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的秋味深深的眷恋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q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故都秋的特色是“清”“静”“悲凉”,在教学中,人们常常对“悲凉”重视有余,而对“清”的关注不够。本文立足于“清”,分析了清的内涵,认为“清”是清闲,是冷清,是清凉,“清”也指清秋,是浓浓的秋味。文章还分析了作者“悲凉”的主观感受与“清”的关系。指出作者深深的眷恋之情源于故都秋的“清”。
  [关键词]清 清闲 冷清 悲凉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通过故都的秋姿、秋色、秋声,传递他独特的秋意、秋味、秋情。文章一开篇便说:“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个经典概括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也是解读本文的关键。可是在教学中,有人认为“清“静’是大多数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写得出的,未见得奇妙,而‘悲凉’则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最见奇妙”,同时认为“‘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因而对“悲凉”重视有余,而对“清”关注不够。其实。“静’确实好理解,可“清”就不那么好理解了,甚至比“悲凉”还要难以理解。而且,对“清”的理解和把握,也直接影响到对“悲凉”的理解。那么,“清”有那些内涵,又应该怎样理解呢?
  首先。“清”是清闲。故都的秋有“清”的特色,这“清”可解读为清闲。我们先看文中的相关表述:
  在清晨静观这一环节中。作者写到:“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手捧清茶,小院静坐,细数日光。静对蓝朵,是何等的清闲,是何等的惬意,是何等的充满诗情画意!也难怪作者“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在落蕊轻扫这一环节中。作者写到:“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作者直接点明了“清闲”。再有,去细细查看扫帚的丝纹,既需静心,又需闲情,若非清闲,又怎能有如此情致。
  在都市闲人这一环节中,作者写到,“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都市闲人,咬着烟管,立于挢上,或是立于树底,用缓慢悠闲的声调对答。又是何等的清闲。立足于“清闲”,就更容易理解作者写都市闲人的原因了。清闲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是作者感受意念的真实流露。在对北国风物人情的赞美中,在对故都的秋的眷恋热爱中,也体现了作者的平民意识和他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
  其次。“清”即清秋。也就是说故都的秋,特色鲜明。有浓浓的秋味。江南也有秋,可作者不喜欢,因为它姗姗来迟。而且还“犹抱琵琶半遮面”。作者深爱的正是色浓味永的故都的秋,他在文中也反复强调这一点:
  在第1段中,作者说“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他千里迢迢北上,要欣赏的,自然不是淡而无味的秋,而是浓郁的北国的秋、故都的秋。接下来,他在第2段便说“(江南)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在江南时,他因秋来得慢、秋味儿淡、秋的意境不鲜明而深感遗憾。并认为“那种半开、半醉的状态”,“是不合适的”。在作者看来,秋要来得显豁,来得鲜明,来得浓郁,那种“半开、半醉”的状态,是淡淡的秋意,艨胧的意境,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秋,是没有情趣的秋,是索然无味的秋。
  在第3段中,作者说“……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也再次申明,他所热爱的是“十分的秋意”。在写秋日盛果时,他又说“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这表明,被他称为“佳日”的、“黄金般的日子”的,是“清秋”。他所认可的、深爱的、由衷赞美的,也正是“清秋”,是秋味十足的故都的秋。
  作者在绘秋景,抒秋情后,插入了关于秋的议论。有人认为写作意图是:“作者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说“再添一重文化气息”、“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固然不错,但这是作者的写作意图吗?郁达夫绝对不会因卖弄而“兜售文化”。这也与他热爱故都的秋、赞美故都的秋的情感不一致。其实,作者在这段文字中已经说得够明白了:“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可是这秋的深昧,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他要强调的是。中外的文人学士、诗人。乃至“牢狱里的囚犯”,对秋都特别敏感,都有“不能自已的深情”,而在中国,要欣赏秋,感悟秋。必须到秋意十足的北方。
  在文末,作者再次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比较。说南国之秋是“黄酒”。是“稀饭”。是“鲈鱼”。是“黄犬”:说北国之秋是“白干”,是“馍馍”,是“大蟹”,是“骆驼”。让人感到北国之秋味烈、味深、味浓、味久,南国之秋味润、昧浅、味淡、味短。这一对比。南国之秋便是“小乌”,北国之秋自然成“大乌”了!其目的非常明确,“即抑彼扬此,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
  再次,“清”是冷清,是清凉。作者在描写故都的秋色时,对色彩的选择可谓匠心独运。他认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他如此看重冷色,就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冷清的韵味。作者写秋雨时,通过都市闲人之口说~层秋雨一层凉”,特意强调“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这“奇”,这“有味”。这“更象样”,不过就是北方。的秋雨伴随着“阵凉风”,让“天可真凉了”。这与南方的秋可就有天渊之别了。生活在南方的人都知道,南方的秋是不“象样”的。秋天非但不凉,还酷热难当。还有秋老虎呢!这样的对比,在气温上也突出的故都秋的特色——清凉,也流露出了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
  其实,“清”与“悲凉”是有关系的。毋庸置疑。“悲凉”更多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是作者忧郁孤独的性格的真切流露,是社会风云和个人际遇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可这主观感受难道跟客观风物就没有关系吗?绝对不是。应该说,这“悲凉”也因故都的秋味而发,也就是这“悲凉”的主观感受也源于“清”。槐树落蕊的萧索,秋蝉残声的凄凉,自然能引发作者心中的悲凉情绪:而秋色的冷清,秋雨和清凉,又何尝不会触动作者敏感的神经呢?更何况故都的清秋,秋味十足。意蕴深沉,与作者颠沛流离的生活、愁苦哀痛的心境相契合。于是,多愁善感的作者不由悲从中来。
  郁达夫的情感世界里,有着浓浓的恋秋情结。他说“虽则渐人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他多次用自己饱含深情的笔去描绘秋,赞美秋。在《小春天气》中他说:“现在我们这里所享有的,是一年中间最好不过的十月。”他甚至喜欢具有秋味的江南的冬景。江南的秋没有秋味,可江南的冬景却有秋味。不喜欢江南之秋的他,偏就喜欢上了江南的冬天。他在《江的冬景》中写道:“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时坐不住……”可作者深爱的秋,不是浅淡的秋,不是朦胧的秋。而是色彩鲜明的秋,是韵味十足的秋。是“秋气满天地”的秋,是“象样”的故都的清秋!
  郁达夫眷恋秋,眷恋北国的秋,眷恋“清”“静”“悲凉”的故都的秋。他愿意为秋而生,为秋而活,为秋而死(用生命去换取故都的秋)。一切景语皆情语,感伤的故都。浓浓的秋味,孤独的灵魂,忧郁的心境,这是“物”与“我”的完美交融,这是心与景的和谐辉映。真是不远千里奔故都,缘于拳拳赤子心;愿以生命换清秋,只为深深眷恋情。
其他文献
在中学生议论文写作中,因写作素材欠缺而使文思难以拓展的现象普遍存在,素材的选用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提高的瓶颈。要改变这一被动局面,必须从素材感知、素材筹划、素材控制三方面入手,让学生在厚积薄发中展示才情,写好议论文。  一、素材感知,训练时把握多维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素材意蕴,首先要提升学生看待素材的眼光。  生活中并不缺少好素材,而是缺少发现好素材的眼光。发现好素材的眼光取决
【摘 要】朗读在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理解鉴赏作品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朗读,可以体悟情感,丰富想象,体悟语言美,感受诗的意境,积累知识,发现诗歌蕴涵的言外之意。  【关键词】朗读 体悟情感 想象 意境 积累    诗歌是人类情感的载体,即使存在着时间和文化上的差异,但在情感上是有共性的,所以诗歌鉴赏方法有迹可循。“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个道理人人皆知,那么如何通过朗读来达到
【摘 要】新材料作文是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形式。细察高考优秀作文,我们发现它们之所以能胜出,首先是对材料理解得透彻;其次是善于整体性地把握材料,洞察材料的意义;再者是善于超越材料直接概括出的意义,利用相似性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将意义延伸到其他领域。  【关键词】新材料作文 审题 立意    在今年的19套高考试卷中,新材料作文占10个,成为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形式。为什么各地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向经典作品学习语言是途径之一。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文是大家公认的美文,江苏省把它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现代散文选读》。对该文的语言特色文学评论家赞不绝口:“诗的语言”,“音乐的旋律”,“辞藻华美流畅,色彩浓丽繁复”,“节奏跌宕起伏,汪洋恣肆”……不过,多是大而化之的赞誉,不便于中学生学习。笔者不辞知识浅陋,试对《翡》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色和优点,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而言,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兴趣,使学生追求思维和表达的创新。  福建高考作文发展等级要求是“深刻、丰富、文采、创新”,其中“深刻”排在首位。所谓“深刻”,是指作文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而对“创新”的阐述要点之一
杜甫的诗犹如一面时代的镜子,真实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三吏》《三别》即是杜甫的代表作。“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孜孜以求的理想。尽管他郁郁不得志,后来又经历了安史之乱,流离失所,穷困潦倒,疾病缠身,但这些并没有击垮他。纵观他的一生,始终心忧社稷,“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忧国忧民是杜甫诗歌的永恒主旋律。  一、吟咏自然,心系祖国  杜甫有许多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清新明朗,亲切自然。字里行间
日前,有幸现场观摩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郑晓龙老师在白银一中执教的一堂作文课,并聆听了其关于作文教学的报告。郑晓龙老师闲庭信步是的授课体态,家常式的师生交流方式,言简意赅,条理清晰的课堂过程,朴素执著的课堂作文观,都启示着我反思自己的作文课堂及当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作文教学现状。  作文教学是整个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学语文老师费时最多却收效甚微的难点,每次给学生上作文课,给学生布
《祝福》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妇女不幸生活的画卷,为我们塑造了各种典型形象,里面有让人同情的以祥林嫂为代表的封建礼教受害者,有让人憎恶的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卫道士,有让人忧爱交织的以柳妈为代表的看客。我们对《祝福》的解读,通常是从阶级的角度,将《祝福》中的人物分为三六九等,而且这些人都是迫害祥林嫂的凶手,都是“坏人”,尤其是鲁四老爷,更是坏透了!但是,比照一下今天情况,对于一个大款老板来说,当
李清照是我国南北宋之交的词坛大家,自宋至今,称誉者不计其数。作为一位文化女性,李清照具有与一般女性不同的淑女情怀。  李清照的淑女情怀与古代传统的淑女有相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主要表现在李清照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文化女性,她除了具有一般女子阴柔、善良的特性外,又有文化女性的特质,比如喜欢寄情山水、爱好文学艺术、关注国事等。  李清照于词史地位的确立,主要依凭于其词作。她的词作可以说是天才,情感,
“新型师生关系”有“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朋友”之说,有“教育美,美在机智”之说,有“走下讲台,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之说,也有“建立平等师生关系”之说,还有“树立新理念,确立新角色”之说。这些主张、见解、经验显然堪称经典,笔者认为从理论上去描述新型的师生关系固然有指导性,权威性,然而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也可发现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在期间闪耀光芒,而这些光芒也恰恰是师生和谐关系的折射点和聚焦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