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靠制度垂范后世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oryanz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皇汉武是中国千年封建帝制的两座巅峰。“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创建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统一大帝国,在历史上具有“秦者古今之界”,“后世皆事秦”的地位,而汉武帝既非开国皇帝,也不是统一功臣,他有何丰功伟绩,能与始皇比肩?
  实际上,汉武帝最有可能成为一个平庸的皇帝,因为坐享祖父与父亲留下的太平江山。可他在位54年间,却将汉王朝由繁荣推向鼎盛!
  太平之世的改革者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继承了祖父与父亲留下来的江山,也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所获得的全部历史遗产。但这些遗产中,既有正面的成果,也有负面的问题。”
  其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一脉相承的智慧。虽然汉武帝贵为一国之君,可是他的处境以及他寻找突破的方式,如史镜高悬。
  经过文帝、景帝两代40年左右的综合治理,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程度已经相当可观。此外,通过废除秦朝酷刑,施行轻徭薄赋的政策,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片太平安定、人心所向的局面。
  穷则思变,但在“政通人和”的情况下,大多数平庸的执政者都会选择“守业”,否则一不小心就毁了现有成绩而留下几世骂名。可是,汉武帝的目光却穿透了当世的繁华,看到了“遗产副作用”。
  “文景之治”的“遗产副作用”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首先,国家对内的控制能力较弱,地方豪强横行,达官贵人奢侈无度;其次,整个国家在对外发展方面也呈现弱势,尤其是经常受到匈奴的凌辱。于是汉武帝拍案而起,“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若自己能为后世的子孙奠定一个“法”的基础,为后世继太平,那么即便肩上的担子再重,又有何关系?正是对自己历史责任感的明晰认识,让汉武帝成为了学者口中的“二十四世之皇帝”。
  在“文景之治”得到百姓无限好感的时候,贸然推行改革,将面临的阻力可想而知。汉武帝非常聪明地将自己的改革意图借儒学大师董仲舒之口提了出来。这样,这场全面的制度改革与制度建设就钻进了“呼应思想家、政论家的要求”的保护伞。
  用制度治国的皇帝
  中国的历代王朝素以“人治”闻名,皇上不可违,王命就是制度。而汉武帝却推行了制度改革,这再一次显示出了他的雄才大略。
  汉武帝改革中锐意进取的精神,以及对于制度的灵活把控,时至今日,都给人们以深刻启示:一部推恩令,将地方政权的力量化解于无形;一部阿党法,将社会的监督机制激发到极限;盐铁官营的决策将财政权力归集到中央,在聚敛财富的同时又有助于行业规模的扩大与权威;独尊儒术的背后,用循循善诱的办法,让人们心甘情愿地捧起了圣贤的典籍……
  “官员的整体素质能否得到有效的监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吏治的好坏。汉武帝把全国分为13个地区,每一个区设一个刺史。他们的官职很低,每月仅600石的俸禄,却被赋予了明确的监察权力,负责监察月俸为2000石的地方高级官员,考察他们是否有不当行为,然后将考察结果带回中央。中央再据此对官员实施不同的处置,表现好的给予表彰和提升,表现坏的就会被贬职,甚至罢官治罪。”
  “刺史的特殊身份使得地方官员对他们敬若神明。不过,深思熟虑的汉武帝也想到了这个制度的另一个方面,为了防止刺史干扰地方官员的正常公务,他还专门规定,若刺史越权问事,地方郡守有权向中央提出上诉。这中间,就是一个互相牵制的关系,也使全国都处于中央的有效行政监察范围之内。同时,为了对都城内部的达官贵人形成有效的监管,汉武帝又专门设立了官衔‘私立校尉’,上至皇后太子,下至三宫九卿,全在他的监察范围之内。一定权力之内,为了方便履行公务,私立校尉甚至拥有先斩后奏之权。”
  制度终归是制度,是写在纸上的条条框框,碰到不同的情况,是该死守原则还是不妨网开一面,维护大局?
  武帝时期,有一个罪名,叫“矫诏”,就是假传皇帝旨意者,处死。一次,受朝廷指派去地方巡查灾情的使臣嵇案,发现因为洪灾成千上万的居民衣食无着,他决定假传圣旨,授意当地官员打开粮仓济民。随即,嵇案向汉武帝汇报,请服矫诏之罪。可汉武帝看过奏折之后,却放在一边不予处理,因为这是做了一件于国于民有益的事。很显然,如果有利于国家的根本利益,汉武帝也会在执法的时候灵活变通。
  自我批评得英名
  秦汉以来,“秦皇”与“汉武”便一直被人们并称,但后世子孙给予他们的评价却完全不同:前者是暴虐的代名词,后者,却堪称一代贤君,这究竟是为什么?
  “汉武帝晚年时,曾有人提出应该在现在的新疆轮台县搞屯田,以保持在西域的进取态势。结果,武帝非常明智地驳回了这个提议,并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罪己诏———‘轮台之诏’,公开宣布:‘我以前搞大规模战争的做法是错误的,现阶段必须更改政策,让民间休养生息。’晚年的汉武帝意识到自己多年征战带来的严重后果,决定在有生之年‘拨乱反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仍旧延用列国纷争时期的治国方略,这是一个重大失误。汉武帝不同,他非常清楚地知道什么形势下该做什么事。
  汉武帝用制度使政权的运作、民众的生活更有章法;他与匈奴争夺对西域的控制权,也在客观上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开通。到了晚年,眼看着民众却被多年战乱折磨得“死去活来”,他决定“推翻自己”。
  汉武帝晚年的这个决定,为他赢得了后世子孙的“宽恕”,人们不再将目光局限于他曾经犯下的错。毕竟,他所想的,是国家的长远利益。对后世,这是一个难得的史鉴。
其他文献
想到东林书院就总会想到那些虽不同却相似的眼神。  想到杨时学成将归,程颢望着他说出“吾道南矣”时满蕴信任与嘱托的热忱的眼神。也有杨时感念师恩道不完珍重又坚定了信仰的眼神。  想到杨时与游酢立于程颐门外,霰雪纷飞,将二人塑成雪人却仍屹立不动,恳切真诚尊师重道的眼神。  想到二程撒手归西后,中原之地屡遭金兵进犯,北宋江山危如垒卵,举国上下人心惶恐之时,毅然肩负起整理师说重任的杨时那壮士断腕般决绝的眼神
期刊
壮哉东林:一座民族精神的丰碑  “直到今天,人们参观东林书院后,还由衷地赞叹道:“东林精神永垂不朽!壮哉东林魂!”  记者:朱教授,您好,作为东林书院研究专家,请您给我们讲讲东林书院在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又是如何达到这种地位的?  朱文杰: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是创办较早的我国古代书院之一,在我国文化、教育、思想史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创办人杨时,是宋代一位伟大的爱国学者、著名的理学家
期刊
无锡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近百年的繁华历程。千百年来,无锡不仅在民族工商业、民族音乐、绘画艺术、经济理论研究等领域人才喷涌,呈现出巨大的历史作用,享誉全国,在国学研究方面,这座城市也具有特殊的地位影响力。  创建于公元1111年的东林书院为北宋理学家杨时讲学之所,明朝中后期东林学者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在此聚众讲学,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国学研究重镇和针砭时弊的舆论中心。  经典
期刊
现在爱吃辣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许多人无辣不欢,这跟人们普通体质偏虚、体内湿气重很有关系。你看小孩就不吃辣的,因为他们自身的阳气已经很足了。  辛味,实际上包含了好些不同的味道,麻味、辣味、辛香味,都属于辛味,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气味浓烈。葱、姜、蒜、辣椒、各种香料,还有许多气味独特的中药,都带有辛味。  辛味属金。五行中金有沉降肃杀的特性,但辛为阳金,反而有上升发散的作用,就像烧红的铁锅,撒点水进去马
期刊
顾磐曾:东林精神的现代意义  顾磐曾,江苏无锡人。中学高级教师,文史爱好者,无锡市政协原副主席。现任无锡市东林文化研究会会长。  记者:东林文化研究会在发展历程中是否经历过挑战?  顾磐曾:东林文化研究会于2011年12月18日正式宣告成立,是由热衷于东林文化研究的学者、专家和社会热心人士自愿组成的群众性和地方性学术研究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由于成立时间较短,挑战倒没有什么。东林书院对无锡人来说是
期刊
不了解现实,是因为不了解历史;不理解现实,是因为不理解历史。历史就像一面镜子,记录着人类社会的成功与失败、兴盛与衰退、辉煌与悲怆、交替与更新,更预示着人类的未来。“读史使人明智,鉴古方能知古今”。古往今来的有识之士们无不注重从历史中汲取营养,从历史的兴衰演进中体会生存智慧,从历史人物的叱咤风云中感悟人生真谛和成功的哲学。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不仅风起云涌、波澜壮阔,而且隐藏着无数盛衰存亡的道理、
期刊
背景资料:齐宣王喜欢听300人合奏竽乐,南郭先生混杂其中,充了几年的数,领了几年的赏,戏耍了齐宣王,欺骗了各位行家。可笑的是齐宣王,上当受骗,而浑然不知,一个组织,一个团体,能够藏垢纳污,绝非偶然。  用众之道,就是如何恰到好处地用好组织中每一个人,使之各安其位、各尽其能。  吕不韦认为:“夫以众者,此君人之大宝也。”“故以众勇无畏乎孟贲矣,以众力无畏乎乌获矣,以众视无畏乎离娄矣,以众知无畏乎尧、
期刊
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是当时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之地。杨时,字中立,号龟山,南宋剑州将乐(今福建南平市将乐)人,因他世居将乐县城北郊龟山之下,人称龟山先生,他宋熙宁九年中进士第,高宗时至龙图阁直学士,杨时一生不求闻达,其主要活动是探求并传播理学,先后拜程颢、程颐兄弟为师研习理学,深得二程兄弟器重。杨时南归,程颢送之曰“吾道南矣”,这就是“道南”之说的来历,杨时是上承二程洛学,下
期刊
马一浮先生是近代大儒,其学问、学识、人品、风骨,皆为世人所共仰,先生在战火横飞的抗日战争期间,避难西南,在四川乐山乌尤寺创办复性书院,守护民族精神的命脉,讲学著说,以坚抗战民心。《复性书院讲录》是马先生在复性书院所讲课之全部讲稿,其中《开讲日示诸生》《学规》《读书法》《通治群经必读诸书举要》等篇,是马一浮先生一生治学的心得,也是其读书之道的精髓,为众多学子提供了精当的读书津要。  马一浮先生教导学
期刊
编辑您好:最近在看《水浒全传》,发现书首第二回和第三回,写了两个令读者只闻其名、不识其面的人物———延安府的“老种经略相公”和渭州府的“小种经略相公”,这两个人究竟是谁呢?访客/景园  编辑回复:您好。据《宋史》和有关方志记载,“老种经略相公”是担任“鄜延路经略副使”的宋代名将种世衡之子种谔。“小种经略相公”则是种世衡的孙子种师道。种世衡的儿子种谔和孙子种师道都在西北边境出任经略安抚使,“相公”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