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直译技巧,破解得分困局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1234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句式的翻译,是高考语文试题的必考点,因涉及文言实词、虚词、句式、修辞等方面,综合性强,难度较大,是高考语文备考的重点、难点。同学们要过文言文翻译关,除精读一定量的文言文,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外,还需要落实直译技巧,破解得困局。
  文言文翻译要求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助”的原则,字字落实,准确翻译。为此,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落实直译技巧
  1.替换法
  将文言词语替换成现代词语,这是翻译的关键,因为文言文中的许多单音节词都要“替换”成现代的双音词。这种方法,适合于含有单音节词的各类句式的翻译。翻译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要学会联想出它在文言文里常用义项的双音节词,如“爱”,文言文里就有“喜爱”“宠爱”“仁爱”“爱护”“怜悯”“吝惜”“爱惜”等义项,然后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进行“替换”。同学们解题时,易犯的毛病:一是该换不换,造成文白夹杂;二是盲目替换,造成错解词义。
  [例1] 出令不改,则民正矣。(2011年高考山东卷)
  分析:在翻译这个句子时,要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下列单音词:“出”,“发出”;“令”,“政令”;“改”,“更改”;“则”,“那么”;“民”,“百姓”;“正”,(走上)正轨。
  译文:发出的政令不(随意)更改,那么百姓就能走上正轨。
   [例2] 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2011年高考湖北卷)
  分析:翻译时,需要替换的词语有:“亡”,“丢失”;“持”,“手持”;“凿”,“洞穴”;“火”,“火把”;“照”,“照明”;“求”,“寻找”;“烧”,“烧毁”。
  译文:后来牧童丢失了羊,羊进入了始皇陵的洞穴,牧羊人就手持火把照明寻找羊,失火烧毁了里面的藏椁。
  2.对译法
  就是按照原文的词语、词序和句式,逐字、逐句地翻译,这是落实“直译为主”原则的基本手段。“替换法”着眼于单个词的翻译;“对译法”着眼于全句的翻译,适合于一般句式的翻译。同学们采用这种方法的常见失误是漏掉个别需要“对译”的词语,造成“文白夹杂”。
  [例3]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陈情表》)
  分析:句子的结构与汉现汉语基本相同,没有调整语序的要求,只要依次将下面的词语“对译”出来就可以。
  逮,及至,等到;奉,承受;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译文:到了圣明的晋朝,(自己)受到清明的政治教化。
  [例4] 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2011年高考浙江卷)
  分析:句子虽然比较长些,但结构并不复杂,与现代汉语的句式基本没有差别。翻译时只需要依次对译下列词语:“臣”,“我”;“愿”,“希望”;“抚”,“安抚”;“劳”,“劳累”;“隋”,“隋朝”;“监”,“教训”;“察”,“省察”。
  译文:我希望安抚他们,不要让他们因为劳累产生怨恨;隋朝灭亡的教训不远,(您)不能不省察。
  3.添加法
  文言文中的省略部分,翻译时要添加必要内容,使译文通顺、明确。如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这种方法适合文言文省略句的翻译,添加的内容因为原文字面没有体现,因此要求加上括号。同学们容易按照前面讲的“对译法”来做,结果应该“添加”的词语没有“添加”,就会造成“成份残缺”、语脉不通。
  [例5]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分析:画线部分承前省略了主语“草木”,也省略了介词宾语“之”,翻译时都应该“添加”出来。
  译文:碰到草木,(草木)都(被毒)枯死,(如果)拿(它的毒牙咬了人),没有谁抵挡得了它的。
  [例6] 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
  分析:这是一个省略句,“不许”的主语是“皇帝”。“至”“乞”“许”“控守”分别替换成现代汉语词汇“到来”“请求”“答应”“防守”等。
  译文:何灌到来,请求入见,皇帝不答应,而命令他防守西部边角。
  4.抄录法
  文言文中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都可以照原文抄录。此法适用于含有专有名词句子的翻译,考生的失误在于将某些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人名、地名、年号、官名等又翻译出来,显得不伦不类。
  [例7] 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非吕徽之乎?”(2011年高考四川卷)
  分析:句中的“治中”即上文提到的“陈治中”,“吕微之”是本文传主,都属于专有名词,没有必要翻译。注意下列问题即可:“策”,“鞭打或骑着”;“蹇”,“跛足或行走困难”;“布衣”,“平民百姓”;“得非……乎?”固定结构,译为“恐怕……吧”“莫不是……吧?”
  译文:陈治中骑着跛驴,当时还是平民,看到吕先生风采神韵高洁简淡,就问道:“莫不是吕微之先生吧?”
  [例8] 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2010年高考安徽卷)
  分析:“太祖”是庙号,“晋公”是封号,“晋阳”是地名,翻译时原样抄录就可以了。
  译文:太祖刚入关时,贺兰祥与晋公护都在晋阳,后来(太祖)才派遣使者接他们到身边来。
  5.调整法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词语排列顺序和现代汉语不同,在翻译时要调整译文的语序。这种方法适合含有特殊用法和特殊句式的句子的翻译。考生易犯的错误是对特殊句式仍按照一般句式的翻译方法“对译”,造成语序不当、句法不规范等。
  [例9]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分析: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应该将“于地”调整到“有余”之前,将“于民”调整到“不足”之前。(状语后置句)
  译文: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多余,而在人数方面还不够多。
  [例10] 一日,携褚币谐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2011年高考四川卷)
  分析:这是一个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句中的“弗之顾”是一个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则前置,翻译时应该调整为“弗顾之”。还要替换下列词语,“褚币”,“纸币”;“易”,“交换,买”;“值”“恰逢”;“站”,“站立”;“顾”,“理睬”。
  译文:一天,(吕徽之)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正遇大雪,站在门口,(那家)人不理睬他。
  二、破解得分困局
  同学们翻译经常被句中的“关键点”所困扰,而这些关键词往往就是评卷时设定的分得点,如重点实词,文言句式等,翻译时,要在明白全句大意的基础上,慎重处理。破解得分困局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确认关键词的语境意义
  “得分点”上的关键词,多属“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同学们要根据上下文准确翻译。确认关键词的语境意义,有以下几种方法:
  (1)根据相关词语推断词义。确认某个词的意义,眼光不可只盯着“这个”词,而应当注意到与之相关的字、词,如相邻或并列结构中相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存在着相同、相反的关系,这是我们确认词义的一个很好的依据。
  [例11] 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2010年考湖南卷)
  分析:文中重要的得分点是“起”字,它是一个多义词,
  常用义项有:①起身,起立;②起用,任用;③兴起,发动;④修建,修造。采用哪种一项都不太准确,只有“兴起”比较接近一些,如果同学们能联系到句中与之相关的另一个关键词语“衰”(衰退),就很容易将它的意义确认为“振起,振兴”。
  译文:韩文公的文章,振起了八个朝代以来的衰颓(文风)。
  (2)根据相关语句确认词义。以句子为命题点的试题,要借助上下文中的相关句子,确认词义。
  [例12] 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2011年高考辽宁卷)
  分析:“苦节”是一个得分点,也是翻译的难点,直接按“苦”的常用义项“苦难”翻译,显然是错误的,如果参照下文的“一行边陲,三十年所”,就可想见他为国家不畏艰辛的品格,可以翻译为“苦守节操”或“坚守节操”。
  译文:宋庆礼做人坚守节操,是国家的功臣,一去边境任职,就是三十来年。
  2.正确处理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指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高考涉及到的文言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例13] 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苏轼《王定国诗集叙》)
  分析:“终身不用”是个短小的单句,它的主语“杜甫”承前省略了。根据语境,是叙写杜甫空怀壮志而终身不被朝廷重用,身处困窘的情状,而这种意思却是靠“终身不用”这个不用被动词的被动句表达的。
  译文: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例14] 吾为德请,财何为也?(2010年高考浙江卷)
  分析:“何为”是一种介词宾语前置句,翻译时变换为现代汉语的顺序“为何”,译为“为什么”。
  译文: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
  此外,翻译时还要注意古代修辞、文化习俗等方面的问题。
其他文献
I.必做题部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期刊
文言游记散文,无论采取何种写法,都回避不了描写游览之地的景物。而绝大多数的文言游记散文,不单单是记游、写景,还常常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说理。写景、记游往往不是作者的目的,言志、抒情、说理才是作者真正的意图。“景”是“志”“情”“理”的载体,“志”“情”“理”是“景”的内核。因此,景物与理趣的融合,是文言游记散文的显著特征。这样的游记散文,物中寓怀、景中寓情,事中寓理。物与志、景与情,事与理,彼
期刊
散文阅读是高考试卷文学作品阅读的命题热点,赋分值较高(20分),在整个语文试卷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来看,散文阅读有以下特点:一是选文重视名家名篇,如张承志的《大河》(2010年高考全国Ⅱ卷)、宗璞的《锈损了的铁铃铛》(2011年高考四川卷);二是主题呈现多元趋向,有叙事类散文《针挑土》(2011年高考全国Ⅰ卷)、文学传记《才子赵树理》(2011年高考湖北卷)、论述类散文《
期刊
经过近几年的完善,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已经走向成熟,臻于完美。仔细揣摩,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思路清晰,题型成熟。如果能依据命题思路,挖掘内在规律,强化答题思路,那么一定能答到点子上,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如果能根据命题题型,探索答题技巧,加强答题规范,那么就一定能答得规范些,提高得分率。  一、含义类  就现有命题而言,主要考查重要词语或关键句子的理解,有客观选择题和主观表达题两种题型。从命题趋势
期刊
随着新教材的推广和高考的改革,对培养同学们应用数学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要求更加高,近几年的高考也是每年都会有一道实际应用的题目出现,这里浅谈几点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复习策略.  策略一:重视教材,挖掘与实际应用有关的问题.  新教材在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上已经注重了培养数学应用能力,在每个章节都能找到一些与实际应用有关的例题或练习,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引起重视,同学们要弄清题意,应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结合
期刊
原文  冬天  文/茅盾    诗人们对于四季的感想大概颇不同罢。一般的说来,则为“游春”,“消夏”,“悲秋”,——冬呢,我可想不出适当的字眼来了,总之,诗人们对于“冬”好像不大怀好感,于“秋”则已“悲”了,更何况“秋”后的“冬”!  所以诗人在冬夜,只合围炉话旧,这就有点近于“蛰伏”了。幸而冬天有雪,给诗人们添了诗料。甚而至于踏雪寻梅,此时的诗人俨然又是活动家。不过梅花开放的时候,其实“冬”
期刊
数学选修系列4在江苏高考试卷中出现于附加题选做题部分,主要涉及几何证明、矩阵与变换、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的证明四部分知识.考查多为基本技能型问题.  一、几何证明  从相似图形的性质入手,涉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切线长定理、割线长定理、相交弦定理等等,主要证明一些反映圆与直线关系的问题.    例1(2011年高考天津卷文科13)如图,已知圆中两条弦AB与CD相交于点F,E是AB延长
期刊
得阅读理解者得天下。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部分考查的重点之一是考生对于文章细节信息的捕捉、理解和分析能力。阅读理解中细节理解题是高考英语试题每年都要涉及的题型,也是学生常出错的地方。近几年在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中,细节理解题呈增多趋势。2010年江苏高考阅读理解中,细节理解占5题;而2011高考试题中,细节理解占11题之多。下面我们探讨阅读理解题中细节题的命题特点,并结合近几年江苏高考部分试题,探究其解
期刊
[原文]  蚊刑  文/孙方友  陈州城四周皆湖,万余亩,水天一色,素有“水城”之誉。湖内蒲草丛丛,荷花片片,因而夏日多蚊虫。傍晚时分,那蚊虫便密匝匝飞出,团团而来,团团而去,云集之处,铺天盖地,“嗡嗡”之声,能传百步之遥。  此地蚊虫,针长翅大,肚明腿花,为花脚蚊子,咬人贼轻,过后则又肿又硬,奇痒难忍,素有“飞蛇”之称。  每到夏日傍晚,陈州城内外便火艾熏天。外埠人进陈州,必得先经得起火艾熏,要
期刊
利用导数求函数f(x)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可按以下的程序去处理:  ①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②求出函数f(x)的导数f′(x);  ③求出f(x)在定义域内的驻点(f′(x)=0的根称为驻点);  ④研究在驻点左右附近的单调性得函数f(x)的极值点;   ⑤将极值点处的函数值与定义域闭区间端点处的函数值比较大小,得出函数的最值.(其中第4、5两个步骤可通过列表解决)  用导数求含参数函数的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