第一手经验,我决定从创设情境人手,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从而愿意接近数学,喜欢数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交给学生思维的主动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能,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主动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谈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动机    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根据这一特点,组织课堂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创设情境,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
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亲近语文。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亲近语文,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一、师资引领,让学生亲近老师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是一个充满童心的人。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纯真。童心,表现为淳朴、真诚、自然、率直,而这些也正是人民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品质。生活阅历赋予我们成熟,社会经验赋予我们练达,文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音乐课堂教学中展示新观点、新理念的现象比比皆是,音乐课内容丰富了,形式多样了,聆听、演奏、绘画、朗诵、手工、表演等都有机会登上了音乐课的舞台,新课程确实改变了原来封闭的传统音乐教学。可是也不难发现,由于对新课程的精神和理念把握不准,好多音乐课堂的音乐味却明显少了,一堂课中,学生获取音乐信息量不多,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问题凸现出来了。然而,音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感受生活,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由此可见,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表达生活的习惯与能力。    一、让学生感受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换言之,生活就是习作的源泉,离开生活实
一次家长会上,一位年轻的妈妈悄悄地把我拉到一边说:“周老师,你上次给过小寒一颗糖作为奖励,是吧?”  我愣了愣,才想起是有这么一回事。当时我叫了几个读不出单词的学生来办公室训练,他是读得较好的一个,所以我就给了他一颗糖。我好奇地问:“有什么问题吗?”  “小寒回到家,他就迫不及待地向我们炫耀,说老师奖励他了,不仅如此,他还逢人便说,那高兴劲就别提了。”小寒的妈妈继续说道,“之后,我便发现他学习变自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广阔的空间,减少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新的作文教学思想: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引导体验,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好的习作应该浸染着浓郁的情感色彩,也正是这种情感驱动的力量,推动学生进入“神思飞扬”的状态,创造出一系列新的审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