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文本解读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月亮》是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吴然。文中主要描写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整篇课文充满了浓浓的童真童趣,深受儿童喜爱。“走月亮”是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主要是指在有月亮的晚上,人们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等。“走月亮”不是指在月光下赶路,也不是有心事地在月光下沉思,而是指特意到月光下游玩等,给人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感觉。本文语言优美,如诗如画,是值得读者品读鉴赏的佳作。笔者主要从文章构思、表达、朗读三方面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一、构思巧妙
  “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在全文中共出现了四次,它是贯串全文的线索,也是作者情感的流露。这句话明确告诉了读者,和妈妈一起走月亮的人是“我”,“我”的幸福感就浓的像化不开了似的,所以,“我”心中流淌的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都诗意盎然,美不胜收。“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看似重复,实则是引领全文的妙笔之句,它把小作者与妈妈走月亮时那种无比幸福和喜悦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仔细品读这句话,无论是何时,都会让人的心中涌起浓浓的暖意。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从这个关键句子入手,首先借助这句话把学生带入到月光笼罩的美妙情境之中,课中再让学生找出“我”和妈妈走过那些地方的句子,最后,再以“我”和妈妈走月亮为结束,让学生感受到文本流露出的美妙情感。
  二、表達奇妙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读着读着,就使人会不由得觉得自己仿佛是走进了一幅如诗、如梦、如田园般美妙的画卷中。在这幅画卷中:在明亮而又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果园和菜地……这一切的一切,无不给人一种山之高、村之静、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等感受。在这种境界中,虫鸣、鸟飞、溪流、人语等处处给人一种温馨、甜美之情。另外,还有一些新鲜的动词,如“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一句话中的“流”字,以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的“抱”字,读着这些动词,学生的眼前就仿佛浮现了山草、月光流动的画面,仿佛闻到了野花、青草的芳香,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月光下的美好。文中这样的语言还有许多,教师要引导学生就这些句子进行细细品读,感受文本的景之美以及作者对月光下充满诗情画意画面的喜爱之情。
  三、读来美妙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走月亮》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中提出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的头脑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的阅读要求,其目的是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养成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习惯,并从中感受美妙的月光和浓浓的亲情。要想让学生真正读出文本的韵味,教师还要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读出文中那宁静优美的意境之美。在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教师要鼓励他们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仔细品读,在朗读中悟情。如在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的时候,这段话中有两个“哦”字,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是什么让“我”回想起并回味着白天幸福的经历的,以使学生明白作者由“触景生情”到“景因情美”的思想变化,也正因如此,在小作者的眼里,一切才会显得那么美好,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这两个“哦”字的不同意思,从而让学生也走进这美妙的月色之中,和小作者一起去走月亮,一起去感受和体验这美妙的诗意境界。
  在《走月亮》这篇课文中,读着课题就一下子把读者带到了那充满着诗情画意的美好月光下,给人一种景美、人美、情更美的阅读感受。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从文章的构思之美、表达之美以及朗读之美等方面引导学生驻足、欣赏、感受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美好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达到美好的阅读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人民路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其他文献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但目前课外阅读的现状是仅靠学生自主阅读,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将课外阅读纳入到课内教学体系之中,通过“课外阅读课内化”巩固拓展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效。韩兴娥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实验,可以说是一种较为成功的探索。笔者结合她的“课内海量阅读”浅析对“课外阅读课内化”的思考。  一、基于“课内海量阅读”实验简介 
摘 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战略伙伴型工学合作的新模式,并系统介绍了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协同高职技术开发中心构建这一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高职院校;战略伙伴型工学合作;工学结合    一、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
摘要:本文从恩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冷就业现状的思考入手, 结合市场的现实需求及计算机专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定位培养目标、加强专业课程建设、提高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计算机实践课教学四个方面提出了中职计算机专业建设如何走向市场的方案建议。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建设;市场  一、问题提出  对计算机人才的市场需求出现了一种自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计算机类人
在于永正老师的经典课例中,古诗词类的教学虽不多,但同样有情有趣,有滋有味。他的《卜算子·咏梅》的课堂教学案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于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共分为4个活动板块:看注釋明词意、作比较鉴梅花、读背景悟情感、背诗词赏书法。这节课给予了我宝贵的启示,即鲜明的课程意识。于老师把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这两首“咏梅”词整合起来教学,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课程资源整合方式。在这节课上,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很多教师都很重视语用训练,但往往只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导致语用训练舍本逐末,效果大打折扣。那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强化语言文字的运用呢?我尝试通过“变”的方式,解构文本的语言形式,让学生在“变”中发现作者语用表达的智慧,积累语用的内在规律,为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助力。  一、变换文字,
广东农村劳动力培训通过考核最高获1900元补贴    近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通知,本省户籍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单项职业能力培训、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关证书的,可享受一次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补贴最高可达1900元。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职业技能鉴定舞弊最高罚5万元  为了防止职业技能鉴定作假,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在教学中,教师一直都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即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的考量对象。如何才能将阅读教学落实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中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彰显差异,关注学生学习需求  很多教师都意识到阅读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契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这点说起来容易,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教”的补给往往并不是学生之所“需”。王荣生教授说过:“如果没有适切的教学内容,语文
文言文言简意丰,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安排了文言文的学习,这是文化传承与民族精神培育的需要,也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需要。作为教师,如何利用好文言文这种独特的语言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以提升呢?  一、练习仿写,落实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所谓“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就是通过主动积极的积累、梳理和整合,掌握和理解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人的语言积累
活动    省教育厅与清远市共建现代职教体系改革试验区    2009年12月31日,省教育厅与清远市共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试验区揭牌暨市公共实训中心和新职校奠基仪式在清远市隆重举行。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副厅长叶小山出席仪式。罗伟其与清远市市长徐萍华代表双方共同签署了省市共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试验区合作协议书。  据介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试验区将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以清远市人民政府为主体,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统编本教材特别重视写字教学,按照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和写字的规则要求,以语文要素的形式呈现在教材中,这些语文要素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写字教学指导提供了有效的凭借与依据,是教师指导学生写字的好帮手。第一学段正是学生学习写字的起始阶段,从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与书写规则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才更有效呢?  一、依托教材文本,引領学生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