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高效的阅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益,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9-0047-02
阅读是学生提升学生语文能力、获取语文知识的重要渠道。但是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阅读的重要性。有的教师还采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最显著的就是“碎碎问”、“一言堂”、“填鸭式”的阅读教学。这样的阅读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智力的发展、思维的进步。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实现有效的、个性的阅读。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来谈谈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策略,希望以下论述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教学上的启示和思考。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力争推广个性化阅读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遵守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原则。个性化阅读主要体现出阅读主体的重要地位,即根据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和思维模式构造出不同的阅读模式,充分挖掘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个性化教育。经过问卷调查、现场取证和资料汇总等整理出来的数据结果显示,大多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对个性化阅读理念的理解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与拓展,所以在真正授课过程中应该多方面提供多类型素材,根据学生主体特点分别开展“个性内化”和“个性外化”这两个不同方面的教学活动,同时应创设不同的场景,避免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力争让每个同学展现出其本源的思想和独特的个性特点,两种思维模式相互转化并相辅相成,循环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大限度的思维空间。
二、构建“生成思维”模式的课堂
思维应该永远都处于打开并接纳新知识的状态,而不应该停止。小学是形成思维模式的奠基阶段,其思维状态的正确引导对后期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身心特点都日臻成熟,并且其处于和初中的对接阶段,有一定的升学压力,所以调整好这个时期的心态是很必要的。在授课尾期,教师应该把整个课堂的把握权交给学生,向学生们抛出课堂的问题,比如,在讲授《匆匆》一文时,我主要让学生说说整个阅读文章的重难点是哪些、阅读的技巧等,当学生自己投入到阅读中来才能刺激思维的发展和生成。所以,让学生成为阅读文章的主人并全身心投入到阅读版块中,这样才能更好地感受原来作者在创设这篇文章时候的心情和写作手法,这就是“生成思维”模式的精髓所在,即置身其中,往往才能把握住文章的内核。
三、充分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培养阅读的好习惯
每个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都有自己的阅读重点,阅读效率也是因人而异,但是真正好的阅读习惯往往是能够充分想象到文本的内核,积极参与到文稿的创作和文稿延伸中来。在阅读板块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想象力的拓展无疑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一步,教师可结合不同文章的特点分阶段、分情況地进行针对性教学,在授课的各个环节中根据课程设计的要求提出相关的问题,力争带给学生全新的感受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结合自己本身的看法就文章发表自己的见解或疑问,用此种方法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发表创造性强、逻辑性明显的感悟与见解。比如,在学习《将相和》这篇文章的时候,应结合本课文的特点制定相对应的教学课件,我在实际教授此节课内容时,会在课程前期放映相关的短视频,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的热情,同时也使其有了更直观的理解,极大方便了课堂上进一步的教学。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演读”本文,这种“演读”阅读教学就是发挥学生象限力的教学练习。因此,在教学阅读时,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教学,教导学生如何去有效阅读一篇文章、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延伸自己的主观看法等,真正让学生领悟到阅读的整个流程和意义。
四、有效拓展阅读空间、阅读形式,丰富学生的视野
为了避免出现学生只是单一掌握传统的阅读方法这种不理想的教学情况,我在实际教学中着重思考如何让学生接纳更多的知识层面,为此,一方面,我积极倡导学生将自己常阅读的书籍带到班级中来形成“图书角”,再对收集来的这些书籍就涉及的方面不同进行分类,建议学生们在繁重的学习和课堂练习之余多方面阅读这些书籍,作为课外休息活动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与阅读视野;另一方面,我积极打开本校课堂教学活动与外界沟通的大门,先是加强和其他学校方面的联系,多和其他小学高年级的教师交流交换课件与教授心得,探索阅读教学方面的最新方法与新课程的新理念等,紧跟整个教育教学的潮流,然后是加强与校外组织的联系,如主动沟通外界一些文坛组织、宣讲团体或新教育组织等来学校对学生进行宣讲并教授本组织的主要理念与独特方法,尽力挖掘校内教学与课外新思维的切合点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深入探索与交流。在实际教学场景中,这种新的教学手段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打开了学生独特思维的源泉,使学生切身体会到阅读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的实际应用以及对自身的助益。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在教学的实践中慢慢摸索经验,一方面要从实际的阅读课堂出发,给予学生阅读的思维和方法。另一方面还要从课外出发,提供一些供学生充分阅读的空间,让学生在自由的阅读环境下享受阅读的芬芳。
参考文献:
[1] 姜蕊蕊.多读、会读、巧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35期.
[2]李亮.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观后[J].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12期.
[3]刘亚平.春风化雨 润物“有声”——谈课堂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江西教育,2012年11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9-0047-02
阅读是学生提升学生语文能力、获取语文知识的重要渠道。但是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阅读的重要性。有的教师还采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最显著的就是“碎碎问”、“一言堂”、“填鸭式”的阅读教学。这样的阅读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智力的发展、思维的进步。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实现有效的、个性的阅读。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来谈谈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策略,希望以下论述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教学上的启示和思考。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力争推广个性化阅读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遵守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原则。个性化阅读主要体现出阅读主体的重要地位,即根据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和思维模式构造出不同的阅读模式,充分挖掘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个性化教育。经过问卷调查、现场取证和资料汇总等整理出来的数据结果显示,大多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对个性化阅读理念的理解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与拓展,所以在真正授课过程中应该多方面提供多类型素材,根据学生主体特点分别开展“个性内化”和“个性外化”这两个不同方面的教学活动,同时应创设不同的场景,避免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力争让每个同学展现出其本源的思想和独特的个性特点,两种思维模式相互转化并相辅相成,循环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大限度的思维空间。
二、构建“生成思维”模式的课堂
思维应该永远都处于打开并接纳新知识的状态,而不应该停止。小学是形成思维模式的奠基阶段,其思维状态的正确引导对后期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身心特点都日臻成熟,并且其处于和初中的对接阶段,有一定的升学压力,所以调整好这个时期的心态是很必要的。在授课尾期,教师应该把整个课堂的把握权交给学生,向学生们抛出课堂的问题,比如,在讲授《匆匆》一文时,我主要让学生说说整个阅读文章的重难点是哪些、阅读的技巧等,当学生自己投入到阅读中来才能刺激思维的发展和生成。所以,让学生成为阅读文章的主人并全身心投入到阅读版块中,这样才能更好地感受原来作者在创设这篇文章时候的心情和写作手法,这就是“生成思维”模式的精髓所在,即置身其中,往往才能把握住文章的内核。
三、充分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培养阅读的好习惯
每个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都有自己的阅读重点,阅读效率也是因人而异,但是真正好的阅读习惯往往是能够充分想象到文本的内核,积极参与到文稿的创作和文稿延伸中来。在阅读板块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想象力的拓展无疑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一步,教师可结合不同文章的特点分阶段、分情況地进行针对性教学,在授课的各个环节中根据课程设计的要求提出相关的问题,力争带给学生全新的感受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结合自己本身的看法就文章发表自己的见解或疑问,用此种方法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发表创造性强、逻辑性明显的感悟与见解。比如,在学习《将相和》这篇文章的时候,应结合本课文的特点制定相对应的教学课件,我在实际教授此节课内容时,会在课程前期放映相关的短视频,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的热情,同时也使其有了更直观的理解,极大方便了课堂上进一步的教学。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演读”本文,这种“演读”阅读教学就是发挥学生象限力的教学练习。因此,在教学阅读时,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教学,教导学生如何去有效阅读一篇文章、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延伸自己的主观看法等,真正让学生领悟到阅读的整个流程和意义。
四、有效拓展阅读空间、阅读形式,丰富学生的视野
为了避免出现学生只是单一掌握传统的阅读方法这种不理想的教学情况,我在实际教学中着重思考如何让学生接纳更多的知识层面,为此,一方面,我积极倡导学生将自己常阅读的书籍带到班级中来形成“图书角”,再对收集来的这些书籍就涉及的方面不同进行分类,建议学生们在繁重的学习和课堂练习之余多方面阅读这些书籍,作为课外休息活动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与阅读视野;另一方面,我积极打开本校课堂教学活动与外界沟通的大门,先是加强和其他学校方面的联系,多和其他小学高年级的教师交流交换课件与教授心得,探索阅读教学方面的最新方法与新课程的新理念等,紧跟整个教育教学的潮流,然后是加强与校外组织的联系,如主动沟通外界一些文坛组织、宣讲团体或新教育组织等来学校对学生进行宣讲并教授本组织的主要理念与独特方法,尽力挖掘校内教学与课外新思维的切合点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深入探索与交流。在实际教学场景中,这种新的教学手段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打开了学生独特思维的源泉,使学生切身体会到阅读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的实际应用以及对自身的助益。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在教学的实践中慢慢摸索经验,一方面要从实际的阅读课堂出发,给予学生阅读的思维和方法。另一方面还要从课外出发,提供一些供学生充分阅读的空间,让学生在自由的阅读环境下享受阅读的芬芳。
参考文献:
[1] 姜蕊蕊.多读、会读、巧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35期.
[2]李亮.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观后[J].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12期.
[3]刘亚平.春风化雨 润物“有声”——谈课堂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江西教育,2012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