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鉴赏杂谈五则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13770509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楼上楼下两重天
  
  友人告诉我,他有十几张海上一位人物画大家的作品,拿给我一看均是伪作,我让他说一下买画经过,他说他交往多年的一位倒画的朋友,认识海上这位大画家,以前就买过这位大画家的画(我曾见过此人买的那两张真画),这次预先联系好后,便带他一起去的上海。在旅馆住下后,又电话和这位大画家的太太联系了一下,约定好去的时间。于是第二天俩人一起来到大画家住的地方,在其楼下朋友对他说:“大画家年龄大了怕烦,不愿见陌生人,你在楼下等我。”约半个小时后,朋友挟着一大卷画下来了,并从随身带的大皮包里取出一把扇子说:“你上次看的这把画好没盖章的扇子,我也让他补盖了一个章。”我这位友人说,过后他又打听了,这位大画家确实住在这幢楼上,而且当时在旅馆与大画家太太约时间他就在场,当然深信不疑了。
  我告诉他,画其实早就藏在他包里,至于头一天的联系电话,第二天楼上又发生了什么,以及扇子盖章是怎么回事,对你买的这十几张假画来说,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后来我这位友人通过其他渠道知道了此事确如我之判断,画也肯定是假的,一气之下,把玩了十几年的收藏书画这个乐趣给戒了。可见,鉴藏书画还是要以对书画本身的了解、研究为基本条件,识真方能辨伪。
  
  “双胞胎”和“多胞胎”
  
  同一名家的书画作品,如出现“双胞胎”或“多胞胎”,是必须引起我们警觉的事,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书事本身去找证据来判别真伪,不能一律“枪毙”。像启功先生有时同一天写的同尺寸、同内容的字,几乎一模一样,非要找出谁是“鸡”、谁是“蛋”,肯定会错杀其中一张或两张写的略有瑕疵的作品。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不去分析研究就一律看真,而是辨证地说不要见到这种情况,不去分析研究就一律看假。
  再如傅抱石先生作画经常一稿多画,有时画面、题款基本一样,有时小细节上有点区别,虽水平不一定一样高,但笔墨的水准和特性在同一时期是不会有太大差距的。所以,鉴定这一类“双胞胎”或“多胞胎”的作品时,要就画论画,从书画本身找依据,以笔墨水准是否符合他这一时期水平为主要标准,再参考同类作品之间的差异,并把傅氏绘画那种特有的“酒气”作为重要参考因素(也就是傅氏绘画营造出的特有气韵,也有人称之为“鬼气”),这种“酒气”是明净的,虽乍看有时有点粗头乱服(主要指山水,在傅氏这是磅礴之势),但静下来细看则有种灵动的、沉静的内美。而不是像一些伪作那样,粗糙、脏腻的粗头乱服,满纸躁动之气,似想追求傅氏的灵动,却沦为浮躁、浅薄、怪诞的粗野江湖气。同理,过于拘谨的笔触,外表虽形似,但无傅氏用笔放逸之态,也是仿作常露马脚的地方。
  据陈佩秋先生回忆,谢稚柳先生也有因别人订画的“双胞胎”、“多胞胎”作品存世。我曾碰到过吴青霞的“双胞胎”《渔乐图》扇面,画面、题诗、书款一样,水平也差不多,只是上款的两个字不一样,当时认为必是一真一假,就不要了。现在想来,两件水平难分伯仲,应该都是真的,是吴青霞20多岁在上海卖画时别人订制的,是同一粉本的一稿多画而已。
  鉴于此,我们在鉴赏书画作品时,不管是不是“双胞胎”或“多胞胎”,都要去体察作品中是否蕴涵着署款作者本人的审美观、学术修养、思想境界和时代风尚,这些形而上的东西都会通过原作者技术层面的操作落实在作品上,得以表达,也就是通过作者的笔墨技法体现出来,呈现于画面之上。而伪作一定含蕴着与原作者不一致的个性和不同的艺术水准,尽管形式上与原作多么一致。所以,从笔墨水平和技法的层面切入去进行作品赏析,由此深入去理解作者本人的审美观、学术修养、思想境界和时代风尚,最后来达到探究作品真伪的目的。
  
  很难学的四位大师
  
  我曾说近现代有几位大师不可学,遭到友人的反对,现改为“很难学的四位大师”,可能更贴切。
  齐白石的山水范式,在名大如他之大师,是天纵之作,而别人若学,则天壤之别即出。在白石童稚、拙趣是其优点,在另一人则可能沦为做作之形象。白石极晚年几笔老而不堪的笔墨,或似花、或似叶,在白石为“最后之辉煌”,在他人则是欺世之笔墨也;同样白石极晚年之字,如在别人则是支离不堪之笔,在他则为人书俱老、苍浑朴拙,缘何?白石之寿高如此、白石之名大如此、白石曾经之神妙佳作给人以联想丰富如此,所谓“少写才情,老写修养”,白石虽未能“(垂)老而愈妙”,但观者睹此仍能见其修养。无白石丰厚修养之人如也欲学其老而不堪之笔墨,而不愿下功夫先学其中晚期精能神妙之笔墨,自人魔道也,但现当代此类人颇多。齐白石的弟子中,唯苦禅、可染俩先生得其神髓,恪守“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之师训,故能有大成就。
  现当代山水画学黄宾虹者甚众,而能入能出自成一家者无。可染先生虽也学于宾翁,但他只学宾翁的治学精神、修养境界、以及陶冶自己山水范式所需的笔法、墨法,看似拙笨的学习方法,却是大智慧、大才之人的方法,所以能青出于蓝。宾虹为学之精神、高蹈之学养、出神入化之笔墨,是其画之精义,现当代大多数画人只学其图式,水平高者学摹其笔法、墨法,但皆不能人其堂奥,为何?学养不足之故也!宾老乃积逾50年之学识,于70岁左右方成绘画大家,80岁才有大师之名,是积劫方成的菩萨,非当今浮燥之士可学也。
  潘天寿先生的画乃展其胸襟之作也,其胸襟之开阔,见识之广大,入门老师才艺之高妙,是时人无法想见的。其画大气乃胸襟之故,落笔不凡乃见识之故,非苦练成熟之故;而能画思出人其表,是得过高人指授,自己又精通美术史,悟出画理妙谛之故耳。
  傅抱石先生是天纵之才,非常人可以观想,所谓“抱石皴”并非其真正成功之密诀。对艺术追求之执着,领悟之畅达,是其成就的先天优势;而对时势之敏感,世故之练达,政治嗅觉之灵敏,是其成就的后天补充。而洞悉千古绘画之妙理,天纵驾驭笔墨、图式之能力,则真如董其昌言气韵时所说: “先天之致,非学而能知也”。抱石是真英才,故天亦妒之,使其英年早逝,未享长寿,因其艺已臻顶峰了。像白石、宾虹若在他这个年纪就走了,那最多只是中国画长河中的两个匆匆过客,普通名家而已。
  白石之趣、宾虹之韵、天寿之气(势)、抱石之逸,当代画人若学之,除非皆如可染、苦禅一样由本源来学,如只学他们笔墨之皮毛,图式之外形,则永无出蓝之日。
  
  朱元璋、傅山、李可染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先贬孟子,将孟子赶出孔庙;晚年又崇敬孟子,把孟子再请回了孔庙。明末的书法大家傅山也和这位先皇一样,在年轻时曾欣赏并学习过赵孟頫的书法,明朝被满清推翻后,国破之恨无法释怀,转而 发泄于书法之上,于是对书学的理念发生了变化,创立了所谓的“四宁四勿”之说,并对他认为是“事敌”的“贰臣”赵孟頫变得极为鄙视。他告诉其子孙说:“予极不喜赵子昂,薄其人遂恶其书”,“痛恶其书浅俗如无骨”。意思是说因鄙视赵孟頫的为人进而也鄙视他的书法。
  直到晚年,心境平和了,傅山对赵孟頫的评价才产生根本变化,在《秉烛》一诗中他写道:“秉烛起长叹,其人想断肠。赵厮真足奇,管婢亦非常。醉起酒犹酒,老来狂更狂。斫轮馀一笔,何处发文章。”此时的赵孟頫,令傅山深夜秉烛长叹,辗转难眠,诗中他用“足奇”这样的词汇,来充分表达他对赵孟頫的敬佩。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时的傅山开始理性地看待前辈赵孟頫百了,因为他看清了,自己曾痛骂过的赵孟頫,在书法艺术上,是自己不可企及的。傅山中年的贬赵,一方面是由于上述的那些原因,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当时书学修养尚不足,其境界未至子昂妙处,意气用事而尽贬子昂。而晚年的他已得书学之妙谛,真识子昂之美,并领悟到赵盂烦把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寄托于手中之笔,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再者随着清朝统治的逐步巩固,明亡的历史已不可改变,这点傅山应该也意识到了。
  近现代国画大家李可染对董其昌的解读,也是如傅青主对赵子昂一样,是至晚年始识董玄宰笔墨之妙处,他晚年曾说:“开始,我对董其昌的画是不理解的,看不懂好在哪里。”“我喜欢八大的画,后来慢慢从八大的画中,看出了董其昌的影子,八大的画全是从董其昌来的。我才又细看董其昌的画,才看出他的用笔用墨妙极了,没有一点渣滓。 ‘清’极了,所有物象都像是月光下的世界,都是透明的,像水晶宫‘样”。这些都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书、画二艺中,名大、艺高如傅山、李可染,对前辈高人的神妙之境,也都是需要渐进而知的。清初“四王”史无前例的反差
  清初的“四王画派”是一个先被人捧上天,后再让人踩于地下,现在又得以重获人们认识其价值,形成史无前例反差的艺术流派。在有清一代, “四王画派”是受到极度推崇的,上至皇帝、下至文人士大夫,皆奉其为正统楷模,王翚甚至有“画圣”之称誉。
  但及至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却出现了180度的大转折,“四王画派”被激进人士们视为腐朽、没落的典型、阻碍中国画发展的最大绊脚石、让中国画走入衰败的罪魁祸首。革命的先驱、艺术的外行陈独秀就曾在1918年1月《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美术革命》中全面否定地说: “若想把中国画改良,首先要革王画的命。因为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采用洋画写实的精神。”“人家说王石谷的画是中国画的集大成,我说王石谷的画是倪、黄、文、沈一派中国恶画的总结束。”“四王”的作品只是“复写古画,自家创作的简直可以说没有。这就是王派在画界最大的恶影响。”“像这样的画学正宗,像这样社会上盲目崇拜的偶像,若不打倒,实是输入写实主义、改良中国画的最大障碍。”
  “四王画派”的艺术价值得以重新被人们认识,其作品在艺术市场上再度广受追捧,则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了,这时人们在重新梳理中国画发展历史的过程中,用艺术的眼光,而不是用政治的眼光来审视“四王画派”,更不是以后来学“四王”之末流的水平与“四王”本身的艺术水准等同来论,则看到了其承前启后、独具中国文人意象绘画的艺术魅力, “集其大成,自出机轴”的艺术修养和“借古以开今、化古而为我”的绘画技巧。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青藏旅游市场的逐步放开和形成,一些以藏传佛教题材为主的艺术品逐步流入内地市场,无形之中刺激了人们对佛教艺术品收藏的兴趣和热情,学术界的研究活动和文博机构的展览宣传无疑也对佛教艺术品市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只要随便在古玩城或者收藏市场转转,就会发现佛教题材的艺术品,如佛珠、唐卡、佛像等比比皆是。佛教题材艺术品,特别是佛像的高端收藏更是浪高于浪,纵观近三年佛教题材拍卖会的情况来看,20
期刊
出生于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1678年12月13日)的清世宗雍正帝,名胤稹,是康熙皇帝的第四子,于1723年登基,在位十三年,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1735年10月8日)故世,享年58岁,葬于清西陵(今河北易县),陵丝名泰陵。  雍正皂帝是一位复杂而矛盾的历史人物,虽然在位只有短短的十三年,关于他的评价,在正史与野史里,往往呈现出非常极端的描述。正面的评论,说他勇于革新、勤于政事、澄清吏治、稳定
期刊
香港苏富比将于4月3日-8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2010年春季拍卖会,呈献逾2100件珍品,总估价近10亿港币(截至2月上旬),包括当代及现代中日韩及东南亚艺术、传统中国书画、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珠宝、腕表及洋酒。部分拍品将于3月在亚洲各地巡回展览,并于4月3日 7日在香港公开展出。  此季中国书画拍卖推出“张宗宪珍藏中国近代书画(第三部分)”30件精品并“中国书画”专场共230余件佳作,总估价
期刊
潘玉良是民国时期较早走出国门学习绘画的前辈艺术家,曾留学法国和意大利,多年游历欧美。1928年学成回国即投身到我国现代美术教育事业,先后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上海美专)西画系和中央大学艺术科西画组执教多年,将西方正统的绘画技法和教学方法引入国内,培育出一批优秀的艺术家。1937年她再次返回法国精研绘画,多次在法、比等国获得奖励。她创作勤奋,大胆尝试和借鉴各种艺术门类,成就卓著,一生践行“合中
期刊
一    中国当代陶艺(本文所探讨的话题主要限于现代风格,之所以未用中国现代陶艺或称中国现、当代陶艺,是为与美欧等习惯上对陶艺时间段的划分和称谓相一致。另外,当代陶艺在概念上所包含的范围比之现代陶艺要宽泛一些,这更符合中国近十年陶艺发展的状况。此文所涉内容未包括港、台、澳地区)的发展严格来说是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当时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及广东陶瓷产区等院校和地区是这种风格的最早
期刊
2005年夏天北京文物研究所发现并清理西城区毛家湾明代瓷片坑,当中出上14片“官钧”瓷片,以官方考古发掘改写了“官钧不见于遗址出土”的原有认识。其实在此之前北京旧城区已多次出土同类“官钧”瓷片,只是均为民间爱好者所发现所收藏。与此相对的是,在过去的近二十年里,北京旧城区在清代以前的地层中出土宋代官、汝、哥窑瓷片的情况非常罕少,几近空白,而同为传统观念中的宋代五大名窑的“官钧”却频频出土。笔者以为如
期刊
1月20口,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主办,中国未来研究会文化经济交流部书画名人院、中国收藏家协会书画收藏委员会等承办的“黄军胜楷书草化计算设计法则及书法作品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行。  展览开幕式后,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阎振堂,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萧燕翼、刘东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陈醉,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解永全,中国将军书画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永金,文物出版社书法编辑部主任崔陟,陕西盛世书画
期刊
清逊帝·名爱新觉罗 溥仪(1906-1967)于1908年继位,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三岁登基,仅在位四年,便于1912年2月12日退位,清朝灭亡。从此溥仪便踏上了一条携宫廷珍宝颠沛流离之路。  本文从末代皇帝溥仪盗宝始术出发,列沈阳故宫博物院现藏的溥仪御用表的来龙去脉、溥仪喜爱钟表的原因以及藏品情况作一介绍。    御用珍宝的辗转始末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2月12日,隆裕太后被
期刊
乾隆皇帝是清朝定都北京以后的第四代皇帝,他雄图大略,颇有作为,在长达六十余年的统治期间使清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迅速发展,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同时也使他自己成为名闻中外的英君明主,他的文治武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璀璨的一页。乾隆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当了60年皇帝和3年太上皇,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活了89岁,所有这些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不仅如此,乾隆帝对汉文化的兴趣
期刊
第四章、清古玉辨伪    六、唐荣祚《玉说》  ——晚清古玉杂记  唐荣祚,大兴人,字锡五,号华夏居士,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身世不明,但1912年尚健在,其时已七十一岁。光绪十五年(1889年)十月,受英使馆医官卜士礼的委托,为英国伦敦博物院收藏的二十余件中国古玉撰写《玉说》,光绪十七年脱稿,经厂肆龙文斋刊版寄英。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所留数十册印本荡然无存。经访觅于朋侪,仅获不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