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鹌鹑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wan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祖辈有会斗鹌鹑的,所以,我对斗鹌鹑也略知一二。
  斗鹌鹑亦称“冬兴”“鹌鹑圈”等。据史料记载:旧时汉族民间斗鹌鹑是娱乐活动,流行于全国各地,每年初冬进行,始于唐玄宗时代。西凉人进献的鹌鹑,能随金鼓节奏争斗,宫中多饲养鹌鹑取乐。
  其实,最初的斗鹌鹑原本只是一种民间游戏,后来才逐步发展演变成为官宦富豪、纨绔子弟消闲取乐的一种赌博活动。因北方是在冬季斗鹌鹑,即称“冬兴”。斗时,先贴标头分筹码,然后捉对相斗。每斗一次称一圈儿,故又称“鹌鹑圈儿”。
  在我小的时候,北方的松嫩草原,鹌鹑成双结对,比比皆是。一人草原,鹌鹑“曲曲”的呜叫声便此起彼伏。特别是到了夏季孵化季节,鹌鹑老实得很,趴在草丛中抱窝时,你走到它身边,不踩到它身上它都不飞走。但有时受惊吓太甚,突然从你脚下“扑棱”一声飞起时,也会吓你一大跳。听人说,过去庄园主家年过五十岁的老爷子们都喜欢玩斗鹌鹑,习惯称为“把鹌鹑”。还听家里的老一辈人说,过去斗鹌鹑也不白斗,比如我家一位祖辈爷爷就曾经斗鹌鹑赢了地主家一匹全鞍快马。
  听爷爷说,驯化鹌鹑也叫把鹌鹑,需特别讲究。家养鹌鹑是绝对不能把的,因为它已经失去了原始野性。雌性鹌鹑也是没有人把的,因为它不善斗。把鹌鹑的主要目的是和别的鹌鹑斗——这与斗蟋蟀、斗鸡的目的大约都是一样的。所以,大家读蒲松龄的《蟋蟀》那篇文章,通过那种近乎痴狂的斗蟋蟀场面便可略知一二。
  刚刚抓来的鹌鹑是不能立刻和别的鹌鹑斗的,需要主人耐心地调理。这个调理的过程就是“把”的过程。等到鹌鹑被主人把玩熟以后,即便是将鹌鹑放在手背上它也不会飞去,这时才能考虑是否和别的鹌鹑一决高低。把鹌鹑是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首先得为鹌鹑建造一个“宿舍”。别看这小小的鸟笼,特别的讲究。最好用细柳条编一个没有上盖的笼子,里面衬以柔软的布料,外面刷上桐油。那桐油要刷得细腻,干后,在阳光的照耀下,光亮可鉴。上盖部位接一深色的布桶,长半尺许,顶部穿一细绳扎紧,将鹌鹑放于其中。先把它善飞的习性约束下来。鹌鹑笼一般不挂在墙边树下,而是悬在主人的腰带上,主要是怕一眼没照顾到被野猫给叼去。有特爱鹌鹑的主儿,甚至都悬四五个鹌鹑笼于臀后。冬季农闲季节,爱好把鹌鹑的人蹲在墙根儿门旁,时不时地将鹌鹑从笼子里掏出,握在手里。别看“握法”看似简单,其实也有一些套路。鹌鹑头必须卡在拇指和食指中,两条腿从无名指和小指中露出,短短的尾巴卡在小指后。这样,鹌鹑很舒服又不至于跑掉。另一只手的手心里放一些谷子,让鹌鹑叨食。估摸鹌鹑口渴了,用主人的唾液作为鹌鹑的饮料。每隔半小时喂食鹌鹑一次。已故去的父亲曾说,我家训练鹌鹑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那就是“发鹌鹑”。所谓“发”是取发面之意,主要是为了培养鹌鹑的暴躁性格。“发鹌鹑”的工具一是人的臭袜子,夜晚入睡前把那臭脚丫子穿的袜子借来,把鹌鹑装在里面“发”,装在臭袜筒子里的鹌鹑憋气、窝火外加脚臭味熏染,脾气逐步变得暴烈起来;另一个是人的臭胳肢窝。白天,尤其是夏季,将鹌鹑轻夹在人出汗的臭胳肢窝下,也是为了取得上述效果。这样,在主人的精心调理下,鹌鹑渐渐膘肥体壮,性格暴烈,也渐渐地与主人熟悉起来。等到鹌鹑完全由主人控制以后,就开始考虑是不是和别人的鹌鹑斗一斗了。这种考虑,完全由主人凭感觉。鹌鹑一旦体格强壮以后,它跃跃欲试,浑身的毛都向外挖挲着,仿佛急于配偶的形状。这时,主人携自己的爱物四處寻觅对手。斗鹌鹑时,将一对鹌鹑放在笸箩中,用一草棒挑逗它们。等到它们发怒后,便撕咬起来。一般,鹌鹑只斗三五个回合就罢。据说,我家祖辈驯养的鹌鹑嘴尖力气大,斗鹌鹑时啄另一只鹌鹑嘴时会发出“咔、咔”之声。最初一次只让其啄几十下,慢慢发展到几百下,最后发展到一次可啄几千下。到这时就可以正式参加赌斗了。有句俗语是“咬败的鹌鹑斗败的鸡”,鹌鹑被咬败后,即使不飞走,留着也没有意思了,所以,主人在斗鹌鹑时,特别认真观察,发现自己的鹌鹑有失败的迹象,就赶紧将它们分开,留部分勇气在鹌鹑身上,以利再战,万不可看到鱼死网破的局面出现。所以,很多把鹌鹑的人痴迷就在这一瞬之间。
  春节过后的雄鹌鹑,羽毛最为丰满。斗鹌鹑一定是在早晨举行,因为早上鹌鹑肚子饿。有一句俗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鹌鹑为了争夺谷子,斗性也就起来了。斗鹌鹑多是在房间内,双方把鹌鹑放在柳条编织的大笸箩里,决斗便开始了。决斗过程中,如果其中一只鹌鹑突然飞了,或是在笸箩里被对方追得乱跑,多是败了。战斗到最后,鹌鹑们毛发受损,血迹斑斑,惨不忍睹。获胜方的主人却兴高采烈,趾高气扬地逼着对方交赌资。
  其实,一只能攻善守的鹌鹑是极难得到的,有人捕了几十年的鹌鹑,也碰不到几只善斗会咬的。
  把鹌鹑如此复杂,捉鹌鹑则更为辛苦。捕鹌鹑一般在秋冬季的雪窝或草丛中。小时候我经常和爸爸手持一扣网,在鹌鹑经常出入的地方逆着阳光奔跑。鹌鹑发现人到了跟前才开始起飞,恰被捕鹌鹑者不偏不倚地扣入网中。其实,过去人们扣鹌鹑不都是为了斗,更多的还是为了一饱口福。所以,本地就流传着一些关于吃鹌鹑的美丽传说。
  生活在松嫩草原上鹌鹑也有很多趣事。它们出入一般都成双成对,很少成群。春季做窝,草原泛绿后开始产卵,一窝大约孵化10只左右。一个夏天孵化三窝。鹌鹑做窝不但要防人兽祸害,也防止同类侵扰。因为,有那等懒惰的野鹌鹑既想孵化幼子又不愿产卵,便趁其他鹌鹑不在窝之际,用翅膀夹起别人家的鸟蛋快速奔跑回家,将别人的蛋偷到自己的窝内进行孵化。而被偷走了蛋的鹌鹑只好继续产卵,直到够一次孵化的数量后才开始趴窝。这样,它的幼子出窝就要比那偷鸟蛋的晚一些。于是,草原上就有了盗窃者的优势。既为笑话,也算是趣事。
  责任编辑:蒋建伟
  美术插图:赵建融
其他文献
1988年年末,我们一家三口离开生活了30多年的新疆,迁往湖北襄阳工作。  妻子打小在岳父母身边长大,从未出过远门,这一走就远隔几千里,大家都有些难分难舍。我这个当女婿的压力山大,能做的也只是叫妻子回家住几天,让亲人们在一起再多享受享受天伦之乐。  动身那天清晨,天上飘着雪花,地面结着冰凌,曾经缠过小脚的岳母,不顾大家的劝阻,在妻子的搀扶下,挪着碎步一直把我们送到大路上。岳父母脸上挂着笑容,看起来
期刊
幼时,我住在江汉平原网市镇预备堤小墩台。村里的桃树大多都很矮、很小,结出满树的桃子亦很小,但我们的胡妃奶奶在自家屋边种有一棵很大的桃树。每到春天,枝丫间开满了红红白白的花朵,还有一些半开的可爱花骨朵儿。从远处看,绚烂如同少女的红颜。  胡妃奶奶说,这棵桃树苗是她在一堆瓦砾中发现的。似乎是因为有人吃了桃子,将桃核随手一扔,到了春天,它便发芽了,小小的植株歪歪扭扭地伸出瓦砾堆,在瓦砾狭小的缝隙中顽强地
期刊
那时我六七岁,像一只快乐的小陀螺,不知疲倦地穿梭、旋转,和小伙伴们抓骨拐、丢沙包。  一天,邻居小伙伴翠翠拿一本小人书在家门口嘚瑟,没错,就是嘚瑟。因为我们家没这种“奢侈品”,她站那儿喊我半天。小人书确实蛮具诱惑力,有图有字,展开的那页是一只搔首弄姿的猴子,一手拿个细棍棍,一手举到眉头,没个站样儿,就这一眼,它吸引到我。翠翠嚅瑟成功。我想着法儿和翠翠做交易,沙包加烟盒加毽子她都不换,十个羊骨拐也不
期刊
风是故乡的特产。风从春吹到夏,从秋吹到冬,吹一个四季便是一个轮回。于是,风里的温暖便成了日子里温馨而浪漫的记忆。  风从塬根吹来时,塬上的春天灿烂得黄一片,绿一片。那时,我正在油菜花盛开的地里挖小蒜。天阔得像大海,蓝得能透出水,几朵白云浮在蓝天之下,一个三维的空间,映射出阳光的明媚。  风是一点儿一点儿拂田而来的,最开始在塬根的那座堡子上。我看见堡子挨着天,用它的土灰色衬出蓝天的纯净。堡子被古老的
期刊
有的人、有的事、有的书是长久占据着我的心灵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赶安丘县的石埠子集,在新华书店里买下一本《高山下的花环》作品集,一通忘食狂读,心潮久久起伏不已。从此,我记住了小说中的人物梁三喜、赵蒙生、小北京、梁大娘和雷神爷,也记住了作家李存葆。  机会终于还是来了。己亥年12月14日,应邀参加诸城市地方文化研究学会主办的山水人文散文集《龙城遐想》发行座谈会,《龙城遐想》正是李存葆以诸城恐龙化石
期刊
我小时候是极爱美的。母亲给我梳头,无外乎一个马尾或者两个小刷子,总嫌她给我扎偏了或是高了,或是低了,百般挑剔,她一生气,就给我头上敲一梳子。  偶尔穿件新衣裤,就会站在院门口美滋滋地炫耀,好像满街路过的人或是从院中进进出出的邻居大人小孩儿都能发现我穿了新衣。也有时候,新衣服早早地缝好了,家人们给我穿上试是否合适,可我只要穿上就不愿意再脱下来,后来大人们就多了一个心眼儿,试穿之前先和我讲好条件:试,
期刊
守望一棵树的成长,和守望一个孩子的成长是一样的不容易。  父亲一辈子未曾离开过土地,最后也是倒在他浸满汗水的土地上。  那一块田,有四亩多,四十年前分田到户时,分给了我家。那是一块良田,不仅肥沃,水源也丰富。  相当长的时间,我们在这一块田地上插秧割稻,种麦点瓜。父亲一生的记忆,都是土地的记忆。  终有一天,他老了,种不动了。腰杆仍挺拔,但终究没有了力气。他拄着拐杖,站在田边,感慨着自己老了。父亲
期刊
我们一下被诗意的轿子山点燃了。  漫步村上,深沟监委会主任韩尚云突然冒出的话打住了我们。他激情悠扬的话语中提及幸福的轿子山,是从岩洞里走出来的。我惊奇地说:“咋个前些年来从没听说过这事啊?”韩尚云又嘿嘿笑着说:“前些年你们每一次来照个面就走了,我们哪有时间跟你们说啊。你们看,对面的老岩子就是我们老祖宗走出山洞的必经之路。”沿着韩尚云手指的地方望去,只见村头对面一道耸人云天的悬崖峭壁,令人毛骨悚然。
期刊
十四年抗日战争,中国有许多赵一曼式的英雄。多少侥幸汇聚,才让我们记住了赵一曼。  新中国成立之后,四川一个烈士的后代,陪着父亲看电影《赵一曼》。父亲对儿子说:“要是没有这些伟大的英雄,我们要么死光,要么当亡国奴。你的母亲,估计也是这么死的,可惜没有她的音讯。”  又过了很多年,政府有关部门的同志终于找上门,送来了烈士证。  領导对他们说:“你的妻子牺牲了。也就是你儿子的母亲牺牲了。她离家时,叫李坤
期刊
我们村是个5000人的大村,也是当时公社的所在地,大街上有一个供销社。  赵宏伟的妈妈就是在自己的哥哥当上供销社主任之后,去里面上班的,她做的是售货员,负责卖各种糕点,里面就包括槽子糕。赵宏伟的妈妈上班后不久,人们突然发现傍晚回家的时候,她手里总是拿着一张草纸,由于包裹得不严实,里面包着的两块槽子糕很容易看到。这个女人从从容容在街上走过,对碰到的每个人都要笑一笑,却从来不停下自己的脚步。  我们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