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规划纲要再次强调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战略,在现有的制度体系中积极开发和完善哲学社会人文学科的德育职能,重视人文学科的德育基础功能,构建科学的哲社人文学科体系,提升教师的德育素质,加强课程中的德育渗透,从而增强德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德育;哲社人文学科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1-0-02
本文从分析德育人文性质内涵出发,探讨加强哲学社会学科德育的渗透性功能从而增强大学德育的实效性。
一、德育为先在教育中的引领和要求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德育在高等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起着基础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指出,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坚定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个性,自律自爱,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勇担社会责任,具有良好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抗挫能力和适应能力;热爱祖国和家乡,具有强烈爱国情操和奉献精神;在遵循社会底线伦理和基本法纪的基础上,逐步养成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科技伦理、生态伦理、经济伦理、全球普世伦理、合作意识与未来意识,并努力把这些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成为全球化背景下受欢迎的优秀人才。显然德育是核心、是引领。如何实现,纲要提出了大德育路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高校哲社学科德育不足的现状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要坚持德育为先。各高校围绕德育目标设置和安排学校的德育内容及课程。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以及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即通常所说的"两课"、大学生形式与政策课和其他哲学社会学科。近年来"两课"教育教学、大学生形式与政策课教育都得到不断强化和重视,但是,应对国际化背景下不断增加的德育挑战显然不够。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是培养人文精神的主阵地,是高校德育的根基。而现实高校的哲社人文课程受我国传统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不被重视,德育课程的主阵地基本限于"两课"和大学生形式与政策课,其他哲社人文课程很少,即使开设,也是以任意选修课的形式分散进行。因为不是主干课不被学校和老师重视,学校和教师本身不能充分重视这些课程的德育功能。不重视哲社人文课程、忽视人文精神教育、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将直接削弱其德育功能。
三、哲社人文学科的德育功能分析
哲学社会学科究竟在高校德育中具备什么样的功能,为什么要强调增强哲学社会学科的德育功能,弄清楚这个问题将是我们倡导增强哲学社会学课程的前提。
教育使人有追求、有创造、有超越、有终极性的关怀。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今天大学生素质的核心问题不再是知识结构而是人格特质,世界各国的教育普遍重视人的个性发展。高校德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人格的塑造。全球化背景下的德育目标要从单纯的政治思想品德功能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方面拓展。培养全面的人、独立的人、健康的人、道德的人,创新的人;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政治方向、思想观念的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也要关注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信念等个性素质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在德育知识方面已有一定的积累和了解,但在科学精神、人文素质、公德意识、心理素质等非智力方面还有欠缺。这正是呼唤高校要加强哲学社会学人文学科的教育力度和德育功能,认清哲社人文学科的社会价值、尤其是培养人的价值,要看到哲学社会人文学科在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
德育是人文基础教育的核心内涵,简单理解既"思想、道德、教育",是与人的认识、心智有关的养成与沁入。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可以包括:哲学、法学、艺术、文学、历史、政治、伦理、影视、文化、宗教、心理等多个领域。哲学社会科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蕴含着很强的政治功能,具有培养不同阶级人们的道德和人格的功能,通过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帮助学生处理好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哲社人文学科本身既涵盖丰富的德育内容、隐含无穷的德育内涵,既是德育正面教育的平台,更是德育渗透性教育的无尽领地。通过加强和凸显哲社人文学课程的德育功能,加强其中的德育的渗透性教育和熏陶,增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有效性。
四、加强哲社学科德育功能的路径探讨
(一)强调哲社学科的德育职责,发挥其意识形态和理论指导功能
哲社人文学科为育人提供精神养料,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哲学社会学科是高校德育的主阵地的思想,高校要重视强调哲学社会学科课堂的德育职能。强调和重视把德育贯彻到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强调哲学社会学课教师,要有担当德育教育的职责和使命感,自觉地在课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正确把握哲学社会学课程的意识形态性质,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高校要坚决摒弃重理轻文的思想意识,从观念上重视哲社人文学科、重视哲社人文学科的德育功能;从制度上构建加强和重视哲社人文学科的制度保证:比如构建科学的哲社课程体系、增加特色的哲社课程、要求学生完成必要的哲社人文课程学分、评选优质哲社课程、优秀的课任教师等。通过宣传正面彰显哲社人文学科的育人意义,在校园、师生中树立开设和学习哲社学科的必要性、重要性。
(二)加强哲社人文课教师育人的职责和德育素质,保证德育实效性
"希望在青年,责任在教师",哲社人文课任教师本身具有的德育素质决定着德育的方向和效果。构建哲学社会学学科体系只是搭建了育人的平台,如何在课程中实施教书育人关键还在教师。因此,加强授课老师育人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德育的效果。课程教学的内容、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等,都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这些教育因素对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德育是全员工程,全员育人重点要靠各科老师的言传身教实施,只有教师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本着对国家、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自范地站在育人的高度进行学科教育,将德育渗透在各学科之中,渗透在每位教师的言传身教之中,真正发挥教书育人作用。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就要有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中的能力,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有爱国、敬业、爱生、讲道、重信的师德风范。不仅要有德育教学的思想基础和传授技能,还要不断扩充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道德传统、人类共同道德等方面的知识。要不断提高文学、艺术、美学修养,培养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机敏、幽默的演讲才能,创造性思维和协调组织能力,准确、深入、灵活、新颖的将德育理念渗透在课程教学中。
(三)加强哲社人文学科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打造优质德育平台
国家明确规定高校哲学社会学科是德育的主阵地,高校应该建好、用好这个阵地,通过构建能够负载我国新时期德育内容和任务的课程体系来实现教育目标。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内容广泛,学校要围绕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德育的使命和要求系统设计安排,课程设置要在坚持学校特色、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德育的使命。除了原有的传统哲社重点学科中国特色的哲社学科体系和教材外,还要考虑国际化背景下德育新内涵、要求,比如世界公民、竞争与合作、职业伦理道德、科技道德、民族文化与宗教、艺术赏析、心理健康等课程。此外,高校要积极考虑如何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结合哲社科学发展的特点建立有自己特色的交叉学科、综合学科。通过这些"交叉"性和"综合"性学科既发展了学科,又拓展德育了的新领地,更增加高校德育的途径。
哲社学科教学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把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统一起来。因此正面说教和理论灌输的德育方法显然难为满足德育主体德育内化和德育体验的要求,通过改进德育教学方法,增强德育有效性。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手段:网络、视频、音像等,通过团体活动、主题讨论、实践实习等多种形式,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德育主体主动教育,通过过程中的参与和感悟,实现德育渗透,增强德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威.论高校和谐德育内容体系的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0,(4).
[2]柴世钦,肖继军.我国现代高校德育目标构建新探[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3]姚桦.高等学校德育课程的现状及其思考[J].教师,2008,(6).
[4]程光泉.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育人功能[N].中国教育报,2004-10-26.
关键词:德育;哲社人文学科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1-0-02
本文从分析德育人文性质内涵出发,探讨加强哲学社会学科德育的渗透性功能从而增强大学德育的实效性。
一、德育为先在教育中的引领和要求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德育在高等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起着基础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指出,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坚定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个性,自律自爱,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勇担社会责任,具有良好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抗挫能力和适应能力;热爱祖国和家乡,具有强烈爱国情操和奉献精神;在遵循社会底线伦理和基本法纪的基础上,逐步养成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科技伦理、生态伦理、经济伦理、全球普世伦理、合作意识与未来意识,并努力把这些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成为全球化背景下受欢迎的优秀人才。显然德育是核心、是引领。如何实现,纲要提出了大德育路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高校哲社学科德育不足的现状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要坚持德育为先。各高校围绕德育目标设置和安排学校的德育内容及课程。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以及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即通常所说的"两课"、大学生形式与政策课和其他哲学社会学科。近年来"两课"教育教学、大学生形式与政策课教育都得到不断强化和重视,但是,应对国际化背景下不断增加的德育挑战显然不够。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是培养人文精神的主阵地,是高校德育的根基。而现实高校的哲社人文课程受我国传统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不被重视,德育课程的主阵地基本限于"两课"和大学生形式与政策课,其他哲社人文课程很少,即使开设,也是以任意选修课的形式分散进行。因为不是主干课不被学校和老师重视,学校和教师本身不能充分重视这些课程的德育功能。不重视哲社人文课程、忽视人文精神教育、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将直接削弱其德育功能。
三、哲社人文学科的德育功能分析
哲学社会学科究竟在高校德育中具备什么样的功能,为什么要强调增强哲学社会学科的德育功能,弄清楚这个问题将是我们倡导增强哲学社会学课程的前提。
教育使人有追求、有创造、有超越、有终极性的关怀。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今天大学生素质的核心问题不再是知识结构而是人格特质,世界各国的教育普遍重视人的个性发展。高校德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人格的塑造。全球化背景下的德育目标要从单纯的政治思想品德功能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方面拓展。培养全面的人、独立的人、健康的人、道德的人,创新的人;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政治方向、思想观念的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也要关注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信念等个性素质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在德育知识方面已有一定的积累和了解,但在科学精神、人文素质、公德意识、心理素质等非智力方面还有欠缺。这正是呼唤高校要加强哲学社会学人文学科的教育力度和德育功能,认清哲社人文学科的社会价值、尤其是培养人的价值,要看到哲学社会人文学科在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
德育是人文基础教育的核心内涵,简单理解既"思想、道德、教育",是与人的认识、心智有关的养成与沁入。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可以包括:哲学、法学、艺术、文学、历史、政治、伦理、影视、文化、宗教、心理等多个领域。哲学社会科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蕴含着很强的政治功能,具有培养不同阶级人们的道德和人格的功能,通过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帮助学生处理好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哲社人文学科本身既涵盖丰富的德育内容、隐含无穷的德育内涵,既是德育正面教育的平台,更是德育渗透性教育的无尽领地。通过加强和凸显哲社人文学课程的德育功能,加强其中的德育的渗透性教育和熏陶,增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有效性。
四、加强哲社学科德育功能的路径探讨
(一)强调哲社学科的德育职责,发挥其意识形态和理论指导功能
哲社人文学科为育人提供精神养料,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哲学社会学科是高校德育的主阵地的思想,高校要重视强调哲学社会学科课堂的德育职能。强调和重视把德育贯彻到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强调哲学社会学课教师,要有担当德育教育的职责和使命感,自觉地在课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正确把握哲学社会学课程的意识形态性质,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高校要坚决摒弃重理轻文的思想意识,从观念上重视哲社人文学科、重视哲社人文学科的德育功能;从制度上构建加强和重视哲社人文学科的制度保证:比如构建科学的哲社课程体系、增加特色的哲社课程、要求学生完成必要的哲社人文课程学分、评选优质哲社课程、优秀的课任教师等。通过宣传正面彰显哲社人文学科的育人意义,在校园、师生中树立开设和学习哲社学科的必要性、重要性。
(二)加强哲社人文课教师育人的职责和德育素质,保证德育实效性
"希望在青年,责任在教师",哲社人文课任教师本身具有的德育素质决定着德育的方向和效果。构建哲学社会学学科体系只是搭建了育人的平台,如何在课程中实施教书育人关键还在教师。因此,加强授课老师育人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德育的效果。课程教学的内容、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等,都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这些教育因素对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德育是全员工程,全员育人重点要靠各科老师的言传身教实施,只有教师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本着对国家、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自范地站在育人的高度进行学科教育,将德育渗透在各学科之中,渗透在每位教师的言传身教之中,真正发挥教书育人作用。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就要有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中的能力,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有爱国、敬业、爱生、讲道、重信的师德风范。不仅要有德育教学的思想基础和传授技能,还要不断扩充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道德传统、人类共同道德等方面的知识。要不断提高文学、艺术、美学修养,培养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机敏、幽默的演讲才能,创造性思维和协调组织能力,准确、深入、灵活、新颖的将德育理念渗透在课程教学中。
(三)加强哲社人文学科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打造优质德育平台
国家明确规定高校哲学社会学科是德育的主阵地,高校应该建好、用好这个阵地,通过构建能够负载我国新时期德育内容和任务的课程体系来实现教育目标。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内容广泛,学校要围绕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德育的使命和要求系统设计安排,课程设置要在坚持学校特色、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德育的使命。除了原有的传统哲社重点学科中国特色的哲社学科体系和教材外,还要考虑国际化背景下德育新内涵、要求,比如世界公民、竞争与合作、职业伦理道德、科技道德、民族文化与宗教、艺术赏析、心理健康等课程。此外,高校要积极考虑如何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结合哲社科学发展的特点建立有自己特色的交叉学科、综合学科。通过这些"交叉"性和"综合"性学科既发展了学科,又拓展德育了的新领地,更增加高校德育的途径。
哲社学科教学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把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统一起来。因此正面说教和理论灌输的德育方法显然难为满足德育主体德育内化和德育体验的要求,通过改进德育教学方法,增强德育有效性。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手段:网络、视频、音像等,通过团体活动、主题讨论、实践实习等多种形式,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德育主体主动教育,通过过程中的参与和感悟,实现德育渗透,增强德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威.论高校和谐德育内容体系的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0,(4).
[2]柴世钦,肖继军.我国现代高校德育目标构建新探[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3]姚桦.高等学校德育课程的现状及其思考[J].教师,2008,(6).
[4]程光泉.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育人功能[N].中国教育报,200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