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实际 让数学走进生活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lei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精彩描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所以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加强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如何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呢?
  
  一、结合生活实际,引出数学问题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人们早就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在教学新知识时,应该从实际生活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画图等活动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再把它们抽象出来,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
  如:在“轴对称图形”课中,先让学生通过折、看、得对称,再让学生走出教室,引导学生观察树叶、菜叶、花叶、动物的长相——学生们争先恐后的说:“树叶、蜻蜓、蝴蝶……”这样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结合社会,学习数学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源于生活,以服务于生活。数学中,应探索与构建生活数学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巩固所学到的数学知识,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尝试着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既是数学学习的价值体现,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创新能力。如教学“利息和利率”时,可利用活动课时间带学生去附近的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子,让学生模拟储蓄压岁钱、记录银行利率、计算利息。这样,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返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了解决数学问题。
  总之,让数学走进生活,就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掌握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沟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达到丰富学生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066500河北省青龙县双山子总校双山子小学)
其他文献
每年4月份举行全国数学竞赛。数学竞赛试题难度大,知识面广,解题方法灵活。为了数学竞赛中争得好成绩如同为了在亚运会、奥运会上争得好名次一样,既要选好“苗子”,又要做好系统、科学、经常的训练辅导工作。当然还要增强辅导力量,不断提高辅导教师本身的水平和素质,争取学校的支持、配合,组织数学兴趣小组,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活动、目的是创造良好的竞赛活动场景。同时,作为辅导教师,要设计好竞赛的辅导内容和方法。
期刊
学习的兴趣对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对于数学这样一门抽象性强的学科,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呢?    一、创设情境,唤起求知欲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必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认识活动的巨大推动力。数学课的导入对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迅速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数学课的导入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游戏导入、情境导入
期刊
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是改革旧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和总结新的教学方法,大力培养开拓创新和与时俱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当前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是:教材的改革更加突出基础性、多样性和教学性,教学方法的改革重点突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增强教学的感召力、时效性和渗透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学观念的转变要求我们必须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师生关系等环节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材也在不断改革,现行教材中,同一个应用题,说法灵活多样,解答方法也有多种,这样让学困生学习起来难度很大。有的学生对题目不加思考,生搬硬套,在题中看见“倍”字,就用乘法,不能正确分析哪个数是“几倍数”,哪个数是“一倍数”针对着这一问题,在教学中,我多次感悟,总结出浅显易懂的分析解答“倍数关系”应用题的方法,具体做法是:  一、指导学生认真读题,反复读题,独立思考,细细品味,发
期刊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在此,我认为,作文教学中要想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教会学生选择素材    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写作时往往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鉴于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广泛搜集素材,让学生提高主动选择、分析素材的能力。学生自己看到、听到、
期刊
激情导入是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导入的成功与否影响着整节课的学习质量。好的导入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需行为,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需行为,从而实现“我要学”的目标。所以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如何设计好导入环节,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广大一线教师探索和研究的重要内容,应引起高度重视。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课,主讲教师在讲《认识乘法》一
期刊
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民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它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的知识、内容和所使用的方法的本质的认识。它是从某些具体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观点,在后继研究和实践中被反复证实其正确性并带有一般意义和相对稳定的特征。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它是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中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
期刊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去。数学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一、设疑激趣,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才能自主参与到学习中去。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把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熟知的
期刊
在数学的教学和研究中,解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但是,我们不能只限于解出某题答案便止步不前了,重要的是会发现问题并解决它,培养学生的创新推理能力。  如:在下列算式中,被减数和减数有什么变化规律,它们的差是哪个数的倍数?  72-27=45,91-19=72,86-68=18,74-47=27  这组算式中,一看便知道被减数和减数都是两位数,且这二位数的数字是对调后求差,其差是哪个数的倍数呢?现将
期刊
张孝达先生独具慧心,将听到的一个教学案例率先写成了耐人寻味、令人深思的论文《学生认为“(-3)×(-4)=9”该怎么办?》,在《中小学数学》初中(教师)版2004年第5期上刊载,其效应和影响,是出乎人意料的,也绝不是“很多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听到这个教学案例”而产生的效应和影响所能比得了的。笔者对张先生的这种敏锐和睿智十分敬佩,正是由于张先生的这种敏锐和睿智,学生认为“(-3)×(-4)=9”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