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只手的本领大?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x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注意观察,常常会看到一些年幼的孩子左脚穿着右脚鞋,右脚穿着左脚鞋。帮他纠正了,下次可能还会这样。但是这种情形到了小学就几乎再也看不到了。这里有个左右概念的认知问题。
  芳芳是某重点幼儿园大班的女孩,6岁零3个月了,智力健康、社会化状况在班中均属上等水平。我对她进行了时间为8分钟左右的概念认知实验,分为三部分。实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趣又值得思考。
  A部分中,我与芳芳坐在同一方向,芳芳能够准确无误毫不迟疑地判别摆放在面前桌子上的物体孰左孰右。
  B部分中,我与芳芳面对面相向而坐,我要芳芳指点出自己的左右腿、左右手臂时,准确无误,但要芳芳指出我的左右手臂、左右腿时,结果与实际相反。结论是芳芳对于对侧物体左右分析判断仍依照自身,而不能以他人身体为基准辨别左右。
  C部分中,我与芳芳同向而坐,我取出彩色图书,就某页上几幅人物手执物体的图画提问,详尽记录如下:
  图一上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男孩左手执黄色气球,女孩左手执红色气球,男孩面向读者,女孩背侧向读者。
  “女孩用哪只手拿红色气球?”芳芳想了想,迟疑地答:“用右手拿。”
  “男孩用哪只手拿黄色气球?”答:“左手。”思考时间较长,但回答肯定。
  图二,一个女孩面向读者,左手执蓝色鞋子,右手抱住黑色鞋子在胸前。
  “女孩拿蓝色鞋子的是哪只手?”迟疑片刻答:“右手。”
  “为什么是右手呢?”立即改口:“用左手。”
  “那又为什么是左手呢?”“喔,右手。”又是立即改口。
  “一会儿左手,一会儿右手,到底是哪只手呢?老师都糊涂了。”答:“右手。”回答得比较迟疑。
  “你为什么觉得它是右手呢?”答:“因为如果左手拿鞋子,她拿不住,要掉下来,右手才能拿住。”
  图三,一男孩面向读者,右手指黑板。
  “小男孩用哪只手指黑板?”答:“右手。”回答迅速果断。
  “为什么?”“你也用右手指,”此时笔者右手握笔,指点着书上的图画,她接着又说:“我们老师上课都用右手指黑板。”
  图四,一个男孩面向读者,左手高举起面包,右手将面包塞入口中。
  “这个男孩用哪只手举起面包呢?”答:“右手”,但是思考了片刻。
  “为什么说是右手呢?”“右手举面包才能举起来,左手举就会掉下来。”
  请注意在C部分中加下划线的芳芳的回答,这个回答说明芳芳在辨别左右手时,依据了自身的习惯动作和存储在记忆中的经验,以双手的不同能力来判断左右。尽管这只是一个孩子的情况,并不足以代表全部,而且孩子左右概念的认知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成熟,但是从中折射出的却是我们对于左右手功能的固定性认知对孩子的影响。
  在幼儿园和家庭中,成人的日常行为早已不知不觉地显示了左右手功能的固定性。大多数人右手是当然的行为支柱,给孩子留下个右手比左手本领大,右手能做的事比左手多,右手能做到的左手做不到的印象。多数成人也因自己习惯使用右手就要求孩子用右手去做,诸如拿勺子、用筷子、写字、画画、拎东西等事情。我曾经问过一个家长:“你准备教孩子拿筷子的时候,会让他用哪只手?”“当然是右手。”“为什么?”“大家差不多都是用右手呀!”
  对大多数习惯用右手的人来说,左手确实明显地不如右手灵活、有力、反应快,右手能做的事情左手做起来十分困难。而生活中许多事情是需要双手共同承担的,更重要的是双手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相对应的大脑半球的发展。成人完全没有必要过分强调右手的能力,单注重右手的发展,这样既可以给初学行为活动的幼儿以更大的选择余地,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大脑右半球功能的开发。成人更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去使用左手。比如在乘公共汽车时,有意让幼儿用左手拉住扶手;平常用左手拿一些东西。在日常教学和家庭活动中贯穿一些训练左手精细动作,加强左右手配合的活动。这样有可能促进幼儿左右手的同时发展,促进左右大脑的同时发育。再让他们判断左右方位时,他们就不会再以两只手的不同能力来进行辨别了。■
其他文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在仔细研究了这一新的教育理念之后,中科院心理所的张梅玲教授决定,通过我们杂志每月送给孩子一个字,相信这会是在新世纪的第一年里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人世间没有爱,太阳也会死。”  ——法国大作家雨果    没有爱就没有世界。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享受到真正的父母之爱;尽管天下父母都爱
期刊
观察发现,有不少八九岁的孩子上面的一排门牙不仅拥挤,排列不整齐,而且还歪着、扭着长,照片1所展示的就是这种情况。  发生大门牙向外歪这种现象,是因为孩子的口腔上牙床骨骼生长发育得不够,门牙段牙床骨的宽度、凸度生长得不好,属于排列拥挤现象。  现代人类的口腔骨骼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有逐渐退化的趋势。如果孩子在生长发育期间吃的食物过软过细,则口腔中的牙齿、上下颌的牙床骨骼、咀嚼肌等就会因缺乏正常和必要的咀
期刊
近年来,实行素质教育在教育界的呼声越来越响。在1999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引起了全国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的关注。教育部门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很多家长却一时找不到如何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素质教育的感觉。  家长A:素质教育不就是不再让孩子死学书本知识,多一点创造性吗?那就让孩子多玩一玩吧!  家长B:我认为素质教育包含的内容较多
期刊
我认为,一个词,随着应用领域的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含义会有所不同。在汉语词典中,“素”是本来的、原本的,“质”就是材料的质地。“素质”就是指原本的一块材料。譬如一块璞玉,质地比较好,就有加工的余地。这个解释比较符合心理学中的说法。  但是,目前社会上好像并不把素质理解为先天的一块料,而是理解为现在的状况或状态。说你素质高或不高,就包括了由遗传基因和环境教育导致的你现在的状况或状态。  在教育
期刊
翻开心理学教科书,“素质(dia-thesis)”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素质一般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种解剖和生理的特性,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 。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显然,素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不易改变性。  从字面上来看,“素”有“浅”、“白”、“本(原本)”之意,如“素色”、“朴素” 等;“素”也有“经常”、“一向”之意,如“素来如此”等。因此,素质既有“本
期刊
每个孩子都有恐惧心理,他们怕黑暗、孤独、封闭的空间。引起孩子恐惧心理的因素多种多样,有大自然现象——黑暗、雷雨;也有人为的因素,如故事或电视中武打、车祸、凶杀、打仗等各种各样的可怕画面。  怎样才能减少或消除儿童的恐惧心理呢?表演即兴戏便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  家长和孩子一起演即兴戏时,孩子是惟一的演员,扮演剧中的各个角色。家长当观众,戏的主题、情节由家长提示,表演时由孩子即兴发挥,孩子一边说情景
期刊
今天我们要和您谈谈“脚气病”。当您看到这个词时,是不是认为这里要谈的是“脚气”呢?可能不少人都会有这样的误解。其实,我们常说的“脚气”是一种真菌引起的脚癣,而“脚气病”却是由于缺乏某种维生素造成的疾病。这篇文章和您谈的就是这种维生素—硫胺素,即维生素B1。  先请您想一下:家里常吃的是粗米还是精米,标准粉还是精粉,平时吃蒸饭还是捞饭呢?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们吃的越来越精细,大部分人吃的是精白米
期刊
辅食添加和母乳喂养并重  在近年的中国营养学年会上,专家们每次都要强调辅食添加的重要性,并指出:辅食添加和母乳喂养问题一样重要,是婴幼儿能否健康成长的两个关键问题,需要大力宣传。为什么要反复强调辅食添加的重要呢?因为相对爱婴活动对母乳喂养的大力宣传来说,辅食添加的知识宣传较少,但是否及时、正确地添加辅食,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同样有重要影响。    一个事实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中国宝宝4个月以
期刊
在儿童口腔正畸工作中发现,天真活泼的孩子中,牙齿长错位置或歪着、扭着长的牙颌畸形,使不少家长犯愁。照片①展示的情况就属于这种较常见的上门牙发生扭转错位的情景。  照片②呈现的情况,说明牙颌畸形由轻向严重、复杂的方面发展,变成了很难矫治的前牙反牙合畸形(属于“地包天”类型的畸形)。追踪牙颌畸形发生加重的原因,与孩子右侧上颌第二颗乳磨牙过早丧失有关。乳磨牙过早拔除(丧失),使孩子右侧上颌的牙床骨骼收缩
期刊
我的宝宝1岁半了。1岁以前理发老老实实,现在一理发就怕得要命。前几天到理发店,毛巾刚围到脖子上他就号啕大哭,脑袋使劲往一边扭,身体挺成一根棍,小手乱抓。几个大人一起忙,一个抱着,一个使劲把着脑袋,一个抓着他的小手连哄带吓。宝宝哭得泪人似的,我也心疼得跟着哭。  没办法,每次理发都跟上战场一样,快帮帮我吧!宝宝不肯理发可怎么办呢?  辽宁鞍山 侯秀丽      理个罗纳尔多头    儿子自半岁后便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