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把“形成良好的语感”作为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让儿童积累生活经验,并在阅读时多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确切的把握词义的基础上揣摩比较;在实践中落实语感的培养。
关键词:生活经验揣摩比较实践中培养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最基本的任务之一,郭沫若曾经说过,“大凡一个作家或一个诗人总要有对语言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期的教育很要紧”语文教学从小培养儿童的语感,有十分重要和意义。
一、让儿童积累生活经验,并在阅读时多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
构成语感的心理因素——想象、联想、情感、思维,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没有生活经验,文字只能是枯燥的概念。叶对陶指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字典是得不到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得到的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积累越多,了解越深切。如《月光》中的“幽静”一词,单从字典中查出是“优雅安静”的意思,是不能产生语感的。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过去的一些“幽静”地方,比如无人的小路,山林,月光下的小河等等,就可以感受到“幽静”的味道。
二、引导学生在确切把握词义的基础上揣摩比较
推敲比较才能深入体会词语的情味,从而产生语感。推敲比较的方法有两种:删减比较和调换比较。
删减比较是把某个要重点体味的词拿掉,然后跟原句比较。如《乡村的傍晚》中描述道:“小河两岸是炊烟袅袅的农舍,不时传来诱人的饭菜香味。”如果把加点词语去掉,句子也通顺,但不能给人具体的感受。加了炊烟袅袅,我们就象见到了缕缕炊烟徐徐上升,农家正在生火做饭,而炊烟就象母亲的手臂,召唤儿女回家吃饭;用了“诱人”我们就好象闻到了饭菜的香味,使人垂涎欲滴。通过删减比较我们就获得了具体生动的形象感受。
调换比较是把重点体会的词语换成意思相近的词,再与原词进行比较,体会两者的不同。如《鸬鹚》中的句:“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往船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这里的抹用得非传神,让学生体它的情味,可以让学生换个词。如“敲、赶、挥”等,但都失去了原来的韵味。
三、 在实践中如何去落实语感的培养
语感是通过学生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而产生的。作为教师,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
1、创设情景 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 如:《草原》一课的教学,教师在课始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再配上音乐,简述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情景,奠定了课堂的基调。
2、引导想象 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如:《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丰碑”是什么?为何说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是指什么?通过想象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感悟到军需处长的伟大。
总之,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由于语文教学具有重朗读、重形象、重生活的特点,从而为激活并训练学生的语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策略,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增强语感。
参考文献:
吴立岗著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关键词:生活经验揣摩比较实践中培养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最基本的任务之一,郭沫若曾经说过,“大凡一个作家或一个诗人总要有对语言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期的教育很要紧”语文教学从小培养儿童的语感,有十分重要和意义。
一、让儿童积累生活经验,并在阅读时多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
构成语感的心理因素——想象、联想、情感、思维,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没有生活经验,文字只能是枯燥的概念。叶对陶指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字典是得不到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得到的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积累越多,了解越深切。如《月光》中的“幽静”一词,单从字典中查出是“优雅安静”的意思,是不能产生语感的。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过去的一些“幽静”地方,比如无人的小路,山林,月光下的小河等等,就可以感受到“幽静”的味道。
二、引导学生在确切把握词义的基础上揣摩比较
推敲比较才能深入体会词语的情味,从而产生语感。推敲比较的方法有两种:删减比较和调换比较。
删减比较是把某个要重点体味的词拿掉,然后跟原句比较。如《乡村的傍晚》中描述道:“小河两岸是炊烟袅袅的农舍,不时传来诱人的饭菜香味。”如果把加点词语去掉,句子也通顺,但不能给人具体的感受。加了炊烟袅袅,我们就象见到了缕缕炊烟徐徐上升,农家正在生火做饭,而炊烟就象母亲的手臂,召唤儿女回家吃饭;用了“诱人”我们就好象闻到了饭菜的香味,使人垂涎欲滴。通过删减比较我们就获得了具体生动的形象感受。
调换比较是把重点体会的词语换成意思相近的词,再与原词进行比较,体会两者的不同。如《鸬鹚》中的句:“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往船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这里的抹用得非传神,让学生体它的情味,可以让学生换个词。如“敲、赶、挥”等,但都失去了原来的韵味。
三、 在实践中如何去落实语感的培养
语感是通过学生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而产生的。作为教师,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
1、创设情景 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 如:《草原》一课的教学,教师在课始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再配上音乐,简述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情景,奠定了课堂的基调。
2、引导想象 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如:《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丰碑”是什么?为何说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是指什么?通过想象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感悟到军需处长的伟大。
总之,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由于语文教学具有重朗读、重形象、重生活的特点,从而为激活并训练学生的语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策略,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增强语感。
参考文献:
吴立岗著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