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术后预防颅内感染的护理措施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vaf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术后预防颅内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颅内血肿患者,均实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颅内感染发生情况、Fuge-Meyer肢体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颅内感染发生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3.9%、(10.1±3.2)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Fuge-Meyer肢体功能评分为(33.8±3.7)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0.2%,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大大降低颅内感染风险,提高患者预后。
  关键词:颅内血肿 微创清除术 颅内感染 措施
  颅内血肿是指脑内出血聚集颅腔内,达到一定的体积后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组织受到压迫,产生一系列症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发病率升高,交通事故等频发,脑损伤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颅内血肿是脑损伤最常见、最严重的继发性病变,在重型脑损伤中的发病率约为40%,其治疗的关键是清除脑血肿、降低颅内压,而预防颅内感染是治疗成败及预后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1]。本文对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避免颅内感染,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2例,均经头部CT检查确诊,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所制订的有关脑出血颅内血肿诊断标准,排除动脉瘤、血管畸形引发脑出血、脑干功能衰竭及凝血机制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男30例,女21例,年龄31-76岁,平均(51.3±10.6)岁,血肿量28-77ml,平均(37.5±12.4)ml;术前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15-13分15例,12-9分28例,8-3分8例;出血部位:基底节区28例,脑叶10例,丘脑7例,脑室出血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1例,小脑出血1例;其中高血压15例,糖尿病10例,高血脂5例,脑卒中史4例,肾功能不全1例;对照组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33-78岁,平均(52.5±11.4)岁,血肿量26-75ml,平均(35.8±13.2)ml;术前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15-13分14例,12-9分30例,8-3分7例;出血部位:基底节区26例,脑叶12例,丘脑6例,脑室出血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2例,小脑出血1例;其中高血压13例,糖尿病9例,高血脂6例,脑卒中史5例,肾功能不全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出血量及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包括①病房环境管理:病房内保持适宜温度、湿度,每日通风2次,紫外线消毒2次,并对地面、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物品专用,防止交叉感染,加强探视人员管理,限制探视人数、次数,禁止呼吸道感染及传染性疾病人员探视,减少人员流动,避免细菌滋生;②伤口管理: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每日对穿刺处进行消毒,穿刺点周围敷料一旦污染及时更换;③管道管理:确保引流管通畅、无菌、密闭,引流袋低于头部20cm左右,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处用无菌纱布包裹,避免细菌进入,每日更换引流袋,移动患者时,暂时关闭引流管,防止引流液回流;④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技术操作或护理前后,均进行手的清洁和消毒,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更换手套,避免交叉感染;⑤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患者血液、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的检测结果,适量给予抗生素;⑥加强营养支持:意识清醒患者适当给予高热量、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和耐受性。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护理后颅内感染发生情况、Fuge-Meyer肢体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疗效判定:痊愈: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0%以上,病残程度0级;显效: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90%,病残程度1-3级;有效: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无效: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7%以下,包括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检验水准为σ=0.05。
  2 结果
   观察组颅内感染发生率为3.9%,对照组为17.6%,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患者Fuge-Meyer肢体功能评分为(33.8±3.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0.1±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见下表1。
  表1 两组护理后颅内感染发生情况、肢体功能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0.2%,对照组为74.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血肿清除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势,已逐渐取代开颅手术成为治疗颅内血肿的重要方式,而颅内感染是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10%,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是影响手术成败和预后的重要因素,因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颅内感染[2]。
   穿刺点是脑组织与外界环境的开放性通道,容易使微生物侵入,发生颅内感染,在护理的过程中应定时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敷料污染要及时更换;引流袋放置略高于头部,并每日更换,移动患者时,先关闭引流管,以防引流液回流,发生颅内感染[3]。病房是病患集中的地方,细菌较多,医护人员频繁走动,加之探视人员较多,加剧了感染风险,病房定时通风、消毒,保持空气新鲜、干净,减少人员走动,限制探视时间、人员、次数,可有效减少细菌滋生;医护人员的手是细菌传播的重要途径,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接触不同病人之间更换手套,避免交叉感染[4]。颅内血肿患者长时间卧床,机体脱水、高热、消耗多度,导致免疫力和耐受力严重下降,通过加强患者营养支持,提高患者抵抗力,并适当使用抗生素,有效预防颅内感染,提高患者预后[5]。
  参考文献:
  [1]杜建红.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67例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20):211-212.
  [2]武霄峰,侯林.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9):1549-1550.
  [3]耿学芝.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预防颅内感染的护理干预[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2):4224-4225.
  [4]樊晓平.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32例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683.
  [5]王瑞玲,张士兰.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6-8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护理差错事故分析对减少护士发生差错的作用,降低护士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1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其中2012年9月~2013年9月采用常规护理差错事故处理法,不对其进行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常规护理差错事故处理法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差错事故分析;对比120护士前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差错事故分析后细节疏忽、护理技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气管插管情况下对术后病人镇痛的安全性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应用于全身麻醉与有效性的比较。方法:选择ASA I-III级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手术病人1 75例,分为3组:A组4-l0ug/kg.B组15-40ug/kg、C组50-150ug/kg。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和术后病人的表现将术后疼痛程度评分的方法[1](prince-Henny-y评分法)。观察术后24小时
期刊
摘要:脑脊液存在于蛛网膜下腔、脑室及脊髓中央管内,对维持颅压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当神经系统出现疾病时,葡萄糖代谢异常,产生乳酸,血脑屏障破坏后,脑脊液乳酸浓度升高,因此,临床上通过检测脑脊液乳酸浓度来评估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脑脊液乳酸浓度可应用于多种神经疾病疗效、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脑脊液;乳酸浓度;神经疾病;临床价值  Abstract: The cerebrospina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67例高血压危象患者的急救护理及效率。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7例高血压危象患者为实验组,予以全方位急救护理方案;再同期选取67例高血压危象患者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并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效果。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合并症、死亡率等之间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可予以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常规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C 反应蛋白、内毒素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的价值,从而为采取治疗措施以及预后提供借鉴。方法:选择4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观察组,48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采用 ELISA 法检测内毒素,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 C 反应蛋白,金标半定量法检测降钙素原。 结果:48例CAP患者,41例PCT≥0.5?g/L,阳性率为 85.42%;46例CRP≥10mg/L,阳性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快速康复理念的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间行外科手术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在本院神经外科留置气囊导尿管且出现并发症的患者106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做有针对性对症强化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改善
期刊
摘 要: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术中护理体会。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实施介入栓塞治疗的7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做好栓塞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栓塞结束做好复苏期护理。结果:术中动脉瘤破裂死亡1例,出现并发症4例,其余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均顺利完成。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护士的密切配合,完善的术前准备,麻醉的顺利实施,严密的术中观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X线片与CT对周围型肺癌检查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2010 年3月-2013年3月我院共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47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进行X线与CT检查。 结果:X 线及 CT两种扫描方法检查,发现的癌灶征象前三位为肿块征、分叶征和毛刺征,其次为肺门与纵隔淋巴结肿大。CT 检查确诊的癌灶征象比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周围型肺癌影像特
期刊
摘要:对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以提升日后的工作技能,以期在日后产房工作中降低产后出血并发症及产妇死亡率。  关键词:产后出血 预防 护理  Abstract:To summarized the nursing measur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just for improvingThe future skills and reducing the risk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