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中的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形》。教材是在前面两节分别介绍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的基础上安排的此节内容,主要是介绍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禁止近亲结婚的科学道理。重在解决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基因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具有相同性状的双亲,其后代会有复杂的性状表现。应该说本节是前两节的综合和深入,是本章的难点。包括本节在内的有关遗传的基础知识还将在后面两节内容中得以运用和扩展,也为以后高中生物学有关遗传规律中基因分离定律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学生从本节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将会是后续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因此本节内容在全章乃至本学科的教材中都处于重要地位。
用新课标的课程理念来解读教材内容的编排,可以更为全面地审视其教育功能。
如果仅从知识方面来看,这一节内容的知识容量并不大,知识点也很少,知识重点非常突出,就是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本节真正需要要学生获得的知识其实并不多。该节教学内容在知识传承方面,重视的不是知识的量,而是理解的质。教材用了较大篇幅来安排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内容,而且还图文并茂,有点类似于科普读物。在本节内容之前,也就是开篇部分所呈现的一个图解是学生在上节课结束时所完成的课文中的填图练习。我们不难领会教材这样编排的意图是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入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和产生疑问,然后通过自主学习,在体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方法和过程中去进行主动探究,寻求问题的答案。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生命科学问题的能力。可见,本节教材内容的编排在功能上确实有助于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自己得出结论,对所获得的知识的理解是深刻的,
更重要的是对思维能力的培养、科学方法的学习、以及科学态度的形成,都是卓有成效的。对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对本节内容特别是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的学习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基因看不见摸不着,成对的基因是如何控制相对性状的,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显得有些抽象。而这一内容又是理解本节中的“懂得禁止近亲结婚科学道理”的基础,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但是通过本章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学习本节内容所需的一些基础知识:1.相对性状的概念;2.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3.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以及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是如何进行传递的。另外,学生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遗传现象有感性的认识,对其中的奥妙充满疑惑和好奇,同时也感觉很神秘。少数学生从各种媒体还可能了解了一些相关的知识,但都是比较浅显的,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三、设计思想:
总体上应把新课程理念作为指导本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教学过程中要力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策略和方法途径的设计上应着力考虑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有效地引导他们自主获得知识,以及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究的情感体验。釆用情境导入,进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借助多媒体课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按新课标的要求,从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能力目标:发展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于探索生命奥秘,増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2.发展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有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设计:
[基本思路]首先注意从学生日常的知识入手,从创设的情境中提出問题, 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然后在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结合实验并以问题推进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得出结论,以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在学生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答问题时, 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反馈调控。在整个过程中还要适时并恰到好处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鼓励,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再就是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设计好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以保证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和流畅。
七、教学小结与反思:
反思本节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特色和亮点:
把教学过程设计的重心摆在了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和方法上,而且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并不仅仅是盯在知识的获得上,而是重视了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的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实现。将教学策略和方法设计的着力点放在了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以及如何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有效的学习上,把功夫下在了“指点”、“顿悟”和“转化”即点拔上。这样的设计有利于使课堂教学能够成为学生自身的科学活动过程,使教学中的各种教育影响能够内化成学生个体的科学素养。
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是本节教学设计的亮点之一,根据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进行设计,使得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过渡顺利自然,教学程序环环相扣,保证了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和流畅。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中的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形》。教材是在前面两节分别介绍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的基础上安排的此节内容,主要是介绍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禁止近亲结婚的科学道理。重在解决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基因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具有相同性状的双亲,其后代会有复杂的性状表现。应该说本节是前两节的综合和深入,是本章的难点。包括本节在内的有关遗传的基础知识还将在后面两节内容中得以运用和扩展,也为以后高中生物学有关遗传规律中基因分离定律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学生从本节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将会是后续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因此本节内容在全章乃至本学科的教材中都处于重要地位。
用新课标的课程理念来解读教材内容的编排,可以更为全面地审视其教育功能。
如果仅从知识方面来看,这一节内容的知识容量并不大,知识点也很少,知识重点非常突出,就是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本节真正需要要学生获得的知识其实并不多。该节教学内容在知识传承方面,重视的不是知识的量,而是理解的质。教材用了较大篇幅来安排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内容,而且还图文并茂,有点类似于科普读物。在本节内容之前,也就是开篇部分所呈现的一个图解是学生在上节课结束时所完成的课文中的填图练习。我们不难领会教材这样编排的意图是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入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和产生疑问,然后通过自主学习,在体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方法和过程中去进行主动探究,寻求问题的答案。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生命科学问题的能力。可见,本节教材内容的编排在功能上确实有助于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自己得出结论,对所获得的知识的理解是深刻的,
更重要的是对思维能力的培养、科学方法的学习、以及科学态度的形成,都是卓有成效的。对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对本节内容特别是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的学习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基因看不见摸不着,成对的基因是如何控制相对性状的,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显得有些抽象。而这一内容又是理解本节中的“懂得禁止近亲结婚科学道理”的基础,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但是通过本章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学习本节内容所需的一些基础知识:1.相对性状的概念;2.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3.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以及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是如何进行传递的。另外,学生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遗传现象有感性的认识,对其中的奥妙充满疑惑和好奇,同时也感觉很神秘。少数学生从各种媒体还可能了解了一些相关的知识,但都是比较浅显的,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三、设计思想:
总体上应把新课程理念作为指导本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教学过程中要力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策略和方法途径的设计上应着力考虑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有效地引导他们自主获得知识,以及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究的情感体验。釆用情境导入,进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借助多媒体课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按新课标的要求,从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能力目标:发展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于探索生命奥秘,増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2.发展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有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设计:
[基本思路]首先注意从学生日常的知识入手,从创设的情境中提出問题, 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然后在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结合实验并以问题推进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得出结论,以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在学生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答问题时, 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反馈调控。在整个过程中还要适时并恰到好处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鼓励,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再就是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设计好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以保证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和流畅。
七、教学小结与反思:
反思本节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特色和亮点:
把教学过程设计的重心摆在了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和方法上,而且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并不仅仅是盯在知识的获得上,而是重视了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的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实现。将教学策略和方法设计的着力点放在了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以及如何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有效的学习上,把功夫下在了“指点”、“顿悟”和“转化”即点拔上。这样的设计有利于使课堂教学能够成为学生自身的科学活动过程,使教学中的各种教育影响能够内化成学生个体的科学素养。
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是本节教学设计的亮点之一,根据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进行设计,使得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过渡顺利自然,教学程序环环相扣,保证了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和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