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语中存在丰富的成语,其构词方式独特,结构整齐,形成了汉语词汇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泰语中也同样如此,泰语中也同样有大量的成语,虽然不像汉语中大多以四个音节为主,但同样结构整齐,构词方式多样,用法丰富,音节间音韵和谐,因此,研究泰语成语也是研究泰语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泰语;熟语;成语
一、国内论文综述
(1)李胜兰 《泰汉植物熟语对比研究》
该文章首先从汉泰熟语的来源分析其异同,其次将汉泰熟语根据其中的构词语素分类,分为花、草、树木、水果、作物类,又再分别从其构词形式、语音特点、含义寓意、语法特征四大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得出汉泰植物熟语的共同点为:①短小精悍与寓意深刻统一。②象征隐喻与语义婉转统一。③语音重复与韵律和谐统一。不同点为:①泰语口语色彩浓重、汉语书面色彩浓重。②泰语词组结构随意、汉语词组结构严谨。③泰语内容浅显通俗、汉语出处源远流长。最后通过汉泰植物熟语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得出两种语言既存在着共同的典型形象使用,例如:莲花、稻米等,也存在各自不同的形象,如泰语中的椰子、空心菜,汉语中的梅花、竹子等。所用形象相同,表意一般相同。从而对汉泰植物熟语作了较系统的研究。
但,为对其产生的原因做更进一步的研究说明,只是对其特点、异同点作了语料的对比研究,并未更深入的究其原因。
(2)贺碧云(泰)《汉泰-金银财宝-类成语对比研究》
作者从汉泰成语因文化、地理位置、风俗等因素而造成的来源不同,开始阐述汉泰金银财宝类成语的异同点,首先从音节方面讨论,指出无论是泰语还是汉语,四音节是其最主要的一类。其次,从汉泰的语音特点,构词特点方面指出汉泰中的成语存在音韵上的和谐关系以及最常用的构词语素为金、玉、钱。第三,从汉泰成语的对等及不对等互译对比了两种语言金银财宝成语的语义特点,指出汉泰金银财宝类成语中并不是所有表达同样意思的成語中都有金银财宝作为构词语素。最后对汉泰成语从构词语素上进行分类举例,总结了每一类在该语言中的比例。
但,在比较语音特点时并未指出具体的存在怎样的音韵和谐关系,构词特点也仅从构词语素的方式进行了描述。
(3)李创鑫(泰)《汉泰成语与自然环境》
作者从气候、自然气候环境以及以中泰的动、植物为喻体三个方面说明了汉泰成语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其中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其中还包含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内容,认为正式认知角度的不同,造成了汉泰成语在运用相同的语素构词时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
(4)陈爱深《汉泰动作成语对比研究》
作者从人类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动词“吃”、“说”、“打”“看”着手,运用对比与研学、文化语言学及偏误分析等语言学理论,首先叙述了中泰成语的定义和来源,比较分析了两国动作成语在语音形式、结构方式、语法功能和修辞手法方面的特点;其次分别比对含有“吃”、“说”、“打”“看”四个动词的中泰成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两国动作成语所反映文化的不同,两国动作成语在字面意义和引申意义方面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两国动作成语之间的借鉴关系及原因。最后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考察了泰国学习者在汉语动作成语的理解、运用及翻译方面的偏误,并在偏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但,在语音方面汉语只做了音节的简单分类举例,并未对其做语音特点上的研究,无法做两种语言的对比;在汉语中用汉语的词汇结构方式(主谓、偏正......),在泰语中用泰语的词汇结构方式(名词+动词、动词+动词......)看不出两种语言成语在结构上的异同。
(5)黄依美《汉泰佛教成语研究》
作者首先把两种语言分开研究,分别从其来源,进入两种语言词汇的形式,在两种语言中的比喻意义(褒、贬、中)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两种语言佛教成语的各自特点,再把两种预压放在一起从音节、含义两个方面继续对比,叙述了两种语言之所以佛教成语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中泰佛教教派不同;两国文化和生活习惯不同。
但。此文章在描写汉语及泰语的佛教成语时,用的是两种不同的方法,在汉语中又进入汉语的形式,泰语中没有;汉语中有语法功能的分析,泰语中没有;而在泰语从成语语义方面入手研究,汉语没有。同时,在做两语对比时,只从词汇含义宏观上进行了比较。
(6)陈娟(泰)《汉泰关于妇女的成语文化对比研究》
作者以汉语和泰语关于妇女的成语为对象研究,从容貌体态、家庭关系、男女关系、情态品德、妇女观念、生活境遇的角度入手,通过对该类成语褒贬中性质的归纳,以及两国文化差异的比较,反映出妇女在两国不同的地位。
但、没有语音上的对比,构词上的描写对比,只有词义的大概描写。
(7)马淑芬《汉泰饮食成语对比研究》
作者首先对汉泰成语做出界定,指出虽然字结构的凝固性上两种语言的一样的,但是汉语成语不包括单纯词和合成词,因此汉语成语和泰语中的“成语”是绝对不可以划等號的,泰语“成语”的范围要大于汉语成语。然后从音节、组合方式(重叠式、交错字)、语音特点(双声、叠韵)对汉语和泰语成语的结构形式做了描述。第三,从主谓、偏正、联合等结构对汉泰成语的语法结构分别进行探讨。第四,汉泰成语的语用功能方面进行研究,第五、从词义方面分别研究描写了汉泰成语的语义特征。第六、从文化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研究汉泰饮食成语的民族文化意义。得出汉泰饮食成语在来源上基本相同,但因民族文化、自然环境差异造成成语的构词语素在含义上有所不同,同时,结构形式、语法结构和语用功能也各有异同。
但,在做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时没有做对比研究,都是分开进行描写,反而在对文化内涵的描写,是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
(8)李秀娇(泰)《汉泰语含有基本颜色语素成语对比研究》 作者从汉泰语含有基本颜色语素成语的来源特征,归纳汉泰语含有基本颜色语素成语的来源方面的异同点入手,从成语的语法构造和成语的语用功能两方面来分析、对比汉泰语含有基本颜色语素成语的语法特征,从成语的义项分类和成语的 色彩来分析、对比汉泰语含有基本颜色语素成语的语义特征,从成语的使用范围方面来分析、对比汉泰语含有基本颜色语素成语的用法特征,归纳汉泰语在语法、语义、语用在方面的不同点并在最后探究其不同的原因。
但,未做语音方面的研究。
十一、;乐美欣《汉泰植物成语文化对比研究》
作者以植物类成语作为研究对象,对汉语成语和泰语成语进行界定,为表现人们从古代到当代依赖所有的、结构稳定的、流传已久的语义特殊深刻的语言单位。并从树木、草类、花类、粮类水果、蔬菜类等角度入手,通过对该类成语褒贬性质的归纳、二者文化的对比以及对泰国留学生洗的植物成语的偏误分析,提出对泰国留学生的教学意见。
但、对两种语言的成语进行分类列举后,并未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其无论是在语义、语用、语法上的异同点;没有语音方面的描述。
(9)韦丽萍(泰) 《汉语和泰语数字成语的对比研究》
作者第一阐述泰语和汉语各自数字成语在语法功能上的主要特点。第二对两种语言数字成语中数字的文化意义和修辞手法的应用进行比较,第三从第二语言是叫看汉泰数字成语的翻译与教学,探讨作为第二语言的汉泰数字成语的教学和翻译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但,没有语音方面的对比研究,在分析汉语泰语数字成语的构词形式时,用的是两套标准,为分析出其根本的异同,且分析是一种形式(半A半B、一A一B......)得出的却是不一样的结论(主谓式、偏正式......)。
(10)李玉洁 (泰)《汉语与泰语成语语言文化比较研究》
作者从分析成语的来源开始,第一,从语音(双声、叠韵)、語法结构(主谓、偏正......)及修辞手法方面进行对比描写,得出汉泰成语在语言运用方面基本是相同的。第二,对汉泰成语的文化因素(自然生态类、身体器官、社会风俗)角度出发,得出人类具有基本相同的生存需要、生活模式和思想感情,这使得许多汉语成语与泰语成语在形式和意义上基本对应。最后,对泰国学生学习汉语成语常见的错误进行偏误分析,对泰汉成语教学提出了一些意见。
但,虽然在语音、语义、文化等方面都做了对比研究,但没有指出两种语言的成语在语言文化方面到底是哪些方面存在一异同。
二、小结
基本所有的文章都是从词汇学、语义学、语法学、文化语言学及认知语言学来进行写作。在分析其语义特点是都是通过对泰语的翻译然后在汉语的成语中找到对应,但是基本上并没有分析汉语语义后在泰语中找到其对应的情况。语音方面一般从音节数量(一般作为分类的标准)、叠韵、双声三方面描写,以求揭示成语这种熟语在词语结构上的凝固性以及在一个词语素与语素间的音韵和谐关系。词汇学角度一般从成语的构词手段(主谓式、偏正式等)以及词性(名词、形容词等)进行描述。语法学一般从在语用功能(主语、谓语等)进行描述。语义学一般列举语素意义相同表同义、语素意义不同表同义、语素意义相同表不同义三个方面结合词语的来源进行对比研究,揭示汉泰成语在语义表达、感情色彩的异同点。对于泰语成语的来源也有比较一致的说法,一般与汉语有较大的相似性,即来自于①自然环境②社会生产③文学作品④宗教文化⑤传统仪式。
但是,写作的文章很多,但依然对泰语的成语的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各家说法不一,只是用例如结构稳定、古往今来流传的一些词或短语具有隐藏含义的词语之类的句子在进行描写规定,但可以确定的是汉语中的成语并不等同于泰语中的成语,泰语中“成语”的范围要比汉语中的成语大,且没有汉语中的成语结构固定。其次,一般多为泰国留学生写作,在所写的文章中,经常会漏掉两种语言成语某一方面的对比研究,但在结尾总偏向于对泰国学习习得汉语成语的偏误分析。基本所有的文章都偏向于文化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基本没有纯语言学方面的文章。在词语的分类方面,没有固定的分类方式。又从音节数量进行分类的,也有从所写作的成语类型的构词语素进行分类的。
参考文献:
[1]马宝玲(泰国).泰-汉熟语情感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李胜兰.泰汉植物熟语对比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张倩霞.刀琦.泰汉熟语中形象词的翻译.[J].成都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4]贺碧云.汉泰“金银财宝”类成语对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5]李创鑫.汉泰成语与自然環境.[J].修辞学习.2001年第6期.
[6]陈爱深.汉泰动作成语对比研究.[D].申请上海交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黄依美.汉泰佛教成语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8]陈娟.汉泰关于妇女的成语文化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9]马淑芬.汉泰饮食成语对比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0]李秀娇.汉泰语含有基本颜色语素成语对比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1]乐美欣.汉泰植物成语文化对比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2]韦丽萍.汉语和泰语数字成语的对比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3]李玉洁.汉语与泰语成语语言文化比较研究.[D].宁波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关键词】:泰语;熟语;成语
一、国内论文综述
(1)李胜兰 《泰汉植物熟语对比研究》
该文章首先从汉泰熟语的来源分析其异同,其次将汉泰熟语根据其中的构词语素分类,分为花、草、树木、水果、作物类,又再分别从其构词形式、语音特点、含义寓意、语法特征四大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得出汉泰植物熟语的共同点为:①短小精悍与寓意深刻统一。②象征隐喻与语义婉转统一。③语音重复与韵律和谐统一。不同点为:①泰语口语色彩浓重、汉语书面色彩浓重。②泰语词组结构随意、汉语词组结构严谨。③泰语内容浅显通俗、汉语出处源远流长。最后通过汉泰植物熟语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得出两种语言既存在着共同的典型形象使用,例如:莲花、稻米等,也存在各自不同的形象,如泰语中的椰子、空心菜,汉语中的梅花、竹子等。所用形象相同,表意一般相同。从而对汉泰植物熟语作了较系统的研究。
但,为对其产生的原因做更进一步的研究说明,只是对其特点、异同点作了语料的对比研究,并未更深入的究其原因。
(2)贺碧云(泰)《汉泰-金银财宝-类成语对比研究》
作者从汉泰成语因文化、地理位置、风俗等因素而造成的来源不同,开始阐述汉泰金银财宝类成语的异同点,首先从音节方面讨论,指出无论是泰语还是汉语,四音节是其最主要的一类。其次,从汉泰的语音特点,构词特点方面指出汉泰中的成语存在音韵上的和谐关系以及最常用的构词语素为金、玉、钱。第三,从汉泰成语的对等及不对等互译对比了两种语言金银财宝成语的语义特点,指出汉泰金银财宝类成语中并不是所有表达同样意思的成語中都有金银财宝作为构词语素。最后对汉泰成语从构词语素上进行分类举例,总结了每一类在该语言中的比例。
但,在比较语音特点时并未指出具体的存在怎样的音韵和谐关系,构词特点也仅从构词语素的方式进行了描述。
(3)李创鑫(泰)《汉泰成语与自然环境》
作者从气候、自然气候环境以及以中泰的动、植物为喻体三个方面说明了汉泰成语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其中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其中还包含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内容,认为正式认知角度的不同,造成了汉泰成语在运用相同的语素构词时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
(4)陈爱深《汉泰动作成语对比研究》
作者从人类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动词“吃”、“说”、“打”“看”着手,运用对比与研学、文化语言学及偏误分析等语言学理论,首先叙述了中泰成语的定义和来源,比较分析了两国动作成语在语音形式、结构方式、语法功能和修辞手法方面的特点;其次分别比对含有“吃”、“说”、“打”“看”四个动词的中泰成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两国动作成语所反映文化的不同,两国动作成语在字面意义和引申意义方面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两国动作成语之间的借鉴关系及原因。最后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考察了泰国学习者在汉语动作成语的理解、运用及翻译方面的偏误,并在偏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但,在语音方面汉语只做了音节的简单分类举例,并未对其做语音特点上的研究,无法做两种语言的对比;在汉语中用汉语的词汇结构方式(主谓、偏正......),在泰语中用泰语的词汇结构方式(名词+动词、动词+动词......)看不出两种语言成语在结构上的异同。
(5)黄依美《汉泰佛教成语研究》
作者首先把两种语言分开研究,分别从其来源,进入两种语言词汇的形式,在两种语言中的比喻意义(褒、贬、中)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两种语言佛教成语的各自特点,再把两种预压放在一起从音节、含义两个方面继续对比,叙述了两种语言之所以佛教成语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中泰佛教教派不同;两国文化和生活习惯不同。
但。此文章在描写汉语及泰语的佛教成语时,用的是两种不同的方法,在汉语中又进入汉语的形式,泰语中没有;汉语中有语法功能的分析,泰语中没有;而在泰语从成语语义方面入手研究,汉语没有。同时,在做两语对比时,只从词汇含义宏观上进行了比较。
(6)陈娟(泰)《汉泰关于妇女的成语文化对比研究》
作者以汉语和泰语关于妇女的成语为对象研究,从容貌体态、家庭关系、男女关系、情态品德、妇女观念、生活境遇的角度入手,通过对该类成语褒贬中性质的归纳,以及两国文化差异的比较,反映出妇女在两国不同的地位。
但、没有语音上的对比,构词上的描写对比,只有词义的大概描写。
(7)马淑芬《汉泰饮食成语对比研究》
作者首先对汉泰成语做出界定,指出虽然字结构的凝固性上两种语言的一样的,但是汉语成语不包括单纯词和合成词,因此汉语成语和泰语中的“成语”是绝对不可以划等號的,泰语“成语”的范围要大于汉语成语。然后从音节、组合方式(重叠式、交错字)、语音特点(双声、叠韵)对汉语和泰语成语的结构形式做了描述。第三,从主谓、偏正、联合等结构对汉泰成语的语法结构分别进行探讨。第四,汉泰成语的语用功能方面进行研究,第五、从词义方面分别研究描写了汉泰成语的语义特征。第六、从文化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研究汉泰饮食成语的民族文化意义。得出汉泰饮食成语在来源上基本相同,但因民族文化、自然环境差异造成成语的构词语素在含义上有所不同,同时,结构形式、语法结构和语用功能也各有异同。
但,在做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时没有做对比研究,都是分开进行描写,反而在对文化内涵的描写,是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
(8)李秀娇(泰)《汉泰语含有基本颜色语素成语对比研究》 作者从汉泰语含有基本颜色语素成语的来源特征,归纳汉泰语含有基本颜色语素成语的来源方面的异同点入手,从成语的语法构造和成语的语用功能两方面来分析、对比汉泰语含有基本颜色语素成语的语法特征,从成语的义项分类和成语的 色彩来分析、对比汉泰语含有基本颜色语素成语的语义特征,从成语的使用范围方面来分析、对比汉泰语含有基本颜色语素成语的用法特征,归纳汉泰语在语法、语义、语用在方面的不同点并在最后探究其不同的原因。
但,未做语音方面的研究。
十一、;乐美欣《汉泰植物成语文化对比研究》
作者以植物类成语作为研究对象,对汉语成语和泰语成语进行界定,为表现人们从古代到当代依赖所有的、结构稳定的、流传已久的语义特殊深刻的语言单位。并从树木、草类、花类、粮类水果、蔬菜类等角度入手,通过对该类成语褒贬性质的归纳、二者文化的对比以及对泰国留学生洗的植物成语的偏误分析,提出对泰国留学生的教学意见。
但、对两种语言的成语进行分类列举后,并未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其无论是在语义、语用、语法上的异同点;没有语音方面的描述。
(9)韦丽萍(泰) 《汉语和泰语数字成语的对比研究》
作者第一阐述泰语和汉语各自数字成语在语法功能上的主要特点。第二对两种语言数字成语中数字的文化意义和修辞手法的应用进行比较,第三从第二语言是叫看汉泰数字成语的翻译与教学,探讨作为第二语言的汉泰数字成语的教学和翻译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但,没有语音方面的对比研究,在分析汉语泰语数字成语的构词形式时,用的是两套标准,为分析出其根本的异同,且分析是一种形式(半A半B、一A一B......)得出的却是不一样的结论(主谓式、偏正式......)。
(10)李玉洁 (泰)《汉语与泰语成语语言文化比较研究》
作者从分析成语的来源开始,第一,从语音(双声、叠韵)、語法结构(主谓、偏正......)及修辞手法方面进行对比描写,得出汉泰成语在语言运用方面基本是相同的。第二,对汉泰成语的文化因素(自然生态类、身体器官、社会风俗)角度出发,得出人类具有基本相同的生存需要、生活模式和思想感情,这使得许多汉语成语与泰语成语在形式和意义上基本对应。最后,对泰国学生学习汉语成语常见的错误进行偏误分析,对泰汉成语教学提出了一些意见。
但,虽然在语音、语义、文化等方面都做了对比研究,但没有指出两种语言的成语在语言文化方面到底是哪些方面存在一异同。
二、小结
基本所有的文章都是从词汇学、语义学、语法学、文化语言学及认知语言学来进行写作。在分析其语义特点是都是通过对泰语的翻译然后在汉语的成语中找到对应,但是基本上并没有分析汉语语义后在泰语中找到其对应的情况。语音方面一般从音节数量(一般作为分类的标准)、叠韵、双声三方面描写,以求揭示成语这种熟语在词语结构上的凝固性以及在一个词语素与语素间的音韵和谐关系。词汇学角度一般从成语的构词手段(主谓式、偏正式等)以及词性(名词、形容词等)进行描述。语法学一般从在语用功能(主语、谓语等)进行描述。语义学一般列举语素意义相同表同义、语素意义不同表同义、语素意义相同表不同义三个方面结合词语的来源进行对比研究,揭示汉泰成语在语义表达、感情色彩的异同点。对于泰语成语的来源也有比较一致的说法,一般与汉语有较大的相似性,即来自于①自然环境②社会生产③文学作品④宗教文化⑤传统仪式。
但是,写作的文章很多,但依然对泰语的成语的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各家说法不一,只是用例如结构稳定、古往今来流传的一些词或短语具有隐藏含义的词语之类的句子在进行描写规定,但可以确定的是汉语中的成语并不等同于泰语中的成语,泰语中“成语”的范围要比汉语中的成语大,且没有汉语中的成语结构固定。其次,一般多为泰国留学生写作,在所写的文章中,经常会漏掉两种语言成语某一方面的对比研究,但在结尾总偏向于对泰国学习习得汉语成语的偏误分析。基本所有的文章都偏向于文化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基本没有纯语言学方面的文章。在词语的分类方面,没有固定的分类方式。又从音节数量进行分类的,也有从所写作的成语类型的构词语素进行分类的。
参考文献:
[1]马宝玲(泰国).泰-汉熟语情感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李胜兰.泰汉植物熟语对比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张倩霞.刀琦.泰汉熟语中形象词的翻译.[J].成都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4]贺碧云.汉泰“金银财宝”类成语对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5]李创鑫.汉泰成语与自然環境.[J].修辞学习.2001年第6期.
[6]陈爱深.汉泰动作成语对比研究.[D].申请上海交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黄依美.汉泰佛教成语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8]陈娟.汉泰关于妇女的成语文化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9]马淑芬.汉泰饮食成语对比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0]李秀娇.汉泰语含有基本颜色语素成语对比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1]乐美欣.汉泰植物成语文化对比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2]韦丽萍.汉语和泰语数字成语的对比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3]李玉洁.汉语与泰语成语语言文化比较研究.[D].宁波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