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需求”与他的“情绪”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ulsww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有各种各样的自然需求。如:社交的需求、得到尊重的需求、自我发展的需求、享有安静的需求、得到认可的需求、被接纳的需求以及被爱的需求等等。正是这些需求才使我们的行为有了动力。但是我们平时只看到人们表面的行为,很少去想行为背后人们的需求。就像我们看到人饿了要吃饭,很少考虑这其实是身体对热量的需求;看到人渴了要喝水,也同样很少想到身体对水分的需求一样。这些需求一般藏在表面行为后边,但它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情绪,从而左右着我们的表现。
  比如说,当你来到一个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的环境时,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会从内心感到一种由衷的愉悦。此时无论你做什么事都有兴致:想跑、想喊、想唱,一句很平常的话就会使我们开怀大笑;反之在空气污浊、嘈杂肮脏的环境里,我们就会感到疲劳、烦躁和压抑,情绪异常低落,一点儿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可能令自己失去风度。


  由于这些需求不易被觉察或想到,所以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这种情况带来的问题是:人们常常针对别人的行为直接作出判断和反应,而不去思考他的需求。
  一个孩子在学校打篮球时受到大孩子的欺负,被尊重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回到家里把门摔得山响。父亲厉声吼道:“告诉你多少次了,关门轻一点儿,你怎么就是不长记性。”孩子忿忿地瞪了父亲一眼,转身跑进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门摔得更响了。
  认识这一规律对我们来说起码有以下几点好处:
  1.当别人的行为伤害到我们的情绪时,我们可以做到不直接对他们的行为作出反应,而是认真思考他们行为后面的需求是什么;
  2.当自己的需求未得到满足时,我们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使自己反应过度,有失大雅;
  3.我们可以想到:孩子也有他们自己的需求,这些需求的满足也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情绪。这样我们就会细心地去体会孩子的需求,保护他们的情绪,使他们有积极的表现;
  4.这不但有助于家长提高与孩子沟通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关系的融洽,久而久之,我们不仅会发现自己的涵养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我们的孩子也会成为这种做法的直接受益者。因为,好的情绪定有好的表现,好的表现必引来好的反应,好的反应当然会给孩子带来更好的情绪。长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
  当发现孩子(或者是我们周围的人)情绪低落,表现很消极时,我们也可以由此想到:一定是他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就促使我们去细心地寻查其中的原因。
  比如说,每个孩子都有享受与父母“肌肤之亲”的需求,而父母却常常因工作太忙而忽略了孩子的这一需求,有的甚至将孩子完全交给保姆或爷爷奶奶看管。孩子的自然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情绪就受到破坏。还有的家长往往不是反省自己的失职,反而对孩子暴跳如雷,更加重了孩子的精神压力,使孩子的情绪更低落,并走向更消极的境况。如果家长平时多花些时间同他一起谈话、游戏、拥抱、打闹,孩子与家长亲近的需求得到满足,情绪安定了,心情改善了,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孩子天生就知道将难以启齿的事留在父母心情好的时候才说出来。因为人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情绪好,心里感到舒畅,就容易听进别人的话,容易相互沟通。看,连孩子都知道如何利用人的情绪。
  我曾在国外的超市购物,那里买东西的人虽不是太多,可也不算少。一次,正当我弯腰挑选货物时,听到一声“EXCUSSME”(对不起),我以为有人要跟我讲话,连忙直起身来,一位顾客从我身边1米左右的地方过去了,接着回头对我说了声“THANKYOU”(谢谢)!其实,即使他不理睬我,那空间也足够他毫不费力地从我旁边过去。我看到周围其他的顾客也是同样,每个人都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就好像人人身上都有一层透明的墙。每当距离别人太近时,就礼貌地道声“对不起”。这举止使人被尊重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让人觉得很愉快。后来很自然地我就学着他们的样子去做,别人也都报之以微笑,感觉真是好极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开始,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尽可能为别人激发起好的情绪,那么自然、友好、舒适的宽松气氛也一定会来到我们身边。
  破坏一个人的情绪带来的必然是他消极的表现。而他消极的表现又会反过来破坏周围人的情绪。所以坏情绪就像“流行病毒”一样,很容易在人群中间播散开来。
  有一个笑话说:一个护士上班前高高兴兴地到商场去买东西,不想被一个售货员冲撞了几句。索性东西也不买了,满腹恼怒地去上班。正当她气急败坏地向同事讲述这段经历时,有病人来打针。她就把这股气全撒在了病人身上。病人的丈夫是出租车司机,妻子受到的虐待使他怒发冲冠,却又奈何不得,只能一边开车一边同妻子一块儿大骂护士的粗俗无礼。结果,一不留神撞倒一位女士。赶紧将其送到医院,一进门,那护士喊道:“哟,这不是今天在商场跟我过不去的那位售货员吗?”
  情绪这个东西有时成人都是很难控制的,对孩子来说就更是如此了。破坏他们的情绪不但会给他们带来消极的影响,而且还必然殃及我们自己。
  晴朗的早晨本来会使学生们异常兴奋,大家正在教室里说说笑笑,忽然看到老师已站在教室讲台前,一脸的冰霜。刚才的笑容马上从同学们的面颊上溜走了。


  “不许讲话!”老师大喝一声,“昨天是哪个组值日?这也叫擦黑板?今天重做!”全班鸦雀无声……“我告诉你们,以后哪个组再这么偷懒的话,我罚你们做一个星期的值日。还不赶快给我擦干净……下面我们讲新课。打开课本第34页……”
  教室安静了,黑板也干净了,可学生的情绪也完全被破坏了。老师,你还想让学生听你讲课吗?你在白白地浪费你自己的时间和心血。
  由此看来,精心保护孩子(以及周围人)的情绪真是太重要了。因为这是保护我们自己良好情绪的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去年我参加了一个英语夏令营的准备会。营员来自多所不同的学校。为了让大家很快就能够像团队一样友好地学习生活,领队将这些素不相识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讲了这样一段很有哲理的话:
  “同学们,你们想想看,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满足需求。是的,我们都想满足自己的需求。因为这样我们就有快乐的感觉。我们在家里的时候,是靠父母满足我们的需求,靠朋友满足我们的需求。现在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我们又怎么满足自己的需求呢?我告诉你们:你先敏感别人的需求,尽量去满足别人的需求,当你满足别人的需求时,你自己的需求就一定会得到满足。”
  他的话不禁使我想起小时候做过的一个游戏:5个同学将1个同学围在中间,每人只用一个手指分别托住中间这个同学的两个脚跟、两个食指和下巴。然后随着一声口令“起”,真是令人难以置信,5个手指竟然将中间这个学生抬了起来。这个游戏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果大家愿意满足你的需求,只需每人给你那么一点点儿,就足以让你满意富足。问题在于如何才能让大家都愿意满足你。其实答案也非常简单,就像那位领队说的:你先敏感别人的需求,尽量去满足别人的需求。■
其他文献
我认为,一个词,随着应用领域的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含义会有所不同。在汉语词典中,“素”是本来的、原本的,“质”就是材料的质地。“素质”就是指原本的一块材料。譬如一块璞玉,质地比较好,就有加工的余地。这个解释比较符合心理学中的说法。  但是,目前社会上好像并不把素质理解为先天的一块料,而是理解为现在的状况或状态。说你素质高或不高,就包括了由遗传基因和环境教育导致的你现在的状况或状态。  在教育
期刊
翻开心理学教科书,“素质(dia-thesis)”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素质一般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种解剖和生理的特性,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 。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显然,素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不易改变性。  从字面上来看,“素”有“浅”、“白”、“本(原本)”之意,如“素色”、“朴素” 等;“素”也有“经常”、“一向”之意,如“素来如此”等。因此,素质既有“本
期刊
每个孩子都有恐惧心理,他们怕黑暗、孤独、封闭的空间。引起孩子恐惧心理的因素多种多样,有大自然现象——黑暗、雷雨;也有人为的因素,如故事或电视中武打、车祸、凶杀、打仗等各种各样的可怕画面。  怎样才能减少或消除儿童的恐惧心理呢?表演即兴戏便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  家长和孩子一起演即兴戏时,孩子是惟一的演员,扮演剧中的各个角色。家长当观众,戏的主题、情节由家长提示,表演时由孩子即兴发挥,孩子一边说情景
期刊
今天我们要和您谈谈“脚气病”。当您看到这个词时,是不是认为这里要谈的是“脚气”呢?可能不少人都会有这样的误解。其实,我们常说的“脚气”是一种真菌引起的脚癣,而“脚气病”却是由于缺乏某种维生素造成的疾病。这篇文章和您谈的就是这种维生素—硫胺素,即维生素B1。  先请您想一下:家里常吃的是粗米还是精米,标准粉还是精粉,平时吃蒸饭还是捞饭呢?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们吃的越来越精细,大部分人吃的是精白米
期刊
辅食添加和母乳喂养并重  在近年的中国营养学年会上,专家们每次都要强调辅食添加的重要性,并指出:辅食添加和母乳喂养问题一样重要,是婴幼儿能否健康成长的两个关键问题,需要大力宣传。为什么要反复强调辅食添加的重要呢?因为相对爱婴活动对母乳喂养的大力宣传来说,辅食添加的知识宣传较少,但是否及时、正确地添加辅食,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同样有重要影响。    一个事实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中国宝宝4个月以
期刊
在儿童口腔正畸工作中发现,天真活泼的孩子中,牙齿长错位置或歪着、扭着长的牙颌畸形,使不少家长犯愁。照片①展示的情况就属于这种较常见的上门牙发生扭转错位的情景。  照片②呈现的情况,说明牙颌畸形由轻向严重、复杂的方面发展,变成了很难矫治的前牙反牙合畸形(属于“地包天”类型的畸形)。追踪牙颌畸形发生加重的原因,与孩子右侧上颌第二颗乳磨牙过早丧失有关。乳磨牙过早拔除(丧失),使孩子右侧上颌的牙床骨骼收缩
期刊
我的宝宝1岁半了。1岁以前理发老老实实,现在一理发就怕得要命。前几天到理发店,毛巾刚围到脖子上他就号啕大哭,脑袋使劲往一边扭,身体挺成一根棍,小手乱抓。几个大人一起忙,一个抱着,一个使劲把着脑袋,一个抓着他的小手连哄带吓。宝宝哭得泪人似的,我也心疼得跟着哭。  没办法,每次理发都跟上战场一样,快帮帮我吧!宝宝不肯理发可怎么办呢?  辽宁鞍山 侯秀丽      理个罗纳尔多头    儿子自半岁后便惧
期刊
如果你注意观察,常常会看到一些年幼的孩子左脚穿着右脚鞋,右脚穿着左脚鞋。帮他纠正了,下次可能还会这样。但是这种情形到了小学就几乎再也看不到了。这里有个左右概念的认知问题。  芳芳是某重点幼儿园大班的女孩,6岁零3个月了,智力健康、社会化状况在班中均属上等水平。我对她进行了时间为8分钟左右的概念认知实验,分为三部分。实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趣又值得思考。  A部分中,我与芳芳坐在同一方向,芳芳能够准确
期刊
虽然我的女儿已经上小学二年级,过了幼儿园接送这一阶段,但读了这位母亲的文章,我的思绪一下子又回到那难忘的几年。照实说,我接孩子的次数不多,但每一次都会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看到那众多的家长拥挤在门口呼唤自己的孩子和孩子从门口探出头来寻找自己亲人的场面,我心中总是有一种十分复杂的感觉。由此,我很理解这位母亲的心情。她虽然不能每天按时出现在女儿面前,但她同样有一颗关爱孩子的拳拳之心。  首先,她对自己不
期刊
养育一个身心健康乖巧可爱的宝宝是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实现这一愿望当然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但也和我们所做的努力分不开。让孩子健康成长是初为父母的首要愿望。孩子把所有的意愿都用哭声表达出来,所以对孩子的哭声和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面部表情都要绞尽脑汁地去研究,尽早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这就是健康育儿的秘诀。    忠告:  新生兒几乎整天呈打瞌睡状,饿了醒,饱了睡地重复着。妈妈可在孩子饿了哭出声时喂奶,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