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思考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kun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网络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着政府的办公和行政方式。网络反腐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监督方式,其凭借着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反腐倡廉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通过发挥网络的优势,使人民积极的参与政治生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着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机制,从而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开展。因此,本文将从网络反腐的发展历程出发,结合其自身的优势和局限,分析其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并针对网络反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推动实现网络反腐的规范化、法制化。
  关键词 反腐倡廉 网络反腐 作用
  作者简介:朱浩天,江南大学法学院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1.183
  一、网络反腐及其发展
  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反腐败问题不断得到国家的重视,廉洁政治成为反腐倡廉建设的奋斗目标。在“八项规定”出台后,党内掀起了一股反腐倡廉的热潮。网络反腐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监督方式的权力监督新形式,已逐渐成为人民大众参与反腐的的重要途径。据新华网一项“你最喜爱的反腐监督方式”的调查问卷显示,超过75%的受访者选择用网络进行监督,而只有不足10%的受访者选择通过信访、举报等传统方式参与反腐。但在网络反腐受到追捧的同时,这一反腐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冤假错案屡屡发生,给反腐监督带来了一些问题。为此,我们要辩证的看待网络反腐模式在廉政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困境中寻找对策和道路,着力推动网络反腐的规范化和法治化,充分发挥其在党风廉政建设和政治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一)网络反腐的含义
  网络反腐,即通过网络技术及所引起的社会舆论效应对行政行为与执政行为的监督和对权力的约束,从而达到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的一种全新方式,是反腐败事业的新方式。 网络反腐通过将网络、民意与执政能力相结合,推动形成了社会民主环境的良性互动,既吸纳了民众的意见和表达,又有利于执政者洞悉社会舆论的走向,从而达到预防和遏制腐败的效果。
  (二)网络反腐廉政的发展过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基础设施的完善,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互联网络国家,网民的数量逐年攀升,网络普及率还在不断提高。截止到2016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连续三年增长超过10%。由此可见,我国网络反腐廉政的群众基础雄厚,数以亿计的网民可以充分行使其手中的权利发挥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从网络反腐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来看,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2003年至2007年的萌芽阶段。2003年是中国网络反腐的初始年,在这一年,中国第一家民间反腐网站——中国舆论监督网成立。2005年,中共中央提出要“加强反腐倡廉网络宣传教育,开设反腐倡廉网页、专栏,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并在12月份首次向社会公布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信访室的网址。在这一阶段,网络反腐并没有过多的引起大众的关注,人们对网络反腐这一新兴监督形式还比较陌生,且利用网络反腐的案例很少出现,所以发展较为缓慢。
  第二,2008年至2010年的成长阶段。随着反腐倡廉建设的开展和公众政治参与意识的提高,一起起腐败案件得到曝光并迅速在网络上得到发酵,在这两三年的时间里,网络反腐模式成长迅速并逐渐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这3年来共有12起网络反腐的典型案例,十余名副部级、厅局级、处级官员被网络举报“拉下马”。2009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以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了网络举报的法律效力,在这一阶段,网络反腐的作用开始得到发挥,腐败行为的发生得到有效的预防,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得到推进。
  第三,2011年至今的高潮阶段。网络反腐的参与途径更加多样,参与反腐的群众规模日益扩大,纪检监察部门处理腐败问题的效率和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网络反腐的制度保障更加完善。在这一时期,网络反腐的规模和力度达到了高潮,党中央在不断加大反腐力度的同时,民众对网络反腐的热情和决心也越来越强,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终推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建设。
  二、网络反腐对反腐倡廉建設的意义
  网络反腐作为一种创新的舆论监督手段,其凭借自身的优势在反腐倡廉的过程中发挥出独特而强大的作用。与政府的内部监督相比,网络监督具有监督主体庞大、信息传播快捷、监督全面广泛、反腐方便安全、监督成本低廉等优点,逐渐成为了反腐败的新工具,对推动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反腐在廉政建设中的威慑和预防功能
  我国拥有庞大的网络监督主体,网民通过对腐败事件的转发和评论,能够借助网络的力量快速形成一种社会舆论,督促相关监察部门对事件进行查证,揭开腐败分子的面具,使阴暗的权钱关系充分暴露在阳光下,对当事人及政府官员起到警示和威慑的作用。由于网络反腐的便捷和安全,网民可以自由的对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从而使官员的腐败行为暴露在网络中,网络反腐正是基于其全方位、多视角的监督,才对官员腐败行为的发生起到了预防的作用。因此,利用网络开展廉政建设,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威慑和预防功能,从而实现反腐的目的。
  (二)网络反腐降低了廉政的成本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形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腐败作为这个时代的产物而出现,坚决消灭腐败行为成为党和人民的共同期许,但反腐是一个内容广、周期长、难度大的过程,其间需要消耗巨大的成本。因此,相对于传统反腐手段存在的高成本低成效的弊端,网络反腐只需要将自己所监督的内容通过键盘和鼠标进行发布,网民就可以在短期内将腐败事件进行传播,从而高效的实现舆论的监督,而不用花费任何的时间和金钱。这种优势是其他任何反腐手段都不能具备的,它可以为反腐倡廉建设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而使反腐的效果得到提升。   (三)网络反腐提高了反腐的效率
  网络反腐具有及时性和透明性的优点,腐败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完整、透明地进行传播,其散播和传递的速度是传统媒体都无法比拟的。在网络监督的过程中,公众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意見,实现与政府部门的双向良性互动;其次,网络反腐使群众的声音不再渺小,使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得到提高,并能够及时地把社会中的腐败问题进行放大成为社会的热点,并迅速的获得解决。网络监督对腐败事件的处理效率要明显高于其他监督方式:卫生局局长谢志强的行为曝光后,人大常委在两天内就做出了撤职的处理决定;房产局局长周久耕同样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就被免去职务,且因涉嫌犯罪和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由此可见,网络反腐使反腐的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推动了反腐工作的进行。
  三、弥补网络反腐廉政局限性的对策与出路
  (一)建立完备的网络反腐法律体系
  网络的隐匿性会使有些网民借助网络的保护伞随意发布虚假的信息,借反腐的名义编造或夸大事实,引起社会的舆论,对他人进行打击报复,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因此要通过制定完备的法律制度和规则对网络反腐加以规制,使网络反腐在法律的框架下有序的进行。为此,国家应加快推进网络反腐的立法进程,建立健全网络反腐的权力监督机制,实现反腐权力监督和制度监督的有机结合,推动网络反腐法律体系的建设。
  (二)完善网络反腐的官方平台
  在网络反腐的过程中,各级机关的反腐网站相继建立,但这些反腐平台的建设并不完善,关注度和使用率很低,且官方对反腐平台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大家通常会选择一些民间反腐渠道对腐败事件进行检举揭发。因此,各级政府应当对反腐平台进行积极的宣传,通过说明讲解来鼓励和引导大众,同时,网站的内容要及时更新,工作人员要尽快处理网民的举报,对相关问题积极地做出回应。这样才能提高反腐平台的公信力,发挥网络反腐的独特作用,减少腐败现象的滋生,推动反腐倡廉建设。
  (三)推动网络实名制和后台实名制的实施
  针对网络中散布贪污腐败谣言、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等一系列网络犯罪活动,要通过网络实名制来加以遏制,这也意味着国家需要出台配套的法律规则对网民的个人信息安全提供保护,保障公民的网络信息安全。同时,政府要鼓励举报人进行后台实名举报,即举报人以匿名的形式进行举报,但后台可以知晓举报人的身份并严格的保密,这既有利于促进反腐工作的开展,又有利于调动公众的反腐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反腐水平,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开展。
  注释:
  http://www.baike.com/wiki/网络反腐.2017年5月3日访问.
  参考文献:
  [1]肖金明.完善预防腐败机构,建构国家廉政体系.山东社会科学.2009(10).
  [2]杨冬梅、杨丹.当前我国网络反腐问题及对策.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4).
  [3]程旭.论廉政文化视域下我国网络反腐模式的构建.理论观察.2015(3).
  [4]赵超.试论我国网络反腐的重要性.学理论.2014.
  [5]刘俊玲.网络反腐对廉政建设的双重效应及完善.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3).
  [6]杨玉宏.网络反腐廉政建设的思考.求知导刊.2014.
  [7]滕忠钢.网络监督对廉政建设的影响.经营管理者.2016(1).
  [8]黄甜.网络反腐视角下的廉政建设研究.南京农业大学.2010.
  [9]王涛清、胡群英.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之网络反腐问题研究.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3).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遭受反补贴调查次数最多的国家。如何在WTO框架下妥善应对反补贴诉讼,在应对反补贴调查时维护好中国的利益,是一个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拟以DS379号案件为视角,从WTO框架下中国遭遇反补贴调查和诉讼的现状入手,探究国际反补贴调查时常用的法律渊源,分析WTO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中常被引用的条文,并结合DS379号案例的上诉机构报告,对国有企业是否应被认为是WTO规则下
摘 要 本文简要概述了弱势群体和法律援助制度的理论内涵,客观分析了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主要特征及其现状,并综合当前形势提出了改善法律援助现状的若干思路,以期改善和提升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为弱势群体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弱势群体 法律援助 服务现状 改善思路  作者简介:张正、于潇,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
摘 要 申请实现担保物权案件对基层法院来说,是一种新的司法实践活动。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将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纳入“特别程序”,其目的在于高效便捷地实现担保权利。本文以Y法院的审查实践为研究样本,总结分析该类型案件的特征、审查中有争议的问题以及该法院对于争议问题的做法等。  关键词 担保物权 特别程序 担保权利  作者简介:张胜霞,乐清市人民法院民二庭助理审判员。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
摘 要 高校对学生的纪律处分性质属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且为外部行政行为。高校学生对于纪律处分不服的,可以通过申诉或者诉讼解决,或者先申诉,对申诉不服后再向法院起诉,且法院应当依法受理而不能将其拒之门外。  关键词 行政诉讼 高校 纪律处分 救济  作者简介:林汉光,广西飞中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
摘 要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是极其不同的概念,法律原则的本质属性特征就决定了法律原则的适用是有比较强的任意性,因此在适用的时候,如果不加以有效的规制,就有可能导致裁判恣意。并且在法律原则适用的过程中,又有可能出现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冲突,法律原则自身的冲突等适用上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从泸州遗产案说起,重新构建泸州遗产案,浅谈法律规则的适用。  关键词 法律原则 自由裁量 司法适用  作者简介:刘佳瑶
摘 要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实以及相应法律的修改完善,生育问题再次成为讨论的热点。本文围绕“生育权”的性质及其冲突解决,结合我国最新立法动态与基本程序法理,从程序法的视角进行探讨,认为生育权属于人格权,应在立法中加以明确,夫妻生育权冲突的解决路径应强调和解与调解优先,同时注重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 生育权 冲突 程序法  作者简介:董永进,复旦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民事诉讼法学。
摘 要 消防行政累犯制度在我国尚未确立。本文从论证构建消防行政累犯制度的必要性入手,分析比对澳门地区消防行政累犯制度的规定,提出了我国消防行政累犯制度构建的路径。  关键词 行政累犯 消防 制度  作者简介:赵丽娜,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7.023  累犯是指因犯罪而受到一定的
摘 要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重大环保事件频频发生,“美丽中国”面临严峻挑战。为缓解这一问题,我国《环境保护法》予以修订并于2015年正式实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有了历史性突破。但关于原告诉讼主体范围的争议却从未停止,主体资格的过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继续推进。只有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规则,“美丽中国梦”才能早日实现,“环境公益诉讼”也能早日迎来春天。  关键词 美丽中国
摘 要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福利政策在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上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实行教育福利政策是促进我国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教育福利政策的发展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完善。本文结合吉尔伯特社会福利政策分析框架的视角和部分理论价值,从社会分配基础、社会供给分配的形态、供给的输送策略和资金的供给方式四个角度出发,了解我国现行的教育福利政策的公平性、适当性以及平等性状况。  关键词
摘 要 地方高校是大学法学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培养法律人才方面,嘉兴学院注重提升法学专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探索法学本科专业学生“应用型、融通性、开放式”培养模式,针对不同职业面向设置卓法人才项目试验班、商事法务和法务会计三个专业方向,同时分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强化法律职业技能培养,探索了一条地方高校的法学特色教育之路。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法学教育 人才培养  基金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