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使体育课堂更阳光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j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间、生生间相互合作交流的互动过程。交往互动,意味着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师生角色的互换。这种是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那么,教师怎样实施这种课堂呢?通过多年的课改教学,从师生互动的角度,谈几点自己的体会与认识。
  一、以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体育教学中,要实现师生互动交往,首先要承认学生是主体。主体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要赋予主体一定的自助学习权利与空间。生活中学生需要交往,学习中学生同样需要交往。只有交往,才能引起互动,只有互动,才能促进交往。课堂学习过程中师生的交往,有语言、肢体、情感、思维、技能等多种形式。这么多形式,我们要用心、用情地去使用才能提高交往的效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伴有较复杂的心理变化,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沟通与合作,共同面对学习中问题,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在这一师生同场构建的过程中,师生要互相敞开心扉,进行多信息交流,教师走进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学生走进自己最近发展区,这样学生会心态开放、个性凸显、创造性解放。而正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师生平等的关系得以建立,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其次,要調整教学行为。过去体育教师的教学,比较注重教的行为。此次课堂改革,要求从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重学不是轻教,落实学生的主体,不是不要教师的主体,我们不能偏激地去理解,要从教与学合理互动的教学行为上去理解。体育教学课改,要求教法要有互动性、教学行为要有互动性、学习的内容要有互动性。这些能引起互动的教学因子,只有当学生置身于这种互动的学习氛围中时,才能产生学的互动性行为。而只有师生教与学真正的互动了,才能建立和谐民主关系的场,才能使良好师生关系由理想变成现实。
  二、以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无学习兴趣,关系到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掌握、理解与运用;学习兴趣高不高,关系到学生参与的深度、持久与创新。学习兴趣的问题向来备受教师的关注。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体育课充满向往,充满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去,实现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与行为态度的改变。
  在现实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原本是有兴趣的。但迫于文化课学习繁重的压力,以及体育课陈旧的组织与教法,过于成人化竞技化的招法,呆板而缺乏活力的课堂运行机制,造成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爱上体育课。反思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我们有好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这些做法,在互动型的课堂里,用互动的理论均能被诠释。所以,今天我们讲互动,并不是互动离我们有多远,只是在新的理念下,它被赋予了一些新的内涵。
  学生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形式有多种,过于单一的练习形式,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教师变,自然会带动学生的变;教师的创新,必然激励学生的创新。新则奇,奇则有趣,趣则又能生新,新则又能提趣。这样的过程就是互动的过程,就是互动提趣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从互动理论来讲,师生互为主体,也就是说,教师只有承认学生这个主体,包容这个主体,学生才能依靠、接受教师这个主体,包括知、情、意、行。所以说只有教师的知、情、意、行,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知、情、意、行,改变的时候,师生才真正产生互动。而此时,学生必然具有了一定高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需要教师用互动的教学行为去拉动,需要教师艺术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去促进。这就是动则有趣,互动则提趣。
  三、用互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学生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有肢体的参与,也有思维和情感的参与。想练结合,过去在体育教学中经常提,但对练的落实比较重视,调动学生的思维不够。因而,导致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体质的增强,还包括思维的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体育课的核心是进行身体练习,但身体练习,也有思维的参与。理解能影响技术的掌握,理解能影响运动技能形成。对于学习任何一项运动技术,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指挥站是人的大脑,而学习与掌握的程度,既受学习时间、练习次数、学习兴趣、运动表象的影响,同时也受思维的影响。疑则思,思则变,变则新。体育课堂求思、求变、求新,而思、变、新的前提是“疑”。“疑”即学生的质疑,这种习惯要靠教师去培养。所以,教师要合理地把握学习内容,启发、引导学生去质疑。在学生学习的思维活动展开时,教师要适时地用互动为学生注射一剂良药,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师生教与学同步,引起师生思维的共鸣,这就是教学相长的道理。
  体育课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教师必须要把握其知识点,必须要围绕知识点去教学,学生的思维活动也要围绕知识点来展开。学习的思维不能漫无边际,这一点教师要学会监控。激活学生的思维要围绕知识点来进行。体育课的基础知识不是知识点,而知识点是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核心。学习的结果是掌握知识与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过程则体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教师通过各种媒体、手段、方法,展现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去感知、去理性思考、去升华。但过程中有预设,也有生成。预设,我们要找准学生可能质疑的点,要储备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要预测到学生思维大潮的浪高。生成,我们要做好两种心理准备,一种是预设小于生成,另一种是预设大于生成;小于是我们的期盼,此时要为学生的思维大潮推波助澜;而大于是我们的缺憾,此时要为学生的思维大潮鼓风扬帆。一些体育课热热闹闹,没有真正的思维活动,追求形式化的外表,这样的课缺乏一定的内涵。究其原因,教师教学缺乏活力,学生学习缺乏活力。体育教学只有教师教得有活力,学生才能学得有动力,活力与动力是相互的关系、是互动的关系。教师教的活力体现在兴趣的诱发、思维的激活、情感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表现在积极的参与、认真的思考、情感的升华。
  四、用互动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从一个学习目标的维度被提了出来,备受人们的关注。学习情感,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重视得不够,有时在教学目标中提一提,也不去达成,体育教学走入了运动技能教学成人化、竞技化的极端。学生学习体育的过程,就是单一的技术动作重复练习的过程。
  学习情感是伴随学习活动产生的,不是游离身体练习之外,要让学生在身体练习的过程中去体验、去生成。学生体验的过程,就是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体育课学习,不是竞技训练场的复制,要将知识与技能情感化、要将过程与方法情感化,要用教师积极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深化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情感、升华学生的情感。这样,学生才能体验到身体练习的快乐,才能激起进一步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才能逐步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才能感悟到体育活动的价值。
  情感教学不要走极端,不要形式化,要讲客观,要结合学科的特点。你战胜我,我战胜你,是体育中经常的事情,我们不能因为讲情感,而不鼓励学生去拼搏去战胜对手;也不要因为进行情感教学,当学生面对运动中的困难和痛苦时,而不激励学生去战胜困难和痛苦。因此说只有当教师理解了学生,把握住学生学习情感脉搏的时候,教师情感化的教学行为才能产生互动的效果,才能说互动激活了学生的情感。
  快乐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技能。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教师不能仅仅关注知识技能的传受,更多的要关注儿童的学习生活、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和认知感悟。因之,赋予体育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理应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其他文献
【摘要】在疫情防控期间,教育部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意见,给在线居家教学模式提供了政策依据与实践基础。本文结合近期特殊的社会环境现状,分析“停课不停学”的教育特点,并提出了“停课不停学”在现实操作中的方式。通过对在线教学的时间的观察,总结“停课不停学”期间应注意的问题,力图推进在线居家教学模式的平稳健康运行。  【关键词】疫情防控;停课不停学;居家教学  线上教学作为新事物的出现,给我国的教育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内地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沿海城镇转移,这些外出劳动力与家庭长时间分离,使很多未成年人得不到来自父母应有的思想教育和生活指导,家庭教育缺失导致部分留守儿童无法养成健全人格和正确道德观念,社会和学校对思想教育工作的忽视造成留守儿童身心即使受到伤害,也得不到及时的教导与支持,留守儿童因此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为了妥善解决日益严重的留守儿童问题,政府机关、学校、社会各界必须重视留守儿
对于“文化”一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文化对人发展的影响之大却是众所周知,毋庸置疑的。学校是培育孩子的地方,是最讲究文化传承的地方,每一个学校都必须有自己的学校文化。然而,枫二小学建校已有几十年历史,却没有见到这所学校对学校文化提炼这方面的相关文字记载。作为校长,原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给学校“创建”一个文化,但这样的所谓“文化”不可能成为学校办学的“魂”。学校文化是要留下印记的,所有走出学校
【摘要】学校开展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总会存在着一些学困生。学习数学对于他们而言非常困难,总是学不好,因此,教师应当走进学困生,去深入地了解他们,做到因材施教,帮助他们走出“贫困”。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从全面的角度去了解病人的病症,然后才能够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也应当采用望、闻、问、切的“四诊法”去帮助学生治好“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有相当多的教师会按照备课时预设的知识点和问题点来进行课堂教学,对于课堂中学生突发性提出的超出“预设问题”范围的疑问产生排斥,对学生突然提出的问题采取三言两语一带而过的处理方法,甚至是置之不理或直接忽视,这样的课堂不仅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失去了真实的互动性,让课堂变得死板而失去灵动性。这些在实际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对非预设性生成的处理误区,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反思
“留守儿童”,顾名思义,就是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孩子,缺乏亲情,缺乏疏导,缺乏监管,导致心理不健康。这些孩子不得不在父爱母爱缺失的环境里孤独地成长,幼小的心灵在最需要呵护的年代却必须坚强地面对生活。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实践探索有效的心理辅导策略。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留守儿童存在三大心理问题
【摘要】开发校本特色课程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中小学都热衷于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广泛研究和实践。校本特色课程资源在应用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如,合规原则、适用原则、适度原则等,同时采取若干有效策略,从而达到彰显学校发展特色,实现课程育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小学课程;应用原则;实施策略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做好引路人,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多读、多背、多练,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慢慢提高,写作将成为他们的乐事。  【关键词】写作;有效;阅读;观察;练笔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但现实教学中,学生最怕写作文,老师最怕教作文,所以说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呢?本文结合笔者平时教学积累的经
傍晚闲庭信步于古城老街区的大街小巷中,感受这座城市。真的很有味道,那种旧而不过、老而不衰的沉淀感,在我这里正是它最有魅力的地方,正如一杯苦涩的茶,愈品愈能感受其中永不停息的翻涌奔腾。锈迹斑斑的铁门,屋檐上的鸟巢,长满青草的瓦缝,民居门口休憩的小狗,穿街的过巷,走过狭窄的民间小道,来到这里,仿佛穿越时光回到几十年前,走入了一段岁月,一代人的记忆,一代人的情感。时过境迁,这里仿佛是一个遗落在人间的桃源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言文字信息接收、转化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意识到现在的教学观念都有一定的弊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并且不断地完善教学观念,以此有效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对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新观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