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墨盒与大世界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clenie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收藏的铜墨盒中,有两方盒面上刻有世界地图。其中一方仅刻有中国所在的东半球,而另一方则有东、西半球全图。这两方墨盒上虽未留下年款,但从形制、铜质及译文习惯看,应均出于晚清。晚清墨盒上刻有世界地图,从一个侧面反映着近代中国人“从天下中心到世界一隅”的世界观的变迁。
  中国人传统的世界观不仅认为,中国在地理上处于世界的中心位置,而且认为中华文明也是世界上最高级的、普世性的文明。“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换言之,就是以华夷眼光看待世界,华夷之辨呈现的诸夏列邦和邻国之间,以文化、文明发展的程度为依据的“天下”秩序。南蛮、东夷、西戎、北狄,都暗含“中国”之中心论的心态。所以到16世纪,中国与周边邻国的关系基本上是以“宗主国对番邦”为架构的,以此形成“怀柔对朝贡”的外交政策主调,确实有一种“胸怀天下”的情怀,充满“文化自信”。
  大约在中国的明代,伴随着地理大发现和环球航行,西方人逐渐形成了完态的近代世界观。十六世纪中叶,随着耶稣会传教士和贸易商人来华,世界地理知识作為西学的一部分传入中国。最具代表意义的是1584年著名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制作并印引了《山海舆地全图》,第一次将近代西方地理知识和世界地图完整介绍给中国人。其后又有艾儒略译的中文版《职方外纪》,南怀仁的《坤舆图说》等等。这些知识都是当时中国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在当时确实也引起不小的轰动,以李之藻、徐光启为代表的开明士大夫对这些新知识表现出很大兴趣与热情。仅在1584-1608年间,就在中国出现了利玛窦世界地图的十二种版本。可以说这时候就有一部分中国知识分子的眼界被打开了,他们率先打破“中国中心论”的世界观,李之藻慨叹:“地如此其人也,而其存天中一粟耳;吾州吾乡,又一粟中之毫末,吾更藐焉中处。”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后三百年间,中国人对世界观的变革,也仅限于少数知识精英。特别是康熙禁教以后,西方的新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很少,中国和外部世界的隔绝仍很严重。世界地图在明清时期的传播并没成为中国人常识观念的一部分,中国人不愿意接受西方传来世界地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心态的认识障碍,一方面与异域的交往和对世界的的了解不断扩展,同时却固守“华夏中心”的观念,认为自己不仅在诗书礼仪方面,而且在地理方位上也应属地球(“天下”)之中心。
  真正让中国人震动并彻底改变中华世界观的力量,最终是西洋人的坚船利炮。当鸦片战争爆发,东西两个世界首次在军事上遭遇时,身处前沿的林则徐描述道:“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英国的大炮“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中国闭关自守,与外面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从此被打破了。此时,士大夫中的开明志士对探求的外部世界表现出极大兴趣和急迫感,发出了“开眼看世界”的疾呼。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近代出现了第一批介绍和研究世界地理以及历史文化的著作,真正揭开了近代中国人了解世界、学习西方、走向世界的序幕。国人在慢慢接受世界地图的同时,也渐渐意识到西方人并非古之夷狄,开始接受并承认与中华文明迥然不同的另一种文明——西方文明。而其后几十年里,中西地理坐标和精神坐标都发生了倒转,昔日的夷狄如今却居于世界文明的中心,而曾经处在天下中心的传统中华文明,反而在民族国家并立的新世界里被排斥在四方野蛮之地。
  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在相当长的历史中,中华文明都站在世界文明的前列,然而,曾经发达不代表永远发达,历史的辉煌不能掩盖中国近代的耻辱。当我们穿过历史岚霭回顾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变化时,我们所感悟到的,除了从“天下”到“世界”的观念变迁外,不是也能听到当今时代发展的铿锵步伐吗?
  再回到铜墨盒。铜墨盒是盛装墨汁之器,最早出现在清嘉庆道光年间,盛行于光绪和民国时期。一方诗书画艺术与镌刻工艺俱佳的墨盒,是当时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追捧和寻觅的宠珍。铜墨盒刻画的题材,大多为有文人情趣的诗书画,同时广泛地涉及交谊、馈赠、奖励、纪事、纪念、铭志等诸多方面。晚清墨盒上出现世界地图,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方地理知识对中华传统世界观的冲击,映射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探求与愿望。有意思的是,这方刻有东、西半球地图并标有“梦公自铸”的墨盒,藏友中竟发现有内容一模一样、但刻工略有区别的另一方。我推断,很可能是这位“梦公”当年订制了一批送人。可见传播新地理知识与文明,已成为当年知识分子中流传的一种风尚。
其他文献
谈起陈寅生,会或多或少地提起鲍康。陈寅生青史留名,除了刻铜技艺高超、顺应时代的需求,也和鲍康的欣赏推介有关系。后世称引寅生,最津津乐道的金句“足与曼生壶并传,都人士争购之”,最早即出自鲍康。鲍康的朋友圈超级强大,因此这句话的分量和影响不容小觑。  辑佚钩沉有关陈寅生的文献记载,鲍康编著的《观古阁丛刻九种》(图1)是重要线索之一。鲍康富收藏,广交游,承家学谙辞章法度,循礼义守官场规仪,学风严谨,文笔
期刊
收藏不但是对古物的欣赏、把玩,更是对古人精神的体会、敬仰与传承。刻铜小字墨盒是最能体现工匠精神的文房刻铜艺术,蝇头小楷,万字如一,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同时还需要虔诚的心态,精益求精的耐心、专注和坚持才能完成一件传世的精美作品。每次欣赏一件文章、书法、刻工俱佳的千古名文小字墨盒,我都能感受到一种祥和沉静的艺术之美,惊叹先辈精益求精的做事功夫!这与我们现代人心浮气躁的心理形成了鲜明的比对,我们需要从传
期刊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笔者对教育类墨盒情有独钟。最近从长沙一位藏友手中购得一方学校奖品墨盒,由于包浆很厚,边款小字不是很清楚。经过一些时日的“把玩”字迹逐渐清晰,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中间四个大字:优胜纪念,右边款:湘潭全县儿童国耻讲演比赛高小组,左边款:湘潭新群学校校长黄笃杰赠,上边款:第二名郭锡祺,下边款:民国二十五年四月。于是根据边款查询新群学校的相关资料,竟然发现了一段非同寻常的
期刊
今年7月,郭君飞满怀留恋地结束了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作访问学者的生活,其导师为欧阳中石先生。写点字读点书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但能到欧阳先生门下作访问学者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欧阳先生已经80多岁,是我国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学者,也是国内第一个带博士研究生的书坛泰斗,郭君飞能进这个“门”,就是老先生无言的肯定。  郭君飞年幼家贫,自称是放牛娃,在初中语文老师的指导下才得以接触毛笔,到了师范才逐
期刊
经湖南艺术界的朋友介绍,我认识了青年画家伍艳辉。更准确地说,先欣赏其画,再认识其人。虽然,交流的时间不长,但她的作品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是深刻。  伍艳辉生长在湘东一个风景秀美的山村。这片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土地,不仅赐给了她娇美的容貌、恬静的性格,更赋予了她对大自然一种特别的情怀和对艺术感受的特有天赋。20多年来,她钟情笔墨,孜孜以求,游览名山胜迹,临摹传世经典,拜学山水名家。如今,年纪轻轻就已收获颇丰
期刊
这几年越来越忙,书法创作、理论研究、办刊策展、行政事务缠身,而找我写评论的朋友也与日俱增,2015年5月我在朋友圈迫不得已宣布:从此以后拒写评论。有长者好心劝告:“文章千古事,你还是要继续写文章!”我道:“不是不写文章,而是集中精力写考证文章。”  3年来,我也破例主动为两人写过两篇评论文章,一是湖南书坛名宿——93岁高龄的王超尘先生,二是江苏宜兴刻字高手王超鹏。最近,我又专门给湖南籍青年刻铜艺术
期刊
湖南耒阳留存有一块三国时期的名碑——谷朗碑,全称为“吴故九真太守谷府君之碑”,为三国时吴凤凰元年(272)立,原置放在湖南省耒阳市区东谷府君祠内,清时移至原杜甫祠中(现耒阳一中),后迁蔡侯祠内保存。该碑用青石制成,高1.76米,宽0.72米,18行,行24字,字径约3.5厘米左右。碑额楷书“吴九真太守谷府君之碑”,首行前及末行后均有明时谷氏族人题名,碑在未题名前或题名时已重新剜过。  原碑文如下:
期刊
孙过庭在其《书谱》中一直强调:“今不逮古”“古质而今妍”,似乎中国艺术的今朝永远不如前世,这几乎成了一个“魔咒”。  但紫砂艺术却是一个例外!今天的紫砂艺术非但没有“濒危”,相反世人对她的青睐有过之而无不及。原因何在?其一,审美取向的驱使。当人们倦怠了精巧繁冗的官窑瓷器、紫檀家具,开始以返朴的眼光和乡土的情结选择自我的生活,紫砂材质的天然性和朴素性,以及充满装饰效果的实用性,都与当下的审美标准吻合
期刊
由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博物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主办的“容庚捐赠书画特展”之绘画篇于2016年12月13日——2017年2月28日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展出。  据广州艺术博物院长陈伟安介绍,广州艺术博物院至今所积累的上万件历代书画藏品之中,近十分之一为容庚先生所捐赠。作为接受容庚先生书画藏品最多的机构,广州艺术博物院今年策划了“容庚捐赠书画特展”,旨在通过展览和出版梳理出容庚先生书画鉴藏的脉络。我们以
期刊
“我喜欢书法,但正如读大学的时候老师评价的八个字:感觉很好,临池太少。”与蔡健清一起交流过书法的朋友,以前经常能听到他说这样一句话。但近年来,我们很是怀疑这句话掩盖了他的不懈努力,因为他常有佳作,而且作品承载的信息量很大:用笔的丰富、结字的精准,气韵的生动,远不是“跟着感觉走”的急就章所能解释得了的。真的,如果梳理一下他的研习书法之路,我们会看到一个书法家在工作之余的执着追求。  一、书法学习之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