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眼睛”陈韵正:且行且思美国行

来源 :留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8月20日,陈韵正自个儿拖着行李箱,转了4趟航班,跨越半个地球,从中国的福州抵达美国的威廉玛丽学院,开始了她的4年大学时光。
  不过,19岁的陈韵正这可不是第一次出国门。2006年,正在读小学的陈韵正就曾跟随父母在美国学习生活了一年半;她还曾跟随父母走过25国。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小小年纪的陈韵正得以接触到不同的种族和文化,结交了不同肤色的朋友,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的魅力,开启了认识世界的大门,而轻松愉快的美式教育也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小小的她开始深思中美教育的不同。
  时隔7年,陈韵正再次踏上美洲大陆,继续她且行且思的美国之行。
  被“骗”到美国
  2006年初,当时刚满10岁的陈韵正就随做访问学者的父母首次踏上美洲大陆,并在美国中部的密苏里州生活了一年半时间。不过那次,她是被“骗”去的。
  2005年秋,陈韵正的父亲陈强收到了密苏里新闻学院国际交流项目办主任Fritz Cropp博士签发的信函,受邀当访问学者,并允许携家眷前往。这对于他们一家三口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国际经历。正当陈强兴奋不已的时候,10岁的陈韵正却闹起了脾气,因为她舍不得离开老师和同学们。
  陈强夫妻俩一起做女儿的思想工作,告诉她,她喜欢的“迪斯尼”就在美国,那里上学很轻松,放学后没有作业,而且冬天还会下雪。
  尽管陈韵正不太情愿,但总算不再反对,2006年1月11日,陈韵正一家三口如期登上美利坚大陆。在这里,陈韵正分别在哥伦比亚市Lee小学和Lange中学读了小学五年级和初中六年级。
  开始适应新生活的阶段,文化震撼带来的心理冲击是不可避免的。陈韵正回忆那时候的美国时光说:“刚到那时语言不通,但我很快就适应了,因为美国上课比较轻松,内容也比较简单。在那里,学生在教室里开餐厅,我们自己动手造小车。”
  为了把这种由于观念的碰撞引起的强烈感觉记录下来,陈强、陈韵正父女俩在《海峡都市报》、《青年参考》、《双语周刊》等多家报刊开辟专栏。
  “相机坏了找老美索赔”、“开车超速被告上法庭”……如果说陈强“大眼”看到了一个美国大社会,而“教室里居然有浴缸”、“穿着睡衣来上课”……陈韵正的“小眼”则看到了一个无比新鲜的美国小课堂,“老师发的钱能买时间”、“暑假上学给学生奖励”、“发考卷前先发给零食”……中美的种种差异,父女俩的奇闻轶事,都成了专栏读者们茶余饭后的新鲜事。
  陈韵正的专栏文章多半是陈强和太太根据她平时回家讲的发生在学校的趣事,点题让她写的。写成后,陈强还要像语文老师那样帮她修改。陈强说,之所以要求女儿坚持用中文写作,是因为担心她学会了英语,忘了母语,因为这种憾事在美国的华人家庭里并不少见。
  “小眼睛”受追捧
  “小眼睛”陈韵正年龄虽小,但文章却写得条理清晰。从自己成为小留学生,到美国学校的课程怎么设置,美国老师如何上课,再到美国的节日小孩子怎么过,陈韵正都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将它们描写得清楚、生动。
  而面对国内许多家长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的潮流,陈韵正这种现身说法讲述美国教育与文化的个案在国内受到广大家长和学生的追捧。
  敏感的出版商们找到了陈强,他们希望将父女俩的文章整理出书。经过比较,陈强选定了以出版新闻记者图书著称的新华出版社。2008年3月,《大小眼看美国》面世,试图从两代人的不同视角看美国。
  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到暗访美国的枪支管理,从旁听陪审团审案到采访当地市长—陈强带着时下困扰中国的热点难点问题去观察美国社会,在书中将文字的触角尽可能地深入到美国的方方面面,告诉国人一个最真实的美国;而90后的女儿陈韵正,则从一个小留学生的视角,亲历美国中小学,用大量的现场上课图片、用故事的形式告诉大家最真实的美国基础教育,对中国教育者、学生和家长无疑具有参考价值和启迪意义。
  《中国青年报》高级记者谢湘给出评价:“大小眼看美国”之所以引人关注,因为这两双眼睛是“父女眼”,是60后与90后两代人的联动,他们还是“新闻眼”与“儿童眼”的互补,是理性的“观察眼”与纯真的“感性眼”的微观扫描。两代人从不同视角记录了旅美经历,展现了一个“微观美国”。
  陈强也多次特别强调:“我们记录的是我们所看到的‘微观美国’,充其量只是美国的一角,不可能代表美国的全貌。但是我们父女俩可以负责任地说,本书展现的正是我们‘自己内心认为真实的东西’。”
  重回文化大熔炉
  这些“真实的东西”给陈韵正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体会到美式教育好处的陈韵正,2007年夏天随父母回国后,就萌生了出国留学的意愿,她渴望再次到美国这个文化大熔炉深造。她的这一想法获得了父亲陈强的支持,“其实我也有自己的考虑。主观上,我很早就有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想法,主要是弥补自己小时候视野不够开阔的缺憾。客观考虑是因为美国的大学普遍历史比较悠久,有的名校建校时间甚至比美国建国还早。而中国的大学能称得上‘百年老校’的并不多。相较而言,美国的大学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学术氛围好,这从他们培养出那么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即可见一斑。而且美国的大学国际化程度高,学生来自世界各国,且用英语教学。可以说,美国名校的毕业证相当于一张在全球通用的就业准证。随着中国越来越融入世界主流文明,中国人的国际化也是大势所趋。而且海外留学本身也是一个难得的人生经历。”从高一开始,陈韵正就坚定地选择了放弃中国高考,开始为赴美留学做准备。
  2014年,陈韵正在经历了两次托福考试、三次SAT1考试、一次SAT2考试,并撰写多篇申请文书之后,收到了美国4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最终,她选择了威廉玛丽学院(College of William & Mary)。
  出席一场浪漫的“婚礼”
  2014年8月20日,陈韵正抵达威廉玛丽学院,与中国大学开学时热闹的景象不同,威廉玛丽学院迎接他们这些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新生,只有一个老师和两三个学长学姐。“他们在宿舍门口跳着舞迎接我们。”一切都看起来很简单,陈韵正当时有些惊讶,后来才得知,这是这所大学每年迎新的一种传统。高年级的学生要经过3轮面试,才能申请到迎接新生的职位。   在随后的几天里,陈韵正被带着参加学校的派对,介绍会。一次在湖边、星空下,光着脚听露天音乐会,“这算是人生中最浪漫的事之一”。在一次交流活动中,她的学长学姐讲到兴头上,还跳上舞台,即兴说唱起来,“没有任何彩排”。
  开学第一天晚上,在校园最古老的Wren教学楼前,陈韵正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一场婚礼般浪漫的新生开学典礼。“柔和的光线透过茂密的树叶洒下斑驳的影子,草坪上整齐摆放着一排排白色的座椅,我们身着正装面朝Wren楼坐下,感觉像出席一场浪漫的婚礼。”
  和其他学校不同,威廉玛丽学院的开学典礼不仅有校长讲话、校友发言、齐唱校歌等传统项目,还有一项特别的程序——所有新生排成一条长龙,由校长带领,穿过古老的Wren楼,一直走到学校的大草坪Sunken Garden,然后在那里野餐。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们,则在路两旁排成长队,欢呼着与新生一一击掌。“学长学姐的队伍从Wren楼,一直延伸到正对面的大草坪,长达1公里左右。就在我们穿过Wren楼时,楼里传出饱满浑厚的钟声,仿佛在诉说学校300多年的历史,我的心中瞬间充满了崇敬感和自豪感。”
  穿过Wren楼,得先上几级石阶,再往下走。“当我走下石阶时,跃入眼帘的场景壮观到无法忘却——明媚的午后阳光,几乎看不到尽头的学长学姐的队伍,同样绵长的新生队列,大家的笑容和挥舞着的手……”校乐队的队员们穿着代表学校颜色(黄和绿)的条纹衣服,在草地上欢快地吹奏着。“在我前往Sunken Garden的路上,学长学姐们个个伸出手,热情地和我击掌,并不时朝我欢呼:‘Welcome to the Tribe!(欢迎来到威廉玛丽!)’‘Go, Tribe!(威廉玛丽,加油!)’10分钟后,我才走到迎新队伍的尽头,发现自己已在大草坪的中央了。”
  草坪的前方摆放着十来张铺着白布的长桌,桌上有自助晚餐——色拉、汉堡、甜点和各种饮料。“同学们排着队,有序地自取食物,然后端着盘子坐在草坪上,有说有笑地享用晚餐。那情景,犹如英国电视剧中的草坪婚礼。”
  当天晚上,新生们还被带到校长住的地方,每个宿舍楼的学生特卖力气地大喊“西南部是最棒的”等口号(西南部是指学生们住在校园的西南部),一直到把校长喊出来,给大家唱歌。
  大洋彼岸感受“中国热”
  威廉玛丽学院对大一学生不设专业。新生没有班级的概念,可以自由选课。不过,学校对选课有一些要求,所有学生必须修一门外语,在大三结束前修完数学、科学、社会科学、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等7大类的课程。每一类别都开设了很多不同难度、不同方向的课程,供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校希望大家通过学习这7大类课程培养人文素质,同时发现自己的兴趣,从而确定自己未来的专业取向。
  大一上学期,陈韵正总共上了5门课——属于科学类的自然心理学课和社会心理学课、属于社会科学类的国际关系课、属于艺术类的表演课,还有一门选修的志愿者项目课。
  美国的课程设置有很合理的制度设计和人文关怀,也很强调学生参与,相对于中国仍然沿用的传统式知识灌输,这是很现代化的教育,也容易吸引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也很强,其得到的教师或助教的指导也是很多的。但是他们并不因此而成为学习的奴隶,而是追求着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不过,遥远的大洋彼岸,陈韵正并不只是被美国气息所包围,在那里,她还感受到了“中国热”。有些美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痴迷,让陈韵正感到惊讶。
  在一次登山活动中,陈韵正结识了穿着孔子学院T恤的萨拉同学,她是威廉玛丽学院中文系大四学生,曾两次访问中国,毕业后准备到中国教英语。在登山过程中,萨拉一直用中文和陈韵正聊天,其中不乏夹杂着像“呆萌”这样的流行语。“更让我惊讶的是,她居然会背诵诗经中的《关雎》。若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很难想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样朗朗上口的诗句,会被一个外国人朗诵出来。”
  大一这一年,陈韵正认识了4个学中文的美国同学。“其中一个与我初次见面时,就主动邀请我玩中文词语接龙游戏。他在纸上写下‘天气’,我接‘气功’,他想了一会儿写下‘功夫’,我接‘夫子’……”
  文化交融让世界成了一个大家庭。在陈韵正第一次到美国学习的同时,就发觉中国文化正在向世界传播。“那次,我去一个正在美国读书的韩国籍同学家玩,发现书房里竟然摆着韩文版的《三国演义》漫画书,不仅如此,她家墙上还挂着一幅中国书法呢。”
其他文献
1.Suzanna,在墨西哥留学的英国学生  我并不是一个热衷于过圣诞节的人,在12月到来之前我都不会惦记着这个节日,也不会早早就着手开始买圣诞饰品和礼物。但到临近圣诞时,我对于能在电视机前,和家里人吃着自己亲手做的烤蛋糕和蛋奶酒,还是充满期待。对于圣诞,我最喜欢的其实是在寒冷的冬天可以穿俏皮又厚重的衣服出门,又或者有了充足的理由可以懒洋洋地躺在被窝里看肥皂剧。但是在处于热带的墨西哥过圣诞则显得有
期刊
如何融入当地社会是海外华人永恒的话题。其实所谓进入外国人圈子,这“进入”二字便有不同的理解。酒肉朋友不分肤色国界到处都有,可若是想要交一帮推心置腹的国际友人,则是另一回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同道合、身份(价)对等,往往是中国人衡量“朋友之所以成为朋友”的两个参考纬度,前者侧重内部精神世界的交流,后者从外部物质标准上进行评估。与其他海外学生相比,中国留学生的海外朋友圈更偏爱“自己人”。  可
期刊
融入要实现身份认同的转换  陈福平:厦门大学副教授  我觉得“抱团”现象有利有弊。从好的方面看:首先,有助于适应当地的环境。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国留学生群体,很多社会学研究表明,几乎多数的移民群体初期适应一个新的社会环境,都有这种“抱团取暖”的现象。先前的留学生可以为新来者提供很多适应环境的信息和帮助,比如学业、生活等方面的帮助,这些都是留学生的“资本”,能够在一个陌生环境的初期减少很多压力。其次,
期刊
有位热爱学习中文的美国朋友和我开玩笑说,中文里有好多动物的名字都不准确呀,比如蜗牛不是牛,企鹅不是鹅,河马也不是马。我说英文不也一样吗,难道jellyfish和starfish真的是fish?再说“河马”的英语hippopotamus源自古希腊语,本意即“horse of the river(河中之马)”,所以要怨也怨不得中文误导,而是我们学识尚浅的祖先在给未知事物命名时,为后人指错了方向。  英
期刊
随着留学的低龄化,越来越多的中学生选择到国外高中留学。为了较快地适应国外生活、顺利融入当地文化氛围,“小留学生”必须要做足相关功课。那么,究竟有哪些事项是需要他们特别注意的呢?  国际学校是什么?  国际学校英语:(international school)是指跟随外国侨民母国的教育制度,为外国侨民提供其母语教育的学校,近年来又发展成同时可以为本国学生提供国外教育模式的学校。目前,我国的国际学校可
期刊
5月19日,卢墨雪总领事在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办公室接受了《留学生》杂志的专访。他对于中英文化交流、经贸合作、英国高等教育等话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自1991年以来卢墨雪一直是一位职业外交官,第一个外交职务是在北京的英国驻华大使馆担任香港事务主管及新闻官员,他还曾经在东京、布鲁塞尔、雅加达、巴库的英国使领馆担任外交职位。在2010—2013年,他在英国外交部担任信息技术司主管和项目司司长。  而
期刊
我们在国内的学校里是不是会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画面:学生们经常抱团,尤其是女生,三五成群,无论何时何地都在一起,这种“抱团”的现象已经蔓延到了国外。  中国留学生出国后,遭遇“水土不服”的情况一直存在。身处不同国家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融入问题,由此社交圈也相应出现中国留学生在“中国圈子”内“抱团取暖”的现象——中国留学生内部有一个社交圈,不融入当地人的朋友圈。  “抱团”并非中国学生独有 
期刊
确实,对于外国留学来说,“中国圈子”的利弊因个人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简单地贴标签认为利大还是弊大。但如果,在海外生活刚开始还与同宿舍的外国同学对话,后来自己有了中文圈子,就像找到组织一样,沉溺于中文环境,与舍友的关系就是相同的两句话“嗨!”和“拜!”……  等回到国内,发现自己对生活过N年的地方一无所知……这种情况,恐怕也不是当初选择留学时所期待的吧。  在不少中国留学生看来,与当地人交朋友是件很困
期刊
初到英国时住在谢菲尔德——英格兰第四大城市,可惜小小的岛国上再大的城市在中国人眼里也大不到哪儿去,所以谢菲尔德在我眼里算不上city只能叫它town。谢菲尔德起初是以钢铁制造业而闻名的工业城市,但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钢铁业开始转型后其逐渐变得没落,经过长时间的政府改革,谢菲尔德现在已经趋向为以文化体育产业为主的多元化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这座我眼中的小城市居然拥有两所颇为著名的大学——谢菲尔德大学、
期刊
我在法国南部的工程师学校读书。第一年因为一些其他事情,心思完全没有放在融入当地生活,和法国人交流上。所以导致第二年开学时,一度感到非常孤独与压抑。于是我告诉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法国人又不是老虎,不会吃了我,于是就开始硬着头皮去跟法国人交往。到现在,虽然不能说拥有多少好友,但是至少每天的生活很快乐,而且对到学校去上课也很期待,下课后跟同学一起去咖啡厅pose,每个周末也有一定的社交活动,偶尔也去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