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教学的思考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lerian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数学教学的本质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要想改变目前中学数学教学的现状,不仅要转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必须提高广大教师对数学教学本质的认识.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数学观念”,数学观念是指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和处理周围事物,这是数学素质教育所追求的.从外形看几乎近于无形,而它又真实存在.不仅存在于解题过程中,也存在于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仅存在于数学学习中,也存在于把什么都归结于一个数学关系的思维模式中,因此尽管学生离开学校后没有机会用数学,而淡忘了数学,但存在于他们头脑中的数学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等数学精神却随时随地发挥作用,受益终身.
  为此,数学教学应力戒“奉送真理”,“灌注真理”,不把教学作为“结果”来进行,而作为思维过程进行,这才是数学教学的本质.
  二、数学教学必须重视的问题
  学生学习数学需要一个悟的过程,接受一个有活力的思想,更需要一个缓慢的悟的过程,教师的责任之一便是帮助学生缩短这一过程,数学教学就是过程教学.
  1.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
  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及教材本身的特点,思维价值丰富的知识的发生过程被简化或被扬弃了,只保留它精炼的本质的逻辑结论,长此以往,既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更不利于认识的来龙去脉的揭示.教案与教材有区别,为此,我们必须挖掘教材,进行科学的引导,艺术的描述,如果能挖掘知识的本质,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把它暴露给学生,就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教会学生思维方法,破除学生对思维的神秘感.
  当然,我们强调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并非处处、条条都追溯其源,探求其本,这种形而上学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而对于重要的概念,关键的定理,起始的公理务求使学生了解它的发生过程及思维过程,
  2.重视知识的应用过程
  数学教学日益背离我们的实际生活与工作.数学概念源于现实世界,当然也必须应用于现实世界,使学生在应用过程中更加深入地认识数学知识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悟出带有观念性的数学思想.因而,数学教学在学习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学目的的要求,是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选择那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实际问题作为素材,介绍问题的背景,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让学生探索如何数学化,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它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3.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作为一个过程来进行,不能作为结果来进行.学生想知道的是教师的思维过程,而不是思维结果.
  以解答学生问题为例,教师往往不是当面引导学生共同思考,而是带回去,再拿出一个完善的解答给学生,学生看到的只是教师成功的结果,看不到教师的失败、受困与挣脱困难的过程,学到的只是一道题的解答,只是一招一式,无法体验“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条哲理的真实性.华罗庚教授把这种现象喻为“只把做好的饭拿出来,而没有做饭的过程”.他主张教师当堂解答,向学生交待自己的思维过程,把学生放到逆境中锻炼.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这样,认识了思维碰壁后的转弯,突破了思维的阻碍点,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也就是让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的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
  例如,在讲“球的体积”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将学生分为三组,要求第一组每人做半径为10cm的半球;第二组每人做半径为10cm、高10cm的圆锥;第三组每人做半径为10cm、高10cm的圆柱.每组出一人又组成许多小组,各小组分别将圆锥放入圆柱中,然后用半球装满土倒入圆柱中,学生们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即半球的体积等于圆柱与圆锥体积之差.球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集公理化思想、转化思想、等积类比思想及割补转换方法之大成,是这些思想方法灵活运用的完美范例.教学中再次通过解决体积问题的思路分析,形成系统的、条理的体积公式的推导线索,把这些思想方法明确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才能从中领悟到当初数学家的创造思维进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是现实的,变革也是势在必行的,我们有责任正视问题,牢牢把握数学教学的本质,深入探求数学教学自身的规律,力求明其理,顺其势,兴其利,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数学的社会效益而努力.
其他文献
“探究”是指探索、研究.探究学习是学生在物理课程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观察、研究、发现问题、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学习过程.探究性教学使课堂教学由教师从头到尾的讲授转换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自主地构建知识体系.  研究表明,学生在“做”中学到的知识经验远比由教师直接讲授所告知的间接经验要丰富、持久、有效得多.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探究活
习题课是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它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过程.在新课改背景下物理习题教学的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它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加关注学生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探究性教学”是指在学科领域或者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一系列探究性活动,如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等,来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学生探究活动的过程是探究性教学强调的重点,通过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方式,学生发现问题,进而形成数学问题意识,同时通过实践、探究、交流等学习方式将接受式学习改为探究式学习,从而发展良好的思维品质,形成创新能力.  通过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自从2006年全国重点大学高考改革试验以来,各院校深化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招生方案不断出台.大学自主招生是对高校选拔体系的重要补充,对于形成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高考体制意义重大,对推进中学素质教育也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笔者根据近年来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名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对近些年部分高校的考试内容和风格有了客观的了解.  一、试题特点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仍是考查的重点,夯实考生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第14页)有一个演示“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教材安排利用“真空罩”来完成这个演示任务.该实验往往会因为真空度不高而效果欠佳甚至失败.导致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组织者和指导者,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有丰富的专业学识,还要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思考.教材不再是教育的目的和结果,而是可以利用的工具和手段.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相辅相承的五个转变,即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的转变、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课后作业布置的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的转变,这引起我对新课程物理教学的思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