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原理”的教育审视及其反思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ll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木桶原理”说起,对传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和多元智力理论,对“木桶原理”进行了反思,提出了“T”字型人才的培养原则,旨在更好的处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教育;多元智力;发展
  
  一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所容纳的水量不是取决于木桶的长板,而是取决于木桶的短板,若要增加桶的水容量,就必须增加短板的高度,使之与长板等齐,这就是“木桶原理”。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生活现象。有些人把它运用到教育活动之中,认为人的培养和教育也要不断弥补自己的短处,这样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木桶原理”的教育审视
  
  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指平均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同一化,因为每个个体总是有其个性、存在着优势和劣势,任何教育目标最终落实和体现在现实的个体身上时总不是简单的。人的全面发展,旨在强调发展的多方面性,是个性化的全面发展,以人的整体素质构造的独特性为最终体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个人和人类永远追求而又永远没有止境的目标,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教育应当把其作为追求的理想和信念。但在教育实践中,这种把应然等同于实然,把现实个体理想化的作法,不能不说是对教育活动的简单化、片面化认识。
  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也导致了一系列不良的实践后果。第一,不全面的教育评价。木桶的容量取决于“短板”,所以,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也仅仅着眼于学生的“短板”,至于学生的“长板”,则忽略不计。这是一种消极的评价观,以学生的“短板”来评价学生,成功的一定是少数人,这显然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也与我们当前所倡导的“大众教育”极为不符。第二,不健康的师生关系。教师总是在扮演学生劣势的“揭露者”的角色,以“找错揭短”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当然不会受到学生爱戴,也很难获得学生的信任,且容易造成紧张的师生关系,导致学生的厌学和不满情绪,引起恶性循环,不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第三,不理智的教育行为。为了全面发展,而一味“补短”,甚至“强补”、“恶补”,这样给学生造成了过大的精神压力。而且“短板”通常都不是学生的学习兴奋点,这是逆学生兴趣的发展,因而是低效的。在大量的挤占学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的同时,也势必影响其它课程的学习,可能导致“全面平庸”,看似“补短”,实则“抑长”,实在得不偿失。第四,不能正确看待个性差异。所谓差异,是指个体内部异质项目的“长板”与“短板”之间的“差距”,或个体之间的同质项目之间的“差距”。[1]由于每个学生的遗传素质、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都各不相同,所以,差异的存在是必然的。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差异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有差异才有“个性”,差异有利于形成学生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各自鲜明的兴趣及发展方向;有差异才有“互补”,差异有利于学生在团体活动中形成协作互补的局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木桶原理”的教育反思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所积累文化成果越来越多,而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用毕生的精力也不可能学会人类的全部知识,因此,现代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合作是以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为前提的。这种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培养“T”字型人才,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个体的个性化发展。所谓“T”字型人才,就是在拥有广博的良好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的基础上有所专长的人才。这是一种相悖于“木桶原理”的观点,强调每个人都应有且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长板”,这样才能更好的与社会这张“大拼图”的要求相吻合。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除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这两种基本智力以外,还有其它7种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我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这九种智力,也都有自己的优势发展领域和劣势发展领域,即“长板”和“短板”,也正是这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体现着个体间和个体内的智力差异。这9 种智力在人的智力结构中都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不存在“某一块板”比“另一块板”更重要的问题。我们不仅要肯定学生的“长板”,也要尊重学生的“短板”,在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我们不能简单的评价哪一种智力更重要,或哪一种人更聪明,而更多的关注学生的“长板”在哪,“短板”又在哪,如何更好的“扬长补短”,培养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
  (一)处理好“拉长板”和“补短板”的关系
  按照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发展领域,就如同每把钥匙都能打开一把锁一样。多元智力理论提示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智力结构,那种把成人的意志强加于儿童的做法是消极的。所以,在确定学生的发展方向时,要考虑学生的智能组合,结合学生自身的优点、特长、兴趣、爱好等,。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板”,通过细致的观察、及时的引导和具体的要求,促使学生自发的兴趣爱好转变为自觉的情趣志趣,充分发挥学生的“长板”,帮助每个学生找到并打开真正属于自己的那把锁。
  发展强项是必要的,但弱项的发展有助于强项的巩固及整体智能的提高。[2]就像一颗树的成长需要有庞大的根系作为支撑并不断的从中汲取其向上生长所需要的养份一样,“长板”的发展也需要以其它“短板”为支撑。我们在教育中要处理好“拉长板”和“补短板”的关系。既让学生的“长板”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又要进行科学的“补短”,让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体系和素质结构。
  教师应该帮助儿童把智力强项的特点迁移到其弱项领域,围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长板”,扩展学习领域,帮助学生将“长板”中的优点迁移到“短板”之中,带动“短板”增长,实现学习的迁移。学习的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3],也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从迁移发生的方式和范围看,可以分为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特殊迁移是某一领域或课题的学习直接对学习另一领域或课题所产生的影响;非特殊迁移是指迁移产生的原因还不明确,既可能是原理原则的迁移,也可能是态度的迁移。[4]布鲁纳强调一般的技巧、策略和方法有广泛迁移的可能性,应十分重视非特殊迁移的重要性。在学校教育中,应把完善和发展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促进非特殊迁移作为教育过程的核心。所以,教师在发现和强化学生的“长板”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总结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将已掌握的知识和原理,学习方法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迁移到其它领域学科的学习中,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二)把握好“拉长板”和“补短板”的时机
  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来看,“拉长板”和“补短板”所偏重的年龄阶段是有所区别的。相比较而言,在基础教育阶段,在积极发现发展学生“长板”的同时,应更加侧重于“补短板”。由于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和不可逆性,每一种知识的学习或技能的掌握都有它的关键期,如果错过了关键期,教育和学习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正如《学记》中所强调的“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5]而这些关键期基本上都存在于中小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之中,所以,在这个时期如果忽视了对“短板”的教育,就会造成学生身心发展的进一步不平衡,影响学生日后的和谐发展。同时,由于儿童还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儿童智力上的弱点,就有机会尽早强化它,还可设计特定的教学方法或内容,以保证重要技能的学习和掌握。”[6]另外,因为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急速变化和发展的时期,此时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长板”还是“短板”、优势还是劣势,都是很不稳定的,又加之中小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所以仅凭学生一时的表现,就断然确定学生的优势发展领域,是非常危险的,会阻碍其它领域的正常发展。
  但是,教师也要树立乐观的学生观,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板”,并善于发现存在于每个学生身上的“长板”和独特性,还要看到其特殊的教育应用价值,把它作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在低年级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对各个领域的知识都有所了解,并能取得一定的发展,为“长板”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加德纳说过,“如果一个人根本不具备接触开发某种智能的环境,无论其生理潜能怎样,都不可能激发出那种智能来。周围环境在决定一个人智能高低的问题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教师可以运用各种形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更宽阔的空间中,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并注意观察,给予及时引导。在高年级则可以开设选修课,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智力状态,发现和认识自己的“长板”,使“长板”的发展由盲目转为理性。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利用“迁移”原则,及时“补短”,引导他们在自己的优势领域获得成功的同时在其他领域也取得一定的进步,帮助学生写好“T”字型人生完满的第一笔,为第二笔的书写打下良好的基础,包括健康的心理品质、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及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等。
  随着学生的生理成熟和心理发展,尤其是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其知识基础、思维习惯和心理品质都比以往的稳定得多,这时若要求他们强补自己“短板”或弱项学科,学习效果就十分有限。加德纳也曾指出,“当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学校还要力求为每个学生选择适合他们文化背景的生活方式和工作岗位。”[6]因此,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教师应该更多的注重于“拉长板”,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长板”的机会和舞台,使每个学生的“长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具有张力的教育环境,开展“扬长避短”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扶持每个学生书写好自己“T”字型人生的第二笔。
  总之,我们的教育应该努力促进每一个人的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使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长板”,都能在“社会拼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我相信得到这种帮助的人在事业上将会更投入、更具有竞争力,因此将会以一种更具建设性的方式服务于社
  会。[6]
  
  [参考文献]
  [1]游安军.从“木桶定律”到“反木桶定律”[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6(12):78
  [2]钟启泉,高文,赵中建主编.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53.
  [3][美] J.M.索里,C.W.特尔福德著.高觉敷译.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4]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85.
  [5]孟宪承选编,孙培青注释.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98.
  [6][美] 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2,52,11,10.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构成射频系统的基本部件中,放大器和混频器等都是需要经常进行测试的元器件。多端口测试系统可以同时实现高速度和高精度。新型VNA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内置RF信号源,内置两个RF信号源来简化放大器和混频器的测量。对于放大器的测量,可以使用信号合路器将两个信号合并,然后送到被测放大器(AUT)的输入端;混频器测量的NXN测量法有效的解决了常规测量法所无法解决的一些困难和技术难点。  关键词:放大器;
期刊
摘 要:我国高校的法律教育模式应该与时俱进。新时期高校法律教育的特点是努力实现大学生积累法律理论知识和形成法律践行能力的互动。大学生的法律理论水平普遍不高,部分大学生法律践行能力很差,加强大学生法律理论培养和践行能力教育很重要。努力实现提高法律理论水平与形成法律践行能力的互动,通过系统传授法律理论知识,促进大学生领悟法律理论法律,随着大学生法律践行能力的提高,促进大学生继续积累和更新法律理论知识。
期刊
摘 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及物性的本质问题。我们的观点是及物与不及物绝非相互交叉的,而是完全相互对立的界限分明的范畴,也就是说及物性范畴的边界是清晰的,即是二元互斥的。可以这样说,及物与不及物之间存在一种张力,当需要时,它们之间随时可以作相应的调变或彼此间进行一种妥协。及物动词可用做不及物,不及物动词可以用做及物。动词一旦出现在具体的句法结构中,要么作为及物动词要么作为不及物动词,必然是要选定一个的。
期刊
摘 要:创业型大学的兴起是当今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创业型大学既可以由研究型大学转型而来,也可以由非研究型大学转型而来。本文尝试在分析创业型大学内涵、转型途径和主要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地方高校走创业型大学之路进行了探讨,指出属于非研究型大学的我国地方高校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形势下走创业型大学办学之路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业型大学;转型    环境
期刊
摘 要:钢琴是师范音乐教学中技巧性、专业性较强的课程,。由于人的外部条件、遗传基因、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影响造成某些差异。在教学中,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克服“金钱至上”的思想,作到教书育人。同时,在教学中突出一个“导”字,又体现一个“严”字,让学生在“爱”的基础上坚持一个“练”字,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潜能,使教学起到
期刊
摘 要:阅读是保持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最好途径,许多写作材料都可以从阅读中搜集、储存。大学写作教师要驾驭好这种阅读,把学生的兴趣朝着写作的方向引导,真正地把阅读与写作统一起来,让学生既享受阅读本身的乐趣,又从阅读中获得写作的启迪。模仿是写作学习必经的阶段,它既可以引导初学写作者入门,也可以帮助习作者提高写作的自觉性。大学写作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扬长避短,有选择地阅读并确定模仿对象、进行有效的正确模仿
期刊
摘 要: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在物理教学中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知特征,从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师生积极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丰富学生的学科情感体验。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挫折教育既是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个性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者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强化挫折教育,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  关键词:挫折教育;实践;评价;教育合力    2008年的岁末,西北政法大学和渭南师范学院两学生,因无力应对学习和情感上的挫折而跳楼身亡,让我们再次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在对她们的不幸感到惋惜的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对茅盾的译本和其他作家的译本比较的方法对茅盾的儿童文学翻译作品的特点进行了研究。文章从翻译目的性、时代性、保留了原作的风格、儿童化的语言、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五个方面阐释了茅盾的翻译的特点。  关键词:茅盾;儿童文学翻译;特点    一、前言    数十年来,现代文学界关于茅盾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以《子夜》为代表的长篇小说及其他小说作品的创作方法及文学价值的分析评论上。对茅盾的外
期刊
摘 要:近代史和党史界有种说法,认为陈独秀是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的学生,从四个方面我们排除了这个可能性:从时间上看不可能,从陈当时思想状态看没有反清倾向,可能是把安徽的求是和浙江的“求是”弄混淆了,和沈尹默并非同学。  关键词:陈独秀;求是书院;沈尹默    近代史研究中有这样的说法:“没有李鸿章,就没有中国的工业化。没有陈独秀,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胡适之,就没有中国的新文学。”它概括了三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