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步伐的稳健挺进,辛勤的一线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力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优化古诗词教学的评价方式,从而推动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革新与发展。笔者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针,在认真借鉴优秀同仁精湛的古诗词教学艺术的基础上,尝试了小学古诗词“三美”教学。
一、融合资源,把握作品的情感美
不管是唐诗,还是宋词,不同时期、不同作者的作品主旨与题材往往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产生了纵横交错的大融合。所谓大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相同主题的融合。有些古诗词作品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似的。就“送别”主题而言,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有李白的《赠汪伦》,抒写了汪伦以歌声送友人的朴实情感,作者借潭水形象地抒发了友人对自己的那份深情厚谊;唐代“诗佛”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作者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描写的是作者以诗送友人的情景,洋溢着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因此,我在教学时,在把握所教诗词的同时,适度融合性地联系同类主题的作品,效果是比较显著的。
其二,相同题材的融合。诗词的题材是非常广泛的,在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教师以题材为引线可以牵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的学习。譬如,我在引领学生学习柳宗元的《江雪》后,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张志和的《渔歌子》,让学生把两部作品对比起来学习,从而更有利于学生把握作品的主旨。前者是“寒江垂钓图”:“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后者是“春雨垂钓图”:“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以上两篇都是垂钓题材,但意境迥然不同。学生通过融合性比对,更能体会到《江雪》中作者那种孤独的心情,丰富了课程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起到了一举多得的功效。
二、深情吟咏,把握诗歌的韵律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生动反映了在小学诗词教学中深情吟咏的重要性。所谓吟咏,就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把握诗句中音节语句的声调节奏及其变读,包括纠正学生的读音,适时讲解古诗的押韵、平仄,以便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和语势。实践证明,学生过好朗读关是学好古诗词的重要环节,因为古诗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因此,我们在古诗教学中一定要采取范读、学生自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譬如,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望洞庭》是作者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通俗如话,意境深远。作品的首句“湖光秋月两相和”中的“和”字,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怎么办呢?我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展示动画给学生以启迪:画面中月亮从东方冉冉升起,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澈空明的,与天上的月亮正好相互辉映,远远望去,水色、月光融为一体,好一个祥和的秋色图。当学生深刻感悟到“和”的内涵后,再去读后面的诗句就相对浅显易懂了。
三、拓展想象,把握诗歌的时空美
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的功效,能突破时空限制,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进入诗境,在潜移默化中感知古诗词的意境。因此,教师在学生感悟诗词大意后,就要积极鼓励学生深入挖掘,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力,使诗中描写的景象好像电视连续剧一样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但发展空间思维能力,而且能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譬如,张继的诗歌《枫桥夜泊》中描绘了一幅“秋江夜泊图”:作者触景生情,通过对江边景物的描写,表现了孤寂忧愁的情怀。教师在讲授这首古诗时,不仅要让学生答出诗人耳闻目睹的情境,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把诗人所描绘的意境想象出来。因此,我在教学时,首先在课堂上播放一段蕴涵淡淡忧思的轻音乐,切实让学生从“月落霜天”“江枫渔火”中想象出事物的形象和色彩:一轮明月缓缓沉入西山,月色渐渐暗淡,瞬间,月亮不见了踪影,天地间顿时黑茫茫一片,此时诗人感觉到天地间布满了寒霜,到处透着一股清冷刺骨的寒意,看到的只是渔船上闪烁的点点灯火,照着江边早已失去了光彩的枫树。通过类似的想象,学生的头脑中便会展现出一幅清冷凄凉的画面。接着,再让学生从“乌啼”“钟声”去想象当时只有乌鸦“哇哇”的叫声和半夜里寒山寺敲钟的声音。当学生意犹未尽之时,我及时让他们把想象到的画面画下来,进一步感受诗人的感情,从而达到如见其景、如闻其声的美妙境界,诗人那种孤寂忧愁的情怀便跃然纸上。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优秀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才有利于学生陶冶道德情操,品味生活情趣。
一、融合资源,把握作品的情感美
不管是唐诗,还是宋词,不同时期、不同作者的作品主旨与题材往往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产生了纵横交错的大融合。所谓大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相同主题的融合。有些古诗词作品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似的。就“送别”主题而言,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有李白的《赠汪伦》,抒写了汪伦以歌声送友人的朴实情感,作者借潭水形象地抒发了友人对自己的那份深情厚谊;唐代“诗佛”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作者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描写的是作者以诗送友人的情景,洋溢着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因此,我在教学时,在把握所教诗词的同时,适度融合性地联系同类主题的作品,效果是比较显著的。
其二,相同题材的融合。诗词的题材是非常广泛的,在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教师以题材为引线可以牵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的学习。譬如,我在引领学生学习柳宗元的《江雪》后,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张志和的《渔歌子》,让学生把两部作品对比起来学习,从而更有利于学生把握作品的主旨。前者是“寒江垂钓图”:“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后者是“春雨垂钓图”:“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以上两篇都是垂钓题材,但意境迥然不同。学生通过融合性比对,更能体会到《江雪》中作者那种孤独的心情,丰富了课程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起到了一举多得的功效。
二、深情吟咏,把握诗歌的韵律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生动反映了在小学诗词教学中深情吟咏的重要性。所谓吟咏,就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把握诗句中音节语句的声调节奏及其变读,包括纠正学生的读音,适时讲解古诗的押韵、平仄,以便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和语势。实践证明,学生过好朗读关是学好古诗词的重要环节,因为古诗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因此,我们在古诗教学中一定要采取范读、学生自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譬如,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望洞庭》是作者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通俗如话,意境深远。作品的首句“湖光秋月两相和”中的“和”字,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怎么办呢?我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展示动画给学生以启迪:画面中月亮从东方冉冉升起,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澈空明的,与天上的月亮正好相互辉映,远远望去,水色、月光融为一体,好一个祥和的秋色图。当学生深刻感悟到“和”的内涵后,再去读后面的诗句就相对浅显易懂了。
三、拓展想象,把握诗歌的时空美
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的功效,能突破时空限制,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进入诗境,在潜移默化中感知古诗词的意境。因此,教师在学生感悟诗词大意后,就要积极鼓励学生深入挖掘,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力,使诗中描写的景象好像电视连续剧一样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但发展空间思维能力,而且能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譬如,张继的诗歌《枫桥夜泊》中描绘了一幅“秋江夜泊图”:作者触景生情,通过对江边景物的描写,表现了孤寂忧愁的情怀。教师在讲授这首古诗时,不仅要让学生答出诗人耳闻目睹的情境,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把诗人所描绘的意境想象出来。因此,我在教学时,首先在课堂上播放一段蕴涵淡淡忧思的轻音乐,切实让学生从“月落霜天”“江枫渔火”中想象出事物的形象和色彩:一轮明月缓缓沉入西山,月色渐渐暗淡,瞬间,月亮不见了踪影,天地间顿时黑茫茫一片,此时诗人感觉到天地间布满了寒霜,到处透着一股清冷刺骨的寒意,看到的只是渔船上闪烁的点点灯火,照着江边早已失去了光彩的枫树。通过类似的想象,学生的头脑中便会展现出一幅清冷凄凉的画面。接着,再让学生从“乌啼”“钟声”去想象当时只有乌鸦“哇哇”的叫声和半夜里寒山寺敲钟的声音。当学生意犹未尽之时,我及时让他们把想象到的画面画下来,进一步感受诗人的感情,从而达到如见其景、如闻其声的美妙境界,诗人那种孤寂忧愁的情怀便跃然纸上。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优秀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才有利于学生陶冶道德情操,品味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